02.25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驅車從山西原平市區沿著108國道南行約十幾公里,便來到一個座落在金山腳下的一條溝裡的村莊,此村以前叫南懷化村,後因村子在北雲中河南岸,故後改稱河南村。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站在村莊裡,可以看到條簡易鋪就的水泥路上屋後的山,山上的草木顯出鬱鬱蔥蔥的樣子,極目遠望,青天白雲之下,遠處的原平縣城在霧靄中若隱若現,近處山樑起伏,幾條溝在樹木遮蔽下,在山谷間蜿蜒曲折。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此山並不是名山,屬於雲中山的餘脈,在晉北群山萬壑之中,只是個特別大的大土包而已。不過現在我們站在山頂,村裡人卻把這山稱之為204高地,只見前面的山樑上,有座黑色的紀念碑,顯得分外的耀眼。原來,這座山正是忻口戰役中日兩軍交戰最激烈的地方,抗戰殉國上將、第九軍軍長郝夢齡,就是在這山上壯烈殉國,同時犧牲的還有麾下54師長劉夢麟、獨立第5旅旅長鄭廷珍以下,傷亡近萬人。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當地村民介紹說,南懷化是原平王家莊鄉一個較大的村莊 , 位於金山腳下,雲中河畔,此村東距鐵路 (北同蒲線) 和公路 (當時叫太同公路) 七、八里,人們原以為它既離開了交通幹線 , 又位於比較偏僻的山裡,是躲避戰禍的好地方。因此,當忻口戰役開始時 ,不但這個村的人大都沒有外逃,而且別的村莊的許多人 (主要是在南懷化有親戚關係的人 ) 也來此避難。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然而,誰也沒想到,南懷化卻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因為從南懷化村的溝裡一直上去,便是中間地區的制高點,是敵我雙方的必爭之地,成了忻口戰役的主戰場,名為忻口戰役,實為南懷化戰役,在慘烈的21天忻口戰役中,這個村子遭受了極大的劫難。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1937年10月13日,戰役一開始,狡猾的日軍即以板垣師團的萱島聯隊等精銳部隊萬餘人從永興、石河、池上突入南懷化,鑽到了下王莊的背後(下王莊在南懷化之東北,兩村隔河相距七里) ,企圖中央突破,迅速取勝,因此,他集中日軍全部精銳,以飛機、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裝備,組成“立體戰爭”的密集火力網,瘋狂向我忻口陣地猛攻。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戰鬥一打響,就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日寇氣勢洶洶地想一舉衝破防線直抵太原,中國軍隊在保家衛國的號召下,存著必死的信念,也迸發出來最大的戰鬥力。 當時,首當其衝的是佈防於中央地區的郝夢齡第九軍。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郝夢齡告誡大家說,我們一天不死,抗戰任務一天不能完成。鄭廷珍說,我們部隊上陣後,一定要殺敵立功,如不打敗日本,就一個也別回來,因此,他親臨第一線指揮作戰,他指揮部隊躲入掩蔽部,待炮火一停,馬上出擊,用步兵武器狠狠打擊日軍。雙方多次展開白刃肉搏,近距離互擲手榴彈。戰況至為慘烈。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當時,日寇分左中右三路向這進攻,中路是其重點突破點。郝夢齡率麾下頑強阻擊,陣地幾度易手,往往是日寇剛攻下來立足未穩,又被中國軍隊反衝下來,都是靠著人命在填。為奪回南懷化核心陣地,獨立第5旅旅長鄭廷珍指揮兩個營衝一個山頭,屢攻不克,一個營也只剩下了100多人。鄭廷珍見狀,親自帶領另一個營衝鋒,激戰中頭部中彈犧牲。而繼之的代理旅長也犧牲了,兵員損失超過三分之一,無力再戰,轉為防禦。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郝夢齡軍長指揮七個旅,由正面襲擊,左右兩側同時出擊策應,以期夾擊敵人,那日凌晨,我反攻大軍分數路撲向日軍陣地,槍炮聲如雷,喊殺聲震天,擔任反攻指揮任務的郝夢齡和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騏將軍親自到前線督戰,連克敵人幾個山頭,到了早晨5時,天已微明。郝夢齡恐怕天明後我軍陣地受敵炮火威脅,不能鞏固,不如乘勝追擊,迅速殲滅殘敵,於是揮兵奮進,敵軍混亂,以機槍、手榴彈掩護後退。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就在這種情況下,為勘測敵情、靠前指揮以及鼓舞士氣,郝夢齡要去該旅陣地。有人勸他,到該旅有一段路,被日寇機槍封鎖,要過去很危險。郝夢齡說,瓦罐不離井上破,大將難免陣前亡,軍人戰死是很正常的事情。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這時,郝、劉二將軍已快到散兵線之前,距離敵人只有200米,在通過一段隘路時,他們這一小隊被日寇發現,四挺機槍掃射之下,郝夢齡腰部中彈,倒下之時,全力以赴地對著戰友們艱難地力呼殺敵……報國……,旋即光榮殉國,他是全面抗戰以來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郝夢齡的遺體被抬回山下的村子,村裡面很多人都見過,並一遍遍地向後輩講起。現在還有年輕人對我們說,郝夢齡是個大個子,很威武。遺體放在村裡一戶人家的門板上,小腿都伸在外面。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劇照

今天,站在郝夢齡殉國的204高地上,看著眼前的山川樹木,腦海中構建一幅幅影像:飛機從空中掠過,扔下一枚枚炸彈,大炮的轟鳴此起彼伏,戰場上遍佈塵土火光。一個個身影穿梭其間,倒下一個,後面的人從身旁繼續跑過,不回頭,也不掉淚。每個人都知道,今天,他們為死而來,用他們的死,換整個國家的新生——包括他們的最高長官郝夢齡,從上至下,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郝夢齡壯烈殉國後,靈樞由太原護送武漢,武漢各界隆重舉行公祭,後以國葬儀式安葬於卓刀泉伏虎山,萬餘人參加葬禮。為紀念忠烈功勳,漢口北小路改名郝夢齡路。1938年3月12日,延安舉行追悼抗日陣亡將士大會,高度評價郝夢齡將軍抗日殉國的精神。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站抗戰首位殉國上將遇難處:離敵200米機槍擊中,倒下時力呼殺敵

今天,在伏虎山上郝夢齡墓園坐東南、朝西北,墓的四周砌有0.8米高的磚沙水泥結構的圍牆,佔地面積約80平方米。前面有一寬25米的墓門,門前有寬1米的33級階梯。墓分為墓身和墓碑兩部分,墓身高0.8米,寬2米,長3米,呈橢園形。墓碑高3米、寬1.1米、厚0.75米,用水泥、磚、沙砌成的小塔,表層為水磨石,呈灰黑色,頗具民族風格。墓碑的正中鎊刻著"郝夢齡烈士之墓"七個隸書大字。每一年的清明節,都會有大批人來掃墓獻出鮮花,以示對這位抗戰英雄的深切緬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