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補中益氣丸水丸是什麼,有什麼功效?

維峰老孫


關注脾胃範兒,為您分享一些乾貨!

補中益氣丸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補中益氣,可以治療中氣下陷引起的一系列症狀。肉鬆鬆垮垮下垂,面部皮膚下垂,胃下垂,子宮下垂,就是“補中益氣丸”的調理範疇,它有補氣提氣的作用。



補中益氣丸作為補虛證類中成藥,是十分經典的方劑。多用於脾氣虛證,它最主要的功能如名字所說,補中益氣,其次還有昇陽舉陷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的症狀。


營造一種託舉的力量,氣慢慢充足,這種託舉的力量建設完善,下垂的位置自然而然就會有明顯改善。

【晨起頭疼用補中益氣丸】

我經常見到早晨頭疼的人大部有連續高強度工作學習或者熬夜的習慣。熬夜不僅傷陰血,它也敗陽氣。早晨起來頭痛就是陽氣不足了,頭部得不到濡養的原因,這個時候就得加足中焦的“動力”,用溫和補脾的補中益氣丸就可以。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


補中益氣丸有濃縮丸、蜜丸和水丸。

水丸是將藥物細粉用水或灑、醋、蜜水、藥汁等為粘合劑製成的小丸。水丸較蜜丸崩解、溶散得快,吸收及作用較快。

補中益氣丸由以下藥物組成:炙黃芪、黨參、炒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生薑、大棗

功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主治:

1.脾胃氣虛證。飲食減少,肢體倦怠,胃脘墜脹,少氣懶言,面色㿠白,大便溏稀;舌質淡胖,苔薄白,脈大而軟。

2.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無力。

3.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久瀉、久痢,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崩漏;體倦氣短,舌淡,脈虛。

現代常用於治療因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引起的下列病證:臟器下垂、慢性腸胃炎、慢性痢疾、重症肌無力、慢性肝炎、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不退、乳糜尿;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後癃閉、胎動不安、月經過多;眼科之眼瞼下垂、麻痺性斜視等等。

注意事項:

1.陰虛內熱者不宜服用。

2.本品不適用於惡寒發熱表證者及暴飲暴食脘腹脹滿實證者。

3.不宜與感冒藥同時服用。

4.患有嚴重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者應慎用。

5.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江醫生說科普


補中益氣湯中的諸藥磨成細粉加蜂蜜水拌勻,經過揉搓合製成丸劑。

【品名】補中益氣丸。

【組成】黃芪、茯苓、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

【功效】益氣昇陽,調補脾胃。

【適應症】脾胃氣虛、食少神疲、胃寒、自汗、或見發熱、脈虛大無力,中氣下陷、內臟下垂(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症。)、小便失禁,婦女崩漏屬於氣攝血。

【用量】每服6~9克,日服2次。

【備註】水蜜小粒丸劑。


dai春華


補中益氣丸是李東垣在《脾胃論》裡面創制的一首經典的名方,其基本的功效是用來治療脾氣虧虛及中氣下陷導致的病症,適用的包括體倦乏力、氣短懶言、飲食減少、久瀉脫肛、內臟下垂等。

補中益氣丸,由黃芪、人參、甘草、白朮、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為基本藥物組成。

這個方子使用黃芪、人參、白朮、甘草,甘溫補氣、補中益氣、昇陽固表,這幾味藥是藥方裡面補氣的根本;再加上當歸補血養營,氣血同補,血為氣之母,當歸能活血,使氣血調和;方中加入少量的升麻和柴胡,這兩味藥有昇陽舉陷的作用,協助補氣藥物有升提中氣的功效,另外這兩藥有升發鬱火的作用,對一些氣虛為本,兼有鬱火的症狀比較合適合;還有陳皮一味藥,能夠理氣和胃,使補藥補而不滯,理氣有使氣周流的作用,能夠促使補氣藥更好的發揮作用。

在實際臨床上,凡是脾氣虧虛,中氣下陷,清陽不升導致的病症,用補中益氣丸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我在臨床也經常用這個藥方加減來治療諸如久瀉脫肛、胃下垂、頑固性便秘、疲勞綜合症、胃腸功能紊亂等等病症,都能取得比較不錯的療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