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01

昨天,在從成都開往昆明的列車上,車已經啟動了,一位30歲左右的姐姐,肩上揹著牙牙學語的孩子,後面跟著年邁的父母,老人艱難地拖著行李箱,小心翼翼地避開人群。

姐姐問:這是幾車廂?


我:8車廂。


後面的跟著的母親馬上問道:我們要去10車廂怎麼走?


我:這會兒走不了了,因為8車廂和9車廂之間沒有連接,你們只能等到下一站下車走過去。


這時候,那位姐姐說:走路一絆一絆的,要是走快一點,怎麼可能會成現在這種樣子?早上7點就出門,2小時還到不了!


母親漲紅了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父親弱弱地說了一句:年紀大了,走路本來就慢。


女兒馬上反擊:讓你們別回去偏不聽,非得要回老家過年。


聽到這,父親也保持了沉默。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原來,父母在老家過得挺好,但是女兒有了小孩以後,上班顧不上小孩,就把母親從老家接上來幫忙照看孩子,而父親身體不好,留他一個人在老家不放心,所以就把父親也一起接到了城裡。


老人想家想得緊,恰逢春節,女兒女婿都放假,小孩子也有人照看,老兩口就尋思著自己回老家去看看,但一輩子生活在農村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乘車,無奈之下,女兒只能親自送他們回去,所以才有剛才的那一幕。


這對父母為了他們的孩子,甚至是孩子的孩子,不遠萬里,放棄自己生活了5、60年的地方,甚至想回家看看,都要等子女放假,搭上春運這般擁擠的火車,只為嗅一下熟悉土壤的味道。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02

以前,每年春節,我都會跟父母說:等過完年,你們就跟我一起回成都,好好享一下清福。

父母總說:現在還能動,閒不住,過兩年再說吧。


去年,爸爸的視力急劇下降,到醫院檢查發現,眼神經受損,推斷是年輕時做力氣活,過大的外力所致,屬於不可逆的傷害,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會越來越差。


所以,我說服爸媽放棄了種地,把他們接到了成都,讓他們在還能看見的時候感受一下城市的繁華,吃些以前沒吃過的東西。

剛到的時候,帶他們去吃火鍋,當晚回去兩人都拉肚子了,因為太油太辣,腸胃適應不了。

週末,帶爸媽去吃西餐,因為牙齒不好,爸爸吃得特別辛苦,結賬時聽到價格,可把媽媽心疼壞了:直呼太貴了,以後在家煮就好。

之後,再提出來帶他們出去吃飯,他們都會有各種理由推脫。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我帶他們去菜市場買菜,讓他們自己做飯,而我每天早上出門,晚上經常十點過到家,父母早就睡下了,偶爾回家早一些,到家洗漱完便不想動了,更別提聽他們嘮家常了,只會問他們還有沒有錢?


有一天晚上,我懶得加班,下班便直接奔家裡,恰好撞到父母在吃飯:他們就在廚房的灶臺上,就著鹹菜吃稀飯,問他為什麼沒有做菜,母親說:用不慣煤氣(以前家裡都是電磁爐),油煙機使用麻煩,用電飯鍋煮粥方便,而我每天早出晚歸,不好老問我些小問題。


這時候我才發現:自己有多疏忽,竟如此高估他們的適應能力。


03

之前,我一直認為,把父母接到城裡,就是孝順他們了,可是漸漸地才發現,我的負罪感是少了,可父母好像沒原來那麼多的笑容了。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在老家時,他們忙時播種施肥,閒時賣些自家種的瓜果蔬菜,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輕鬆自在,無聊了就到地裡轉轉,跟鄰居嘮嘮家常,打打牌。

可是現在,父母很少出門,因為門禁卡非常煩瑣。


偶爾出門,也只是在樓下轉一轉或是去小區外的超市,不敢走遠。因為他們對這座城市很陌生,不會乘地鐵、不會手機導航的他們害怕迷路。


他們沒有熟人說話,我忙於工作,所以他們只有同老伴說說話。


週末我喜歡睡懶覺,為了不打擾到我,他們連鞋子都不穿。

最嚴重的是,他們對夏天極不適應,老家天氣乾燥,夏天最高溫度不會超過29攝氏度,而成都的夏天溼熱,開空調,他們覺得太冷,或者覺得浪費電,所以,這個夏天,父母頭上的白髮又多了一些,且身上都起了溼疹。


最後,在爸媽的強烈要求下,我把他們送回了老家。

看著一路和鄉里鄉親打招呼的爸媽,我發現,他們的笑聲裡瀰漫著發自內心的快樂。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04

撒貝寧也曾在接受訪問談過這個話題。


在2005~2006年那段時間,他把父母從老家武漢接到了北京,覺得父母在身邊,自己心裡踏實一點,也能多一點時間陪伴他們。


後來才明白,只是他自己踏實了,而父母並不“踏實”。那段時間恰好是他工作最忙的時候,所以都在北京,但見面的的次數卻沒有變得更多。


當時,他的父母抱著“去了北京就可以天天和孩子見面”的想法,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離開了老朋友、老同事,放棄了老年合唱團之類平時喜歡的活動,隻身來到了北京。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可是到了北京後,與孩子的見面次數沒有增加,而自己的社交圈也斷了。


北京太大,不知道去哪裡玩,大多數的情況下就是老兩口在家裡四目相對。


他們其實很寂寞孤獨,可是孩子工作那麼忙了,根本不忍心讓孩子分心。


05

以前我們奉行“父母在,不遠遊”,而現在是:做父母的退休了,年紀大了,就要隨孩子居住和生活。


因為他們愛孩子,愛孫輩;他們捨不得子女們每天上班,早晚回家要做飯,要接送孩子,所以他們心甘情願地隨孩子生活,

心甘情願地當‘保姆’。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而憧憬城市生活的年輕人,總以為自己喜歡的車水馬龍,父母也會喜歡。可我們忘了:


一輩子都在農村裡生活的父母,很難融入城市生活。

他們不會用微信,滴滴打車不會,手機支付也總擔心不安全。


我們刷抖音、玩遊戲、呼朋喚友滿世界飛,娛樂生活多彩多姿,但父母卻只有我們。


在外漂泊的年輕人都曾在內心暗暗發誓:一旦自己在城市站穩腳跟,一定會把父母接到城裡,孝順他們。

但不能保證足夠陪伴的情況下,還請不要著急把父母接到身邊,把他們留在自己熟悉的圈子裡過著自己習慣的生活,總好過放他們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裡孤獨。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06

多花些時間在父母身上,應該就是最好的孝順方式了。

爭取多陪他們吃兩頓飯,正如林清玄所說: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陪父母吃飯,就是給他們浪漫的生活。

以前,我回家就到處呼朋喚友,偶爾待在家也是眼不離手機,現在,我喜歡跟他們一起待在廚房,幫他們淘米,切蔥,邊做飯邊嘮嗑,雖然他們嘴上老說油煙大,讓我出去,可他們臉上的笑容騙不了人。

曾經,我總覺得打電話給父母沒話說,但現在我就從今天天氣怎麼樣,一日三餐吃什麼問起,一通電話也能聊上30分鐘。

過去,我看到合適的東西就會直接給他們買,而現在,我會先打電話徵求他們的意見,說一說我的看法,然後再下單,快遞到了,再通知他們一下,不知不覺,跟他們的通話也就多了起來。

“過完春節就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孝順他們”,別扯了行嗎?


如今,父母依舊在農村生活,但他們的生活有滋有味

,還會用郵政給我寄些核桃板栗。

說白了,他們想要的不過就是一個安安穩穩,說話有人聽,做飯有人吃,嘮叨也有人回嘴,僅此而已。

我知道,等父母老的動不了那一天,我還是會把他們從熟悉的圈子裡接到城市,但我希望那一天來得慢一點,再慢一點,當然,我也會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爭取把他們接到身邊的時候,能不那麼忙,能多一點時間陪伴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