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管不住嘴怎么办?要当心,5种“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健康科普】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最常呈现的状态是:

管不住嘴怎么办?要当心,5种“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他们最常发出的感叹是:

“不小心又吃多了,嗝”

“昨晚上的步白跑了,哭”

“中午/晚上/宵夜吃什么?”

大家常说胃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那“胃口好、饭量大”真的健康吗?


— 01 —

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些疾病的症状恰恰是“胃口好”。比如:


【糖尿病】

糖尿病的三个典型特征是多尿、多饮、多食,但却表现出消瘦和疲乏。

有些人原本食量正常,到了35或40岁左右,突然变得食欲旺盛,容易饥饿,但体重却随着进食的增多而减轻了,这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管不住嘴怎么办?要当心,5种“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 图片来源:shuttershock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紊乱而造成的新陈代谢加速现象。这会让身体消耗过量,总是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胃口大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典型的症状就是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餐后缓解。这是因为进食会稀释过量的胃酸,减缓疼痛,从而导致食量增加,自然而然好像就变的胃口更大了。

管不住嘴怎么办?要当心,5种“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 图片来源:shuttershock

【向心性肥胖】

这种代谢性疾病的典型特点是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有的人食欲亢进,面部肥胖,胸腹部脂肪堆积,四肢却不肥胖形成鲜明对比。

管不住嘴怎么办?要当心,5种“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 图片来源:shuttershock

【下丘脑综合征】

这是一种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症状。起病表现以肥胖和嗜睡为多见,还会出现头痛、视力减退、尿崩、性功能紊乱等。


小结:所以吃的多≠身体好,有可能这是身体给你的疾病信号,要多多注意哦。


— 02 —

少吃30%,多活20年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科学家茱莉•马蒂森及其同事对多项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发现:

每天进食量减少30%的猴子,最长寿命达到43岁(超过该猴群平均寿命20岁),30岁后其外貌和行为都没有衰老痕迹。

这项研究,某种程度证明了“少吃点,更长寿”,中国有话叫做“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也是这个道理。

问:七分饱是什么感觉?

答: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

简单说,就是虽然没打饱嗝,却已经进入可吃可不吃的“随缘”状态。

那究竟该如何合理的吃上七分饱呢?

— 03 —

划重点,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管住嘴”


【选择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像蔬菜、菌类、水果、粗杂粮等,能量很低,又可以产生较强的饱腹感,都是消除饥饿感的高手。

低脂肪和高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延长我们的饱腹感,比如肉类里鱼、虾、鸡等白肉,或是瘦的红肉都是不错的选择。

管不住嘴怎么办?要当心,5种“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 图片来源:shuttershock

【改变进餐顺序】

对于肠胃健康的人来说,可以先吃菜→再主食后上肉。这样吃既能保证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又能避免油脂等过量,保证膳食平衡。


【细嚼慢咽】

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如果吃饭结束太快,大脑还来不及提醒可能你就已经摄入过量了。

每口咀嚼15~20次能延长用餐时间,制造反馈给大脑“我已经饱了”的信号,帮助我们停止进食。


【三餐定时定量】

三餐的用餐时间应尽量保持规律。因为人在进食时,消化系统会被调动起来,分泌消化液。长期如此,大脑和肠胃都会开启记忆功能,到了饭点就开工燃烧。



世界上好吃的东西辣么多

而我们的胃只有辣么小

唯有慢慢品尝

才能够吃的长久


从今天开始“管住嘴”

向状态更好的自己出发吧!


多一点分享,早一点知道

动动手指,把这篇讯息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END


参考文献:

[1]郭德才. 饭吃七成饱长寿患病少[J]. 少林与太极, 2014(2):58-59.

[2]李师圣. 少食者多长寿[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10):31-31.

[3]中国新闻网.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吃饭太快容易胖甚于饮食过饱[J]. 中国新闻网, 2014.


管不住嘴怎么办?要当心,5种“胃口太好”可能是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