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奶奶跟她的的闺蜜

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才十七岁,一下子从娘家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上面又没有公婆,遇上事情连个说话的、帮忙的、出主意的都没有。我们家前面住着的一个长辈同情奶奶,她比奶奶大十几岁,就经常过来帮助奶奶,帮着干点针线活、带带孩子、拉拉呱什么的,时间久了,两个人成了好闺蜜。那个长辈比我奶奶大一辈,她丈夫也是排行老三,奶奶喊她三婶子,我得喊他老奶奶。

奶奶结婚一年多后,生下我大爷,根本不知道怎么养孩子,不是拉就是尿,不是哭就是闹,弄得奶奶焦头烂额,有时候奶奶扔下大爷就跑到老奶奶家去玩了,老奶奶一眼就能看出来,无论自己手上有多忙,都会拉上奶奶回家一块去照顾大爷,有时候整宿的陪着奶奶。老奶奶娘家家境好,婆家也是地多人多,日子要比奶奶过的宽松,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不等奶奶开口,就把奶奶需要的粮食啊、蔬菜啊给奶奶拿来。好多年,不知接济了奶奶多少。

等到我几岁时,两个奶奶都老了,老奶奶也不知怎么回事,耳朵变聋了,别人跟她说话都要很大声她才能听见,可是奶奶不用,奶奶正常跟她说话她就能知道奶奶说什么。

奶奶经常带着我去找老奶奶玩,奶奶跟我说,你老奶奶最疼的就是你,比待自己的亲孙子都好。我还记得每次到老奶奶家,老奶奶总是从床头的匣子里变魔术一样变出好东西来,要么是一块糖、要么是一块饼干之类的。

那时候,人们夏天摇蒲扇,一般是从集市上买一把芭蕉扇,有的老人节省,会用小麦的秸秆订蒲扇,老奶奶就会,而且老奶奶订的蒲扇又漂亮又结实。一般的蒲扇是用一根扁扁厚厚的竹篾子做骨架,用针和线把秸秆订在上面,然后剪成圆形,外面溜一圈秸秆,拿在手上很轻,摇起来不费劲。有一年夏天,老奶奶给我也订了一把,我那一把扇子很特别,没用竹篾子,先用针和线把秸秆穿起来形成一个小帘子一样,再把下边的一小半用线扎起来做把手,上边的一大半散开,再用秸秆溜在两边,就像戏剧里的大小姐拿的哪一种类似,做起来也特别费功夫。我这把扇子,整个村里没有一样的,连老奶奶的亲孙子都没有。

老奶奶在快九十岁上的时候走了。老奶奶走后,奶奶在床上不吃不喝的躺着,后来奶奶也跟着魔了一样,整天的念叨老奶奶,只要看见我母亲或者我姑姑就会说,赶紧的把我鞋带订结实,我好穿着撵三婶子去,她耳朵不好,听不见,我去跟她做伴。老奶奶走后半个月,奶奶真的跟老奶奶走了。这件事情,村里的人都很惊异。

奶奶跟她的的闺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