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三國時期,曹操看著軍餉供不應求就有些發愁,軍餉不足意味著將士們要餓肚子,將士們餓肚子就沒有力氣,怎麼禦敵?怎麼征戰四方,成就霸業?因此“摸金校尉”出現了,他們專門幹起盜墓的行當,畢竟越是身份顯赫之人的墓,裡面有價值的陪葬品數不勝數,也就解決了軍餉不足的問題。

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自此以後,盜墓賊就較為常見了,不少古墓都曾遭遇過被盜掘的情況,而有這麼一個人,他是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2006年,有民眾舉報有盜賊盜墓,陝西藍田警方接到報警電話後,很快出警,順著線索,成功破獲了這起盜墓案,追回了所有被盜的文物,而這個盜墓賊便是生活在五頭村的呂富平。

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同時考古人員也趕到了,對被盜的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並從墓誌銘瞭解到這是北宋呂氏四兄弟的家族墓葬群,而且讓人錯愕的是呂富平還是墓主人的後人。

北宋呂氏四兄弟,即呂大臨、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他們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宦家庭,兄弟四人也都金榜題名,被稱為“藍田呂氏四賢”,呂大忠、呂大防和呂大鈞三人皆在朝廷為官,頗有作為,並非是籍籍無名的人物。

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但呂大臨就有些不一樣,他無心仕途,認為在朝為官不如搗鼓青銅器,呂大臨所撰的《考古圖》和《考古圖釋文》奠定了現代考古學、古文字學的基礎,現今人們稱呂大臨為考古學鼻祖,但呂大臨(1042年~1090年)生活的年代並沒有“考古”一說,說的好聽是“金石學”。

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不可否認的是呂大臨給後世留下了許多重要資料,而呂大臨在這一行幹得久了,對防盜也是頗有心得,他親自設計了呂氏家族墓群,從1074年到1111年,呂氏家族墓群前後埋葬了五代呂氏族人,但佈局卻並不混亂。

為了防止盜墓賊“光顧”,呂大臨特地在自己墓裡設置了雙重“防火牆”,第一層墓穴中空空如也,也就是告訴盜墓賊:“這裡啥也沒有,別在挖了。”而第二層墓穴還是什麼也沒有,這是為了防止盜墓賊鍥而不捨。

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要是當盜墓賊挖到第二層墓穴,見還是啥也沒有,自然也就認為這墓裡什麼也沒有,也就放棄了,呂大臨實際則是葬在了第三層墓穴,不過呂大臨千算萬算,大概也沒有想到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了。

而藍田呂氏家族墓地則出土了隨葬品700餘件,磚、石墓誌銘24合,其中有北宋時期的稀有珍品白茶,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還專門介紹了白茶,說:“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

我國古代最悲催的盜墓賊,900多年後,墳墓被自己的後代挖開


並且出土有建窯的黑釉茶具,其中兔毫茶盞、油滴釉茶盞等在宋代時期上流社會中很是流行,還有一件素面香薰更是寶中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