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一文讀懂中國"床具"變遷史


一文讀懂中國

藝尊軒東方巴黎臥房

作為臥室中的基本用具——床榻,其形態、用材、陳設位置的變化,也反映出中國人起居方式的變化。

作為主人的休息睡覺空間,臥室雖然隱秘,但是在古代建築裡的位置、使用人的身份往往固定,由“室”“房”而來的各類詞語,目前仍然在使用。

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床作為睡覺的專門用具,其功能越來越明確,而善用帷幔、屏風的獨特習慣,也塑造了傳統床榻床邊都有圍板的形態。


一文讀懂中國

精雕架子床

彰顯身份的休息空間

談及古人休息、睡覺的臥室,首先提一下臥室在古代建築中的位置。

在當代漢語中,“臥室”、“臥房”含義沒有區別,然而在古代,“室”、“房”這些字眼意義大不相同。

中國古代建築一般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雙向延展。

一般而言,比較重要的建築都安置在縱軸線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左右兩側的橫軸線上,再由圍廊、圍牆之類環繞成庭院。

如今,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傳統四合院、江南天井院落,基本都沿用這種原則而建。

古語中的“室”、“房”指專門休息、睡覺的空間。不同稱謂的空間,由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居住,是古代嚴格宗族禮儀的表象之一。

從周代開始,中國傳統建築的基本佈局已經形成,住宅的主體建築通常由“堂”、“室”、“房”組成。

”相當於現在的客廳,是供主人接待賓客、舉行禮儀的場所;

”即寢室,一般在“堂”後面,要入室必先到堂,所以有“登堂入室”的說法。

”則位於室的東西兩側。《說文解字》解釋:“房,室在旁也。”段玉裁注曰:“凡堂之內,中為正室,左右為房,謂之東房、西房也。”

“室”、“房”都是供人休息的空間,但“室”一般是家中尊者的起居所,而身份較低的人只能住到“房”。

因此,古代正妻有“正室”的稱謂,而媵、妾只能稱之為“偏房”。

在實際的建築中,又衍生出耳房、廂房等空間,實際上都是供人休息睡覺的場所。


一文讀懂中國

藝尊軒黃花梨月洞門龍鳳紋架床

由劉敦楨主編的《中國古代建築史》,詳細記載了建築各功能空間分佈情況:

“四合院……自前院經縱軸線上的二門,進入面積較大的後院,院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是晚輩的住處,周圍用走廊聯繫,成為全宅的核心部分。

另在正房的左右,附以耳房與小跨院,置廚房、雜屋和廁所;或在正房後面,再建後罩房一排……
江下游江南地區的住宅,沿著縱軸線佈置,但方向不限於正南正北,中大型住宅在中央縱軸線上建門廳、轎廳、大廳及住房,再在左右縱軸線上佈置客廳、書房、次要住房和廚房、雜物等。後部住房常為二層建築,樓上婉轉相通。”

可以看出,在古代建築中,主人居住的臥室空間常常隱藏在廳堂的後面,而且後院裡經常有影壁遮攔,即使是位於橫軸線上的正房,其門窗內側都用白紙裱糊,一般無法直接看到。

在流暢相通的各個空間中,臥室可謂動中取靜,位置顯示了居住人的身份地位,也保證了使用者的私密性。


一文讀懂中國

藝尊軒方圓之緣臥房

“床”的進化史

作為臥室中的基本用具——床榻,其形態、用材、陳設位置的變化,也反映出中國人起居方式的變化。

在春秋戰國時期,床作為睡覺的用具已經出現。

至今發現的最早的床,是在信陽長臺關一座大型楚墓中發現的,上面繪製著精緻的花紋、周圍有欄杆、下有6個矮足,高僅19釐米。

除了睡覺,春秋以來,床往往兼做其他傢俱。人們寫字、讀書、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

與床一同出現的是“榻”,秦漢時期,一般人多席地而坐,或者坐在床上,而地位尊貴的人還可以使用專門的坐具“榻”。

榻比床低矮而狹窄,可獨坐、兩人坐或多人坐。在秦漢時只用為坐具,至隋唐時逐漸可坐可臥。

關於“榻”較早的記載可見於《三國志·蜀書·簡雍傳》:“(簡雍)性簡傲跌宕,在先主(劉備)坐席,猶箕踞傾倚,威儀不肅,自縱適;諸葛亮已下則獨擅一榻,項枕臥語,無所為屈。”可見,當時常見的坐具為席、榻。

自東漢起,床或榻常與屏風組合在一起,漸漸形成各種“屏榻”及屏風圍合構成的“圍屏式架子床”。

如東晉畫家顧愷之所繪的《女史箴圖》中,就有具體的形制和式樣。

到隋唐時期,這類架子床更加普遍。從魏晉南北朝開始,西北少數民族大量移入中原地區,帶來了垂足而坐的高型傢俱,以床榻為中心的低矮型起居形式開始改變,供人睡覺床的高度增加了。


一文讀懂中國

《女史箴圖》中所畫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

到了唐代,高型方桌、扶手椅、凳等高型傢俱的使用,使垂足而坐逐漸成為主要坐姿。於是,榻的坐具功能不斷被削弱,開始兼具臥具的功能。現在,床榻成為休息的專門用具。

現代我們常見的古典床具就是明清兩代的架子床或拔步床。

據中國家協傳統傢俱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濮安國研究,架子床主要分兩種類型,除床身部分各有不同變化之外,主要表現在床體的上半部。

一種是採用床柱、欄杆和床頂構成床;

另一種是採用床柱、屏板和床頂構成屏架。

床柱一般指安裝在床身四角的直柱,由於不同功能和裝飾的需要,也有在前後床挺上加設兩或四根立柱的,故架子床一般可分為四柱式、六柱式和八柱式等。

四柱式在三面安設床欄杆,但常有在前柱間架設掛落或月洞門之類裝飾部件的;

六柱式在門柱與前柱間再加置欄杆和床窗;

八柱式前後門柱與角柱間都加設欄杆或床窗;圍屏式架子床則在柱間安裝屏板。

拔步床是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大型床。

造型奇特,外形龐大,結構複雜,整體看起來如同架子床置於一個木製平臺上。

平臺前沿離床沿約30釐米,四角立柱鑲以木製圍欄,使得床前形成一個獨立的空間,類似一條迴廊,迴廊中間可放腳踏,兩側則放置梳妝檯、小桌凳、便桶、燈盞等。

這種床整體佈局就像“房中房”,既起到保暖通風的效果,也能強化臥室的私密性。

近代臥室陳設

從目前保留的一些宮廷畫冊上來看,臥室的床一般放在房間的靜謐處,例如靠近牆體,很少佈置在正對房門的方位,也幾乎沒有臨窗佈置的。

在床邊一般設置長案,案上設置鏡子,陳列古玩、花瓶、如意等,案前也可置有兩椅。

衣櫥一般也安排在靜謐處。空置的地方可佈置一些供賞玩的盆景、盆花等。除了睡床,一般臥室中還有梳妝和收納區域,常見的傢俱有梳妝檯、鏡架、衣櫥、衣架、箱櫃、悶櫥等。

除了床,儲藏類的傢俱也是臥室中極為重要的用具。

據考證,漢代的櫃子是似矩形而帶矮足的箱子,櫃呈長方形,下有四足,櫃頂中部有可以開啟的櫃蓋,並裝有暗鎖,櫃身以乳釘作裝飾。自漢至隋唐,日常所用櫃子大多采取這種式樣。

唐代有了較大的櫃,能放置多件物品。到了宋代,還出現了集存貯和坐用兩種功能於一身的坐櫃。

明代又創造頂豎櫃、圓腳櫃等其他品類的櫃子。現代的衣櫃形式大部分在明代就確立了基本形制。

在我國古代很長的歷史時期,室內空間都以帷幔等作遮擋區分,臥室需要私密空間,也需要遮光擋風,帷幔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早在漢、唐時期,就有織物分隔、限定和裝飾室內空間的做法。


一文讀懂中國

五代南唐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在《韓熙載夜宴圖》的局部中,帷幔圍屏床三面封閉,到了宋以後,基本為小木裝飾所取代,但是在床上圍帷幔的傳統一直保留到了清末。

隨著手工技術不斷髮展,帷幔的材質也不斷變化,除了傳統的遮擋作用,還是臥室中重要的裝飾用品,其本身的材質、花紋、圖案、色彩頗有講究,通過帷幔的變化,臥室空間也呈現出不同的氣氛。

如在《紅樓夢》第二十六回,就有“只見小小一張填漆床上,懸著大紅銷金撒花帳子”的描述;到了清朝,歷代皇帝大婚的宮殿坤寧宮,其床前有“百子圖帳幔”,以此祈祝皇帝婚後多子多孫,後繼有人。


一文讀懂中國

六柱架子床

■ 古代臥室傢俱

屏風室內遮擋工具

屏風是用來擋風、遮障和裝飾的傢俱,起源於西周,當時稱為“邸”或“扆”。

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構的院落形式,室內空間並沒有內牆劃分,而且在高足傢俱出現之前,古人席地而臥,睡在地上,所以為了防止睡覺時受涼需要擋風。

在臥室空間,屏風經常與席、床榻結合使用,古時多將屏風置於床後或床兩側,以達到擋風的效果,逐漸演化出後來的羅漢床、中式床大都有三面圍子,就是受屏風影響。

屏風多用於擋風、遮蔽和分隔空間,也有裝飾作用。例如出現在晉代的多扇拼合而成的曲屏,屏風以紙為屏心,屏心以繪畫為裝飾。

宋代屏風除擋風、遮障功能外,更多是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的載體,多設在主人會客之處。

明清時期屏風從實用性向裝飾性過渡,屏風已不再是簡單的擋風屏蔽之物,而是演化為極具裝飾功能的藝術品,更富於觀賞性。

在古代的閨房中,屏風是常見之物。發展至今,在室內採用屏風或者花格、博古架對室內的空間進行分隔,既保證了室內通透之感,也在視覺上對室內空間進行劃分,也常常用於中式風格的家居陳設中。

衣架搭載衣物

在崇尚禮節的封建社會,衣冠對貴族階層而言極為重要的。

相對於今日,衣架兼具收納衣物的功能,古代的衣架主要是來搭載衣物,不讓衣服出現摺痕褶皺的。

《禮記·曲禮上》曾有記載:“男女不雜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這裡,“椸枷”指的就是用來懸掛衣物的橫架,其中橫架是衣架的一種形式。

“椸”又曰“桁”,“木椸”和“木桁”,指的就是橫木杆的衣架。根據有史可考的資料來看,衣架產生於周代或者更早。

戰國、兩漢時期衣架結構已經是“兩柱、一橫樑、一連牚”的形式,後世衣架基本保持著這一模式。

到了明清時期,衣架的造型和裝飾,也較前代有了很大的發展。不僅高大,設有通體透雕裝飾,在立柱上設有橫杆,並在立柱和橫杆的夾角處,有牙子裝飾,橫杆兩端出頭,雕有龍、鳳等具有象徵意義的雕飾。

一文讀懂中國

仿古精雕房間組

■ 現代啟示錄

當代古典傢俱契合現代生活方式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傳統臥室使用傢俱以及陳設方式已經逐漸減少,但是隨著現代人對古典文化的重視,古人的一些生活理念甚至使用的傢俱,又重新迴歸到現代人生活中。

當代古典傢俱,正試圖找到一種與現代生活相契合的元素,尋求與當代人審美的共識以及靈魂上的共鳴,而最終達成文化與市場的共贏。

傳統的臥室用具在今日時代可以再覓得身影,婉約通透的架子床、富貴華麗的拔步床,往往是每年紅木行業交流展會中最為吸引人的傢俱,也體現了企業的製作設計能力。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以前臥室常用的屏風、衣架也還在使用,隨著時代發展其材質可能有所變化,但是塑造出的簡約大氣的中式氛圍仍然與古代家居環境一脈相承。

現代空間與古典文化的跨界搭配對打開年輕一代的興趣與喜愛,開啟新的推動方式。

中國古典紅木傢俱帶來的生活方式已經化為精神骨髓融入到國人日常生活中,也成為國際交流中的一張名片,作為古典文化的經典被世界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