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四件紫檀精品藏品

第一件、【 清乾隆 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

四件紫檀精品藏品

该对气势恢宏的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龙西番莲纹顶箱式大四件柜为标准顶箱立柜式大方角四件柜,精选紫檀大料制成,柜顶和后柜板披灰。造型四平八稳,比例匀称,柜子和顶箱用料相当,框架用格肩榫卯相接。正面平整,侧山落膛起鼓做,设闩杆和柜膛。门板和侧山板均开槽装横带,防止开裂变形。立柜中部装架笼,设抽屉二只。足间装牙板,足端穿铜靴。此柜的铜面页和吊牌相当讲究,造型典雅,錾刻图案精美,既富装饰效果,又与紫檀柜体色泽反差强烈,能冲淡大型家具给人的沉闷感。此柜最夺目之处是八扇柜门和柜膛立板的铲地高浮雕,雕刻工艺神清功精,布局繁简有序有理,整体上给人以气度威严的震撼力。“铲地”高浮雕是清代“大内紫檀作工”的特有工艺,即将图案之外的底子全部铲平,使图案突现,立体感强烈。与一般硬木家具的“起地”浮雕法相比,同样的图案,“铲地”浮雕需要多倍工时。宫廷紫檀家具的浮雕地子平整如镜,令普通工匠可望而不可及。八扇门板与两面柜膛立墙均铲地高浮雕五爪云龙,或俯首或下窥,龙身辗转,气宇轩昂,龙爪张弩,矫健有力,足间牙板雕海水江崖,磅礴欲出 。但见龙头饱满、双角上扬,须发飞扬、身躯婉转、鳞片服帖及龙爪张弩,皆用心刻画。每幅云龙图案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每只柜门双龙龙头略高出门框,既与柜体保持一致又成顾盼之势,共计九龙,明喻九五之尊,威仪四方。成对陈设整体观之,下部柜膛山墙两云龙亦左右相向,腾挪呼应。另外,九龙之外,又以欧洲经典的“西番莲”纹为主要雕饰纹样,随龙形蜿蜒缠枝而上,灵动自然,和圆明园内的西洋建筑风格一脉。

第二件、【清乾隆 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

四件紫檀精品藏品

第三件、【清乾隆 紫檀龙纹御案】

四件紫檀精品藏品

清康、雍、干三朝,社会出现了普遍的繁荣,投射到清式家具中则呈现出:品种丰富、选材考究、做工精细融通中西艺术等特点。其奢华程度也几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如果说文雅含蓄的明式家具满足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那么,清代宫廷家具则张扬出高贵的帝王气势,处处表现出皇家的强势和奢华。清代宫廷家具不仅代表皇家威仪,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此紫檀龙纹大御案,造型如同大画桌,按清宫档案记载称之为“御案”,系用精选上等紫檀料制成,面板攒框装芯,木质光滑,葆光莹润,为挥毫、阅读适用。案面立沿和束腰浮雕云龙纹。牙板正中作高浮雕云龙纹,双龙呈相向之势,龙首刻画细腻,龙额所占面部比例大而且隆起,双眼凸出,龙鼻硕大圆滑,龙须清晰齐整飘逸首侧,鳞纹贴合龙的姿态自然转动变化;逶迤的龙身借云朵时隐时现,表现出龙在云中穿行,云和龙形成错落、叠加的空间关系。案腿与牙板大圆角相交,上部弯曲下端向外,落至足底。案腿的雕刻几近圆雕,龙纹盘曲回旋而上,并且运用透雕技艺形成细小空间,想来工匠是为了增添玲珑凸透的精巧之感而为之。腿足部以粗旷江崖纹饰落地,使御案更显稳固。

第四件、【明 周制 鱼龙海兽紫檀笔筒 】

四件紫檀精品藏品

此笔筒器表满浮雕鱼龙海兽图像,最引人瞩目的主角是气势慑人的二龙。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形态、风格与表现方式与其它造型奇古的海兽有异—二龙一为海水龙,一为腾云龙,它们本来就是明代龙纹两种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二龙各自盘踞在椭圆形状笔筒较宽的一面。身形较大的龙,以矫跃之姿从海中翻腾跃出海面,激起汹涌波涛,龙身呈现双S形的盘旋姿态。龙首丰颐而突出,长喙巨开,脑后鬃鬣(发,音读:zong lie)分为两股向外奋张,神态威猛有力,成功地表现巨龙扭身转首,彷佛要破壁飞出的瞬间姿态,可说是整个浮雕最精彩之处。另一面,身形较小的龙则是腾云飞翔,身躯有部分出于画外,其势如从空中俯冲而下,迅即转身急停。它的龙爪向前探出,目光恰与另一龙遥相对望,两者俨然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从面对笔筒较宽一面的正面视角观赏之,可发现二龙的龙尾则又分别’藏‘于笔筒较窄一面的波涛漩涡和卷云中,使二龙行藏更显得变幻莫测、迷离莫辨,犹如后世所形容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就二龙的造型来看,有学者认为此二龙与永、宣瓷器上的龙纹相类似,但两者间其实有很大的差异。举例而言,如北京故宫所藏‘青花云龙纹天球瓶’、‘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与‘青花云龙纹扁壶’。(注释3)比较起来,这些青花瓷器上的龙不仅身躯较为壮硕、刻意强调上翻的长喙、鼻子,脑后鬃鬣与背鳍的造型,也都与鱼龙海兽笔筒的二龙特征大异其趣。甚且,一为青花,一为木雕,不仅两者材质不同;一为平面的绘画,一为立体的浮雕,更是属于不同的技法,并不适宜作风格比较的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