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看電視劇你會用幾倍速,這個功能對影視行業的影響是什麼?

三哥在創業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鄙人作為一個電視劇迷來談談看電視劇的感受。看電視劇我一般用一倍速。我看電視劇是有選擇的,首先電視劇劇情要吸引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找到喜歡的電視劇後怎麼去享受了,因為我覺得演員演技和角色的塑造是電視劇的靈魂,就像我們平時可能都忘了電視劇名字和演員的名字但是依然能清晰的記得那個角色的名字。如果你用倍數去看當然會有刷劇的快感,但是這跟看小說還有什麼區別呢?眼前是一個個語言輸出機器毫無感情可言。你的感情也得不到共鳴。最後說說對影視行業的影響,如果個個都是倍速觀看,那就看不到演技,看不到演技那些演技派就會慢慢沒有戲。最後就會出現一大片電視劇解說取代電視劇。

以上全部都是個人觀點!純手打字。





Mr莫莫


看電影我從不倍速觀看!電視劇起碼的1.5倍開始!

我們來說近年來我們國內電視劇的狀況是怎麼樣,倍速觀看對影視行業有沒有影響?

一,流量決定收益,花重資請流量明星,選個熱門IP,請個團隊,花少量的特效的錢,一部號稱上億的大作完成,靠的不是對演員的基本演技,而是靠熱門IP,小鮮肉。

二,VIP,一部好口碑的影視,上映前廣告鋪天蓋地,當你看了幾集後各種VIP出現了,後面的續集要充錢才能觀看,不然看不了,還有V中VIP的出現更是把這種風氣推到了極致!!

所以影響影視行業的不是我們幾倍速觀影,而是製作方沒有出來好的作品!


貓嘶電影


我一般不會用倍速,除非某集劇情相當無聊的時候才會加快一點,而且我基本只看我喜歡的類型,既然要看自己喜歡的劇,就要慢慢的看,是享受愉快的過程,如果整體都要加快速度看完會覺得沒意思;


要說這個功能對影視行業的影響,我覺得是弊大於利,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對影視行業的影響,不是觀眾;

利是相對於觀眾的:為了給觀眾更多的選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影習慣,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無聊的肥皂劇,用2倍速看也很輕鬆,不會漏下劇情;


弊是相對於行業的:主要是對於電視劇作品,現在好多劇為了不同目的,本來20集就可以演完的劇情,硬生生的播了40集,而且內容做的不夠細膩豐富,即便是有興趣去看,也早就磨沒了,最終棄劇;如果說這種用倍速看的習慣一直流行或者更盛,大家都養成了習慣,觀看好的作品也是這樣,勢必會少了很多對作品的感受,作品也失去了公平的對待,那以後行業裡誰還會去做出好作品;就像用兩倍速去看《紅海行動》一樣,觀影體驗天壤之別啊!


影像屋


現在有些國產劇為了拉長集數、湊劇情,往往用大量的記憶閃回和無用對話來填充。“回憶殺”原本是推動劇情進展的手段,但用一集中有半集都在回憶,再有耐心的觀眾都會選擇倍速播放。而在一些愛情偶像劇中,為了表現男女情感的發展,還會大量濫用慢動作,“動不動就開啟MV模式,開三倍速我都願意。”網友阿旭說,“這些慢動作劇情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只想讓我不停地快進。”

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我們現在身邊的“誘惑”太多了,電視劇已經不是我們唯一用來消磨時間的方式了。相較於拖拉的電視劇,類似於短視頻彷彿更適合如今的快餐時代。我們現在更願意花幾分鐘看完那些能給我們帶來短暫歡樂的短視頻,而不願意花太長的時間去看完一整部電視劇。

現在的我們好像比以前忙了好多,天天工作時間長,看孩子帶娃,有點時間就手機不離手,我們好像沒有一段完整的時間來看完一部電視劇了,我們彷彿都有的事情都在按快進,倍速。面對拖拉的電視劇,我覺得自己彷彿漸漸的失去耐心,過了三分鐘熱度,也不願意只看一半,也就那麼“倍速”著看過去了。


撩了個電影


來一張我平時看劇倍速截圖,一般情況下是1.25倍速。

當然,碰到我不感興趣的內容時,就會調2倍速,甚至忍不住拉進度條。

現在很多視頻平臺在播放影視作品都有“倍速”這一功能,觀眾可以開啟0.5X、0.75X、1X、1.25X、1.5X最高2X等倍速。毋庸置疑,倍速追劇已經是時下觀眾的標配。


再來談談為什麼現在觀眾喜歡“倍速播放”這一功能?


一、國產電視劇注水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播放平臺是按照劇集數購買影視劇,劇集數更高就能賣出更高的價格。所以人們看到的可以30集拍完的影視劇非要剪輯成50集、60集,更以超前點播這種方式刺激觀眾消費,播出平臺才能收回更多成本、獲取更大利潤。


二、現代人時間碎片化

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休閒時間已經嚴重碎片化。這也正體現了當代年輕人的焦慮、急迫,有太多想幹卻又幹不完的事,看劇也相當沒有耐心尤其是肥皂劇,便選擇倍速播放。


三、國產劇產量高

自2017年國家四部門聯合發佈“明星限薪令”後,電視劇產量已逐年減少,國家廣電總局發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暨全年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頒發統計情況,2019年全年全國電視劇產量還是高達254部。時間太少,觀眾想看的又太多,所以只能按下“快進鍵”。


四、(部分)影視劇質量低

這裡又有很多小問題,比如畫面磨皮嚴重,看不清演員的五官與演技,觀感極差;未採用原音,後期對臺詞進行改動使用了配音,導致播放畫面與嘴型對不上,觀看時容易跳戲;角色沒有完善的定位,讓觀眾對角色產生不了感情;劇情經不起推敲,明明是現代劇卻脫離現實生活;最後一點,現在影視劇大多采用IP改編,原創劇本少了,自然好的編劇也少了……


“倍速播放”雖然能讓觀眾在短時間內對劇情任務有所瞭解,但這種方式也辜負了影視製作團隊的良苦用心。這是對影視行業敲響的“警鐘”,只有把握好影視劇的質量,多拍精良的好劇,創作更多有思想的優質影視劇,才能讓每一幀畫面都能吸引觀眾,慢下來,用原倍速欣賞更多影視作品。


炒飯君


據媒體調查顯示,
近七成年輕人使用倍速觀看視頻,
國產劇和綜藝是倍速播放常客。
其中,視頻內容注水和私人時間減少
是年輕人選擇的主要原因。
新京報製圖
現如今,大多數視頻平臺不僅配備了“倍速播放”的功能,還提供從慢速0.5到正常速度、2倍速,甚至還有“只看TA”的多樣化播放選擇。
x1.25,不過癮;x1.5,不過癮;x2,還是不過癮。為了趕在第二天上班之前刷個劇,年輕人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在視頻播放界面的方寸之間,充分利用了倍速、快進等各種辦法。
仔細想想,這一現象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對供需矛盾。
從供給方看,影視劇製作,成本從來不低,既要協調人力設備,又要支付演員片酬。多拍一集,製作方就能多賣一集,視頻播放平臺也更容易獲得廣告收益。在這樣的背景下,“注水”成了行業通病,國產影視劇的集數,因此居高不下。
從需求方看,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碎片化的時間分配早已成為常態,有空看劇已屬不易,讓這樣的觀眾還像以前一樣端坐在顯示屏前面分秒不差地刷完一部劇,實在是太難了。
而倍速等輔助功能,可以看作是對這一矛盾的次優解,既不必削減影視劇集數,又能滿足觀眾的刷劇需求,一舉兩得,同時獲益。
網易新聞數讀製圖
同時也要看到,碎片化的時間分配,催生了短視頻等新產品、新業態的勃興,對傳統影視產業形成了巨大沖擊,未來整個影視產業的業態,或許會突破人們想象。
新的產業狀態,也會催生新的風口。既然觀眾習慣了短平快、乾貨多,影視行業何不轉變思路,把滿足碎片時間的需求作為核心賣點呢?或許抓住了這個風口,影視行業的整體面貌會有一番改變。
另外,看劇用倍速,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著急了嗎?也不絕對。在網友留言中不難看到,很多經典影視劇,觀眾可捨不得倍速;豈止不用倍速,簡直長年循環播放。可見,有的時候或許不是觀眾著急,也可能是創作者著急了。
網易新聞數讀製圖
在快節奏的社會運轉中,人們的生活在提速,其實影視行業對投資回報的要求也在提速,在這種環境裡,耐著性子看劇不易,創作更不易。不過,如果一味把劇集拖長,那麼在提速閃過的視頻畫面裡,或許流逝的也是成為經典的機會,更是觀眾最後的耐心。
其他網友熱評:
看倆小時的電影,有的前面太磨嘰,也倍速看。何況是劇。——今年唯一看過的劇,是日劇《輪到你了》。
我都是看1.25倍,才是正常人講話速度
2倍速+快進的舉手。恨不得有個八倍速。
是劇情拖拉,硬湊集數為賺錢,好電影電視劇誰會快進
我老公看電視劇,有時幾分鐘就快進看完一集,說是隻看精彩部分,一部劇幾天就看完了
不是年輕人著急,1.25被速度才是正常的能接受的人物節奏。劇情的推進速度。要麼說電視劇注水嚴重。如果倍速觀看不影響理解劇情,那麼就是編劇出了問題。《神探夏洛克》你看有多少人快進看?有的時候還需要暫停……
大多數國劇2倍速是常態,除非特別喜歡看,能有耐心慢慢看。說白了就是多數國產劇又臭又長,要是看《越獄》這種,別說倍速了,正常速度都不能走神,跟上數學課一樣5秒鐘沒聽到後面就懵逼了。

天滅哥


我平時不會提高倍速來看電視劇或者電影,我認為這個功能對影視行業的影響將會是致命的,長此以往,看的不認真看,不好好消化,製作的為了加速創所,粗製濫造,漸漸的會變成一個死循環!

第一,我不否認當今的影視劇或者一些商業電影,存在著注水現象,社會發展到今天,90後,00後漸漸成為社會上的主力、生力軍,生活節奏一天比一天快,快餐式文化充斥到每個角落,碎片化的休閒時間,都會成為支持倍速播放的藉口!

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影視創作的初衷是為了通過影視反應真實的社會現象或者勵志,或者抒發感情,又或者天馬行空等等給人放鬆,回味,甚至思考和自省的時間!提高倍速播放首先不說是否能夠真正的理解影視劇中各種關係和內容,就連基本的思考時間可能都沒有!這樣我覺得不是在看影視劇作品,而是在幫助影視劇刷瀏覽量!

第二,再說製作方,影視作品的長度和質量也是人們打開倍速播放的重要因素。當下大多數播出平臺按照“單集價格×集數”的方式購買影視產品。把篇幅拉長,多賣幾集,就能收回更多成本、獲得更大利潤。於是,國產影視劇的篇幅越拍越長,集數越來越多。

為了把有限素材轉化成更多成片,難免會出現篇幅冗長、情節拖沓的情況。“內容不夠、回憶來湊”成為行業的慣用手段。部分創作者還採用拖慢對話節奏、重複臺詞和無意義留白等方式湊劇情,將一集五六十分鐘的電視劇稀釋地只剩下二三十分鐘的有效觀看時間。

此外,隨著閱片數量的增加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觀眾的觀賞水平和審美品位也水漲船高,對於一些缺乏創新精神、試圖以套路糊弄過關的作品,往往看到開頭就猜出結局。為了直奔主題,儘快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只得自行擠幹“水分”,點擊倍速播放的選項,或直接拖動進度條。

從某種意義上講,倍速播放承載著時下觀眾對影視劇注水問題的牴觸情緒。此時,觀眾手中掌握的不再僅是選擇劇集的“遙控器”,更是能夠決定劇作影響力的“傳聲筒”、檢驗劇作質量的“試金石”。

最後平復一下情緒仔細想想缺乏誠意的注水作品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影視劇都是集編劇、導演、演員等諸多工作人員的努力、心血和巧思於一身的誠意之作,其中蘊藏著大量需要認真揣摩的懸念鋪墊和情節轉圜,包含著諸多值得細細品咂的生活細節、心理變化,及人性的幽微之處。

如果觀眾總是匆忙地在網上“打卡”完一部劇集,又馬不停蹄地開始“刷”下一部,缺少消化、吸收和思考的過程。那麼,長此以往,將很難再產生那種對某個情節絲絲心動、對某處藝術處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敏銳觀感,甚至使感知美的能力有所下降,只剩雜亂瑣碎的片段擠佔腦海。

以“倍速播放”為主要特點的快速追劇,不僅辜負了創作者精心設計的良苦用心,破壞了觀劇過程必要的背景鋪墊和情緒積攢過程,更使影視作品原本讓人們“慢下來”、舒緩壓力、放鬆心情的文化功能逐漸消解,反而助長了大眾在快節奏生活中本就嚴重積壓的焦慮情緒。

而這種一味求快、一心求爽的觀劇需求又倒逼影視創作——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情節強、節奏快、思想淺的“爽劇”,一邊吸引觀眾的目光,一邊受到業界的批判,擠壓了內涵深刻但節奏相對較慢的精品劇作的生存空間。

所以,影視行業的從業者乃至全社會必須對這一現象重視起來,趕快想辦法應對——探討改變播出平臺以集數作為購買劇作量化指標的可能性,適當借鑑國外電視劇“邊拍邊播”“按季播出”的製播方式,讓觀眾口碑成為決定劇集長短的主要因素;

嚴把影視創作的質量關,規範劇集長度,抵制情節注水,為虛胖的影視創作抽出多餘的“脂肪”,補充藝術和思想之鈣,從而創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

只有這樣,才能讓普通觀眾有機會歇一歇,喘口氣,尋回原速觀劇的樂趣,順便領會“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DaMi下午茶


《如懿傳》海報

《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海報

現在不少視頻網站都配有倍速播放的功能,而二倍速追劇已是時下觀眾的標配。倍速播放是什麼意思?會帶來什麼結果?它越來越受歡迎的背後,到底是劇集普遍質量不高,還是觀眾過於著急?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一部戲恐怕只有足夠精良才能吸引和留住觀眾的注意力。

倍速看劇不等於倍速生活

劇情注水、觀眾時間碎片化、移動端技術便利化,只是倍速刷劇的表層原因。更深層的在於,倍速看劇是影視劇從供應方市場到需求方市場徹底轉變的結果,觀眾逐漸變成用戶,他們甚至紛紛參與內容生產,發彈幕、出cut(精彩集錦)、重剪……越來越豐富的用戶行為讓他們只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讓自己發出的內容得以及時呈現在屏幕上。可以說現在大多數劇集都是這種待遇,偶爾會有一兩部很有深度的劇集出現,此時觀眾才會用原速欣賞。

觀眾的倍速看劇還和時代變化有關,移動互聯網時代做什麼都要求快,我們願意為一件事情付出的時間越來越少。就像我們叫外賣要求30分鐘以內送達,充會員為了跳過片頭60秒的廣告,三分鐘就能遍覽天下大事,買東西要求一天之內送貨到家,發出一條微信希望對方能秒回,出一趟遠門希望有高鐵幾個小時就能到。我們受不了的是,打開一個網頁半天都在轉圈圈,點一下屏幕一秒鐘才有反應,播超清晰度視頻看到“緩衝”二字。生活似乎也倍速了,急匆匆的。

所以,二倍速追劇根本不算什麼,然而倍速生活的結果卻不是快速看劇那般簡單。我們以為那樣就很充實,有獲得感,其實長此以往,我們就慢不下來了,失去了對生活、人、事物的具體、細膩、深刻的感受,進而會麻木,忽略我們本不該忽略的東西。所以,對於生活我們何不慢下來,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多一點詩情畫意,去發現和感受身邊的美好,世界或許會在你面前現出另一番面貌。

今天你開倍速看劇了嗎?

在熱播劇《如懿傳》《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橙紅年代》的彈幕中,經常看到有人透露,自己正在用二倍速觀看,其他人隨後表示感同身受,積極響應。

實際上,打開現在的視頻軟件,播放電視劇時總能看到“倍速”的功能設置,從0.75倍速度起,最高可以達到2倍,受到用戶的普遍歡迎。而一些原來沒法倍速播放的軟件,也可以通過下載各類插件來實現此功能。進階版本則是,觀眾可以選擇只看男主角、女角以及男女主角對戲的戲份,這就更節省時間。

所謂“倍速”是指能改變播放的速率。通常一集劇40多分鐘,你如果用二倍速播放,只需20多分鐘看完,時長大大縮短。比起拖進度條跳著放,倍速播放並不會遺漏掉重要情節,所以它成為大家檢驗劇集好壞的重要手段,假如故事、人物、對白引不起興趣,觀眾快速瀏覽一集就可以果斷棄劇。

另外,許多人發現,改變倍速播放以後,畫面配合聲音還會產生搞笑效果,因此即使是對於本可以正常速度欣賞的劇集,有人也特意嘗試倍速播放,增加追劇的娛樂性。

倍速播放還能讓人迅速跟上潮流。在社交網絡上,有一些“爆款”劇集在開播之初就能引起大家熱烈討論,你一不留神,就跟不上流行速度,失去了和周邊朋友、網友的共同話題。有不少人為了追上潮流,及時瞭解最新的“梗”,就會倍速刷劇。比如在二倍速時,一天半就能刷完70集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不憂傷》、63集的《香蜜沉沉燼如霜》、70集的《延禧攻略》……

原因:劇集註水的必然後果

觀眾時間碎片化,卻想看更多內容 倍速播放為什麼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標配?分析發現,這種模式在年輕觀眾中比較流行,中老年觀眾還用得不普遍,這是因為前者的時間已經嚴重碎片化。每年國產劇的產量在500部左右,各種視頻節目內容都呈現爆炸式增長,觀眾想看的內容太多,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他們肯定會選擇倍速觀看。

技術革新,讓觀眾有了主動權

其次,這是技術革新的結果。在傳統電視時代,許多觀眾都一定有搬著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某個節目、某部戲的記憶,這意味著大家需要被動接受播出內容和播出時間安排。現在隨著智能電視、IPTV電視以及高清互動機頂盒的誕生,各種電視節目可以點播、回看了,受眾對內容觀看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在視頻網站時代,大量內容同時在線,年輕觀眾只要有一部手機在手,就可以隨時隨地看,搭地鐵、坐公交,甚至是等人約會時等各種場景都被充分利用到,而開啟倍速播放,只是觀眾主動控制內容播出的又一個明顯體現。

劇集拖沓

更重要的是,不少劇集質量不高、拖沓重複的敘事節奏促使大家倍速播放。很多網友反映,現在的劇動輒在70集以上,劇情越來越緩慢,其中很多內容用大量的慢鏡頭、回憶鏡頭、注水臺詞來湊劇情、拉長集數,始終不能離開固定套路。尤其是現在的清宮題材,人物在後宮鬥爭用的還是下藥等那些老橋段,反派人物的特點都寫在臉上,懸念頓失,這裡面許多無效信息迫使觀眾採取倍速播放。

對此,業內擔心自己花費心血的作品在倍速播放之下,價值減少,但倍速播放反而是提醒了行內人,影視行業製作要精耕細作,多拍好劇、短劇,讓每一幀畫面都能吸引觀眾,如此,倍速播放自然就派不上用場了。


大火影視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一般看電視劇不會用倍速來看,怕影響劇情,那樣看就會看不懂,所以我建議大家看電視連續劇不要用被速。

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大劇搶手,價格飆高,令衛視的購劇壓力驟增。但觀眾的審美疲勞也是擺在那兒的危機,一旦收視不盡如人意,就需要承擔極大的損失。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鬍智鋒看來,電視劇太長會打破產業格局的平衡,一旦單部電視劇集數過長,勢必造成對其他劇的嚴重“擠壓”:“只有少數電視劇能夠在少數的媒體播出,那也意味著閒置的、上不了平臺的電視劇越來越多,造成各方面資源的壟斷。”因此,適當壓縮電視劇的篇幅,有利於促進電視劇行業的整體繁榮。



娛樂大白鵝


您好!動影君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1.我平時用1.25倍。現在的電視劇人物說話真的好~慢~哇!比如海上牧雲記,畫面好看,演員有演技。但真的是太慢了吧…1.5感覺是正常的語速啊。現在電視劇大部分都是四十多集起。好多根本就劇情拖沓啊,不想跳過就倍速上哇不知道是不是隻有我一個人,感覺很多電視劇插曲1.25或者1.5倍速很好聽唉~~~電影沒用過,覺得語速蠻正常的覺得倍速挺好的,有強迫症表示真的不喜歡快進拉進度條,但是倍速就很好的幫助了我們。

2.“倍速觀劇”的產生背景有喜有憂。喜的是國產電視劇產業高速增長,讓觀眾目不暇接。《2019年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的電視劇立項總量在465部以上,平均單部集數達到39.8集,要想看完這麼多的劇集,“倍速觀劇”成為很多人看劇的常見模式。

  然而,“倍速觀劇”也反映出更多問題:其一,臺詞雷人、劇集冗長、劇情拖沓、慢動作氾濫,動輒六七十集的電視劇非常考驗觀眾的耐心與時間;其二,注水嚴重,套路化的劇集讓人看到開頭很輕易地就能猜到結局,“倍速觀劇”也不擔心會漏掉什麼;其三,現在的觀眾生活節奏太快,趨向於移動化和碎片化的信息接受方式;其四,觀眾看劇目的不似以往,單純追求娛樂性,而是為了追隨潮流,不錯過社會熱議話題,目標更直接、更功利。

  電影電視是文化的載體和產物,是面向大眾的精神產品。真正優秀的電影電視作品要兼具藝術性及思想性,是經過藝術家潛心創作、細心打磨、值得觀眾反覆回味的經典,具有文化傳承、引導的功能。而“倍速觀劇”使得對白、場景都變得“誇張”,表演細節等也會快速閃過,作品的內涵、文化情懷也就隨風而逝,電影電視從業者在市場大潮的裹挾下迷失了方向,年輕觀眾也在市場化、信息碎片化的間隙裡,漸漸喪失對於優秀文化的咀嚼功能。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倍速觀劇”的流行,呼喚電影電視製作者要摒棄粗製濫造、快速套現的創作思路,精心創造出兼具藝術效果與時代情懷、富含文化基因、核心價值的影視精品。我們期待著有“一幀都不想錯過”的好劇出現。可以說,“倍速觀劇”是觀眾檢驗劇集好看與否、決定追劇或棄劇的一個手段,也是對精品劇集及匠人精神的深切呼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