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為何印度雅利安人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完全不同的文明?

當我們將視角轉向印度時,我們便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種差別並不只是對比它們的自然環境後自然呈現的差別,即在職業、飲食、居住和服裝等等方面的差別。這種差別要根本而廣泛得多。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根本不存在與印度的諸如種姓、殺戒(非暴力主義)、再生和因果報應(關於道德行為所招致的結果的規律)等基本觀念和制度有細微相似的東西。這些東西不僅僅是印度思想中深奧的抽象觀念。更確切地說,它們構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礎,決定了所有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所以,如此形成的印度模式也完全與眾不同,而且持續很久,以致印度文明至今仍具有將其與其他一切歐亞文明區分開來的明顯特點。  


為何印度雅利安人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完全不同的文明?

可以說具有獨特性也是中國文明的特點,不過,這是在假設中國在地理和歷史上都空前未有的與世隔絕的條件下才這樣說的。而印度,其早期階段似乎與西面雅利安入侵者所定居的地區——伊朗高原、巴爾幹半島和意大利半島——的早期階段基本相似。就像在之前的文章我們分析過,約公元前 1500年前後入居印度的雅利安部落擁有與諸如亞該亞人和多里安人同樣的生理特徵、同樣的畜牧經濟、同樣的社會制度、同樣的諸神和同樣的史詩。此外,印度雅利安人在他們的次大陸上與外界隔絕的程度也遠不及歐亞大陸東端的中國人。印度西北部的山脈不是不可逾越的,所以軍隊、商人和朝拜聖地者來來往往地翻山而過達許多世紀。實際上,在大部分時間裡,印度北部與中東和中亞之間的相互影響超過印度北部與半島南部之間的相互影響。  


為何印度雅利安人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完全不同的文明?

於是,自然產生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印度雅利安人能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如此根本不同的文明。現可得到的證據很少,不足以提供一個具體或明確的回答。但是,最簡單而又似乎可能的解釋是,印度雅利安人印度化了。印度雅利安人與定居不太開化地區的亞該亞人、多里安人或拉丁人不同,他們在印度河流域遇到了一個擁有大的都市中心和密集的居民的高度發達的文明。雖然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已遭到征服、受到鄙視,但由於他們人數眾多,文化又很先進,所以不能被滅絕、趕走或同化,使原先的文化留存無幾。相反地,當雅利安畜牧者在那裡定居下來、改營農業時,他們不得不與原先的居民靠得很近地生活下去。這樣和平共處和互通婚姻達救世紀之後,其必然結果是文化融合。這一文化融合的情況、性質和結果是本文要論述的主題。  


為何印度雅利安人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完全不同的文明?

公元前 2世紀初,隨孔雀帝國潰滅而起的是長達500年的混亂和黑暗。不過,在這一時期中,可以看到一個經常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印度與外部世界的相互影響日趨增長,並對政治、經濟和文化諸領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最初是來自希臘人的影響,希臘人在印度被稱為雅瓦納人,在亞歷山大之後的兩個世紀裡,仍是印度西北部的一支力量。如之前所述,希臘人發展了犍陀羅藝術,為印度鑄幣提供模型,而最重要的是,促進了印度與中東間的貿易。接著來的是取代希臘人,並在某些情況下進一步向南推進的一批批入侵者。被印度人稱為帕拉瓦人的帕提亞人,最早發源於裡海地區,他們先從塞琉西王朝手中奪取對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控制;然後,從約公元前 140年起,一夥夥地滲入印度西北部,迫使希臘人北去,並最後佔據了印度河下游地區。  

繼帕提亞人而來的是西徐亞人,即印度人所稱的沙卡人。他們在月氏人的逼迫下離開中亞,於公元前 130年前後,制服大夏的希臘人,然後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旁遮普,最後在古吉拉特定居下來。在那裡,他們與土著居民相混合,形成後來在印度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馬拉塔民族。  


為何印度雅利安人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完全不同的文明?

最後到來的是貴霜人。貴霜人原是月氏中的一支,他們成功地統一了月氏遊牧民族;然後於公元前 1世紀時,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旁遮普。在後面一個世紀裡,他們將自己的統治向南擴展,可能擴展到遠至印度斯坦與德干之間的納巴達河。在他們著名的統治者迦膩色迦(他的統治自約公元130至160年)的領導下,他們的帝國包括旁遮普、克什米爾、印度河流域、恆河上游地區、阿富汗和今中國突厥斯坦的部分地區。這一帝國跨越當時最熱鬧的幾條商路,所以國內諸地區深受印度人、希臘化國家、波斯人的影響,並在較小程度上受到中國人的影響。貴霜鑄幣現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埃塞俄比亞、羅馬各行省以及亞洲諸國家中被髮掘出。這些鑄幣上都刻有希臘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所倡奉的眾神中某些神的名字和雕像。迦膩色迦既在他的鑄幣上雕出佛陀和波斯諸神,同時又毫無偏袒地保護耆那教和婆羅門教。同樣,他既採用印度皇帝的稱號 

maheraja(“偉大的國王”),又採用帕提亞人的稱號,即梵文中的叫ajatiraja(“王中之王”),還同時採用中國人的稱號,也就是梵文中的devaputra(“天子”)。  


為何印度雅利安人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完全不同的文明?

3世紀時,貴霜帝國漸漸衰微。其直接原因似乎是由於在波斯出現了強盛的薩珊王朝(公元226年)。薩珊王朝將自己的勢力向東擴展到阿富汗,這就割斷了貴霜人原在中亞的根據地與他們在印度諸行省之間的聯繫。3世紀末,貴霜帝國土崩瓦解,於是,在恆河流域與波斯邊沿地區之間留下一個權力真空地帶。這就為印度第二個偉大帝國笈多王朝的崛起掃清了道路,正象早先與此相似的真空狀態曾是孔雀帝國的先導那樣。  

現在回顧起來,印度與外部世界在公元前 200年至公元300年這500年間的前所未有的相互影響顯然是很突出的。至少,希臘人、帕拉瓦人、薩卡人和貴霜人的帝國都既以印度為根據地,同樣也以中亞或中東為根據地。它們都促進了沿著由印度北部向西到中東、向北到中亞和中國的路線而進行的有利可圖的貿易。這也是一個使羅馬商人來到印度南部和西部、使印度商人來到東南亞的對外貿易欣欣向榮的時期。  


為何印度雅利安人發展起一個與他們西面的親族完全不同的文明?

在文化領域,印度佛教傳教士也在這些世紀裡將他們的教義傳播到周圍所有的國家。以乞討為生的祭司們可以泰然地周遊於彼此敵對或秩序混亂的諸民族中間,因為他們太窮了,不值得搶劫,而且,他們周身又為一種超自然的獻身氣氛所環繞。搶劫或傷害這種人的動機也是不存在的,因為唯一的報答只是有可能遭到來自上天的懲罰。因之,印度的佛教和婆羅門教傳播到周圍所有的國家,並在傳播過程中,使一切文化獲得大發展。文化的交流決不只是單向的。來自北方的一批批入侵者隨身帶來了希臘、波斯和中亞的種種影響。公元 1世紀時,一個新的宗教——基督教——由海路傳入印度。據傳說,聖多馬於52年前後抵達印度西南部的馬拉巴爾海岸,在那裡他建立了許多教堂。然後從那裡經陸路旅行到東海岸,不過到東海岸後,他的佈道遭到強烈反對,並於68年在馬德拉斯附近被人殺害。但是,他在馬拉巴爾地區的工作結下了豐碩成果,那裡有相當多的基督教團體一直存在至今。

雖然佛教作為一個在從事活動的宗教信仰已在印度消失,但由於它的基本信條已為印度教所吸收,所以它至今仍存在。印度教的反改革所以獲得勝利,正因為它接受了佛教的思想。實行自然崇拜、獻祭和權力贖罪的原始印度教已為《奧義書》的哲學、殺戒的憐憫以及法的精神戒律和道德戒律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