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唐代诗人韦应物写道: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两句诗话语不多,意境深远,千古流传,写出了傍晚河边春雨的景象,一波波的潮水拍击河岸,渡口冷清无人,一条小舟随波而横,用字不多,但景色仿佛就在眼前。


细一揣摩,诗的亮点全在一个“舟”字上,读此诗仿佛看到一幅画,画面上有“舟”无“舟”,则意境大不一样,“舟”则成了一个关键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摄影作品《秋原》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作品拍摄于云贵高原,远景是层层的梯田,前景是黄色的草坡,一匹黑马正悠闲地在草坡吃草,黄色显出浓浓的秋意,一幅秋原的美景展现在眼前。现在,我们作一个假定,画面上如果没有这匹黑马,效果会怎样?那样的画面就太平常太普通了,由此看来,黑马所占画面面积不大,但对画面效果的作用却很大,黑马是一个关键点。


诗中的“舟”,摄影作品中的“马”,都是艺术作品的关键点,其也正是美学中所说的变异点。


那么,什么叫作变异点?


对于变异点,我国美学家王令中解释得很清楚: 在平面构成中的统一秩序中出现局部变异……在整体中凸显的相异因素。


对此,可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请看摄影作品《徽居生活》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作品摄于安徽,画面中大量的徽居建筑,白墙黑瓦,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这就是“统一秩序”,这就是“整体”,而画面左侧一组两个人物,占的面积很小,属于局部”,这两个人物带着农具,是下地劳作的农民,与徽居建筑不是同一类,属于“变异”,属于“相异因素”,那么这两个人物就成为“变异点”。


变异点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变异点的唯一性


画面上有大量的形象重复,变异之处只有一个。这里强调的是变异点只有一个,或一处,或一组(并要相对集中),这是因为如果变异点过多,则会分散注意力,这样就达不到变异点的效果了。例如,摄影作品《孤胆英雄》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摄于建设工地,一个工人高高地站在钢架中,在巨型的钢架中显露出黑色的剪影,效果特别明显,但是假如在钢架的上下左右再多安排五六个工人,那就会分散视觉注意力,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变异点质感的多样性


变异点的质感可以有质感因素的不同,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其他物品。例如,摄影作品《老龙头》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摄于山海关老龙头,画面中的变异点是长城上的红衣人,是人物;


而摄影作品《绿色家园》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这张照片是摄于北欧的一处风景,画面中大量重复的因素是绿色森林,绿色草地,水面也倒映着绿色,画面以绿色为主调,其变异点则是一组白色的民居,注意这里的民居有好几栋,但它们相对集中,成为一组,也就被看成一个变异点,这个变异点是物体。所以变异点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体,当然也可以是动物,可以是各种类型,但从上面的例子看,以人作为变异点的情况较为多见。


三、色彩因素也可成为变异点


如果在大面积的暗色调的画面上,突然出现一处亮色调,哪怕亮色调很小,它也会很引人注目,成为变异点。例如,摄影作品《青瓷出炉》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摄于蔚县民间作坊,清晨时分,天色尚在黎明前的熹微,作坊工人已将烧得红红的青瓷取出,这红色就成为一个变异点。


四、变异点的色彩因素比质感因素显著


变异点的质感因素和色彩因素相比,哪一个效果更显著?


变异点的质感因素和变异点的色彩因素好像是两种不同类的因素,难以有统一的标准判断,那么我们可以借用实际例子来感受。


例如,摄影作品《井然有序》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摄于北京朝外大街,道路上亮起红灯,双向汽车停住,一个骑车人正在横穿马路,这个骑车人就是变异点;


而另一幅摄影作品《京城落日》摄于北京北二环,黄昏时分,红日将落,画面以灰色调为主,衬托着路灯杆和楼房的黑色剪影,此时红日成为变异点,红色异常显眼。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那么两者相比较,据此来判断变异点的质感因素和色彩因素,哪一个效果更显著?显然色彩因素的效果更好!

五、红色的变异点表现力最强


变异点的色彩,哪种色彩效果强?为了比较色彩的效果,我们通过以下三幅作品来分析:

摄影作品《相濡以沫》,摄于安徽宏村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摄影作品《春雨杜鹃红》,摄于大别山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摄影作品《冬日》,摄于北京朝阳公园

摄影美学 | 找到变异点,让你的照片抓住别人眼球


三幅作品中都有变异点,且都是以人物作为变异点,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是人物的颜色不一样,《相濡以沫》中人物衣服色彩是黑灰色;《春雨杜鹃红》中人物的色彩是蓝色,雨伞的色彩是银色;《冬日》中人物的色彩是红色。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黑灰色表现力较差,在画面中与背景颜色相近,不显眼;蓝银色可以与背景色分离,表现较好;红色的变异点表现力最强。


《摄影美学》带你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并将审美运用到摄影中。


文章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

《摄影美学》三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