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影视蜃楼


问题: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前言

咏物诗词须有寄托,才会引发读者的联想。而诗人们常常用咏物诗词来暗喻自己的际遇。

历史上这类的佳作数不胜数,例如李商隐的这首《蝉》、张九龄 《归燕诗》、苏东坡的《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王沂孙《天香·龙涎香》 、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等,都是咏物,但是都有明显的自喻或寄托。

一、先说一下后四句 我亦举家清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诗前四句是写蝉,通过描写蝉的遭遇来暗示自己的窘迫。

第五、六句(颈联),改为直接写自己: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在外做低级的小官,故园已经荒芜。孟浩然曾经自怜: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李商隐的意思和他差不多,在外拼搏没有什么成绩,对待家里也没有什么贡献。是继续在外游宦呢?还是像陶渊明一样归去来兮呢?

七八句(尾联),重新提到蝉,感谢蝉对于我的警示,蝉在自然界所遇到的一切(即前四句),也是我在人类社会的遭遇,所以说,烦君最相警。并因此感叹道,我也是全家都这么”清“呀。

清,在这里, 是清贫,也是落魄,是对于外在世界的深深失望。

为什么会失望呢?这就是题主所提到的问题了,因为:一树碧无情

二、前四句 一树碧无情

蝉也好,李商隐也好,为什么会”清“呢?为什么会那么失落和失望呢?

1、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写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撝挠,长吟悲鸣,自以为安,不知螳螂超枝缘条.....

李商隐没有用螳螂捕蝉的典故,但是”登高树,饮清露“化用在”高难饱“里。

虽然在高高的树上饮清露,但是依然很难吃饱。只是徒劳地鸣叫而已。蝉的鸣叫并不是为了要饭吃,但是李商隐的”徒劳恨费声“就有自己的故事了。

李商隐本来出自令狐氏门下,他向令狐楚学习骈文,还在其帮助下中了进士。但是不久令狐楚就去世了,李商隐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去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那里作了幕僚。后来又娶了王茂元的女儿。

这下子麻烦了。

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令狐父子是牛党。

在李党代表人物李德裕掌权的时候,偏偏李商隐母亲去世只好回家守孝三年。等他回来以后,唐武宗去世,唐宣宗即位,李德裕被罢相。牛党开始掌权。

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渐渐官居高位,最后做到了宰相。李商隐多次请求令狐绹提携自己,可惜令狐绹对于李商隐的背叛耿耿于怀,所以李商隐终其一生沉沦下僚。

在李商隐寻求帮助的诗歌中,写给令狐绹的这首《寄令狐郎中》最为有名: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不知道《蝉》具体什么时间写成,但是想必李商隐不止一次”徒劳恨费声“吧。

2、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疏欲断,蝉鸣一直快到天亮了,如此的辛苦,渐渐变得稀疏几乎要发不出声音。

但是依然”一树碧无情。“

这颗大树完全可以照顾到这只”高难饱“的可怜的蝉。但是它虽然满树碧绿,却不肯多给这只蝉一点点芳露,就那么冷酷地任由着蝉”徒劳恨费声”。

既是你喊破了喉咙,依然无法感动对方。

所以诗人在后面毫不掩饰地直接写出自己窘迫的现状: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最后,发出了感慨: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呀蝉,我和您一样呀,对这个世界,对于未来都失去了希望。

结束语

咏蝉的佳作有不少,李商隐这首《蝉》与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在狱咏蝉》合称咏蝉三绝。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评价说: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更细一点说,虞世南的《咏蝉》通篇比兴,李商隐《蝉》上半首比兴多一些,骆宾王《在狱咏蝉》下半首比兴多一些。

施补华说李商隐这首诗是牢骚人语,真是恰如其分。比李商隐年老一点的诗人姚合,却能够游走于牛李两派之间左右逢源,为什么李商隐这么坎坷呢?或许李商隐当年对令狐一家的伤害太大了吧。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李商隐的五言律诗《蝉》,被清代词人朱彝尊,点评为“咏物最上乘”之作,我们先来看看原诗。

《蝉》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公认的神句

第四句神句的说法来自于,清代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的点评,

“‘一树碧无情’神句非复思议可通,所谓不宜释者是也。”

意思是说,这一句是神句,神的耐人寻味,神的不可思议,神的无法解释,神的无法用别的词代替。

清代才子李因培《唐诗观澜集》也评价“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为:追魂之笔,对句更可思而不可言(“五更”二句下)

咏蝉三绝

诗人们经常用咏物诗词来暗喻自己的际遇,咏蝉的诗就有很多,其中李商隐这首《蝉》与虞世南的《咏蝉》、骆宾王《在狱咏蝉》合称咏蝉三绝。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评价这三首诗的区别时说: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施补华说李商隐的这首《蝉》是牢骚人语,也恰如其分,因为李商隐的人生境遇,是真的惨,如果一辈子都惨的话,也就算了。偏偏他曾经逆袭到了,24岁就中了进士,然后这也就到头了,命运捉弄人,从此他就没有得志过。所以他气啊,看到蝉,不由得想到自己的人生,实在是伤感!

《蝉》的鉴赏


读完整首诗,感觉这首诗的中心句,就是这个神句”一树碧无情。“这五个字中,可以看出多少失望、无奈和委屈。


《蝉》的前四句写的蝉,后四句,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境遇。蝉的境遇,也是我李商隐的遭遇。

蝉虽然在高高的树上饮清露,但是依然很难吃饱,只是徒劳地鸣叫而已。蝉的鸣叫并不是为了要饭吃,但是李商隐说蝉”徒劳恨费声“,当然是借咏物来抒发自己地郁闷了。

明代文学家钟惺认为,“碧无情”三字冷极、幻极,点出了这三个字的艺术效果,这三个字将视觉形象与心理感受融为一体,产生了极为清冷的艺术感受,被誉为神句恰如其分。

这句话之所为是神句,正是因为这样的效果,融入了李商隐的极度伤感、困惑、无奈的情绪,半辈子的凄苦之美。

人生境遇

李商隐从小拼命读书,被令狐楚看上了,还在其帮助下中了进士。但是不久令狐楚就去世了,李商隐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就去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那里作了幕僚。后来又娶了王茂元的女儿。

就这一个操作,从此麻烦了。王茂元是李德裕的好友,而李德裕和令狐楚父子是两个对立阵营。中间李商隐还回家守孝了三年。

李商隐娶了另外一个阵营的媳妇这个行为,让两方都觉得他靠不住,升官晋级都不带他。堪比罗密欧与朱丽叶了,更惨的是,他的岳父没过几年,也死了。这下李商隐是一点靠山都没有了。

无奈的李商隐,空有才华,而无处发挥。于是去请求当时做到了宰相的,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令狐绹一直没有答应帮助他。当年他们可是情同手足的死党,当年自己的中举还是他帮忙的,如今丝毫不为所动。(《新唐书》中记载:“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

要说这其实不也是李商隐自讨苦吃嘛,被爱情冲昏头脑,情商低。恩人刚死,自己就做这样的事,人家不狠你贬低你就不错了。这种伤心,自然也是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释放的。

蝉啊蝉,这个世界都辜负了我们。

不同的是,李商隐最后还是被原谅了。《旧唐书》记载,后来李商隐最困苦的大中五年左右,他又一次找到令狐绹,这次没有”一树碧无情“,令狐绹还是给了他一个六品上的职位:太学博士。令狐绹最终还是念了旧情的。


易生说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蝉》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接下来我将《蝉》的原文写在下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的大意是这样的:你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之上,风餐露宿,本来就很难饱腹,何必还要发出哀婉的怨恨声呢?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不停的鸣叫,到五更时候你已经精疲力竭了,可是那葱葱郁郁的大树依然如故,没有一点儿的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是一个木偶那样在天涯四处漂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经荒芜了。还烦请你用鸣叫的声音给我敲醒了警钟,我的家境和你一样是又贫寒又凄清的。


诗中的“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被人誉为神句,在这里将蝉完全地人格化,诗人李商隐将自己现在所处的艰难处境和困苦的身世与蝉相提并论。这两句还可以看做是诗人李商隐对蝉说的话:“还有劳你多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的贫寒和凄清。”有人认为这句诗是在警告作者为什么不及早回头,早归田园生活,回到故乡;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借用“蝉”之名来提醒自己保持高洁的操守。

作为唐代著名的咏物诗大家,李商隐的诗句大多是咏物诗且都托物寓意,在这首诗里他实际上是在借“蝉”写自己。全诗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关于“难饱”“徒劳”“欲断”与“无情”,可想而知诗人此时此刻的心绪怨之深,恨之重。诗人将“蝉”的遭遇引申到自己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足以见其感情的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的身上,收尾相连。


汤汤汤婷


李商隐《蝉》全诗如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全诗的第四句“一树碧无情”异峰突起,含义深远,清代著名诗人钱良择在其所编的《唐音审体》一书中赞誉为“神句”,语出“(‘一树碧无情’)神句,非复思议可通,所谓不宜释者。”

这一句“神”在何处?需从全诗的意蕴和情感来进行分析。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自是才华横溢,但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遭到排挤,仕途坎坷,一生困顿不得志,最后在家乡病故。《蝉》这首咏物诗即表达了他虽然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不与人同流合污的操守和品质。

开头两句“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明写蝉栖息在高处,所以常常难以饱腹,实际上是以蝉栖息之“高”暗喻诗人自己的高洁品行。因为清高,不肯与别人同流合污而导致生活困顿,虽然发出“不平之鸣”却是白费劲。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两句写的是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乎断绝,青绿的大树依然立在那里,却毫无同情之心。上文说到李商隐卷入“牛李党争”,“牛李”“两党”各自势力庞大,宛如青绿大树,但是,卷入其中的李商隐却“左右不逢源”,郁郁不得志,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不管是“牛党”还是“李党”都对李商隐的困顿命运漠不关心,究其原因,李商隐只不过是党派之争的一枚棋子,一个牺牲品而已,又有何同情之心?所以,“一树碧无情”这句将当时权贵相争、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作了含蓄却又入木三分的揭示。也许,正因为此,钱良择才称这一句为“神句”。

诗的后面四句则是直接写诗人自己,回顾自己漂泊不定的仕宦生涯,感慨家乡田园早已荒芜,蝉的鸣叫声值得自己自警,尽管人生不如意,生活困顿,却一定要像蝉一样坚守高洁的品行和志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蝉”象征着高洁,不少文人骚客都喜欢在诗文中以蝉自喻,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行。在这一点上,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五言古诗《蝉》与李商隐的《蝉》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善如水


以前写过这首诗,还发在头条上,拷过来吧:

李商隐loser的人生告诉我们:做人最要紧的是搞明白自己要什么

董点国学 2018年10月20日

不管你对李商隐熟不熟悉,下面这几句诗,你一定听过: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都是李商隐写的。 李商隐身上的标签有:晚唐才子,朦胧诗人,多情种子,看不懂的无题诗,叽叽歪歪的loser。 没错,他真是个叽叽歪歪的loser。 有多叽歪?有多loser? 一首诗就能看明白: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这首咏蝉诗,没前面那些名句惊艳,但真看懂了,会让人惊心。 这首诗被称为唐朝最好的咏物诗之一,但知道的人不多,因为一般人看不懂它好在哪,真看懂了的,又不愿意多读,读多了要抑郁。 这首诗是理解李商隐的钥匙。

说这首诗之前得先大致介绍一下李商隐。概括来说,李商隐在人生开始时抓到的牌并不好,但他很快凭本事换到了一手好牌,但最后,他又凭本事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李商隐的一生 李商隐出生于公元813年,老爸李嗣是个低级官吏,在李商隐十岁时就挂了,小小的李商隐长子当家,和他妈妈艰难过活。李商隐说当时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 不过虽然开局比较差,但李商隐熬过这段少年时光后,牌却越换越好了。 李商隐从小就特别能读书,据说他“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在老家还有一位很有学问的堂叔来教他,十六、七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被白居易、令狐楚等人赏识。 这两人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兼显赫高官,被他们看中无疑是打开了人生的上升通道。令狐楚对李商隐非常爱惜,把他当成亲儿子,不仅从经济上资助他,让李商隐当幕僚,还教他读书写文章,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们交往。穷孩子李商隐就这么被带进了上流社会社交圈。 后来,令狐楚还让儿子令狐陶向考官推荐李商隐,让李商隐25岁就考中了进士。唐朝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的说法,意思是五十岁考中进士都算年轻,李商隐25岁中进士,有多风光可想而知。 李商隐这时真是换到了一手羡煞旁人的好牌。

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么好的牌会打砸了。中进士这年,是李商隐一生的巅峰。 这一年是公元837年,李商隐春风得意,新科进士的活动一场接一场,两个月后,终于结束,李商隐衣锦还乡,探望老母亲。但也在这一年,令狐楚去世了,李商隐失去了既是老师又如父亲的大贵人。没有了令狐楚,李商隐在政治和人情世故上的不成熟暴露无遗,人生状态迅速下滑。 第二年,李商隐当了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还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茂元也是高官,也很欣赏李商隐,但这个婚姻却犯了官场大忌,把李商隐拖进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 唐朝党争严重,令狐绹是“牛党”,王茂元是“李党”,在当时人看来,李商隐亲近王茂元就是对令狐楚的背叛,不仅令狐陶一派的牛党对李商隐有看法,连李党们也认为李商隐背信弃义,这导致李商隐在838年的吏部授官考试中被除名,唐朝考中进士后还需参加授官考试,考过才安排官职。李商隐虽然考中了进士,但名声坏了,连授官考试的资格都没了。

不过,李商隐虽然一步走错,但并不表示没机会翻身,毕竟他年轻有才。只是,在之后的20多年,李商隐每次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都对自己没好处,让人看得无可奈何,只能理解为才子和政客太难兼容吧。

总之,李商隐在牛李两党都不讨好,哪边当权了都不用他,他一年比一年混得惨,抑郁症一年比一年重,46岁就病死了。史书上给他记下了很不光彩的评价:

“牛、李党人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新唐书》

“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旧唐书》

他曾经的好哥们令狐绹则“恶其忘家恩,放利偷合。”——《唐才子传》

《蝉》诗读懂李商隐

李商隐每到困境,都会去找大富大贵的令狐绹,令狐绹曾身居相位十年之久。令狐绹念在少年情谊,还是帮过李商隐几次,最后一次引荐李商隐当了正六品上的太学博士。《蝉》这首诗就是李商隐在困境中写的。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在儒家文化里,蝉是君子的代表,蝉吸树汁为生,不吃虫不吃草,不争名夺利,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这首诗第一句“本以高难饱”就取意蝉的高洁,因为高洁,不争不夺,所以,吃不饱,饿得直叫唤。

第二句“徒劳恨费声”是蝉想通过叫唤获得帮助,吃上饱饭。但是,没用,没人理你。 很明显,李商隐是用蝉写自己,希望令狐绹能帮他。但他想求助也不好好说,还充满纠结和哀怨:既想要高洁,但又受不了挨饿,饿了就满腹哀怨,我这么高洁,你怎么能让我挨饿?我饿了你怎么能不理我?真让人看了浑身难受。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这两句是全诗最好的句子。蝉叫到五更时已经没力气了,叫声断断续续,简直快死了。可是旁边的树,居然还那么碧绿,还长得那么精神。我那么惨,都快死了,你却还过得那么好,一点都不心疼我,一点也不为我难过,也不帮我。 这四句诗写得真是好,李商隐把他的人生状态和心理状态毫无遮拦地全写出来了,写出了一个大才子的哀怨乞怜,像一个深宫怨妇那样乞求恩宠。

这四句诗里,有落魄才子的进退两难和无所适从,既向往荣华富贵,又以清高来自我安慰,既要摇尾乞怜,又厌恶自己失去自尊,既想求助,又扭扭捏捏。这四句诗准确地写出了潦倒之人的心态,被后人称为是“追魂之笔”。 这种心态极难写,一般的人没才华写,就算有才华也不见得肯把这种心态写出来给人看,因为写出来会被鄙视的。 对令狐绹这种身居高位的人来说,看到这样一首求助诗,即便会因为从前的情谊心生怜悯,愿意扶他一把,也得对方扶得起来。但从这首诗里,你会怎么评价作者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你敢为他引荐一个重要的职位吗?一个文人这么写诗,能让人瞧得起他吗? 这样的好诗也只有李商隐这种既有才华,又潦倒、柔弱,还足够真性情的人才会写、才能写,才敢写。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可能少年的贫困限制了他的境界。生存的压力和家族的责任让他对仕途名利充满向往,这也没什么不对,既然向往那就追求吧,但他偏偏还想要清高,既然想要清高,那就忍受一下贫寒吧,但他又偏偏哀怨“高难饱”,既然想饱那就好好求助吧,但他又偏偏嫌弃自己仰人鼻息,不想仰人鼻息那就贫寒且自尊吧,但他看别人过得那么好,却偏偏心意难平,你怎么能够那么“碧无情”?自己因为高洁才贫寒,你怎能不帮我?话外之意,简直是在说别人不高洁,所以才富贵。

唉,真让人看得着急:李商隐,你叽叽歪歪的到底想干什么?你能不能先想清楚,你这辈子,要的到底什么?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的道理,要不要给你讲一遍?

李商隐有首《有感》诗,也许是李商隐对自己的人生的反思: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我本来应该根据自己的长处去走一条中正、不投机的路,可惜啊,难道才华好的人命总是不好吗?如果不画蛇添足,那么该你喝的酒,你总能喝到。好好的正路不走去走捷径,哪知捷径是歧路。

但是,人生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如果李商隐不是活得这么扭扭捏捏叽叽歪歪,他又怎么写得出这些既抑郁又精美的诗?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董点国学


李商隐的《蝉》是一首咏物诗,清人朱彝尊誉其是“咏物最上乘”之作,诗中李商隐借孤穷悲鸣之寒蝉,抒发自己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悲愤心情。

诗中第四句“一树碧无情”还被钱良择誉为神句。

全诗如下: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一、全诗解读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夫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㧑挠,长吟悲鸣。”古人不知蝉吸树液为生,以为蝉只饮露水,所以诗中说“难饱”。

首联闻蝉鸣而起兴,言蝉居高处,饮露难饱,因而发出悲鸣,但却无人帮助,只是徒劳。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疏,蝉鸣稀疏。断:蝉鸣断绝。

颔联承“恨费声”而细言之。蝉不住地悲鸣,至五更将晓,蝉鸣越来越稀疏,几欲断绝,因为悲伤憔悴,蝉已无力悲鸣,然而,那碧绿的树木,依然无动于衷。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三》: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

颈联将诗的主体转到诗人自己身上来,说诗人自己官职卑微,却像水中树梗,四处漂泊,而家乡故园,已经长满芳草。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清,清贫。

最后,诗人将蝉与“我”对举,蝉的“难饱”正与我的举家清贫相应,蝉的悲鸣也警醒了我这个四处漂泊的小官。尾联将咏物与抒情密切结合,并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二、神句赏析

清人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评说:“(‘一树碧无情’句)神句,非复思议可通,所谓不宜释者。”就是说,这是一句神句,神得不可思议,神得不能解释,不能翻译。

那么,这句诗“神”在哪里呢?

诗写到蝉不住地悲鸣,悲鸣到憔悴欲绝,此时必须写外界对蝉悲鸣的反映,最直接的反映当然是来自于蝉所栖息的树。

树怎么反映呢?李商隐下了“碧无情”三个字。

碧是冷色,放在这里本来就给人一种冷漠的心里暗示,但是,一个碧字还不够,情感冲击力不够大,比如,将这句诗改为“一树犹自碧”,也能表达树的冷漠,但是情感冲击力不够。

于是,李商隐在“碧”字后面加了“无情”两字,无情不禁表达了树的冷漠,还包含了蝉与诗人内心的控诉,这样,蝉与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才显得强烈无比。

明人钟惺认为,“碧无情”三字冷极、幻极,点出了这三个字的艺术效果,这三个字将视觉形象与心理感受融为一体,产生了极为清冷的艺术感受,被誉为神句并不夸张。


谢小楼


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诗很容易走入读者的心灵,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还有一首咏物诗《蝉》,全诗如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此诗,诗人借孤穷悲鸣之寒蝉,抒发自己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悲愤心情。

一、写作背景:

李商隐出生于晚唐一个小官宦之家。少年丧父,弱小孤男,家境困厄,但一直勤奋好学,渴望以知识改变命运。

16岁凭借文章闻名于文人中,深受文坛领袖白居易赏识,后得翰林学士令狐楚培植奖掖。他的科举与仕途一波三折。837年,二十四岁的李商隐历经数次科考失败后,终于考中进士。而在次年,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同年,他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作了王的幕僚。839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不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虽远离权利中心,但李商隐一直不得志,在盛年,只得请长假辞职,不得已放弃了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

做幕僚时,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并将女儿嫁给了他,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也正是这桩美满的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因为,岳父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前恩公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李商隐恰好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虽苦苦挣扎,也无法摆脱人际关系这张无形的罗网。

谁曾想,一个文人竟毁于“跟错人站错队”的政治风气,从此,仕途坎坷。而他的精美绝伦的诗文便是抗争与控诉的记录。《蝉》这首诗,就是他苦闷与挣扎最好的见证。

二、全诗解读:

首联:""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我居住高枝上,饮露难自饱,只能徒劳地发出悲鸣。此联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权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

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五更天欲晓,蝉悲鸣几近断绝。村木这么碧绿,对蝉却丝毫不同情。

颈联:""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我官职卑微,树梗般漂泊,而家乡故园,荒草已长满。此句是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多劳你给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此联将咏物与抒情密切结合,并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三、神句赏析:

《蝉》是一首咏物诗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它借物喻人,诗中的蝉,实是作者自己。以蝉来比喻高洁,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

那么,这句诗“神”在哪里呢?神在""一树碧无情″句。

颔联,""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写蝉不住地悲鸣,悲鸣到憔悴欲绝,而蝉所栖息的树有什么反响呢?——无情。

“碧”字本冷酷,而后面的“无情”两字,强烈地表达了树的冷漠。这样,蝉与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碧″是视觉,""无情”是心理感受,此句是通感手法,将视觉形象与心理感受融为一体,产生了极为清冷的艺术感受,被誉为神句并不夸张。

诗人通过咏蝉寄予自己的身世情怀。诗的前四句咏蝉,实则自鸣不平;后四句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在一起。诗以蝉起,又以蝉结,章法严密,物态的精细刻画与情意的婉转表述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确是托物咏怀的名作。

历代诗人描写蝉的诗句,有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指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籍(比如权势、官位,贵人的帮助等),声名自能远播,表达自己自立自强之心。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无人言高洁,谁为表予心!″指没有人相信我的高洁,我又能对谁表达我的忠心呢?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而李商隐这句""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文学艺术上虽为神句,但显得有点怨天忧人。不过,早年文名远播,又写出如此多优美的句子,而命运却并不垂青他,让他终生不得志,发发牢骚,有情可原。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书文小品】详解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前言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擅长近体诗,诗风凄艳浑融,婉丽深沉,是晚唐著名的诗人。

唐代诗人写咏物诗的为数不多,李商隐是其中之一,他的咏物诗多达一百多首,他采取特别的方式去描摹细微纤小的事物,用自己敏感的心灵去感受事物中的意蕴。这首《蝉》就是此类诗的代表。

一、李商隐的仕途体验

一个诗人的经历,一定会体现在他的诗文中,尤其是李商隐这样心思敏感细腻的诗人,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与《蝉》相关的背景资料。

唐朝的诗人,就像中了魔咒般,没有几个仕途是顺利的,李商隐也是如此。他先是屡试不第,但因才华出众,被令狐楚赏识,后来又阴差阳错地成了王茂元的女婿。

而令狐楚与王茂元分属两个斗争激烈的党派,李商隐一生无辜地陷入牛李党争的旋涡中,成为权势斗争的牺牲品,被各方势力排斥,仕途上晋升无望。

他的一生,过的都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幕僚生活。这使他内心有很多幽怨,但他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诗委婉地表达。这首《蝉》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特点下写出来的。

二、蝉意象的内涵

蝉这种昆虫,风餐露宿,生活清苦,藏身于高树之上,与世无争,很有隐士的样子,所以人们常常用它来比喻自己清高,又因为蝉的生命周期短,古人常说“蝉不知秋”,所以它也是苦难的象征。在晚唐之前的诗文传统中,基本是沿着这条路创作的。

比如:梁朝诗人褚云的“饮露非表清, 轻身易知足”,说的是蝉与世无争的隐士品格,北周卢思道的“ 轻身蔽数叶, 哀鸣抱一枝”,说的是蝉可悲的鸣叫,骆宾王的“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借蝉的高洁,表现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品行。

但李商隐与以上诗人不同,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敏锐的心灵感受,化用“齐女化蝉”的典故,将自己的“怨”藏于诗中。

晋人崔豹《古今注》记载了“齐女化蝉”的故事:“(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也?’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

齐国王后因怨忿而死,化作蝉,后来这个典故就用来表示怨愤和咏蝉。

李商隐的《蝉》,不仅表现自身的高洁,而且还有内心的怨愤,细读此诗,我们发现,这种“怨”既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抱怨、牢骚,又含有婉而不露的怨刺。

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出自宋玉的《九辩》,大意为仕途坎坷,困顿不得志。在《蝉》中,李商隐退去了文人的清高寒瑟,表现出末世险境中的愁怨: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首联中,蝉本来就高处不胜寒,没有食物,最后发现一声声凄寒的鸣叫是徒劳无功,它依然无法摆脱困境。

诗人认为自己的品行和蝉一样高尚,不想做违背道义的事情,拼尽全力想要挣脱,最后却依然难求一饱。

势单力薄的诗人并没有沉默不语,他向当权者发出求救,讲述自己的不幸和遭遇的坎坷,把救助的希望放在权贵身上,然而是白费唇舌,徒劳无功。以“徒劳恨费声”结束,可见诗人愤恨又无奈的挣扎心情。

如果说诗人在首联中是引出自己的怨情,那么在颔联中,诗人则是阐明自己的“怨情”:五更时,寒夜露重,此时的蝉声凄寒欲断,但是周围的大树依然青翠,毫无同情怜悯之心,两相对比,突出环境的绝情冷漠。

据《李商隐诗歌集解》考证,李商隐此时在汴州做幕僚,大中五年春天,他的幕主卢弘止病逝,他失业了,而他的妻子王氏也病入膏肓,随时有死亡的危险。此时李商隐,身心都受到极大的煎熬。

在他看来,蝉的悲鸣,就像自己向当政者发出的求助,眼前这颗碧绿的高树,与自己所处的牛李党争漩涡一样无情,自己困苦缠身却孤立无援,一种难以言说的悲苦辛酸流淌在诗中,诗人内心的怨懑之情无处可诉。

四、蝉我分离,蝉我同一

首联和颔联,作者借蝉抒怀,后面两联,作者却直抒胸臆。

颈联“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中,用了两个典故:“梗犹泛”和“故园”。

在《战国策 秦策》中有一则故事:“今者来过于淄上, 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 土偶曰:`今子东之桃梗也, 削子以为人, 降雨下, 淄水至, 流水而去, 则子漂漂然者将何如耳?' ”

诗人用桃梗随水漂流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仕途。诗人十七岁时,当了令狐楚的幕僚,多年后又追随华州刺史崔戎掌、章奏,二十岁考中进士,第二年到王茂元手下做幕僚,之后作了一任秘书省校书郎,往后又做过郑亚、卢弘正、柳仲郢等人的幕僚。一生东游西宦,依附他人,多次易主,长期漂泊不定。

此时艰难的他,开始思念故园,甚至想要归隐,故园早已荒芜得杂草丛生,而自己却身不由己,想归不得归。

卢思道在《听鸣蝉曲》中说“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陶渊明说“田园将芜胡不归”,卢、陶二人辞官回家,来去自如,而李商隐却无法弃官归隐,诗人的落魄和无奈不言而喻。

尾联“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诗人采用自言自语的对话方式,将蝉作为知己,意味深长地说出心里话:劳烦你了,你让我想起了自己浮尘的身世,听到你的悲鸣声,我马上警觉起来,原来我们都一样,都是一清如水。

只有高居难饱的蝉能理解他,那些官场的人都把他当做不识时务的笨蛋。“高难饱”的蝉和“世事艰”的诗人遥相对应,从某种程度上说,蝉就是李商隐的影子。尾联透露了李商隐复杂又矛盾的心情。

后记

历代评论家都认为咏物诗难写,宋代张炎说:“诗难于咏物”,清人吴衡照也说“咏物虽小题, 然极难作。”

这首《蝉》虽然没有对蝉进行具体的描绘,但通过蝉和我的相似经历来抒发情怀,其间既有蝉的特点,又有我的情感,前四句以蝉自喻,后四句写自己,然而并没有给人割裂的感觉,尾联很自然地将人与蝉联系起来。

李商隐的诗晦涩难懂,我们读他的诗,一定要注意他独特的用典方式和深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作者|清芜 图|网络

一家之言,请多多批评指正!喜欢的话点赞并关注,我们一起读诗,写诗,赏诗。


书文小品


那是关于一只蝉的故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大意丨

蝉,居高枝,饮清露,日夜而鸣,费尽力气亦难饱腹。五更天蝉鸣衰尽,满树葱郁却毫无怜情。

后四句: 老规矩,诗人感叹自己就像那只可怜的蝉,清高清贫清汤寡水云云。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丨

“一树碧无情”被誉为神句。这两句就是全诗点睛之笔。按规则“疏欲断”对“碧无情”。


“疏欲断”,指五更蝉微,衰落消尽之势;“碧”字“石”部,原为青绿色石。有石则冷,青绿色属冷色调。

孤蝉声残,周围一树青葱冷无情。一片繁荣,几点凄切,两两不关情。两厢对比,很自然地承接了由“恨费声”到“疏欲断”的悲凉升华。

树枝为蝉栖息之境,诗人以蝉自喻,“一树碧无情”自然对应诗人当下世态炎凉的境遇(后述)。



可见,无论是妙到毫颠的“碧”字,还是整句作为对诗人境遇的暗喻,“一树碧无情”都妙到极致,它被称为神句并不算过分。



一世“伤”隐丨李商隐

李商隐年少亡父,先被令狐楚提携,后成王家女婿。晚唐朋党之争严重,令狐和岳父是对立阵营,不谙世故的李商隐为了难。悲惨才刚开始...

令狐楚过世,老岳家得势,但此时李母过世,李守孝三年,错失最好机会。李守孝归,岳父又过世,令狐家又得势。李商隐抛却文人最珍贵的清高,巴结令狐家求个一官半职。令狐楚之子令狐綯以“忘恩负义之小人”为名,多次拒绝、奚落李商隐。最终孤独无助的李商隐仕途失意,四处漂泊。



李商隐在弱冠之年,父亲、恩人令狐楚、母亲和岳父都已相继过世。婚后12年聚少离多的老婆也病去。至此,李商隐落了个茫茫大地无处隐...


一生飘零的李商隐闻蝉起兴,成就五律名篇《蝉》。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或未必有他自喻的蝉清高,却远比那只蝉境遇凄凉...


老榆无声


为什么说这一句是“神句”?我们先来看看原诗。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将李商隐的五言律诗《蝉》中的第四句誉为神句,是清人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的激情之言,清人顾安也在《唐律消夏录》中视为“追魂取气之句”,同样是清人的李因培在《唐诗观澜集》中也有类似说法。其他各论者,也常常以此句为佳。听得多了,也就不明觉厉了。

本文就从三个角度,剖析一下这个所谓“神句”,到底神在何处?

一、从全诗来看,这一句最为精彩

全诗八句,前四句一向为人称道。前四句属于以蝉自喻,写蝉即写人。后四句属于挑开面纱,明写自己。仅仅从诗歌注重寓意的修辞特色,前四句也更耐人咀嚼。何况第三句写着写着还出戏了,直接突兀地跳出来说自己,把主题扔一边了,即便没有像电视剧那般有注水之嫌,起码没有做到像其他三联一样,人与物浑然关联。

前四句,诗人运用了典型的拟人化手法。第一句想当然认为蝉“难饱”,实则说自己仕途太心酸,总出岔子。联系李商隐生平,24岁中进士就是他一生最高光的时刻,之后他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长达二十年时间里,频繁跳槽,不停换老板,一心想扑个好前程的李商隐,怎么都摆脱不了底层小吏的命运。面对困境,多次求助曾经的好友令狐绹(十载为相),因为“牛李党争”的魔诅,对方不予理睬。以致最后李商隐还写题壁七律讽刺对方不给推荐。这就搞笑了,就因为你们认识人家就要捧你?不捧就要被你奚落?套用网上一句话,捧你是情分,不睬是本份。何况还牵涉朝廷党争。

李商隐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耗尽了生命和政治的热情,他的早逝,也是抑郁不平的必然。所以当诗第二句出现一个“恨”字,便知其积怨之深。“徒劳”、“费”字也无不隐括了自己惨淡经营的人生。诗人的满腔悲愤之情到这里已经格外强烈,但还不是顶峰。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蝉之凄惨更推一步,说她“疏欲断”,是连叫声的反抗力气都要没有了,处境恶劣已极,终于爆发出了最喷血、也最酣畅的一句:一树碧无情!说这一句将情感、心理、色彩与艺术的表达做到了极致的融合,并不算夸大其辞。

以极简的语言写出极富的内涵,兼以凝练优美,这可是连被视为绝唱的骆宾王的五律 《在狱咏蝉》,也没有做到的。

二、碧字的妙用之绝

从字意来看,“碧”者,绿也。“一树碧”,满树皆绿也。如果说“疏欲断”代表了蝉声的虚弱,暗合了蝉在困境中的无力挣扎、奄奄一息,那么一树碧绿的枝繁叶茂则昭示了大树的郁郁苍苍,蓬勃兴旺,蝉与树形成迥然不同的遭遇对比。碧绿越是亮眼,蝉心戳得越痛。这是第一层。

从色彩学上看,“碧”为冷色调,暗示了人心理上的苍凉,而“无情”二字又是最直接的心理控拆,诗人无意识地使二者神合,将视觉与心理打通,于是那种极为苍凉愤慨之情发生了叠加,表达上喷薄欲出。这是第二层。

仅仅五个字,“一树碧”,“碧无情”,“碧”字在中间的连接前后兼顾,各有妙用,而又如此自然,能不神乎?

三、哲思与象征、生命力

“一树碧无情”,于人而言,不会说话的树当然是无情的,“碧无情”不是其本色吗?诗人歇斯底里的控拆是不是没有道理?可我们恰恰通过这句感受到了那种极端的内心撕裂无助。

我们并没有质疑树本身生命如何,只把它当人一样是有温度的,读的时候我们是不自觉的。这可以用清代词论家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的著名诊断“无理而妙”加以解释。但也说明在诗人眼里,万物都是有情的。

如果说诗人是蝉,那么它所依附的“一树”具有多重象征。可以是多舛的命运,可以是纠结的人生,也可以具体到不给他帮助的令狐绹,多次考进士不录取他的考官,因为为囚犯减刑而严厉批评他的上司,等等。一句话,五个字,诗人把所有的气都撒出去了。今天的我们,也还可以拿来用,比附个人与资本家关系,其不衰的生命力,也是神句之一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