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家一口气,何意?为何受婆家气好?

农村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这一口气”是什么意思呢?这句在农村广泛流传的俗语意思是这样的,出嫁的女儿宁可在婆家忍受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气,也不愿意忍受在娘家的一点点气。

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家一口气,何意?为何受婆家气好?


这怎么理解呢?听起来好像有些不可思议,怎么说女儿也是娘家人,父母养你长大,等你出嫁了,好不容易回一趟娘家,父母多说你两句,你就不高兴了。而婆家人就算是打你骂你,你还得赔着笑脸,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呢?其实这就是旧时农村的生活状况。

了解农村的人都知道,有一句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就好像是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来了。嫁到婆家的女儿,从此就变成了别人的媳妇,为了能够在男方家里生存下来,就得忍气吞声。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要是受不了婆家的气,那你就回娘家吧。而一旦女人回了娘家,就会被娘家人视为灾星,是被男方赶回来的,即便是在娘家,也是不受欢迎的。住了没几天,娘家人还得亲自把人送回婆家。

这样一来,女儿在婆家就更没有地位了,家里随便谁都可以欺负她,而她只能忍受着。与其这样,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嘴巴乖巧一些,忍受一些。毕竟出嫁的女儿是要跟婆家人生活一辈子的,旧时农村妇女比不得现在,没有什么地位,一旦离婚,就真的是一无所有,净身出户。

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家一口气,何意?为何受婆家气好?


而一旦她回了娘家,就可以放开,哪怕母亲轻轻埋怨了她一两句,她也可以回嘴。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她的家里,因为她知道妈妈不会怪她发脾气,更因为她知道父母会一直宠着她,无论她多大年纪。

但这一切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新时代新农村,男女平等,虽然说婆媳矛盾是中国社会中最难调和的一种矛盾,但是只要双方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更何况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庭之间鸡毛蒜皮般的小事情,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只不过是双方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导致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

对于媳妇来说,守好自己的本分,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足够了,对于婆家人来说,不要事事先入为主,总是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关爱,和谐家庭才会由此而生。

而现在也不存在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这种观念了,女儿就是女儿,到什么时候回到家里,母亲都要善待。不要认为女儿嫁出去了,自己就不管了,天底下也不会有这么狠心的妈妈。女儿受了委屈,回到家里向妈妈倾诉,妈妈应该是以安慰为主,而不是火上浇油。

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家一口气,何意?为何受婆家气好?


不存在所谓的女儿出嫁之后,就变成了娘家的“客人”的说法,到什么时候,只要她回到家里,就是家里的一分子。婚姻关系问题在中国历来是一个关系最难调整的问题,涉及到的各方都应该秉承一种平和的心态,只要心里有别人,事事为他人着想,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