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将军下了一道撤军令,传令兵却打成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

三国是历史上有名的乱世,曹操和刘备等诸侯在东汉衰落后,接连发展起来。他们为争夺霸主地位,四处招兵买马一连征战了几十年。最终,曹操建立了曹魏政权,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成三国鼎立的状态。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野心勃勃的司马懿最终篡夺曹魏江山,成了三国中最大的赢家。司马懿的后人建立晋朝以后,因为内斗的关系,很快就走向了衰落。

将军下了一道撤军令,传令兵却打成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

其中一支司马家族的人,趁乱迁移到江南一带建立东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东晋的皇帝只想着偏安一隅,在江南一带肆意享乐,根本没有想过去收复失土。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东晋初期也曾出现过一个对外用兵的将领。此人名叫桓温,他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人。掌权以后一直希望能够领兵作战,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公元345年,桓温产生了带兵消灭成汉政权的想法。

将军下了一道撤军令,传令兵却打成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

桓温为何要攻打成汉政权呢?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成汉政权占据了巴蜀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有着很高的战略价值。三国时期,刘备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跟曹操和孙权等人抗衡,主要是因为占据了巴蜀的地利。第二,成汉政权的皇帝李势昏庸无能,他掌权以后利用手中权势,做了很多天怒人怨的坏事。整个国家的组织纪律极其松散,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应有的实力。

将军下了一道撤军令,传令兵却打成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

也就是说,成汉占着一块风水宝地,却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所以成了桓温攻打的对象。桓温手下袁乔认为,如果想要攻打成汉的话,只需派遣一万名精兵强将,就能将这个割据性政权彻底拿下。公元346年,桓温向朝廷请命,希望带兵对成汉发动进攻。正常来说,桓温应该等待朝廷的命令,得到允许之后再调兵遣将,不过他没有按正规流程办事,给朝廷上书后立刻派人出发。

将军下了一道撤军令,传令兵却打成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

东晋朝廷一直都不愿意对外征战,本想着派人阻止桓温,结果这时候大军早已出发,根本来不及组织。公元347年,桓温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赶到四川,对成汉所在的地方发动全面进攻。成汉皇帝尽管有些昏庸,可他并不是傻瓜,得知桓温带兵来袭的消息后,立刻派人前去迎战。本想着在江南地区安排伏兵,拦住桓温等人。结果负责统领士兵的昝坚,却走错了方向,让桓温带兵一路横推,打到了成汉腹地。

将军下了一道撤军令,传令兵却打成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

在这个危机时刻,成汉的皇帝李势,难得的硬气了一回。他赶紧让人调兵遣将,准备跟桓温等人在城外决战。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人类有时候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秦朝末年,项羽曾带兵破釜沉舟,韩信也曾带兵背水一战。两人都在绝境中,拼死赢得一线生机。成汉跟东晋部队决战时也是如此,他们如狼似虎一般,在战场上特别勇猛,打得东晋部队接连倒退。不久之后,成汉士兵射出的箭矢,就已经落到了桓温附近。


将军下了一道撤军令,传令兵却打成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

桓温对此非常害怕,他以将军的身份,下了一道撤军令,准备退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躲避成汉部队的锋芒。没想到传令兵却把退兵的信号打成了进攻,结果灭了敌人的国家。成汉皇帝兵败后,害怕自己遭到杀害,他一连逃了几十里,最终突然醒悟过来,乖乖回来向东晋投降。这次意外的胜利,让东晋朝廷特别欣喜,桓温因此被册封为征西大将军,负责在巴蜀境内安抚百姓。成汉的亡国皇帝李势,也没有遭到杀害,他被朝廷册封为归义侯继续享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