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在梁山108將中,爭議最大的人物,除了宋江、李逵和林沖等人外,還有智多星吳用。比如,很多讀者認為吳用的姓名是“無用”,或者認為吳用的軍事能力不如神機軍師朱武,也有讀者說,梁山108將的排名是吳用和宋江的鬼把戲,甚至還有讀者說,吳用和宋江暗害了晁蓋等等。

其實,只要不受陰謀論影響,不帶偏見成見去看原著,就能發現這些說法都不客觀。

論能力,吳用比朱武厲害,他一生用計數十次,只有兩次失手,梁山能打敗周邊勢力,與朝廷抗衡,都要靠吳用,顯然吳用很有用;而朱武只是識陣多一些,還沒有破陣能力。梁山好漢的排名,在書中是天定,古典小說中有神魔情節很正常,水滸成書之前,也已經有九天玄女授書,天書上有36天罡院猛將姓名等故事。而晁蓋之死,書中有許多地方能證明是史文恭所為,無論是人物對話還是作者旁白。

還有讀者認為,吳用先跟晁蓋,後來跟隨宋江,他背叛了晁蓋。

吳用初隨晁蓋,曾策劃並完成“智取生辰綱”;上梁山之後,他用計打敗黃安等人。然而,當宋江上梁山,晁蓋戰死後,吳用就開始跟隨宋江,並且矢志不渝地隨宋江戰鬥,無論是攻打大名府,三敗高俅,還是招安之後南征北戰。最重要的是,晁蓋死後,吳用沒有自殺,還跟著宋江;而宋江死後,吳用卻在宋江墳前自殺了。吳用對晁蓋和宋江的態度,可見很不一樣。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吳用形象

吳用真的背叛晁蓋了嗎?其實,看看原著內容,就知道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為了方便理解,我把這個問題分解為三個問題,分別是“宋江和晁蓋理念是否一樣”“宋江上山後,吳用是否還全力幫晁蓋”“為何晁蓋死後吳用不自殺,而宋江死後吳用自殺”。弄懂這三個問題,就能明白,吳用是否背叛晁蓋了。

第一個問題:晁蓋和宋江的理念是否一樣?

很多讀者認為“吳用背叛晁蓋”,是因為認定“晁蓋反對招安,宋江支持招安”。然而從原著來看,晁蓋其實和宋江一樣,他也支持招安,只是作者表現得不太明顯。而且,晁蓋也是主張忠義,並不想著反抗朝廷。

楊雄、石秀和時遷上梁山路上,途經祝家莊,時遷偷雞被捉。亂戰之後,楊雄和石秀突出重圍,到梁山求助。晁蓋一聽時遷打著梁山的名頭偷雞,憤怒之下說了自己的忠義之心。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楊雄石秀形象

晁蓋道:“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併王倫之後,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於民。一個個兄弟下山去,不曾折了銳氣。……孩兒們,快斬了報來!”

很明顯,晁蓋也堅持“忠義為主”,既然要忠義,怎麼可能會要反抗朝廷呢?而且,彭玘上山時,也說過晁蓋是希望招安的。

彭玘勸道:“晁、宋二頭領替天行道,招納豪傑,專等招安,與國家出力。既然我等到此,只得從命。”

彭玘被捉,最初是在宋江大帳中,後來宋江才把他送到梁山大寨。宋江從沒跟他說晁蓋招安,彭玘又如何知道晁蓋和宋江都等著招安呢?答案很明顯,那就是晁蓋跟他說了招安的事。

晁蓋做寨主期間,梁山多次攻打周圍的勢力,包括高唐州、祝家莊等。然而,每次攻克城池後,梁山頂多賺好漢上山,拉糧食回山寨,從來沒想過留下好漢和軍士佔領這些地方,擴大梁山地盤,發展勢力範圍。如果晁蓋想反抗朝廷,又豈會只佔據梁山,對周邊地方無動於衷?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晁蓋形象

總之,晁蓋和宋江一樣,都不想與朝廷反抗到底,都希望以後能招安,因為不招安梁山沒有出路。作為寨主,這一點他們看得很清楚。

事實上,即便是賺朱仝上山,也不是隻有宋江和吳用,晁蓋也有參與。這一點,李逵說了出來。

李逵聽了大怒道:“……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幹我屁事!”朱仝怒發,又要和李逵廝並。

後來朱仝上山入夥,晁蓋、宋江等好漢還打鼓吹笛,到金沙灘迎接他。從這裡也能看出來,哪怕宋江魔心未斷期間,晁蓋和宋江都是一樣的心思。

正因如此,所以即便晁蓋死後,他還想著幫助宋江。比如宋江攻打大名府,晁蓋還提前託夢告知他有災,需要江南地靈星才能救他等。而且,晁蓋從沒有去託夢責罵吳用。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事實上宋江沒有害晁蓋,吳用壓根也沒有背叛晁蓋。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宋江形象

什麼叫背叛?違背自己的理念或者原先的立場,前後思想不一致,這叫背叛。晁蓋和宋江理念一樣,吳用跟隨宋江,既沒有違背自己的信仰,後來所作所為也沒有改變晁蓋的理念,怎麼能算是背叛晁蓋呢?

第二個問題:宋江上山後,吳用是否還全力幫晁蓋?

很多讀者說,宋江上梁山後,吳用就不再幫晁蓋,而是全心幫助宋江,顯然吳用已經背叛晁蓋,暗中站到宋江一邊了。這種說法,同樣子虛烏有。

曾頭市之戰前,晁蓋執意要親自下山,宋江苦諫不聽。後來宋江、吳用等人為晁蓋餞行時,吳用就勸諫晁蓋。

宋江與吳用、公孫勝眾頭領,就山下金沙灘餞行。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眾人見了,盡皆失色。吳學究諫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長改日出軍。”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晁蓋形象

可見,阻止晁蓋下山的人,不止宋江,還有吳用。吳用並沒有只幫宋江,而不幫晁蓋。只不過晁蓋一意孤行,這才導致戰敗身死。若吳用背叛晁蓋,何必勸諫晁蓋呢?

而在三打祝家莊時,聽說宋江不順,晁蓋還特意派吳用等人下山幫助他。

吳用道:“山寨裡晁頭領多聽得哥哥先次進兵不利,特地使將吳用並五個頭領來助戰。不知近日勝敗如何?”

注意,這裡是晁蓋派遣吳用下山,不是吳用主動要求下山。如果吳用背叛晁蓋,晁蓋怎麼會讓他幫助宋江?而且,吳用若早已偏向宋江,早就主動要求下山幫助宋江,而不是等晁蓋派遣了。

這兩個例子足以證明,宋江上梁山後,吳用沒有偏向他而不幫晁蓋。吳用對晁蓋和宋江,都是一樣的態度。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吳用形象

最後一個問題:晁蓋死後吳用沒自殺,為何宋江死後吳用卻自殺呢?

從原著來看,晁蓋和宋江是心腹兄弟,當初宋江為晁蓋報信,後來晁蓋又救宋江上山,主動把寨主之位讓給宋江,以及宋江幾次替晁蓋分憂,下山打仗等,這些都能說明二人關係不錯。當然,吳用和晁蓋也是好兄弟,至於吳用與宋江的情誼,則更是深厚。

可以說,晁蓋、宋江和吳用三人都是好兄弟,。

既然如此,為什麼晁蓋死後,吳用沒有自殺追隨他而去,而宋江死後吳用卻自殺呢?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回答,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晁蓋剛死,大仇未報,梁山還處於關鍵時期,因為宋江執意遵從場遺囑,不肯做寨主。這時候,作為二當家的吳用再自殺,那麼梁山豈不是群龍無首(宋江病倒期間,梁山是吳用主事,包括帶兵打仗)?如此一來,梁山人心惶惶,恐怕很快就會被朝廷剿滅了。這樣的結果,是晁蓋想看到的嗎?顯然不是。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宋江

也就是說,晁蓋死後,梁山還需要吳用這樣的軍師出謀劃策,所以晁蓋不能死。相反,吳用要和宋江一起,把梁山壯大,為晁蓋報仇,才是對晁蓋的最好報答。事實上,兩人做到了這一點。如果晁蓋剛死,吳用就自殺,這種表現是親痛仇快的做法,沒有任何作用,還很愚蠢。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來說,就能明白了。

晁蓋相當於老皇帝,他死後新皇帝(新皇帝與老皇帝理想一樣,二人並沒有不合之處)宋江繼位,吳用等梁山好漢則是一幫忠臣。老皇帝被敵人毒箭射死,帶著遺憾離世了。新皇帝傷心之際,又暫時不能繼任,作為朝廷重臣,吳用是自殺盡忠的好,還是繼承老皇帝遺志,輔佐新皇帝打理好天下,併為老皇帝報仇的好呢?

答案不言而喻,顯然後者最好。

簡單來說,不是自殺盡忠就代表做法最好,《大秦帝國》有這樣的例子。當時人殉制度已經被廢除,但是老君主死後,還有老兵要自殺殉葬。這樣固然能表現忠心,但是這樣的做法理智嗎?不理智,留著命殺敵人多好,何苦自殺?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央視水滸吳用林沖

另一方面,從水滸演變的角度來說,晁蓋死後吳用不自殺,也是很正常的事兒。

《大宋宣和遺事》中,說晁蓋、吳加亮(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後,邀請孫立、楊志等人上了梁山。後來,宋江殺了閻婆惜上梁山,那時候晁蓋就已經死了,而吳加亮也沒有自殺。而且,當時梁山就是由吳加亮和李進義(盧俊義)領導。

至於《同樂院燕青博魚》《梁山泊李逵負荊》等雜劇中,也都說到這一點。晁蓋三打祝家莊戰死,吳用沒有自殺,而是一直追隨宋江。

說白了,水滸要說的就是梁山108將的故事,如果晁蓋戰死,吳用隨之自殺,那就沒有108位好漢了。如此一來,後面的故事還怎麼繼續呢?

為何宋江死後,吳用自縊於他的墳前?作者之所以這樣安排,就因為水滸中宋江是主角,作者要突出他對吳用的恩義,以及吳用對他的義氣。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吳用、宋江和盧俊義

吳用道:“我得異夢……今得賢弟到此最好,吳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義難捨,交情難報,正欲就此處自縊而死,魂魄與仁兄同聚一處。身後之事,託與賢弟。”

作者在詩中也說:紅蓼窪中託夢長,花榮吳用各悲傷。一腔義血元同有,豈忍田橫獨喪亡?

最後一句是個典故。田橫原是秦末義士,因為不肯歸降劉邦,所以自殺。他部下一共有五百門客,這些人原本已經逃到了海島上,但聽說田橫已死,於是也都自殺。田橫和五百人之間的恩情義氣,可見深厚,非常人能理解。

吳用的話和作者的詩,都能證明,吳用自殺就是感於宋江的恩義,包括花榮也是。花榮是拋家棄子,追隨宋江,更顯義氣之重。

儘管晁蓋戲份也很多,吳用和他關係也好,但對於作者而言,他卻無法和宋江相比。所以,宋江死後吳用自殺,而晁蓋死後,吳用卻沒有自殺。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晁蓋和吳用

​從這三個問題可以知道,晁蓋和宋江理念一樣,吳用也沒有在宋江上山後偏向宋江,他之所以在宋江墳前自縊,是出於恩義,和花榮一樣。總之,吳用沒有背叛晁蓋,相反,他和宋江一樣,繼承晁蓋遺志,完成了招安大業。

之所以出現“吳用背叛晁蓋”的說法,是因為很多讀者受陰謀論或者一些影視劇(尤其是央視水滸)影響,先入為主地認為宋江、吳用不是好人,所以才會覺得宋江架空並暗殺晁蓋,吳用幫助宋江背叛晁蓋等。

多說一句,關於水滸的問題,其實只要看看原著,翻翻《大宋宣和遺事》以及水滸元雜劇,就很很容易懂。不能因為水滸是名著,就覺得書中有很多陰謀論。

參考資料:《水滸全傳》(明代楊定見修訂本,明代袁無涯刊行,一百二十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