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天的昆虫为何如此善于伪装,这背后很可能是恐龙的锅

今天人们在军事领域广泛利用的迷彩无疑是仿生学的一次成功实践,在自然界中,为了规避天敌或是更好的捕杀猎物,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各类生物都进化出了自己的"迷彩"。

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变色龙和章鱼哥了,能根据环境变化颜色融入到环境中。当然这种生物离我们生活太远,我们身边最优秀的伪装大师还是各类昆虫。

今天的昆虫为何如此善于伪装,这背后很可能是恐龙的锅


二战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成功骗过了德军。为什么昆虫会进化出如此繁杂的花色和形态来融入环境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今天很多昆虫之所以要竭力伪装自己很可能是因为恐龙灭绝了。

最近瓦赫宁根大学研究中心和哥廷根大学合作组建的研究小组通过绘制一些叶虫的基因图谱,构建它们的谱系;了解不同叶虫是如何起源的。

今天的昆虫为何如此善于伪装,这背后很可能是恐龙的锅


如果小时候见过竹节虫的样子一定会被吓到,长得与树枝极其相似却还会动;竹节虫也是自然界的伪装大师,非常独特的外形来伪装成树枝或树叶的样子让科学家对它们非常感兴趣。研究发现竹节虫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

通过考古证据与现代竹节虫基因对比,最古老的竹节虫6500万年前,也就是在恐龙开始大量减少时出现的。研究小组通过分析38个物种的2,000多个基因,追踪到最古老的棒状动物的起源。

今天的昆虫为何如此善于伪装,这背后很可能是恐龙的锅


66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后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开始,可能是小行星撞击或是火山喷发,地球气候巨变,导致除了鸟类恐龙之外的所有恐龙灭绝;称霸地球1亿4千万年之久的巨兽们终于走下了历史舞台;环境的巨变,食物的匮乏,让小个体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顽强的生活了下来。

今天的昆虫为何如此善于伪装,这背后很可能是恐龙的锅


在没有了恐龙的巨大威胁后,哺乳动物和鸟类族群逐渐壮大,小型昆虫面临远比恐龙时代大的生存压力;优胜劣汰,能在环境中更好隐藏自己的昆虫得到延续,在不同环境中进化出更适合生存的形态与伪装色,能生存到今天的昆虫物种都是优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