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连轮胎和空调都需要进口的c919,为何被称为国产大客机?

张镡月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波音空客实际上也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现在全球所有零配件都自己生产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俄罗斯,俄罗斯的图系列客机就是采用全国产的材料,全国产的零件,这是因为西方不卖给他们。

我们的机身材料虽然是进口的,但是尺寸零件等等却是按照我们设计的图纸去加工定制的,也就是说,这些零件是c919特有的,国外这些零件厂如果不卖给我们他也卖不出去给别人了,这直接增加了我们自己对话欧美的话语权;另外由于尺寸是我们提供的,这使得我们可以寻找好多供应商为我们加工类似的零件,这有利于压低价格。

其次,除了机身材料需要进口外,整机的内部设备则全部是由我们自己的生产的。包括航电雷达等等设施,这些内部设施占到飞机生产的60%左右。也就是说,我们进口了40%的东西,然后自己生产了60%,自产部分超过50%,说是国产的也没啥不对。

当然,我们确实在机身材料的生产上有短板,无法生产足够强度的航空材料才显得问题比较大。但我们的材料锻造厂也在不断的提升锻造工艺,这使得我们在往后不久应该也可以达到完全本土生产,科学进步可以一步一步来,总是要有个过程的。


优己


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大客机C919的横空出世,结束了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客机的历史,确实是可喜可贺!

当然,也有人指出,这有啥可喜可贺的?C919根本算不上是自主研发,只不过是个组装货。你看看,它的辅助动力APU、电源系统,来自美国的霍尼韦尔;发动机反推,来自法国埃塞;飞行控制系统,来自美国的派克宇航;气象雷达,来自美国的柯林斯;驾驶舱控制与仪表照明,来自美国的伊顿……。

这说的倒也是实情。那么,C919到底是自主研发还是组装货呢?在我看来,它当然是自主研发了。理由如下:

一、C919是我们自己设计和生产的,当然是自主研发。

二、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无论是哪家公司,特别是涉及多系统和高技术方面的,都不可能大包大揽,样样都自己搞。就算是波音和空客这些大公司,它们的产品的零部件也是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几千个工厂,这和C919没什么分别。当然,波音拥有上百年的历史,空客也拥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它们的关键核心系统的生产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发动机,飞控系统,航电系统等。而我们的商飞非常年轻,有很多关键核心技术还没掌握,这是实情,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我们作为大客机的新来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要尽快的把我们自己的飞机造出来并卖出去挣钱,而不是样样都追求国产化的问题,这不现实,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如果我们“想吃独食”,招致的可能是波音和空客的联合打压,会延误我国大客机的进程。要是我们先让出一部分利益,有钱大家一起赚,就可以达到借鸡下蛋和借船出海的目的。借鸡下蛋的意思就是现在先用国外的成熟技术,然后我们再一点点的学到手,再结合我们自己的技术,融会贯通,推出具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例如高铁,一开始我们就是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设备,等慢慢吃透后,就推出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了,其性能世界第一。借船出海的意思就是,既然我们的C919采用了国外的很多零部件,那我们的C919只有卖得出去,我们和外国厂家的生意才能继续做下去,外国厂家也才能赚钱。这样一来,对于我们的零部件进口也好,产品的外销也好,外国就不会盯得那么严了。

最后,我想再解释一下自主研发和组装货的问题。在我的理解,自主研发就是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当然,你所采用的零部件是不是国产的,那倒无所谓。组装货,就是样样都是国外的,连产品的设计都是国外的。人家给图纸,给零部件你,你就按人家的要求,把零部件组合起来成产品就是了。打个显浅的比方就明白了。例如说“我自己做饭”,难道我得先去开荒种地,种出米、菜,又自己饲养鸡鸭鱼猪牛等,然后又自己开矿山,炼铁,做出做饭用的炊具,做出吃饭用的碗筷,还要自己酿造调味用的油盐酱醋等等,样样都自己来,才叫“自己做饭”吗?不需要这么复杂。我只需要按自己的想法,把饭菜做好就行了。至于做饭用的原料和用具,就算样样买别人的也无所谓。但如果你吃的饭是人家做好的,菜是人家做好的,你就是把它盛在自己的碗里,那你就不能说是“我自己做饭”了。


血染战旗红


其实这个问题就好比很多人会觉得这个飞机会像联想那样购买配件回来组装,然后起一个品牌名字当做自己的东西,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的确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这个飞机的很大一部分的零件都是购买外国的东西回来组装的,这我们必须承认,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拿印度的一些东西做比较,而印度的很多所谓国产的东西都是购买国外零件回来组装的,现在发现我们的飞机也存在这种现象,被人怀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一些重要的东西的一部分零件并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通过进口购买的,当然是因为一些成本的原因,在很多时候民用的东西出口其实限制不会像军工那样大,而在零配件研发上面的成本都比较高,在一些特殊的方面都是有看成本的,购买的成本低于自己研发的成本,一些时候还是会选择购买,当然并不是说购买的东西都是自己研发生产不了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然有一些配件购买的确是比较麻烦,因为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暂时不合格,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在研发上面的时间又不允许,所以只能先通过购买合适的东西来代替,而自己也在一边做借鉴和研发自己的东西,可以说购买外国的东西有的是无奈有的是应该,无奈的是自己生产的东西没有跟上节奏,所以只能无奈的购买替代品来做过度。

我国的工业体系出自前苏联,虽然在闹过矛盾,但是现代工业体系出自前苏联这是事实,而后期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引进一些技术,形成了初步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做为生产制造高端科技的必备因素,我国这些年能生产很多先进的东西跟完整的工业体系分不开,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比较晚,在许多方面又受到了阻碍,所以在一些特殊的方面的确跟发达国家有一些差距,这也是制约我们零配件全部国产化的原因。

所以在一些特殊的东西需要购买也是正常的,但是在这些方面的研发我们并没有中断,而是在使用外来代替产品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研发自己的,等到自己的东西研发成功了,倒是在运用到飞机上面完成国产化这没有什么不对呀,难道要完全的等到所有的东西都国产化以后再制造飞机吗,那样就完全是愚蠢的行为了,一边制造学习积累经验一边自己研发,这样同步才是进步的最好办法,所以喷子不要喷了。


无法超越的足迹


称之为国产大飞机,主要原因在于:这款飞机是自主设计,并且装配生产,测试成功飞行,并且部分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这段话提起来很像一段P话,或者说觉得太过于官方,那么我来一一解释这其中的门道。

自主设计的价值——自主设计是一切产品的开端


C919整个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包括动力系统,导航系统都是国内设计的。这个价值是什么?

说一个通俗的例子:各位都见过玩具飞机,玩具车,也都买的起,那么你有没有能力买配件自己做一个,并且飞起来?

从简单的理论上来说:首先导航系统采用什么方式?需要哪些参数,要规避哪些风险?动力系统与整个机身总量的比例关系,输出动力的参数动态情况应该是多少?等等这些内容。在中国没设计这台C919之前,肯定是什么都没有的?

你会问?人家波音,空壳早就公布这些数据了,或者买一台拆机看看不就完了。

杠这句话的最好方式就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早就公开了,你咋就造不出来一个原子弹呢?

事实上,产品的整个设计,就是在全程的计算仿真自己的方案,这玩意不是买一堆元器件,就一定能组装出来一个如此复杂,并且庞大的系统化设备。

在产品设计方面,手机市场就属于典型的产品设计为主导的产业发展。

很多朋友都知道,小米,oppo,vivo,甚至华为,并不是全部零部件都是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叫国产机?因为从整个的ODM设计,以及内部应用层架构(非操作系统底层)的设计都是自己自己做的。

手机国产化整个好处是啥?

降价了!尽管你吐槽,尽管你不服,但无法忽略的事实情况是,国产机率先开售千元以内智能机。不说苹果,我们以之前的三星为例,三星在前几代产品,一直有中高端产品,但一直不曾出现中低端产品。

商业市场永远有一个规律,能卖贵,一定卖贵,因为昂贵利润高。

国产市场如此之大,中低端消费群体如此之多,这是一个市场机遇,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反馈出来,在推动社会进步领域,国产企业显然要高于外资企业。很明显的例子低端智能机让中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远高于其他国家。

国产化并非是零部件全国产化


没有一个行业,没有一个企业,把国产化理解为全部零部件国产化。

一、实现方案自主化设计;二、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生产。三、实现工艺应用自主化开发。商业市场基本都是这三种思路。

用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全零部件国产化的思路的问题。

例子1:如果你想自己学习装修房子,你是不是还要学着做水电,瓦工,木工,家装设计? 事实上,你什么都不用学,你只要尝试,自己去规划这个房子,卫生间要怎么样?厨房的柜子,灶台怎么放,油烟机打算什么样式的?卧式壁橱怎么个形式?落地窗如何做?等等。

你需要会这些东西怎么做吗?不需要,但你需要了解,你需要知道怎么做?这就是自主设计的能力。然后你直接找人做水电,做木工,做瓦工,做的时候,你还要在一旁定制化的指导,这玩意这个怎么走线,这么开槽才能符合你的要求。 用的这个刮腻子粉,你用的比较高档,你还要去说明一下如何配比?

这就是整个:设计——落实方案执行——验收。

很明显,这个房子的装修,由你主导,全靠你的功劳和智慧。这就是实现了你的“国产化”。

说白了,你可以去外面承接装修了。(尽管说着觉得我在说大话,我好想自己的房子就是这样装修的,尽管是简装,并且我也没去干装修)。但这就是说明了“国产化”,主要在于你要有实力做整个项目的设计,执行和落实。

例子2:设备性市场,我们以西门子为例,西门子为国内企业提供大型机床数控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啥意思?提供的东西包括:控制系统——电机+驱动器——开发调试,及装配服务。

是不是看着很贴心,但是价格及其昂贵?贵到什么程度,基本他的这一套方案,要占据你销售价格的45%(看清楚,是销售价格,还不是成本)。你也可以再提高价格,但是终端客户不买了,人家觉得太贵了,你降价,自己就没利润了。

然后我们来说,国内企业如何实现国产?以及国产化的门槛在什么地方?

西门子的一整套设备,都给你了。但是国内做不出来,不是零部件做不出来,是不知道人家为什么在这个吨位的机床,会用到这个选型的零部件,这里面的能力怎么管理?人家西门子都是直接做好了,告诉你,就这么用,按照我这个公式这么用就可以。其他的不告诉你。

明白核心点了吧,方案的核心数据,一个都不知道。

所以第一部的国产化,压根不是去更换他所有的零部件,说白了,你把他的零部件原封不动的拿回来,搞明白人家整个系统是怎么运转的。这才是自己设计的第一步。

这也是国内汽车国产的经典产商业步骤。

然后才是去为了降本,开发符合自己的系统,电机等等核心零部件。

国产化的核心确实是知识产权。

C919国产化的进步


C919国产化大飞机,属于国内第一台飞机。很多领域从基本的加工设备都属于欠缺的。当相遇想做一把椅子,你连锯子都没研发出来。

如起落架领域:中国二重万航公司研制的300M钢主起外筒锻件在C919大型客机上装机使用。这玩意相对于航空发动机,飞控系统是不是看着很小?但就是需要技术突破。

然后加工设备:8万吨的模锻压机,相当于13层楼高。按照我恰好同压力机行业有交集的了解。8万吨的模锻压机,基本很少使用到。这玩意商业市场压根就没有使用场景。只有军工,大型航天设备。正常而言,这一台设备,少说要2个亿左右。(这都是不计算研发成本的情况下)

所以对于研发高精尖设备,对中国制造业的推动来说,还有很多装备制造业的深层推动左右。


机器人观察


因为设计和研发不是一个概念,设计主要是提要求,然后按照要求去市场找相应的零件,国内没有只好找国外。把所有零件买回来后,在组装成最后成品变成商品。所以这些零件都是在设计要求指导下产生的,所以商品所有权属于设计。研发呢,就是设计需要某种零件或者材料,市场上找不到,那就需要把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或材料研究出来,零件或材料所有权归研发。


勤劳的胖子2


首先我们不是不能生产大飞机,其次也不是不能全国产化大飞机,参考运20。所以就更不存在连轮胎和空调都需要进口。

可是这个飞机为什么众多部件要采用进口设备呢?说直白点就是要参与全球竞争,比油耗,比舒适型,对手是谁?波音737和空客320。怎么比?这就是堆料,主打性价比,我什么都给你最好的,可是这架飞机的核心飞控是自己的,设计是自己的,软硬件集成是自己的。如果说能买到零件就能造出飞机??请参考印度。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这飞机造出来要飞欧洲和美洲,你得让他们的企业在里面赚钱,得让他们参与进来。这和我们允许外国进入国内必须合资是一个道理。


哈欠熊熊


C919大型客机,全称COMAC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是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开始研制的。C是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

2018年2月6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

飞机自从诞生之日起,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飞机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经过不断的演变,现在飞机已经种类已经非常的齐全。单从大的分类来说,飞机分为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军用飞机繁杂的种类暂且不提,单是民用飞机就分了好些种类。其中包括商用飞机和通用飞机两大类。

其中商用飞机又有很多的分类,包括国内外的干线飞机、支线客机等;同样的,通用飞机也包括多种类型,比如农业专用机、林业用飞机、巡逻机等等。这么多型号的飞机中,最难生产的就是商用客机中的中大型客机,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因为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的不同要求。民用飞机对于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更高,而且还要兼顾着经济效益的要求,所以民用客机的生产难度在某种程度上比军用飞机的技术要求更高。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用飞机发展较为缓慢,不要说大中型的客机,连支线客机都很难生产出。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年来我国的客机发展较快。不但生产出了支线客机,连中型客机都生产出来了,那就是C919客机。只是由于C919中有很多的零部件是从国际进口的,所以很多国人就怀疑C919客机不算是国产自主品牌的客机。那么事实这是如此吗?

其实单纯的从零部件中有很多是国际进口的这一点,来断定一个飞机是否是国产自主品牌就有些片面了。即使是国际上最成功、最有名的空客飞机和波音客机都无法做到完全的自主生产,它们也是从全球采购零部件。但是我想没人会怀疑它们不是自主产权的科技吧?同样的,我国的C919客机也是这个道理。经常有人用“只是自主生产了个空壳子”来形容C919客机,别的不说,单是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们不专业。

大型的民用客机真正核心的部件就是三个部分,机身设计、飞机电控、发动机,这其中我们已经能够解决两个方面的难题了。不要以为一个“飞机壳子”就是很容易生产的,其实机身的整机设计难度是非常高的,它是一个系统化的综合性设计工程,美国的波音公司对于客机的生产那么成熟,但是其最新型的客机波音737max机型仍然还是出了问题,短短的时间内就是出了两次事故。

波音公司技术没人会怀疑吧,它们也能够生产飞机的发动机,可是那有什么用,飞机还是会出问题,这就是机身的整体设计出了问题。飞机的气动布局没有分配好,那么即使拥有再先进的零部件也没有用,这就是机身设计的重要性。看到这里,还有人会说“我们只是生产了一个空壳子”吗?

所以说不要去钻牛角尖,C919客机就是我们的自主生产的客机,这一点毫无疑问。更何况等到我们的技术逐渐的成熟了之后,未来这型飞机上的零部件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比例是我国自己生产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从无到有的过程,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


月狼老妖说事


很多人纠结是否完全由我国自己生产这个问题。在高度国际化的今天,没有一家制造公司是完全由自己生产的。都需要与第三方公司进行合作,委托,达到成本控制和效率的最优化。



即使向波音这样的百年大厂,你说他是完全都是由美国本土企业生产的么?

当然不是。



例如,许多波音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APU是加拿大普惠生产的,大量采用英国罗罗公司生产的发动机。

当然大部分是美国本土自己生产的。



而我国生产的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大型单通道窄体民用客机。我国在民用航空大飞机方面可以说是基本空白,国家成立商飞集团,更是在零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大民用客机。



大量采用成熟的部件,可以减少飞机研制周期,提高飞机的可靠性。而且通俗的说法,拉着欧洲和美国的制造商做为供应商,可以有效缩短欧洲民航局EASA和美国民航局FAA的认证过程。达到双赢。



好东西就要拿来用,何必那么死板。


航空笔记


总有人说c919只是中国人造了个壳子再将外国人的零件组装起来的飞机,但飞机制造难道只要组装这么简单?让你换一个国家,给他所有的零部件他能组装一家飞机出来吗?就算做出来能安全吗?飞机制造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除了组装,最重要的是设计,机身结构没设计好会有重大的安全隐患。比如说最近出事的737max机型,就是有设计上的缺陷--起落架过低,被迫前移和抬高发动机,破坏机翼的气动性能,容易造成失速。为什么波音不加高起落架?因为加高起落架就意味着要重新设计机身,而机身设计正如我之前所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费时费力。综上,飞机制造不是简简单单的组装其背后的设计才是核心技术所在,而c919的设计是在我们手里的,所以c919称得上是国产大飞机。


高数不挂再改名


现在的一些国人总认为我们的C919不是国产的,只能造一个外壳,是外国零件组装的。先举个小例子,比如你在家里煮了一餐饭,可以自豪的说这一餐美味的饭菜功劳是你的,但饭菜虽好吃,米、菜却不是你种的,油盐醤醋可也不是你造的,同样有材料别人却做不出你那美味的饭菜呢?我们试想:如果组装那么容易,其它国家早都组装了,还能轮到我们这个后起之秀吗?大飞机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设计,核心的技术,在C919上可以说80%以上的零部件是我们国产的,飞机的设计、核心技术全是我们的,一些无足重轻的零部件研发制造费力费时,人家外国公司有现成的优质产品,且价格便宜,比自己生产节省很多成本,买人家的用又何乐而不为呢?等C919大规模生产,订单多了,相应的零部件厂商就会在我们国家应运而生,那时不要说满足我们的零部件,外商来进口我们的零部件也是可能的,能发现不足,找准差距,这是好的,但莫要自馁,给我们的研究设计制造人员点勇气、信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