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张汤刚厉断刑狱


张汤刚厉断刑狱

阿娇幽怨长门宫

将艳丽如花的陈阿娇送进长门冷宫,张汤已是皇帝身边宠臣,雄视四方,威震朝堂;而他混迹官场的手腕,也日益精进老道。他与太中大夫赵禹共同拟定各种法律条文,务求严苛峻厉,构纳罗织,像绳索一样捆绑住官吏手脚。赵禹也是酷吏一枚,曾出任丞相周亚夫的助手,大家称赞他廉洁公正,周丞相却对他嗤之以鼻:“极知禹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史记·酷吏列传》)。周丞相说,我晓得赵禹才华过人,但他执法严苛,且罗织害人,不能掌握重权。

张汤与赵禹,两大酷吏,就像武帝手中的两把利剑,寒光闪闪,呵护着皇帝之威仪,两人联手编织一道道细密“法网”,牢牢“罩”住各级官员,赢得武帝青睐,爵禄高登,赵禹升任少府,掌管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管家,位列九卿;张汤升为廷尉,成为朝廷最高司法长官,位列九卿。“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内虽不合,然阳浮慕之”(《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为人奸诈,奸猾善变,驾驭他人。他当小吏时,即贪得无厌,与长安富豪田甲、鱼翁叔之流打得火热,等到官居九卿之时,便热衷于结纳天下名士大夫,内心虽然不屑,脸上却装出一副仰慕已久的艳羡笑容,可谓奸险矣。

张汤刚厉断刑狱

张汤刚厉怼诸臣

是时上方乡文学,汤决大狱,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亭疑法。奏谳疑事,必豫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谳决法廷尉,絜令扬主之明。奏事即谴,汤应谢,乡上意所便,必引正、监、掾史贤者,曰:“固为臣议,如上责臣,臣弗用,愚抵于此。”罪常释。即奏事,上善之,曰:“臣非知为此奏,乃正、监、掾史某为之。”其欲荐吏,扬人之善蔽人之过如此。(《史记·酷吏列传》)

“乡”,同向;“傅”,附会;“亭”,平判;“谳”,审理定案;“豫”,预;“絜令”,刻在木板上的法令;“释”,赦免。那时候,武帝醉心于儒学,张汤每次判决大要案,撰写判词时就挖空心思附会儒家观点,要求博士弟子们研读《尚书》《春秋》等儒学经典,以弥补学识之不足。每次上奏疑难案件,他都预先给皇上分析原委,聆听指教,皇上说对的,就记录下来,作为判案法规予以公布,以此颂扬皇上圣明。一旦遭到皇帝否决,他赶紧低头谢罪,并向皇帝表扬自己的僚属:他们本来曾提示我,正如皇上指出的那样,可我没有采纳,我蠢啊!他如此自责,皇上哪好意思再问责呢?事情至此,不了了之。有时他向皇帝奏事,得到夸奖,便一脸诚恳地说,我本来不晓得如此陈奏,奏章都是属下写的啊!——如此扬人之善,蔽人之过,赢得属下欢心,也是必然的啊!

张汤谲诈如此,上下通吃,其悠游宦海之深湛技艺,日臻炉火纯青。其一,办案宗旨,以皇帝之好恶为准绳——“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如果皇上想要加罪严惩,就交给执法严酷的干吏侦办,如果皇上想要宽恕开释,就交给执法公允的官吏侦办。总之,办案结果,就是务求达到圣上满意。其二,甄别身份,区别对待——“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即下户羸弱,时口言,虽文致法,上财察。于是往往释汤所言”。对那些豪强嫌犯,则玩弄法律条文,千方百计予以构陷诋毁;对那些平民百姓,或弱势群体,则向皇帝做口头汇报,说按律应当判刑,请圣上裁决吧。皇帝也就顺水推舟,予以宽恕。应当说,一严一宽之间,还是表现了张汤内心残存的几丝淳朴。其三,身居高位,倾心结交各界友朋——“汤至于大吏,内行修也。通宾客饮食。于故人子弟为吏及贫昆弟,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作为九卿大员,张汤与各界朋友喝酒吃饭,打成一片;对于老友家的子弟,以及在贫穷线上挣扎的兄弟们,多方照顾,尽力帮忙;对于朝中的三公大鳄,更是殷勤看望,不避寒暑。

张汤心机如此细密,其人设犹如一面多棱镜,诡秘而复杂,世人难以窥见其庐山真面目,尽管他执法严酷,处事狡诈,依然赢得了一个好名声。而他此后侦办的淮南、衡山、江都三郡谋反案,更是天下瞩目,万方潮涌,将他推上了御史大夫之高位。

张汤刚厉断刑狱

刘安撰著《淮南子》

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刘安博学多才,是当时颇负盛名的文学家、发明家、古琴演奏家,著有《淮南王赋》《群臣赋》《淮南万毕术》等,他编纂的《淮南子》一书,亦称《淮南鸿烈》,更是一部不朽经典。因为老爹刘长早年死于贬黜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途中,刘安对朝廷心怀怨望,时有叛逆之志。

史载,刘安爱才若渴,门下宾客众多,最著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号称“八公”,众人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城郊北山上筑炉炼丹,故称“八公山”。刘安走上反叛之路,与武帝老舅田蚡的蛊惑有很大关系。建元二年(前139),刘安入京朝见,时任太尉田蚡跑到灞上迎接,忽悠他说,当今皇帝没有太子,一旦驾崩,大王德高望重,应该继位称帝啊!刘安闻言大喜,送给他大批财物,此后“阴结宾客,拊循百姓”,开始为继位接班做准备。

建元六年,彗星见,淮南王心怪之。或说王曰:“先吴军起时,彗星出长数尺,然尚流血千里。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王心以为上无太子,天下有变,诸侯并争,愈益治器械攻战具,积金钱赂遗郡国诸侯游士奇材。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谄谀王,王喜,多赐金钱,而谋反滋甚。(《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张汤刚厉断刑狱

彗星当头,天示之灾

建元六年(前135),天上出现一颗拖着长尾巴的彗星,刘安心里嘀咕,担心有灾害发生,有人忽悠说,当年吴楚七国之乱,彗星长达数尺,流血千里,您看今天的彗星贯穿天顶,预示起兵大成啊!各路鬼神也纷纷来到淮南,谄谀忽悠,刘安晕头转向,大肆赏赐,暗暗加紧了谋反步伐。唉唉。野心犹如蟒蛇,一旦出笼,必成灾祸啊!

淮南王预谋叛乱,时日已久,而最后引爆的原因,则令人啼笑皆非。先是“八公”成员雷被向皇上举报,武帝将信将疑之际,刘安的孙子刘建又跑到京城告状,说自己的爷爷想谋夺天下。武帝雷霆震怒,淮水激荡扬厉。元符元年(前122),武帝断然下令剿灭,朝廷大军进入淮南,包围王府,刘安被迫自杀,与他串通一气的弟弟、衡山王刘赐,也随之自杀身亡。

如果说,淮南王刘安之谋反,是起于野心,终于忽悠;那么,江都王刘建之谋反,就更令人啼笑皆非了。刘建是个荒淫无耻的混世魔王,《汉书·景十三王传》载,刘建为太子时,邯郸人梁蚡要将美貌女儿献给刘建老爹、江都易王刘非,“建闻其美,私呼之,因留不出”,刘建听说梁女绝美,抢去据为己有,气得梁蚡到处喧嚷:天下竟有与老爹争夺女人的孽子啊!刘建派人诛杀梁蚡,居然逃脱惩罚,继续作恶。老爹易王死了,尚未入葬,刘建便急不可耐奸淫老爹的女人,“召易王所爱美人淖姬等凡十人与奸”,他的老妹征臣回来奔丧,也遭到他的强奸。这样一个无耻藩王,听到淮南王密谋造反,也闻风而动,开始准备——

建亦颇闻淮南、衡山阴谋,恐一日发,为所并,遂作兵器……作治黄屋盖,刻皇帝玺,铸将军、都尉金银印,作汉使节二十、绶千余,具置军官品员及拜爵封侯之赏,具天下之舆地及军陈图。(《汉书·景十三王传》)

张汤刚厉断刑狱

江都王刘建

然而,曾几何时,武帝强势出击,刘安灰飞烟灭,刘建也被逮进大牢,他大肆贿赂狱吏,逃出生天,开始招摇天下,“佩其父所赐将军印,载天子旗出”,如此耀武扬威,招摇数载,终于被人告发,众臣议曰:“当以谋反法诛。”刘建被迫自杀,结束了恶浊的一生。

淮南、衡山、江都三郡谋反案,武帝诏令张汤严厉侦讯,“皆穷根本”,连根扯节,诛戮深重,三郡置下的王后、太子,及一干宗室亲族,都惨遭族诛,身灭国除。然而,在处置严助与伍被的问题上,张汤与武帝产生了分歧。

严助及伍被,上欲释之。汤争曰:“伍被本画反谋,而助亲幸出入禁闼爪牙臣,乃交私诸侯如此,弗诛,后不可治。”于是上可论之。其治狱所排大臣自为功,多此类。于是汤益尊任,迁为御史大夫。(《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刚厉断刑狱

淮南八公,俨然鸿烈矣

此前,严助已经在江湖上兜了一大圈,先自请出任会稽太守,叵耐政绩黯淡,受到皇帝责备,上书要求回朝,侍从武帝,承旨作文,写了不少颂圣文字。此番因为与淮南王刘安交谊深厚,受其牵连,被捕入狱,面临杀头之灾,武帝认为他并未参与其事,有意赦之。伍被乃春秋著名悲情英雄伍子胥之后裔,淮南“八公”之一,曾再三谏祖刘安谋反,刘安嗤之以鼻,下令抓捕其父母为人质,逼他参与,伍被被迫答应为之谋划,却拐弯抹角,列出种种理由予以阻止,叛乱失败,刘安自杀,伍被自首,如实供述其事,“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美,欲勿诛”(《汉书·蒯伍江息夫传》),武帝认为他屡次称颂皇恩浩荡,传播正能量,想留他一条活命。可是,张汤义正辞严地说,伍被曾参与谋反,罪不容赦,而严助是陛下的心腹之臣,出入禁宫,私交诸侯,不诛杀这两人,今后如何治理臣下啊?

武帝被怼得无言以对,只得默认。两个人的淋漓鲜血,染红了张汤头上的那顶官帽,不久升任御史大夫,官职相当于副丞相,俸禄二千石。

张汤刚厉断刑狱

古今多少事,尽在逝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