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張湯剛厲斷刑獄


張湯剛厲斷刑獄

阿嬌幽怨長門宮

將豔麗如花的陳阿嬌送進長門冷宮,張湯已是皇帝身邊寵臣,雄視四方,威震朝堂;而他混跡官場的手腕,也日益精進老道。他與太中大夫趙禹共同擬定各種法律條文,務求嚴苛峻厲,構納羅織,像繩索一樣捆綁住官吏手腳。趙禹也是酷吏一枚,曾出任丞相周亞夫的助手,大家稱讚他廉潔公正,周丞相卻對他嗤之以鼻:“極知禹無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史記·酷吏列傳》)。周丞相說,我曉得趙禹才華過人,但他執法嚴苛,且羅織害人,不能掌握重權。

張湯與趙禹,兩大酷吏,就像武帝手中的兩把利劍,寒光閃閃,呵護著皇帝之威儀,兩人聯手編織一道道細密“法網”,牢牢“罩”住各級官員,贏得武帝青睞,爵祿高登,趙禹升任少府,掌管宮中御衣、寶貨、珍膳等,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管家,位列九卿;張湯升為廷尉,成為朝廷最高司法長官,位列九卿。“湯為人多詐,舞智以御人。始為小吏,乾沒,與長安富賈田甲、魚翁叔之屬交私。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心內雖不合,然陽浮慕之”(《史記·酷吏列傳》)。張湯為人奸詐,奸猾善變,駕馭他人。他當小吏時,即貪得無厭,與長安富豪田甲、魚翁叔之流打得火熱,等到官居九卿之時,便熱衷於結納天下名士大夫,內心雖然不屑,臉上卻裝出一副仰慕已久的豔羨笑容,可謂奸險矣。

張湯剛厲斷刑獄

張湯剛厲懟諸臣

是時上方鄉文學,湯決大獄,欲傅古義,乃請博士弟子治《尚書》、《春秋》補廷尉史,亭疑法。奏讞疑事,必豫先為上分別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讞決法廷尉,絜令揚主之明。奏事即譴,湯應謝,鄉上意所便,必引正、監、掾史賢者,曰:“固為臣議,如上責臣,臣弗用,愚抵於此。”罪常釋。即奏事,上善之,曰:“臣非知為此奏,乃正、監、掾史某為之。”其欲薦吏,揚人之善蔽人之過如此。(《史記·酷吏列傳》)

“鄉”,同向;“傅”,附會;“亭”,平判;“讞”,審理定案;“豫”,預;“絜令”,刻在木板上的法令;“釋”,赦免。那時候,武帝醉心於儒學,張湯每次判決大要案,撰寫判詞時就挖空心思附會儒家觀點,要求博士弟子們研讀《尚書》《春秋》等儒學經典,以彌補學識之不足。每次上奏疑難案件,他都預先給皇上分析原委,聆聽指教,皇上說對的,就記錄下來,作為判案法規予以公佈,以此頌揚皇上聖明。一旦遭到皇帝否決,他趕緊低頭謝罪,並向皇帝表揚自己的僚屬:他們本來曾提示我,正如皇上指出的那樣,可我沒有采納,我蠢啊!他如此自責,皇上哪好意思再問責呢?事情至此,不了了之。有時他向皇帝奏事,得到誇獎,便一臉誠懇地說,我本來不曉得如此陳奏,奏章都是屬下寫的啊!——如此揚人之善,蔽人之過,贏得屬下歡心,也是必然的啊!

張湯譎詐如此,上下通吃,其悠遊宦海之深湛技藝,日臻爐火純青。其一,辦案宗旨,以皇帝之好惡為準繩——“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監史深禍者;即上意所欲釋,與監史輕平者”。如果皇上想要加罪嚴懲,就交給執法嚴酷的幹吏偵辦,如果皇上想要寬恕開釋,就交給執法公允的官吏偵辦。總之,辦案結果,就是務求達到聖上滿意。其二,甄別身份,區別對待——“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詆;即下戶羸弱,時口言,雖文致法,上財察。於是往往釋湯所言”。對那些豪強嫌犯,則玩弄法律條文,千方百計予以構陷詆譭;對那些平民百姓,或弱勢群體,則向皇帝做口頭彙報,說按律應當判刑,請聖上裁決吧。皇帝也就順水推舟,予以寬恕。應當說,一嚴一寬之間,還是表現了張湯內心殘存的幾絲淳樸。其三,身居高位,傾心結交各界友朋——“湯至於大吏,內行修也。通賓客飲食。於故人子弟為吏及貧昆弟,調護之尤厚。其造請諸公,不避寒暑”。作為九卿大員,張湯與各界朋友喝酒吃飯,打成一片;對於老友家的子弟,以及在貧窮線上掙扎的兄弟們,多方照顧,盡力幫忙;對於朝中的三公大鱷,更是殷勤看望,不避寒暑。

張湯心機如此細密,其人設猶如一面多稜鏡,詭秘而複雜,世人難以窺見其廬山真面目,儘管他執法嚴酷,處事狡詐,依然贏得了一個好名聲。而他此後偵辦的淮南、衡山、江都三郡謀反案,更是天下矚目,萬方潮湧,將他推上了御史大夫之高位。

張湯剛厲斷刑獄

劉安撰著《淮南子》

劉安,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劉安博學多才,是當時頗負盛名的文學家、發明家、古琴演奏家,著有《淮南王賦》《群臣賦》《淮南萬畢術》等,他編纂的《淮南子》一書,亦稱《淮南鴻烈》,更是一部不朽經典。因為老爹劉長早年死於貶黜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帶)途中,劉安對朝廷心懷怨望,時有叛逆之志。

史載,劉安愛才若渴,門下賓客眾多,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眾人在壽春(今安徽壽縣)城郊北山上築爐煉丹,故稱“八公山”。劉安走上反叛之路,與武帝老舅田蚡的蠱惑有很大關係。建元二年(前139),劉安入京朝見,時任太尉田蚡跑到灞上迎接,忽悠他說,當今皇帝沒有太子,一旦駕崩,大王德高望重,應該繼位稱帝啊!劉安聞言大喜,送給他大批財物,此後“陰結賓客,拊循百姓”,開始為繼位接班做準備。

建元六年,彗星見,淮南王心怪之。或說王曰:“先吳軍起時,彗星出長數尺,然尚流血千里。今彗星長竟天,天下兵當大起。”王心以為上無太子,天下有變,諸侯並爭,愈益治器械攻戰具,積金錢賂遺郡國諸侯遊士奇材。諸辨士為方略者,妄作妖言,諂諛王,王喜,多賜金錢,而謀反滋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張湯剛厲斷刑獄

彗星當頭,天示之災

建元六年(前135),天上出現一顆拖著長尾巴的彗星,劉安心裡嘀咕,擔心有災害發生,有人忽悠說,當年吳楚七國之亂,彗星長達數尺,流血千里,您看今天的彗星貫穿天頂,預示起兵大成啊!各路鬼神也紛紛來到淮南,諂諛忽悠,劉安暈頭轉向,大肆賞賜,暗暗加緊了謀反步伐。唉唉。野心猶如蟒蛇,一旦出籠,必成災禍啊!

淮南王預謀叛亂,時日已久,而最後引爆的原因,則令人啼笑皆非。先是“八公”成員雷被向皇上舉報,武帝將信將疑之際,劉安的孫子劉建又跑到京城告狀,說自己的爺爺想謀奪天下。武帝雷霆震怒,淮水激盪揚厲。元符元年(前122),武帝斷然下令剿滅,朝廷大軍進入淮南,包圍王府,劉安被迫自殺,與他串通一氣的弟弟、衡山王劉賜,也隨之自殺身亡。

如果說,淮南王劉安之謀反,是起於野心,終於忽悠;那麼,江都王劉建之謀反,就更令人啼笑皆非了。劉建是個荒淫無恥的混世魔王,《漢書·景十三王傳》載,劉建為太子時,邯鄲人梁蚡要將美貌女兒獻給劉建老爹、江都易王劉非,“建聞其美,私呼之,因留不出”,劉建聽說梁女絕美,搶去據為己有,氣得梁蚡到處喧嚷:天下竟有與老爹爭奪女人的孽子啊!劉建派人誅殺梁蚡,居然逃脫懲罰,繼續作惡。老爹易王死了,尚未入葬,劉建便急不可耐姦淫老爹的女人,“召易王所愛美人淖姬等凡十人與奸”,他的老妹徵臣回來奔喪,也遭到他的強姦。這樣一個無恥藩王,聽到淮南王密謀造反,也聞風而動,開始準備——

建亦頗聞淮南、衡山陰謀,恐一日發,為所並,遂作兵器……作治黃屋蓋,刻皇帝璽,鑄將軍、都尉金銀印,作漢使節二十、綬千餘,具置軍官品員及拜爵封侯之賞,具天下之輿地及軍陳圖。(《漢書·景十三王傳》)

張湯剛厲斷刑獄

江都王劉建

然而,曾幾何時,武帝強勢出擊,劉安灰飛煙滅,劉建也被逮進大牢,他大肆賄賂獄吏,逃出生天,開始招搖天下,“佩其父所賜將軍印,載天子旗出”,如此耀武揚威,招搖數載,終於被人告發,眾臣議曰:“當以謀反法誅。”劉建被迫自殺,結束了惡濁的一生。

淮南、衡山、江都三郡謀反案,武帝詔令張湯嚴厲偵訊,“皆窮根本”,連根扯節,誅戮深重,三郡置下的王后、太子,及一干宗室親族,都慘遭族誅,身滅國除。然而,在處置嚴助與伍被的問題上,張湯與武帝產生了分歧。

嚴助及伍被,上欲釋之。湯爭曰:“伍被本畫反謀,而助親倖出入禁闥爪牙臣,乃交私諸侯如此,弗誅,後不可治。”於是上可論之。其治獄所排大臣自為功,多此類。於是湯益尊任,遷為御史大夫。(《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剛厲斷刑獄

淮南八公,儼然鴻烈矣

此前,嚴助已經在江湖上兜了一大圈,先自請出任會稽太守,叵耐政績黯淡,受到皇帝責備,上書要求回朝,侍從武帝,承旨作文,寫了不少頌聖文字。此番因為與淮南王劉安交誼深厚,受其牽連,被捕入獄,面臨殺頭之災,武帝認為他並未參與其事,有意赦之。伍被乃春秋著名悲情英雄伍子胥之後裔,淮南“八公”之一,曾再三諫祖劉安謀反,劉安嗤之以鼻,下令抓捕其父母為人質,逼他參與,伍被被迫答應為之謀劃,卻拐彎抹角,列出種種理由予以阻止,叛亂失敗,劉安自殺,伍被自首,如實供述其事,“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美,欲勿誅”(《漢書·蒯伍江息夫傳》),武帝認為他屢次稱頌皇恩浩蕩,傳播正能量,想留他一條活命。可是,張湯義正辭嚴地說,伍被曾參與謀反,罪不容赦,而嚴助是陛下的心腹之臣,出入禁宮,私交諸侯,不誅殺這兩人,今後如何治理臣下啊?

武帝被懟得無言以對,只得默認。兩個人的淋漓鮮血,染紅了張湯頭上的那頂官帽,不久升任御史大夫,官職相當於副丞相,俸祿二千石。

張湯剛厲斷刑獄

古今多少事,盡在逝水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