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其文化意蕴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其文化意蕴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其文化意蕴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其文化意蕴

【摘 要】 地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 “那”字组合的地名就是广西壮族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那”字组合地名不仅包含水田的意思, 还包括与“那”相关的其他事物,并蕴含着壮民族的情感思想。通过对广西30个县市“那”字组合地名的抽样统计与分析,归纳出广西“那”字组合地名具有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与壮族分布密切相关的特征。“那” 字组合地名的命名和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壮族人地共生、“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以及语言文化,是壮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分布特征;文化意蕴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其文化意蕴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区,“那”或“纳”同被译为水田,壮族先民根据广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依托水田进行耕作,依靠水田而居住,以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产生了分布在广西各地的许多“那”字组合地名。“那”字组合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状况。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含义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反映水田的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另一种则是包含壮族人民的某种主观情感。对广西“那”字组合地名进行探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稻作民族壮族的文化意蕴,对研究壮族地区的自然地理、语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以来,广西“那”地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徐松石在《泰族僮族粤族考》中最先指出两广地区广泛分布着众多的 “那” 地名。张声震主编的《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收录当代广西 “那” 地名872条,占收录的壮语地名的17.8%,展示了 “那” 地名在壮语地名中的重要地位。覃乃昌在《壮族稻作农业史》中对“那”地名现象进行论述,通过对“那”音译的分析, 得出 “那” 文化是稻作文化的结论。覃凤余、 林亦在《壮族地名的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将 “那” 地名与壮族文化进行

结合研究。覃凤余在《壮语地名及其研究——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一文中将“那”归纳到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系统中,并对部分“那” 地名的通名和专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上论著对“那”地名的含义及其反映的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那”地名的考证来论证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主要是从“那”字出发,而忽略了与“那”相组合的词语的含义,“那”字组合地名不仅包含水田的意思,同时也包含与“那”相关的其他事物,以及蕴含其中的民族情感。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30个县市的“那”字组合地名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分析,归纳出“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它们的文化意蕴,以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广西“那”字组合地名。

1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广西111个县级行政区中随机抽选30个县市的地名志,分别是田东县、宁明县、百色市、天峨县、南丹县、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今靖西市)、田林县、隆安县、藤县、河池市、南宁市、凭祥市、西林县、来宾县(今来宾市兴宾区)、象州县、桂平市、忻城县、鹿寨县、合浦县、贺县(今贺州市八步区)、桂林市、荔浦县、玉林市、临桂县(今桂林市临桂区)、兴安县、阳朔县、永福县、北海市。这

30个县市分布在广西各地,其中包含了广西14个地级市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县级市(防城港市、钦州市除外)。从上述30个县市的地名志中,统计出现存“那”字组合地名共2120个。分析30个县市“那”字组合地名的空间分布情况,能够基本得出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其文化意蕴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其文化意蕴

(一)广西“那”字组合地名总体分布不均匀

根据图1和广西地图得知,“那”字组合地名数量超过100个的县市有10个,分别是田东县、宁明县、百色市、天峨县、南丹县、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今靖西市)、田林县、隆安县,其中田东县最多,有304个,这10个县市来自于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南宁市,主要属于桂西地区。“那”字组合地名数量在10—100个的县市有10个,除了藤县,其他县市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中部以及西部地区。“那”字组合地名数量在10个以下的县市有10个,主要分布在桂林市、贺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北海市,属于广西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分布,但是分布不均匀,以南宁为中线,西部地区多,东部地区少,主要分布在桂中南、桂西南、桂西北,总体上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递减的趋势。

(二)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具有集中性

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以村屯为基本单位

“那”字组合地名以田地为命名基础,这就决定了“那”字组合地名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其中以屯为命名单位的“那”字组合地名最多。2120个“那”字组合地名中,自然村屯的“那”字组合地名占90%以上,这些自然村屯主要分散于偏远山区,地形复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小,当地人民的生活较为稳定,人口波动小,因此更容易保留“那”字组合地名的特色。

(三)“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与壮族的分布存在密切联系

广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广西长期居住的壮族人口有1444.85万人,占全国壮族人口的85.36%。在广西居住的壮族人口数量虽然多,但主要集中在桂南、桂西、桂北、桂中,在桂东和桂东南呈散居状态。壮族人口较多或比重较大的市有南宁市、百色市、柳州市、崇左市、河池市、来宾市、防城港市、贵港市,其中广西壮族人口占总人口90%以上的县市有11个,分别是靖西县(今靖西市)、天等县、德保县、大新县、隆安县、龙州县、南宁市邕宁区、忻城县、平果县、田阳县、那坡县。由此可知, “那”字组合地名的分布与壮族人口的分布基本一致,大体上成正相关。壮族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那”字组合地名的密度也高,壮族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那”字组合地名的密度也低。例如壮族人口占总人口90%以上的隆安县、靖西县(今靖西市)、龙州县、大新县,“那”字组合地名数量分别是107、141、144、142个。

2 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文化意蕴

地名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特定的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根据地名学的命名分类原则,可以将广西“那”字组合地名大致分为三类,即描述性地名、记述性地名和寓托性地名。通过对广西“那”字组合地名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那”字组合地名蕴含着壮族丰富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文化。“那”字组合地名的命名和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壮族的自然生态文化和语言文化。

(一)人与土地共生的人地关系

壮族在长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形成了浓厚的土地情怀,主要表现在人与土地共生,即壮族人民与土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壮族对土地具有依赖性,壮族人民以种植水稻为生,生产生活都以土地为转移,以农耕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他们的心中,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以田地来命名地名就是最具体的表现。因此,壮族人民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对土地细心呵护,悉心照料,

关注土地的旱涝情况。比如对那烈屯、那满等地的命名,“那烈”的意思是村屯的田地水利条件不好,常常缺水龟裂,故名。那满屯的田地常被洪水淹没,故名。壮民在田地的命名中表达着对田地的珍惜,例如那彭的壮语为Nazbengz,因为此处山多田少,所以这里的田地非常宝贵,“彭”的壮语为bengz,在壮语中是宝贵的意思。再如纳利是指田地很多,对农民有利,于是将该地命名为纳利。

土地对壮族人民同样也具有依赖性。土地有肥瘠之分,良田能够生产出许多粮食,但是土壤贫瘠、缺水的土地就需要通过外力来进行改善。壮民在进行稻作生产时,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种植经验,对于贫瘠的土地, 他们会用草木灰等进行施肥,增加土壤的含肥量。例如那豆,此处常用烧山后的草木灰做肥料。对于缺水的土地, 在生产力还很低下的时代, 通过引导泉水或者发明引水工具来进行灌溉, 最大化满足土地及水稻作物生长的需求。研究表明, 灌溉田地的水源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 靠天降水。比如那亮原意是缺水的望天田,“纳贡” 的意思是村屯后面的坡顶上有一片望天田。望天田是指田地极其缺水,而且没有其他的水源灌溉,只能靠天降水。第二, 引泉水灌溉。在广西有许多的泉眼, 这些泉眼基本都分布在田地的旁边, 便于灌溉。“那克” 在宋景炎年间建屯, 屯的四周都是林木, 屯旁有泉水流出灌田, 壮语方言 “克” 是泉水的意思。第三, 运用灌溉工具汲水灌溉。例如 “那物” 是指靠戽水灌田。

正因为壮族与土地相互依存,才使得壮族生生不息,在历史的发展中一直坚守着稻作农业,形成了具有“那”文化特色的稻作文化。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

“那” 字组合地名蕴含着壮族 “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求人与天即大自然和谐相处, 人要顺应天, 顺应自然规律。从自然的角度来解释,就是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所以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壮族能够遵循自然的规律, 根据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种植适合当地的作物, 将野生稻驯化成栽培水稻,发展稻作农业, 这是壮族 “天人合一” 自然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作为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因此人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壮族在对自然界进行适应、利用和改造的过程中,对自然界有着深切的感受,自然界在给人类带来诸多馈赠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些阻碍,壮族既崇敬自然,又畏惧自然,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例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祭祀以及习惯法等,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用之得法,形成了崇尚和师法自 然,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自然生态观。纵观本文统计的2120个“那”字组合地名,都是围绕“那”字进行命名,依据是田地的形状、田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这些地名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壮族依田而作,依田而居,依田为食,以田地周围的事物来命名地名,说明壮族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丰富了壮族语言文化的内容,成为壮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汝辰认为,地名现象是人类文化之一,就连地名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也是文化在表层的投射反映,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张声震在《广西壮语地名选集》中将壮语地名定义为“用壮语命名的地名”。壮语是壮族的民族语言,它有完整的语音系统,有丰富的基本词汇,以及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壮语在壮族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日常对话与交流。在壮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地名是用壮语来命名的,因为形成文字的需要,就由壮语音译成汉语。壮语地名的命名来源于现实,与当地壮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广西 “那” 字组合地名丰富了壮族语言文化的内容,是壮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那”字组合地名中,有许多是根据壮语水田的名字来命名。比如那美,壮语为Mazmeix,该屯建在一块名叫“那美”的田里;那还,壮语为Nazvanz,处于名叫“那还”的田边;那好,壮语为Naznauh,nauh的意思是“闹” ,屯的前面有一块名叫 “那闹” 的田,因为 “闹” 字不吉利, 所以雅化为“好”。虽然在汉语中将 “闹” 字改为 “好” 字,但是“那好” 的壮语意思依然没有改变。因此, 以 “那” 为首的壮语地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人们所熟知、传播,人们通过壮语地名能够进一步认识壮族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汉文化的影响,部分壮语地名随之发生变化, 如果不能够深入了解, 很容易对一些壮语地名的含义产生误解。

文章来源:《广西地方志》2019年04期

选稿:常宏宇

校对:周辰

审订:白琳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