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過後,日本裕仁天皇為何沒有立即投降

在歷史學界有這樣一些觀點:德累斯頓戰略轟炸使德國的損失高於美國使用核武器對日本的轟炸...當時的核武器並不像今天的武器那麼厲害......對德國的戰略轟炸比日本的損失更為嚴重......甚至斯大林也計算出,如果與美國發生核戰爭,蘇聯可以在每枚核武器爆炸後平均損失5萬人,以當時美國的國力,是無法用核武器摧毀蘇聯的。

日本人不知道美國人的核武器儲備,因此他們不知道原子彈到底是隻有這兩枚還是已經投入了大規模生產 (實際上根據許多消息來源,當時美國人只有兩枚原子彈)美國人扔下第一枚原子彈是為了恐嚇日本公眾和政府,讓他們迅速無條件投降。不過主流歷史學界觀點認為:第二枚炸彈是為了防止蘇聯稱霸亞太地區,並壟斷核武器,對蘇聯進行核威懾。日本人希望他們能夠在蘇聯人和美國人之間進行斡旋,以獲得更好的投降條件。斡旋的結果是日本的確保住了皇室,美國在亞太地區也稱霸一時。

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過後,日本裕仁天皇為何沒有立即投降

1945年9月2日密蘇里號上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正式結束

日本政府和內閣決定實施軍事總動員,他們甚至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還在頑固抵抗。雖然他們希望投降,但他們不希望無條件投降。 他們仍然尋找討價還價的條件。他們使用過神風突擊隊,製造大量自殺式潛艇而不是正常的軍事潛水艇作為談判籌碼。美國人計算出,如果盟軍攻佔整個日本國土,可能會損失200萬士兵。美軍在沖繩島的傷亡就已經很慘重了,何況進攻日本本土。

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過後,日本裕仁天皇為何沒有立即投降

大量的日本自殺式潛艇

日本社會的個人主義價值觀成分要遠遠低於美國,整個日本社會運作起來就像在執行個人意志一樣,他們的歷史上內戰頻繁,郭敏把能夠參與戰爭被視為驕傲,在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能為天皇戰死是每個日軍士兵無上的榮耀,日本軍官如果戰死,還可以把其遺像掛在靖國神社上供後人永久瞻仰。簡而言之,他們之中的很多人並不害怕犧牲自己的性命,越是威懾越是恐嚇,日本法西斯便越發瘋狂。

雖然日本人已準備好在第一枚原子彈爆炸後有條件投降,但第二枚原子彈的爆炸使得內閣成員紛紛倒向無條件投降的主張。

根據Stripes的一篇文章所述:

在1945年,日本的戰爭領導人很清楚,他們不會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美國的教科書上所講,如果不使用原子彈,日本就不會如此迅速地投降,如果需要入侵日本本土而不是使用原子彈,太平洋戰爭將會變成如同一戰時期“凡爾登絞肉機”一樣血腥恐怖。

日本教科書上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敘述:日本已經被擊敗,並且美國人在廣島和長崎三天之間投下兩枚原子彈是地緣政治上的計算,以阻止蘇聯覬覦亞太。

不過長谷川剛的作品則與眾不同。他是2005年發表《敵人之間的博弈:斯大林、杜魯門與日本投降》的作者。

長谷川帶來了獨特的視角:他是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教授,教俄語,並研究在日本原子彈爆炸地區附近居民在戰後的生活狀況。

“真正的失敗和投降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長谷川在接受星條旗電話採訪時說道。 “投降是一項政治決定,需要政治意願。”

長谷川說,在討論日本的投降原因時,原子彈的影響不容小覷。

但是,長谷川說,蘇聯加入了戰爭,日本的領導人認識到日軍必須與北方的蘇維埃和南方的美國同時作戰,這構成了“更大的衝擊”。

根據長谷川的研究,1945年8月日本領導層中有兩大陣營。

主戰陣營認為,日本必須對美軍造成巨大傷亡,以便增加政治籌碼,獲得更好的投降條件。

和平陣營認為,儘快結束戰爭是實現兩個陣營首要目標的最佳途徑:即保留君主制度。

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過後,日本裕仁天皇為何沒有立即投降

裕仁天皇投降詔書

1945年,日本天皇的命運仍然是美國政策制定者的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美國前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和戰爭部長亨利·斯蒂姆森等高級官員主張削弱皇室權力並保留君主制。根據解密的美國政府文件,像迪安·艾奇遜和阿奇博爾德·麥克萊什這樣的高級官員表示,君主制必須廢除。

日本的主戰陣營認為,蘇聯最終會幫助促成和平協議的達成,他們想在戰後與美國競爭,就需要利用日本削弱美國。長谷川說,即使在斯大林於1945年4月與日本達成中立協議並開始在東西伯利亞地區集結軍隊之後,日本領導人仍堅持這種幻想。

“從蘇聯的角度來看,他們需要的是推遲日本投降的時間,直到蘇聯有充足的準備加入戰爭,”長谷川說。

1945年8月6日,廣島市被原子彈摧毀。

在當時,日本幾乎沒有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不受到嚴重破壞。幾個月前,柯蒂斯·萊梅將軍用燃燒彈炸燬了東京大部分地區。

儘管新式武器非常恐怖,且廣島市民是原子彈的第一位受害者,可日本軍隊仍然在九州地區保留了幾個準備抵禦美國入侵的師團。

“最高決策機構甚至沒有在廣島之後召集起來,”長谷川說。 “內閣分裂了。原子彈足夠有效,內閣決策者第一次決定在無條件的情況下投降。”

日本領導人迅速致電他們在莫斯科的大使,希望向斯大林求助。

8月8日,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向日本大使宣戰,而不是提供援助。

蘇聯於8月9日入侵日本控制的中國東北地區。同一天,美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

即使在原子彈被扔到本土且蘇聯入侵之後,日本的一些鷹派人士仍然不改變主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