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现有疑似病例几百人,每天确诊一两百人,为何不一次检测完?

赣榆百事通


每天检测人数远远大于你说的数字,之说是还是疑似,是因为有些症状出现了,但是检测结果不支持。


非典型大汉


大家好,我是波波医生,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

截止3月5日,累计新冠肺炎确诊感染者为80565人,较前一日增加143人;现有疑似522人,较前一日增加143人。

可能很多人有一个疑问,现阶段疑似病例才几百人,为什么不一次性做核酸检测来确诊或者排除呢。

我们先来看看疑似病例的定义:

疑似病例是指患者具有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史,然后具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改变,胸部CT示磨玻璃影。

当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满足后,则先报为疑似病例。报为疑似病例后,则由当地疾控中心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咽拭子检测,而咽拭子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期间报为疑似病例。

“最美好”的情况是第一次咽拭子就显示阳性,这样就可以很快的将疑似病例修改为确诊病例。但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案例,大家在网上也关注过一些报道,有些病人第一次咽拭子阴性、第二次咽拭子还是阴性,按照规定我们应该将患者排除。但是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胸部CT表现又很明显,因此为了谨慎一点,还是报为疑似。

确诊病例必须以咽拭子检测阳性为标准,如果咽拭子为阴性,不能临床表现再怎么典型,都不能报为确诊。

确诊病例的确诊如上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点,关于新冠病毒IgM抗体是《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第七版)》新添加的。

就现阶段的数据来看,疑似病例在一天天的减少,这很值得我们的欣慰,说明防控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了。

也期待早日战胜新冠,早日解除疫情,这样大家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了。


波波医生说健康


现有疑似病例几百人,每天确诊一两百人,为何不一次检测完?

虽然疑似病例有几百人,以检测能力来看,一天可以检测完,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一样,疑似病例的来源比较复杂,不是人等试剂,是试剂等人。



筛查人群类别不同

在筛查方面,试剂盒15分钟能出结果,一天能检测几百人,试剂盒检测,能排除流感和真正的病例,病人和普通人,这样能在最短时间内筛查出确诊病例,避免病例流落在外,造成二次三次传染。



在排查方面,通过籍贯,工作地,密切接触史来找出疑似病例,并且通过检测筛查出病例。

前一天累积的疑似病例,还有当天新增加的疑似病例,需要通过试剂检测完,才能够排除出疑似病例,有两种可能,一是转为确诊病例,二是转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14天。

筛查的难度在于无症状感染者

10-14天是潜伏期,但是有些人虽然感染了,但是一直没有症状出现,有时候,bingdu比较狡猾,需要检测好几次,才能最终确诊。

很多地区偶尔出现个别病例的增加,除了输入性病例,还有隐瞒疫区的接触史,如果潜在病例没有被发现,可能会导致家庭内部传染,这样疑似病例的人数很难一次检测完。

密切接触者数量也不少,但是有些有出现临床症状,比如:发热,ct发现肺部异常。如果密切接触者没有出现症状,只是隔离观察。

现在各省疑似病例并不多,偶尔出现的病例,也只是个位数,大部分的疑似病例在武汉,随着逐步的筛查,疑似病例会越来越少。


星星妈育儿说


截至3有5号下午14时左右,全国现有疑似病例522例,比昨日增加了143例。有些朋友不禁会问:试剂盒子够用了,医护人员也不紧缺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疑似病例?既然核酸检测可以确诊新冠肺炎,那全部做检测不就能判断是不是新冠肺炎了吗?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有些人呈现假阴性

目前,核酸检测可以说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只要检测结果呈阳性,就可以确诊。但是,媒体已经多次报道,很多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呈假阴性。为什么是假阴性呢?因为主体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没有测出阳性结果。这些患者需要做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核酸检测,最终才能得出阳性结果。英雄李文亮医生的前两次核酸检测结果也是阴性,直到第三次才呈阳性。所以,医生并不会仅凭核酸阴性结果就轻易下结论,假阴性患者需要继续隔离,待进一步检测。这一系列过程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疑似病例不可能在短时间清零。

其次,疑似病例还在增加

对于现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都需要进行隔离观察,在隔离观察期间,有些人会出现一些疑似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进而根据诊疗指南,可能会被确诊为疑似病例。另外,病毒存在潜伏期,患者在没有出现症状时,一般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在这期间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新增被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如果出现一些症状,也可能被列为疑似病例。现在疫情尚未结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还是会小幅度增加,所以不可能一次全部检测完。

换个角度来看,疑似病例小幅度增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说明各地排查力度加大,人群感染的风险在降低。就拿印度来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的确诊病例一直都是3例,很多人在分析这个事情的时候,表示很担心,因为有些人感染后可能没有就医,这可能造成人群大面积感染。虽然这些都是猜测,但是不无道理。所以,每天都有新增疑似病例,其实是件好事。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新冠肺炎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黄志艳大夫


你好,我是一名内科医师,来回答你的问题。经过全国各地的努力,疫情在逐步的得到控制。现在每天新增确诊的人数在逐步减少,新增疑似的人数也在逐步减少。截止到北京时间03.05 20:00,全国现有疑似病例522例。有很多网友如题主一样,心里面有疑惑,为什么不一次把疑似病例都检测完呢,这样就可以一下子明确疑似病例到底是不是感染病例了?其实这种想法是存在偏差的,下面来给大家来解释一下!

疑似病例为何不一次检测完?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确一下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而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是: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上来分析解释这个问题:(1)从疑似病例标准来说,现在每天新增的疑似应该都是当天新发现的,由于没来的及核酸检测,或虽然已经检测,但结果未出或第一次核酸检测为阴性者,这些都归为了疑似病例;(2)从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来说,确诊病例的诊断首先是疑似病例,然后经过核酸检测阳性才能确诊。然而有一部分疑似病例经过多次核酸检测仍然是阴性,这样需要的时间就会很长。还有一部分是由于采样技术、采样部位、检测试剂盒等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而造成假阴性,但临床症状仍然是疑似,这样疑似的病例数就会一直存在!综上可见,疑似病例并不会如题主说的那样,一下子就可以检测完,因医学的科学性、严谨性,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能一下确诊!

小结:由于每天依然有新增的病例,使大家始终心里绷着一根弦,不能放松下来。但我相信,经过国家的努力,经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疑似病例在不久的时间将会迎来双清零。希望大家依然要坚持,依然要做好个人防护!

用心科普,传递知识与健康,以上文字只是个人意见,如果喜欢,欢迎关注点赞!


有点理想的住院医


现在还有疑似病例522人,昨天新增了143个疑似病例。从2月29日开始每天都是新增一百多个疑似病例,于是不少朋友心中就在想,为什么不把这些疑似病例检测完?为什么每天都还有一百多例?还有完没完了?今天刘医生给大家分析分析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


疑似病例肯定都是做了检测的,但是结果肯定不是阳性,要是阳性那就是确诊病例了。所谓的疑似病例,那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认为患者极有可能是新冠肺炎,但是又缺乏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明确证据。比如一个患者有发热、咳嗽和乏力,14天内和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但是咽拭纸试验却是阴性的!这个时候肯定不能给他下明确诊断,因为缺乏病原学诊断。那这个病例就只能算疑似病例。怎么办?重新做咽试纸试验!在这个确认的过程中时间就慢慢流逝了。但是有一点好的趋势,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几天每天的疑似病例虽然都是新增一百多例,但是2月29号的时候疑似病例累积有851例,而今天只有522例了,总体来看疑似病例是在减少的。

二,疑似病例无法“一次性检测完”。上面也提到了,确诊病例肯定是疑似病例明确找到病原学或者血清学依据的!只要还有处于潜伏期的患者,那就很有可能还有疑似病例,只要有疑似病例那基本上也还会有确诊病例,而确诊病例肯定有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很有可能被感染上病毒,有的可能很快就表现出来,有的则带病毒潜伏。所以,要想彻底没有疑似病例,那么起码要在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的时间往后推两周以上。

希望新增确诊病例为零,新增疑似病例为零的那一天早点到来!加油!


骨科木匠刘医生


现有疑似患者几百人,每天确诊一两百人,为何不一次检测完?

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想法,为什么一次不把所有的人都检测完,当然还有人有其他的想法,把全国人民都做一次核酸检测,不是一次性就解决问题了没吗?



目前是不可能把全国的每一个人都做一次核酸检测,主要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感染的能力非常强大,运输储存和检测均需要全程保证安全,对检测核酸的实验室和运输储存的条件均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核酸检测成本极高,包括运输、保存成本和检测成本,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每个医院或者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检测条件。而且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一定检测一次核酸均提示阳性,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采样的标本不合格,患者在发病开始的时候复制的病毒比较少采样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把病毒逮个正着,运输储存标本不当影响检测结果,另外核酸检测试剂也会影响检测结果,而且检测一次核酸提示阴性,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并不代表着以后就不一定不会被感染。



所以目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主要是从疑似患者中来,对疑似患者均要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而疑似患者主要表现为:

1、发病前两个星期去过有新冠肺炎的地区,包括武汉、武汉周边或者武汉及周边以外的有新冠肺炎的社区。或者接触过来自武汉及周边的人或者接触过社区发病的患者。

2、发病前的两个星期之内和新冠肺炎患者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

3、家庭、医院、办公室、聚餐或者聚会出现聚集性发病。

4、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呼吸窘迫等表现。

5、发病早期抽血化验提示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或者减少。

6、胸部CT 出现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有流行病学历史,临床表现出现任意两条表现或者没有流行病学历史,临床表现三条都出现则需要高度怀疑新冠肺炎,及时按要求隔离和诊治。



新型冠状病毒成功侵入人体之后并不是马上发病,而需要潜伏1~14天才发病,而且目前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已经出现了第四代,所以导致了疑似患者并不是一次性全部出现,而是逐渐出现,而伴随严防严控措施和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诊断及治疗程序的简化,疑似患者也就越来越少,而新冠肺炎患者主要从疑似患者中来,所以确诊患者也逐渐减少,伴随疫情的发展,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疫情总有消失的一天,即各种数据清零的时候,从中国的疫情来看,逐渐好转,但是中国以外的疫情如韩国疫情等却不容乐观,而且有境外输入病例,所以目前疫情依然没有解除,目前依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佳园道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现在疫情已经在慢慢的控制,新增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都在减少。有人问为什么不一次检测完呢?下面来分析一下!

为何不一次检测完?

关于每天新增的疑似病例,虽然目前核酸检测的试剂盒供应充足,能让每一个疑似患者均能进行核酸检测,但每天新来的患者,并不一定都能出结果,有的第一次出结果显示的阴性,还需要第二次检测,只要有新增的疑似病例,总的疑似病例就不会一下都清零!关于每天总的疑似病例,有的检测一次有可能出现假阴性,比如英雄李文亮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直到第三次才呈阳性,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检测周期延长,致使疑似病例仍然存在。最后,疑似病例采集的形式、采集的部位、试剂盒的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都会造成疑似病例的假阴性!



小结:疑似病例只有通过核算检测阳性才能为确诊病例,医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使检测有一定的程序,这就造成了有的疑似病例不能一下都被确诊是不是!我们也不用太纠结于这,相信在很快的时间内,疑似与新增病例都会双双清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防护,努力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心护理,爱护一生,欢迎大家交流,喜欢记得关注吧!

护理小天地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已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正逐渐下降,其中我国疑似病人已不足500人,那为什么不能一次将这些疑似病人检查完呢?

对于高度怀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尚未经核酸检查或基因测序或病毒抗体检查确诊的患者,考虑为疑似病例。对于疑似病例,我们应进行核酸检查,但由于核酸检查阳性率欠佳,仅30%~50%,部分患者甚至需要连续数次检查才能确诊,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疑似病例确诊手段很明确,但仍不能一次检查完的原因所在。

新型冠状病毒相对狡猾,多数患者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呼吸道等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无明显症状,甚至以消化道症状为首要表现,易被误诊,而部分感染者可以无症状感染者的形式存在,而易被漏诊,所以大家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第一、医护人员有限

第二、严谨性

第三、标准要求

第四、确诊与疑似病例之间可能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我是青山飞鸟艺术,希望可以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