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2月29日,美國阿富汗塔利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了旨在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和平協議”。

美國承諾在未來3至4個月內,將駐軍隊人數由目前的1.3萬人,減少至8600人。

如果協議得到雙方良好執行,那美國將在未來14個月內,分階段從阿富汗撤出所有美國及北約盟國的軍事力量。

同時,美國還將推動釋放在押塔利班人員、重新評估和解除對塔利班相關人員的制裁、保證不干涉阿富汗內部事務。

阿富汗塔利班則在協議中承諾,不再讓阿富汗成為恐怖分子的庇護所。

協議還規定,阿富汗各方將於2020年3月10日開始談判,討論永久停火的時間和方式。

雖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簽字儀式上,強硬的向塔利班喊話:“遵守你們的諾言,與‘基地’組織一刀兩斷,繼續打擊‘伊斯蘭國’”。

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說:“如果塔利班遵守協議……(美方)將依據形勢開始減少駐軍”,並警告,如果塔利班食言,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廢除協議。

嘴炮通常都是狠話,可能做了一輩子生意的特朗普,表態更接近美國人的想法,“我TM打膩了!塔利班也TM打膩了!!我們TM都打膩了!!!”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所以,這個紙上談兵的協議,真正代表的是,美國人要“保持體面的”、“滿足自由世界禮儀的”、“舉著普世價值大旗的”——拔腿走人。

因為,美國根本沒有給出,未來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軍隊如何平衡的解決方案。

除了撤軍時間表外,其他的全是含糊話,承諾推動釋放……重新評估……、“保證不干涉阿富汗內部事務。

干涉別國內政是美國推進外交的基石,只有兩種情況下,美國才不會干涉別國內政:

1、插不進手;

2、沒幹涉價值。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阿富汗會插不進手嗎?

手還在裡面呢,何談插不進去?!

沒幹涉價值嗎?

沒價值打了18年,當時腦袋被驢踢了?!

而且,那個美國一手扶起來的阿富汗政府,根本不是塔利班的對手。

另外,塔利班雖然一度被打跑了,政府可沒宣佈解散。

也就是說,阿富汗領土上,有兩個名義上的政府存在。

兩個政府一個妞兒,想不打起來都難,畢竟阿富汗可不流行一妻多夫制。

更何況,這個美國扶持的現政府,在美國與塔利班和談時,被塔利班嚴詞拒絕參加,成了坐在邊上看熱鬧的“小媳婦”。

所以,承諾“不干涉”阿富汗內政,別說塔利班不信,估計美國人自己也不信。

但這麼一個倉促的“和平協議”,怎麼就能有模有樣的簽署了呢?

我們還是看看,跟阿富汗戰爭有關的四個數字吧,數字有時是會說話的。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18年——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系列恐怖襲擊,造成了2996人遇難;

不到一個月後(10月7日),時任總統小布什拒絕了,當時控制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將拉登送去中立國審判的提議。

躍馬橫槍的發表了,著名的“要麼你在我這邊,要麼你站在那邊”的演講。

隨即,以美軍為首,包括英國、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聯合部隊開入阿富汗,戰爭就此爆發。

小布什發動戰爭的理由似乎相當充分,“美國人流了血,我們要復仇”。但襲擊發生後26天,便完成了調查取證、排查嫌疑人、確定目標、軍隊開拔的全部流程,實在迅速得令人生疑。

但不管怎樣,這場歷時18年的磨難是如此之長。

以至於,最後進入阿富汗服役的美國大兵,在開戰時,尚在孩提時代。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2400人——戰爭對誰都是災難,除了賣軍火的;

美國雷霆萬鈞的打擊行動,迅速收到了戰果。

2001年11月12日,塔利班部隊逃離喀布爾。11月16日,在阿富汗北部最後一個據點被攻克,塔利班武裝被迫逃入深山區藏匿。

但美國人忘記了一點,他們享受的速勝,

當年大英帝國和蘇聯也在阿富汗的品嚐過。

同樣,他們之後承受的災難,美國人也要一一感受。

2006年,美國人尚在初醉微醺之中,駐紮在阿富汗的部隊,也只有區區20300人。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而在深山溝壑中蟄伏數年的塔利班武裝,卻通過大規模的鴉片貿易東山再起,從北約軍隊手中奪回了南部地區。

而後,面對嚴峻的局勢,美國不斷加碼。

2010年8月,駐阿富汗美軍已達10萬之眾。

但塔利班卻憑藉反美情緒日漸高漲,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不斷髮動攻城略地,重新佔領了70%的阿富汗領土,美軍和前輩一樣深陷泥潭。

在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美國付出了陣亡2400人受傷2萬多人的代價。

最終不得不承認,以武力消滅塔利班的政策失敗,只能通過談判和妥協來保全面子。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10萬——18年戰爭中阿富汗平民的傷亡數量;

與美軍陣亡2400人相對的是,死於雙方之手的阿富汗平民已超過10萬。

而這還僅僅是2009年,聯合國阿富汗援助團入駐後開始統計的數據。2009年之前的數據,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

據美國布朗大學出臺的《戰爭的代價》報告估算,從2001年到2014年聯軍逐漸撤退時,戰爭帶來死亡人數將近14.9萬人,還有16.2萬人重傷。

必須得說,大量阿富汗平民死於激進分子之手,美軍大規模屠殺平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美軍代表著執政當局。

但不管是誰實施戕害,真正承受18年苦難的,既不是美軍,也不是塔利班,而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民眾。

阿富汗的平民,才是最有權力控訴之人,可惜他們沒有發言的權利。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2萬億——美國在阿富汗的賬單;

美軍在18年中,直接用於戰爭的支出(包括購買軍火)高達1萬億美元。

另外耗資870億美元,用於訓練阿富汗安全部隊,但這支部隊根本不堪與塔利班作戰。甚至出現了,被塔利班滲透的學員,調轉槍口擊殺美軍教官的慘劇。

還有300億美元用於重建,但除了喀布爾市確有提升(美國人建立了醫院和學校,相比於塔利班政府時期有很大進步),即便在喀布爾郊區,農民們依舊為沒有水井灌溉而發愁。

雖然在大量外援催生下(接受超過1200多億美元的援助,單印度就提供了30多億美元),阿富汗過去10年的經濟平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2018年GDP總量突破200億美元,相較於2001年整整翻了8倍,但人均GDP還不到700美元,依然是一個貧窮國家。

美國還投入了100億美元,用來打擊罌粟種植,但阿富汗的罌粟種植和毒品生產不減反增,種植面積超過13.1萬公頃,鴉片產量則接近6000噸,佔全球產量的90%以上。

有趣的是,據德國新聞社發文稱:“每年有價值280億美元的鴉片,從阿富汗被走私到歐洲”,這一交易額甚至超過了阿富汗全國的GDP總量。

除上述這些“剛性支出”外,還有兩大項隱性支出——貸款利息醫療和傷殘護理費

為了支付戰爭開支,美國政府大量舉債,到2023年,美國將為這些貸款的利息支付超過6000億美元。

而為阿富汗戰爭退伍軍人,支付的醫療和傷殘護理費用超過1700億美元,未來40年需再花1.4萬億美元。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美軍走過大片罌粟田

難怪《紐約時報》給美國政府算了一筆賬後,質問道:

“在阿富汗花了2萬億美元,我們有什麼收益?”

當然收益還是有的,除了“引起阿富汗民眾的反感將自己從解放者變成侵略軍”、“給某國一個難得的發展契機”這些負面收益外。

成功將勢力觸角伸入中亞,導致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發生了一系列劇變,大概是美國政府唯一可見的收益。

當然,這也是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真實目的。

真正收益最多的是,“美國權貴階層和國防承包商及軍火公司,這些人在18年的苦難中,賺得盆滿缽滿。”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從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之後,三個如日中天的頂級大帝國——大英帝國、蘇聯、美國,都不約而同的將腳丫子伸進阿富汗,也都無一例外的陷在裡面。

究竟阿富汗有什麼魔力,讓大帝國紛至踏來?

是阿富汗有豐富的資源嗎?

也不知道,這塊土地是不是被天使吻過,周邊例如伊朗、巴基斯坦、土庫曼、烏茲別克,都是有名的油氣出生產國,可阿富汗至今沒有發現大型油氣儲備。

但如果看一下阿富汗的位置圖就能發現,它是個徹頭徹尾的十字路口。

東亞、南亞、西亞、中亞的交匯點恰恰在阿富汗,正是憑藉古商路的繁榮,喀布爾才會在信德語中,乾脆就是“貿易中樞”的意思。

但這個十字路口實在是代價沉重,縱橫於阿富汗的名字裡,既有波斯的居魯士大帝、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又有巴克特里亞王朝(中國稱大夏、吐火羅)、大月氏、貴霜王國、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隨便摸一個出來都是“能止兒啼”的狠人。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第一次英阿戰爭

等到工業文明後,各列強開始劃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貌似孱弱的阿富汗,一躍而成盤中珍饈和拓展勢力的前進基地。

於是1839年、1879年、1919年,拽掉渣的大英帝國三徵阿富汗,結果和隋煬帝差不多。

1979年,橫行一時的蘇聯入侵阿富汗,拼死拼活打了10年,填進去 1萬4千多條命,灰溜溜的走了。

強大無比的美國,這次又來搞了18年,還是重複前輩的結果。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歷次阿富汗戰爭,總是在印證了一個真理——“刀下不死無名之鬼”的阿富汗人,並非不可擊敗。

但久戰不決的巨大消耗,足以讓所有大帝國,感到戰爭不划算。

而本就一無所有的阿富汗戰士,則用“不划算”這件武器,拖垮了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蘇聯和美國,成就了“帝國墳場”之名。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家鄉特色簽約內容

歷時18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收穫了4組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