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有人说当下中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郭瑞炜老师


深有同感!

写母爱作文,必是“雨天送伞”“发烧送医”;写公益作文,必是拾金不昧、扶老奶奶过马路;写景作文,必是以游踪为线索,一路花红柳绿……

学生作文无个性,与应试教育、作文教学,以及文创环境有关。

说一件事儿。因为学校月考评比,排名靠前的班级,能得到一笔奖金。虽不多,但教师收入渠道有限,大家比较在乎,明里暗里都在较劲。某天偶尔听到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其方法令人哭笑不得。怎么说?对学生有三个要求:第一、字数,必须写完所有作文格,不许留空;第二,错别字、语句不通不许涂改;第三、开头结尾要按固定套路写。

难怪他的班级,每次月考语文成绩比别人好,原来有秘笈啊!仔细想想,他的做法颇有道理:字写得多,阅卷老师肯定倾向于多给一些分(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头条及悟空问答的青云计划,对字数的要求,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搞得现在字数“通货膨胀”,真赶不上趟儿了)。为什么呢?几百上千份作文,需要在半天时间内半阅完,怎么可能字字句句阅读?只能凭感觉,字数多,想必内容充实,多给点分是应该的嘛。

错别字语句不通不许涂改,也是基于第一个原因,阅卷老师不会认真看内容,如果卷面潦草,却十分扎眼,容易被扣分。开头结尾按套路写(这些套路预先背诵过),看起来文辞优美、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更能给人好印象。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威力。而这不过是平时月考而已。更重要的中考和高考,作文模式化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许多老师要求学生背诵不同主题的经典范文若干篇,或者将这些范文的结构拆解出来,整合相关话题的关键词,然后要求学生在此构架上填充内容,快速作文。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千篇一律才怪。

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历来是跟着考试要求走的。以前多为命题作文,有人认为限制了学生思维,建议改写话题作文。但话题作文写来天马行空,目的性不强,老师指导也困难,于是又出现半命题作文,算是一种折衷。

无论写哪类作文,老师们的指导方法都类似:如何开头结尾过渡,如何铺垫烘托设伏,如何描写议论叙述,如何点明中心……说起方法来滔滔不绝,各种名词令人眼花缭乱。我只想问一句:老师,您自己写过多少作文呢?

老师不写下水作文,如同站在岸上教人游泳,教的肯定都是花拳绣腿。每每看到一些股评人教人买股,内心就觉可笑,这么厉害的招数,何必教给别人呢?自己一个人闷声发大财好了。

其实,作文教学哪那么多道道?记事作文,把事写清楚就可以了;抒情作文,情感真挚就可以了;议论文呢,准确有力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就可以了。没那么玄乎。前年有个叫范雨素的女人,钟点工,从未接受过写作培训,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一文成名。我看她的文字,朴实无华,但很真实,所以打动人心。

这就说到文创环境。

以前是传统媒体把持话语权,普通人我手写我心的个性鲜明的作品,根本没有生长空间。这样的文创环境下,作文教学当然也不能逾矩,所以大家写出来的作文,全都长着一张群众脸。

现在自媒体时代,百花齐放,倒催生出一批优秀的写字人。可惜最近也有收紧的趋势,令人遗憾。

好的有个性的作文,应该是在深味生活的基础上,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诚恳地表达出来。至于文辞是否优美,倒在其次了。


毫米


因为没有内容可以写,所以会造成千篇一律。

我教过一个孩子,只从他开始写作文差不多都会用到“白驹过隙”这个词,只要遇到形容时间过的快的时候,有时感觉他会想法把这个词用上,为什么我会注意到这个词呢,因为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一般学生都会写“时间过得很快啊”或者“时间一不小心溜走了”,看到“白驹过隙”的时候眼睛一亮,突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了,后来慢慢发现这个学习写作文的时候总出现这个词,我一问他,原来这个是他妈教的词,说是形容时间过的快的,一般小朋友都不知道的词,从此以后,他就经常出现这个词了。

这也说明,孩子们写作文太缺乏素材了,导致千篇一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看书太少,

虽说现在不少学校都布置的有阅读的作业,包括阅读的书本也有规定,但是真的能做到的能有多少呢,有多少家长重视了呢,你想想,孩子放学回家,玩着手机的家长指挥着孩子去看书,有几个孩子可以看进去。

再说了,现在的作业比较多,写完作业可能都十点多了吧,都已经困了,哪还有精力去看书呢,因为看书的作业又没法检查,所以更多的可能就是应付。

2.看了不会用

老师和家长只会要求孩子去读书,去阅读,但是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可能就没人教他了。

就像我们平时看到了一个笑话,呵呵一笑,过后啥也不记得了一样。孩子不知道怎么把阅读中学到的东西用到写作中去。

3.孩子见识少

孩子上学忙,不是在上学就是在辅导班,好不容易遇到个假期,很可能也是在辅导班度过的,家长呢,工作压力也大,也很少会带孩子出去玩。

这样说吧,学校要求写一篇关于出去玩的作为,你说这些没出去玩过的孩子有啥写的,写在小区玩了啥,还是在辅导班玩了啥,所以是没有素材可写。

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是因为没东西可写造成的,想让有东西可写,那就需要多看、多想、多走。


然规教育说


学生学业负担重,在书山题海中艰难跋涉。没时间静心读书,更不能随心所欲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日常读书是为了完成阅读理解题,应付考试,功利性强,肢解了文本。死记硬背几句美文是为了粉饰作文,装点门面,并非出于真心热爱。

也许是繁重的学业压力(课程多,难度大,作业多)让孩子们疲于奔命,他们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美丑恶,视而不见,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活鲜鲜的生活素材。缺少了真实的独具个性的第一手作文素材,写作就只能胡编乱造,七拼八凑。

既不能输出,也没有输入,只能按套路出牌,千篇一律的作文就层出不穷了。



轻轻松松学语文


很高兴能够回答关于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现在很多小学生写作文,非常痛苦,写一篇作文要一个两个小时。他们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写什么?作业必须完成,怎么办?有的同学就找作文书抄或者上网搜索,或者就是记流水账。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原因呢?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太单调。有时间要么玩手机,要么看电视,很少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生活当中的积累太少。我们都知道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师在讲作文的习作的时候,很多都会用一篇范文来引导学生习作。这个时候就给学生创造了千篇一律的机会,本来他们就没有素材,这个时候好不容易来了一根稻草,能不借来用?

前两天悟空问答里面讲武汉一个小学生语文期末考试90分是全班倒数第一名,可想而知第一名多少分?我们这里期末考试语文最高分99.5分。也就是说作文扣了0.5分,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期末考试的语文卷子中作文的批改都是没有全部认真的批阅。学生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会说:写作文的时候,开头和结尾认真写,中间随便把字数凑够。就能拿高分!!

我们现在的语文学习很多时候抓的是字词的听写。孩子缺乏理解能力的训练,孩子多读点课外书,字词句的能力自然上去。所以我们要写好作文,不光要掌握写作的技巧,还要多注意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留意生活。还要树立一些很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有一个很明确的中心。有的同学写作文的时候,停停写写,不能一撮而就,这是不对的。我们写作文先要构思好写什么?然后采取什么写作顺序,重点写什么?要一鼓作气!



传奇人在


的确,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从书写格式到内容题材大都一致,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学生才刚开始学习写作,处于模仿阶段,再加上所学的词语不多,阅读的文章以课本内容为主,所以他们在写作时就会感到无话可写,只能借鉴作文书上的例文来仿写,当然就会出现雷同。

第二,在这个以分数为主的时代,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你的语文成绩,可是那么多篇作文让一个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认真批阅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给作文打分时,很多老师首先会看你的作文字数是否够,其次再大概看一下开头语句是否通顺,就大概给一个分数,所以老师在平时辅导学生作文时也会依此为重点,学生为了能多写一些,就会像记流水账似的加字。

第三,写作是和平时的阅读积累是有关的,可是现在的学生作业负担大,花在阅读上的时间不够,再加上平时生活中很少接触学习之外的事,就谈不上生活感悟等,缺少创作素材,那在写作时只能是依据课本或作文书上的题材来写,出现作文千篇一律就不难理解了!



数学伊甸园


当下中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的确存在,这正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恶果。

我是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教学将近30年了。我主张写作文应该是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作文呢,不讲究套路,甚至没有章法,学生自愿去学习,愿意怎么学就怎么学,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那么平常的考试呢也要以此为标准来判定学生,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才会保持高涨,也就是说学生呢才愿意写,能够写出好文章。

有的学生他不愿意写,但是如果这个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他有一个喜欢的笔友,他愿意跟他交流,愿意写信,那么这样的文章也会打动人,也会感染人,这也是对写作能力的一种锻炼,但是这种方式,在中学阶段是不可能大面积推广的。也就是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非常关键的。

但是事实上,现在的写作却不是这样,老师从小学就开始给孩子们立规矩,应该这么写,应该那么写,应该选这样的题材,不应该表现那样的题材,结果呢,就把一个个的套子,一个个的框框,把孩子给束缚住了,孩子按照这样的思路往下走。而老师在阅卷的时候千篇一律的,也是按照某一个套路去看待学生的文章。这样学生,思想上,被束缚住了,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上被限制住了,写出来的文章就难免会雷同。

有时我痛心疾首的在想,我们这些年其实教学生写作文就是让学生说假话,说套话,说空话,说一些没用的话,其实,这是多大的浪费呀?还不如让学生愿意怎么写怎么写,愿意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愿意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这样,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很可能作用更好一些。

学生写作雷同,责任在教师,责任在我们这一个浮躁的社会。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因此我们可以畅想,什么时候当这一切环境都改变的时候,人们不再把写作当成获取高分数的唯一目标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写作很可能就会出现让人欣喜的变化了。

我是一名教语文的老师,很期待能够跟大家一起沟通交流,我们共同进步。


焦老师讲教育


中学生的作文是否千篇一律不太清楚,但别出心裁的肯定也有,毕竟现在妙笔生花的理科生也大有人在了。我们家只有小学生一枚,就从小学生的角度去聊聊吧。

女儿二年级的暑假,学校组织过一次亲子作文班,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上课,回家一起写作文。那次的作文课,主要教孩子们写记叙文。课堂上,老师从怎样开头,怎样写中间,怎样结尾,哪里要详写,哪里要略写,怎样确定立意,怎样用修辞等等,很详细的教孩子们如何写好一篇文章。每一堂课结束后,老师都会布置作业,文章名称是统一的。

对刚开始学写作文的孩子来说,要组织出一篇文章只能是模仿。课堂上老师怎么讲的,举了哪些例子,他们很容易换汤不换药的套用。这其实也无可后非,毕竟谁都不是天才。这种统一的命题,统一的写作公式,统一的行文技巧,很容易写出看起来千篇一律的文章。

但越往后,越到高年级,随着孩子们的阅读量还有生活经验的差异越来越大,慢慢地,写作水平的距离也就拉开了。阅读量大的孩子,好词好句积累得多的孩子,有比较多的生活体验的孩子,喜欢动脑筋思考、爱写日记的孩子,文章可能会相对出彩一些。

所以,到了高小甚至中学还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的孩子们,要么,是还没有找到写出“爆款”的方法,要么,就是对写作文没有太大兴趣,只是为了交作业而完成任务而已。

愚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海涵🙏🙏





诺娅文心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来聊聊自己的见解,这种现象是的确存在的!

从小学角度来说,作文经常考的无非是写人记事状物,然尔摸清规律的孩子们,就开始放起大招来了。

“不是都说作文难嘛,我怎么就不觉得呢,你看看我,一篇作文写四五年都不用变,照样没问题!”

这种情况我就经常遇到,特别是在全区统考这样的批阅试卷中,更是让你痛不欲生啊。比如说,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好嘛,我了个神啊,全区三千多名学生,我在批阅作文时,都快要疯了,怎么形容呢?早点吃完,就开始了作文批阅工作,看完扶爷爷过马路,过了五分钟又一篇过马路,再然后就开始不停地过马路。我的神啊,我们上学时就写过马路,我刚上班时作文还在过马路,到了正规统考时,还在过马路。

这样的沉旧素材,如何能够提起兴趣啊,也幸运我早点吃得少,要不然得以一百八十迈的速度冲向水房啊!每次批阅作文,越到后面越是一种煎熬啊!

当然,这种情况跟孩子缺少生活经历是有关的。现在的孩子是被关在钢筋水泥房里长大的,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少,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没有生活经历,又不懂得留意身边的点滴,没办法只能借鉴所谓的烂大街的满分作文选,于是,一个过马路写了四五年,都不带换的!

你说,又是谁的错呢?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一部分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非常优秀的,阅读他们的作文就如同欣赏一场文学盛宴般,让你精神倍爽儿!

如若不然,每篇作文都如此得千篇一律,这还怎么得了?

列位老铁们怎么看呢?


说文写作


中小学生作文没有特色,千篇一律,不外乎几个原因:

一,语言单调乏味。同一个作文题,如果没有足够的拓展积累,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翻来覆去就是课堂上老师教给的那些字词句,无论你怎么变着花样,堆砌出来的总归是死板单调的。

二,缺少观察。现在中小学生作业负担之外,又是各种补习班,还要兼顾一下手机游戏,哪有时间来观察生活发现美?而作文要想写出新意写出个性来。一定是平时有深入观察和思考的。

三,平时的学习习惯。写好作文,还需要平时字、词、句、段、篇的积累和反复琢磨。有没有上课笔记的习惯?有没有平时看书摘抄的习惯?有没有在想到一个问题时自己查阅资料的习惯?有没有出去旅游玩耍时随身带笔记的习惯?

在一个班级中,一次作文难得有一两篇称得上有特色的就不错了,要期望每个学生都能拿出自己的表达来,需要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共同努力。

语文一科,重在习惯、积累、观察、思考。


朵云流觞


我是冀老师,从事语文及作文教学29年,创编金点金作文教学法,在此愿意和大家分享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详尽解答同学们在作文方面的种种困惑和问题。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的作文知识,冀老师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我感觉:当下中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原因在于:

一、老师的作文教学注重教大众化的人人都知道的作文理论知识,不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打开的训练,致使学生思维固定、懒惰,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出现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

二、老师给学生现成的范文。现在信息发达,网上的范文也太多,学生思维没打开,只觉得范文是最好的,所以顺着范文的内容与顺序写,作文不千篇一律才怪呢!

三、老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源于生活去抓素材,没有引导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总是引导学生背好词好句往文章里套用,相同的题目,相似的好词好句,相似的抄套凑的恶性循环,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也就不奇怪啦!

四、更有甚者,还引导学生抄写网上现成的作文,考试前多背几篇,以备考,这样,写出的文章能不千篇一律吗?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要做到:

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素材、方法及字词句段等不要跟自己以前一样,更不要跟别人一样,引领学生去求异,慢慢地,同学们的思维就打开了。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雪花动画,然后结合自己的感觉说句子写句子,要求每个同学说出和写出的句子都不能和别人有任何相似的地方,学生造出的句子真的就都不一样的。



二、如果相同的题目,老师想给学生讲范文,要在引导学生写完作文后,再给他们范文,让他们对照自己文章和范文相比,有哪些超越范文和不如范文的东西,告诉他们:文章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迷信范文,你可以写出比范文更好的文章!给学生树立信心,他们的文章会越来越好!



三、作文课堂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注重引导学生源于生活去抓素材,教他们抓素材的方法。每个人经历不同,抓的素材也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素材,但不同的人的感觉不同,立意的角度也是不同的,怎么能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呢?



四、严格控制学生抄套凑的现象,引导他们拒绝抄套凑,写自己的感觉,写自己的东西,训练一段时间,就会大有好转。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提问,交流,让孩子早日走出作文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