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前幾天書友群裡有一個人在問,感覺自己思維混亂。想學習一下邏輯學,不知道該讀哪幾本書。看到他的問題之後,群裡那幫書蟲們開始七嘴八舌的給他推薦各種書。說著說著就聊起來想要入門邏輯學,應該怎麼辦。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還有幾個熱心腸的書蟲,在問清楚提問者的具體情況之後,給他單獨列出來一份書單和計劃。這份計劃中包括從易到難列出來的書單,還包括幾個知名大學裡的網課。

說到這的時候,有個人問:“為什麼不學數學、概率論、微積分、代數、拓撲學,這個邏輯學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他問完之後,群裡就開始科普邏輯學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關於邏輯,很多人都會有這種誤解。覺得邏輯只有數理化等理工科才用得到,想要學好邏輯,只要多做數學題就行了。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邏輯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說話寫字,大到做出意義重大的決策,邏輯都是支持我們日常行為的根本。

先來解釋一下邏輯是什麼,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方法。我們的知識和思維來自對物質世界的觀察,在觀察之後把其中共性問題總結成為普遍規律。這些普遍規律就是廣義上的知識,在知識形成之後,在用來解決現實中其他問題。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比如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氣象以及太陽和月亮的變化,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之後根據二十四節氣,來提前安排農業生產生活。這個過程就是用邏輯,完成知識遷移的過程。

既然邏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那為什麼我們卻感覺不到呢?這是因為邏輯與其他學科存在不同。邏輯本身不生產知識,邏輯知識提供一套規則和方法,讓我們可以組織和運用知識。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讓我們以居里夫人發現鐳元素來舉例說明。鐳元素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元素,在居里夫人發現並提純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居里夫人的實驗過程只是把這種元素從自然界中提煉出來,並不是創造出一種新的元素。

在實驗過程中所用到的提純方法是經過無數人經過大量實驗之後,總結出來的步驟和經驗。這些步驟和經驗,就是依照邏輯總結出來的知識。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掌握一套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大幅提高思考的效率。今天這篇文章內容,就要聊聊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有什麼用。

提高判斷能力

邏輯學強調論證,我們得出的結論必須依照客觀條件,根據嚴格的推導過程得出。比如我們做決定,就是一個依據客觀事實得出結論的論證過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出大量的決策。小到中午吃什麼,大到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一個好的決定,影響了我們未來幾十年的人生走向。那麼該如何做決定呢?或者說什麼樣的事實,促使我們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做決策的過程,是一個相對比較理性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在做決定之前,要充分考慮來自各方面的客觀事實和信息。在經過綜合對比之後,得出的結論才是現實可行的。接下來說一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事,如何判斷女神是不是喜歡自己。以此來說明,為什麼客觀事實對做決策如此重要。

假設有三個男生,分別是小王、小李、小趙,他們最近都在追一個女神。對於女生是否喜歡自己,他們得出的結論驚人的一致,那就是女神只喜歡自己。那麼是什麼讓他們得出這個結論呢?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我們先來看小王的判斷依據:

  1. 女神經常邀請他出去玩
  2. 女神經常跟他分享日常生活
  3. 女神不排斥單獨跟小王出去玩,比如看電影、去KTV、一起吃飯、一起逛公園等等

根據這些客觀依據,小王得出女神喜歡自己。

看完小王的判斷依據,我們再來看看小李的判斷依據:

  1. 小李比其他兩人成績好
  2. 小李比其他兩人個子高
  3. 小李身邊有很多女生在追他,這證明他更受女生歡迎

根絕這些客觀依據,小李得出女神必須喜歡他,要不就是女神眼瞎。

看完小李的判斷依據,我們再來看看最後一位追求者,小趙的判斷依據。其實小趙的判斷依據很簡單,只有一條:他都跟女神叫老婆了,女神就應該喜歡他。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看完了三位追求者的判斷依據,你覺得女神會接受誰?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還用得著邏輯分析?儘管這個判斷依據很簡單,但是依據客觀條件得出可信結論,卻符合邏輯學的論證過程。

就像前面提到的,儘管有時候我們意識不到,但是邏輯學存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降低溝通難度

溝通是人的本能,溝通方式可以分成語言溝通和文字溝通。儘管我們每天都會有溝通需求,但是懂溝通、會溝通的人卻很少。比如有的人在說話時經常會出現我說前門樓子,他說胯骨軸子的情況出現。再比如很多人在寫報告或方案的時候,寫出來的東西讓別人看的一頭霧水。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之所以會出現溝通困難,其中一條原因在於邏輯不通。那麼邏輯咋溝通的過程中是如何體現出來的呢?下面我們就用另一個大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事來簡單說一下,如何寫論文。

首先來看看一篇合格的論文,應該包括哪幾個方面:

  1. 這篇論文研究什麼問題
  2. 研究這個問題有什麼用
  3. 研究過程中用到的方法和理論依據有哪些
  4. 研究過程中用到哪些樣本,以及對這些樣本做了什麼處理
  5. 具體研究過程
  6. 根據研究所得出的結論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寫論文是一個嚴肅的過程,儘管每篇文論的篇幅不同,但是大體上都會包括這幾個方面的內容。之所以要在寫論文的時候包括這幾個方面,是因為可以降低我們的溝通難度。比如一位教授在看到這樣一篇論文之後,基本上不會產生溝通難度。

對於學生們來說,按照這個框架去寫論文。自己只需要把相應的數據和記錄進行整理,在撰寫論文的時候會輕鬆很多。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影響溝通雙方的因素有三個:對信息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價值觀。溝通雙方對信息的掌握程度和價值觀受太多因素影響,很難達成一致。但是理解能力的差異卻可以通過提高理解能力來縮小之間的差距,從這個方面來說,也就是降低了溝通的難度。

提高認知能力

今時不同往日,過去誰掌握了信息,誰就掌握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的傳播效率被大大提高了。過去人們獲取信息只能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等紙面傳播渠道,而現在手機、電腦等等新的渠道出現,讓人們輕而易舉的獲取過遠超過去的信息量。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此外,在過去人們想要獲取信息,只能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等傳統方式。而在互聯網出現之後,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網站等等渠道,輕而易舉的收集到遠超過去的信息量。

相比過去信息的匱乏,現代人的困擾已經變成信息過載。學會從龐雜的信息中,辨別那些真實的、有效的信息,是每個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和常識。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之所以會出現信息過載的情況,是因為信息的發佈渠道已經從原來那一小撮人手中,轉移到每個人的身上。只要個體願意,拿起手機發一條朋友圈就算是創造了一條信息。這種情況也讓信息的數量劇增,增加了我們辨識信息質量的難度。

下面就舉個例子來簡單說明一下這個問題。

公眾號自從上線之後,讓一大批人憑藉文字實現財務自由。公眾號本身是以圖文的形式,向大家傳遞信息。但是很多公眾號在傳遞信息的時候,喜歡夾帶私活。比如前幾年特別出名的咪蒙,就是以文章煽動讀者情緒的典型。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前幾天我在一個著名公眾號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它的標題是《武漢封城一個月之際重讀:沒記性才是中國人的通病》。這個標題咋一看沒什麼問題,但是細想想好像問題很多。大多數人看到這個標題之後,會想到柏楊的“醬缸文化”,會想到魯迅先生筆下“國人的劣根性”。

但是“沒記性”僅僅是我們自己的通病嗎?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說過:“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與此類似的觀點在許多不同的觀點中同樣存在。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既然這是人類共同存在的通病,那麼這個標題寫的是不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謬誤?

一個對邏輯學有基本瞭解的人,在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很難被它影響。但是那些對邏輯概念瞭解不多的人,在看到這個標題之後會被煽動。就像當年咪蒙們,“忽悠”年輕女性那樣。

學好邏輯的三個用處:增強判斷能力、降低溝通難度、提高認知能力

瞭解邏輯學的基本概念的優勢不止這三個,要想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習邏輯學。從

演繹、歸納、類比三個基本邏輯學形式中,找到有效學習知識、應用知識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不被別人輕易“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