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外星生命有譜?科學家首次發現外星蛋白質,氘氫比例前所未見

  地球的生命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家研究至今,也無法確定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到底是怎麼“無中生有”的。很多科學家研究隕石樣本,發現了一些構成生命的基本要素:如RNA的關鍵成分核糖、結合並形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等,它們都參與和見證了地球最早生命的誕生。

外星生命有譜?科學家首次發現外星蛋白質,氘氫比例前所未見

  據《每日星報》3月2日報道,科學家首次在隕石中發現了一種完整的、未知的蛋白質——“血石蛋白(hemolithin)”。如果後續經過驗證,這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被確認來自外星的蛋白質。

  在過去幾年裡,科學家們確定並認同來自外太空的隕石可能為地球生命帶來一些必要元素,陸續發現了核糖、氰化物、鑽石、氨基酸及有機物質後,科學家們還想從隕石中發現更多。由物理學家 Malcolm McGeoch領導的哈佛大學、PLEX 和 Bruker Scientific公司的研究團隊通過利用最先進‘質譜技術’重新審視了被發現含有氨基酸的隕石,意外地在1990年墜落在阿爾及利亞、被命名為“Acfer 086”的隕石上發現一種全新蛋白質“hemolithin”,即血石蛋白。

外星生命有譜?科學家首次發現外星蛋白質,氘氫比例前所未見

外星生命有譜?科學家首次發現外星蛋白質,氘氫比例前所未見

  血石蛋白是一種相對較小的蛋白質,主要由甘氨酸(amino acid glycine)組成,末端帶有鐵,鋰和氧。而且蛋白質尖端形成氧化鐵可利用光將水分解為氫和氧。儘管所有這些元素對於科學家來說都是熟悉的,但這是地球上首次看到這種構造。主要它的結構和地球蛋白質類似但又不一樣,它們最大區別在於血石蛋白的氘、氫比例在地球的蛋白質沒有出現過,反而和奧爾特雲的彗星上觀察到的一致。

  同時團隊也指出,他們發現的可能不是蛋白質,也有可能是一種聚合物的大分子。因此團隊下一步的研究就是獲取光譜並使用建模軟件來嘗試複製產生相同或相似光譜的結構,幫助確定它是蛋白質還是另一種未知的聚合物。

  論文通訊作者朱莉·麥基奇(Julie McGeoch)表示:“這是一種很好的分子,它可以分解水,從而使其成為化學的第一能源,就其質量和與太陽的距離而言,還可以繼續在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表面進行生物化學。而且這可能適用於整個宇宙的行星。”

外星生命有譜?科學家首次發現外星蛋白質,氘氫比例前所未見

  而沒有參與研究的來自澳大利亞CSIRO天文學家和化學家Chenoa Tremblay表示:“最新研究顯示由於重力降低因素,蛋白質更容易在太空中製造合成並且蛋白質大分子足夠穩定。因此我們非常確定蛋白質很可能存在於太空中。”

  沒有蛋白質就不可能存在生命,儘管不能證明它是屬於外星生物的,但這種蛋白質的發現還是表明生命的構成要素可能已經存在於太空中,對於人類想像外星生命出現和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一絲線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