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長風龍門會友鏢局大歷史:從官方到民間再從官方到民間,一個輪迴

中國最早的信息傳輸媒介是烽火、信鴿;

書信、戰報、軍事機密等一般使用驛站傳遞。

驛站是官方建立的。

長風龍門會友鏢局大歷史:從官方到民間再從官方到民間,一個輪迴


最早的驛站可以追溯到隋唐年間,

在唐玄宗時期,全國有一萬多驛站,

從事八百里加急傳輸的驛吏有三萬多人。

當年安祿山在河北造反,僅僅一個禮拜唐玄宗就在長安收到叛亂的消息。

這種傳輸速度是很快的了。

我們知道,驛站是專門為朝廷押送一些往來信件的,

只為朝廷服務,走的也都是官道,有很大的侷限性,

驛吏基本上算比較勞苦的公務員,由國家供養。

除了能給親戚朋友順道送一些東西之外,不會對民間開放。

雖然當時沒有電子商務,沒有淘寶、京東,但是民間的物流需求還是很旺盛的。

比如像賈敏那樣遠嫁到姑蘇,自然想寄一些當地的特產給賈母送過去。

這種需求催生了大量的民間物流安全保障機構,

最典型的就是鏢局。


長風龍門會友鏢局大歷史:從官方到民間再從官方到民間,一個輪迴

尤其是明清時期,隨著我國金融業的興起,鏢局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鏢局的買賣叫做“出鏢”或“走鏢”。

鏢頭按腳程遠近、貨物價值獲取不同的“鏢利”。

比較大的鏢,都會提前簽訂鏢單,約定雙方利益。

有的鏢單會非常複雜,約定鏢損、附加值等等,跟現代的合同有的一拼。

運鏢的時候,一般由總鏢頭或是經驗老道獨當一面的鏢頭來押鏢,

他們拿著接收鏢物的清單,再帶上官府開的通行證。

因為行路難,他們往往都走官道,走官道自然會像西遊記的師徒四人一樣遇到很多關口和驛站。

遇到關口的時候,鏢師們就拿出通行證給官兵門看一下。

為了避免糾纏,如果鏢利可觀的話,他們就會順手塞給官兵一些銀兩。

一些經驗豐富的鏢師在官道上一路暢行無阻,就是因為關係硬;

就像《書劍恩仇錄》裡描述的一樣,幹這行當,

“七分靠交情,三分靠本領。”

大部分鏢師都是有功夫的,但絕對不是絕世高手。

再譬如遇到非官方的,也就是說劫道兒的賊,鏢師會怎麼應付呢?

如果他們發現路中間擺著荊棘條子,就知道前面有事了。

這叫“惡虎攔路”,這些荊棘條子不能自己挑開,

挑開了你就犯事了,那就只有廝殺一條路了。

行話叫“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你必須要準備和劫路人喊話見面來利益博弈一下。

一般情況下,如果遇到晁天王這樣的悍匪,那就完了;

如果是中匪,自己打不過,這鏢利可以送出去一點,算交朋友了;

如果遇到小匪還寸步不讓,非要劫鏢的,鏢頭會下令“輪子盤頭”。

這就是要打架了。

只聽得鏢頭吼一聲:

“輪子盤頭,各抄傢伙,一齊輪鞭,鞭虎擋風!”


長風龍門會友鏢局大歷史:從官方到民間再從官方到民間,一個輪迴

就是把所有鏢車攏成個大圈,開始動手。

等趕跑賊人之後,鏢頭再喊一聲“輪子順溜了,河吾——”

非常有趣。

這種黑話就像“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一樣,

在運鏢這一行裡是很常見的,只是現在大部分都失傳了。

一般沒什麼江湖交情的,是萬萬做不了這行當的。

因為到了晚晴時期鏢局已經跟武館一樣競爭激烈,是會有人踢館子的。

那些新成立鏢局的大當家,往往第一次鏢都押不好,

因為有些同行會扮成匪徒劫你的鏢車。

所以第一次押鏢至關重要,是關係到將來鏢局生意的大事。

如果鏢被劫掠而空,叫“失鏢”,

這種事也不少見,因為競爭太激烈了,大家都要一碗飯吃。

所以鏢師在每走一趟鏢之前往往要打點家裡的一切,做好一旦出事便不再回家的準備。

到了清朝末期,隨著票號的逐漸衰敗,

鏢局的主要業務對象就轉化為給一些有錢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飾,

保障其人身安全,等等。

於是乎各路鏢局發展出六大鏢系, 即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人身鏢。


長風龍門會友鏢局大歷史:從官方到民間再從官方到民間,一個輪迴

看到這裡,其實大家心裡應該很明瞭了。

隨著社會生活的日益複雜,鏢局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廣泛,逐漸形成現代物流、現代安保的前身。

當年晚清政府大臣李鴻章的家宅,就是由北京八大鏢局之一的會友鏢局派人保護的。

一些犯了罪的江湖遊俠,進城後若住在鏢局,官府是不敢輕易緝拿的。

一來因為鏢局勢力大,二來鏢局往往都有靠山,

會友鏢局的後臺便是李鴻章,利益輸送是很可怕的。

民國後,隨著火車、汽車、輪船的大規模應用,傳統鏢局逐漸難以為繼。

北京八大鏢局先後關閉,有三百餘年曆史的會友鏢局,是在1921年倒閉的。

我國在物流正式對民間開放之前,一直都是由郵政局承擔的。

之前郵政局是個很牛逼的單位;

現在的中國郵政銀行、EMS、中國聯通、電信、移動都是從郵政局分離出來的。

隨便哪個都是巨無霸。


長風龍門會友鏢局大歷史:從官方到民間再從官方到民間,一個輪迴

物流等行業開放之後,這些國企註定是無法做過民企的。

像圓通、申通、順豐等大拿,都是一開始做一些簡單的帶貨業務,

然後從很小範圍內的物流、服務入手,漸漸鋪向全國的。

最早做物流的民企是宅急送,反而做得沒有三通一達那麼大。

現在的物流公司跟古代鏢局不同,

雖說沒有武器配備,但是基本一路上都有監控,哪出的問題很快就能找到,

只要想查,你還沒銷贓,過不了兩三天叔叔就能請你喝茶。

在上世紀90年代一些行業方興未艾的時候,

確實有很多的悍匪殺人越貨,像張子強那樣敢劫運鈔機的都有很多。

但是現在中國的犯罪成本太高了,而且各種科學技術大幅增強,

天眼遍佈每個角落,破案率提升了很多很多。

所以像鏢局那樣靠武力的“公司”也漸漸失去市場。

這是很好理解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犯罪成本高壞人就會束手束腳。

當今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照樣各種打砸搶,關鍵還是鐵拳不給力,

當局沒有足夠的權威性和震懾力。

我覺得我們的體制是很好的。

暴力機構如果向民間傾斜,對一個國家來說未必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