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甘羅幫秦國取得十六座城池後,為何突然消失?只有一種最合理解釋

甘羅是秦國名相甘茂的孫子,他聰慧過人,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聞名於天下。甘羅是戰國晚期有名的辯士,他曾以三寸不爛之舌就輕鬆幫助秦國取得了十六座城市,秦王嬴政為了答謝他,便將其封為相國,故而,甘羅也成為了秦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宰相。

甘羅幫秦國取得十六座城池後,為何突然消失?只有一種最合理解釋

十二歲就封侯拜相,這在一般人看來的確不可思議,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自甘羅擔任秦相之後,歷史上就再也沒有關於他之後的記載,這位秦相的結局也成為了千古之謎,那麼,甘羅的結局究竟如何?他在擔任秦相之後又做了哪些事情?

甘羅本是呂不韋手下的一個門客,呂不韋見到其聰慧過人,便將其收到了自己的府中。呂不韋是秦王嬴政時期第一任相國,甘羅因為呂不韋的關係,也就成為了秦國的客卿。

甘羅年紀輕輕,就有鴻鵠之志,可惜的是,因為呂不韋手下才士頗多,再加上甘羅又是孩童,所以他始終不能得到秦王的青睞。為了進身,甘羅只好等待時機。

甘羅幫秦國取得十六座城池後,為何突然消失?只有一種最合理解釋

秦王政三年,嬴政打算聯合燕國攻打趙國,當時,燕王姬喜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便將燕太子丹派遣到秦國當了人質。嬴政知燕王真誠,出於禮節,嬴政也準備派大臣張唐赴燕國擔任秦相。張唐作為秦國大臣,本應該遵循秦王旨意赴燕為相,可惜的是,張唐卻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因為赴燕需要經過趙國,所以張唐唯恐被趙國捉住,於是其便有意拖延入燕的時間。

張唐有意拖延,這就讓秦相呂不韋非常不滿,甘羅瞭解情況後,便主動找到張唐說服之。為了幫助張唐赴趙,甘羅決定親赴趙國為張唐打通關節。呂不韋對這個十二歲的少年非常欣賞,為了秦燕合盟,呂不韋便答應了甘羅的要求。

甘羅幫秦國取得十六座城池後,為何突然消失?只有一種最合理解釋

甘羅帶著禮品來到了趙國,他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來意,便將秦燕合盟攻趙的事情告訴了趙王。趙王大驚失色,甘羅見狀,於是他便拱手說道:"燕趙乃是世仇,要想讓秦國停止攻打趙國,就需要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如果這樣,秦國就可以聯合趙國共伐燕國"。趙王想不到一個十二歲的青年竟然如此聰慧,為了趙國安危,趙王只好答應了甘羅的要求。

本是秦燕合攻趙國,竟被甘羅說為了秦趙合擊燕國,後來,趙國則主動攻擊燕國,而秦國並沒有動一兵一卒,趙王為了感謝秦國的支持,便將所佔燕國之十一座城池割讓給秦國,如此,秦王嬴政大喜。

甘羅幫秦國取得十六座城池後,為何突然消失?只有一種最合理解釋

甘羅不費吹灰之力為秦國討要十六座城池,足見其過人的才能,秦王嬴政為了表彰其的功績,便冊封其為秦相。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次事件後不久,這位年輕的秦相卻突然消失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史料上並沒有關於甘羅結局的描寫,不過根據野史猜測,甘羅極有可能為秦王嬴政誅殺。有人猜測,甘羅之死是因為他洩露了秦燕合盟攻趙的機密,秦王嬴政遷怒於他,便將其處死,不過這純屬無稽之談。甘羅已經封侯拜相,秦王嬴政根本沒有理由誅殺甘羅,再說甘羅已經為秦國討要了趙國十六座城池,秦王重用還來不及呢,怎麼會處死。故而,甘羅之死唯一的解釋便是其參與了政變。

甘羅幫秦國取得十六座城池後,為何突然消失?只有一種最合理解釋

甘羅本就是呂不韋的門客,秦王政初期,秦王與呂不韋的關係非常微妙,呂不韋經常專權獨攬,秦王政大有不滿。公元前235年,秦王政發動政變,呂不韋遭到了貶謫,作為呂不韋曾經的門客,甘羅自然也受到了秦王政的猜疑,所以他突然被殺也就毋庸置疑了,而秦朝的史官門為了皇帝的臉面,自然就沒有把甘羅寫入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