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閱讀量大,真的就會語文成績好嗎?

觀易通


作為一個有十年教育經驗的語文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大量閱讀與有效閱讀的區別。

大量閱讀理解起來不難,就是閱讀的範圍很廣,閱讀的內容比較多,但並不代表閱讀的內容就一定是有效的,就一定是有利於語文學習的。

生活中不缺愛閱讀的學生。幽默的說一句:我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學生讀了很多的書,卻依然學不好語文是一樣的道理。

有效閱讀指的是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吸收到有利於語文學習的知識。例如:通過閱讀提升語文寫作能力;通過閱讀提升知識儲備。通過閱讀認識更多的字、詞、句。

2、提升語文成績的方法。

語文成績的好壞與閱讀有關係。但是不是必然的關係。學習語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基礎知識的學習就可以通過反覆練習、形象記憶等方法去提升。

文學知識的儲備,就需要反覆記憶的方式去提升。作文能力的進步又往往需要通過寫作技巧的學習和練習。

3、總結。

孩子熱愛閱讀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家長需要協助孩子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把關和分類。

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值得保持下去,但閱讀是依然需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和訓練。

學好語文的方法有很多,不能只依賴於閱讀,需要多種方式進行結合,練就紮實的基本功之後不斷的提升。


豔豔于飛美樂逗


我不太想一口就告訴您個確定性的答案。我倒想想講講我的故事。

懷孕那年我沒上班,在家養胎的同時讀了很多兒童文學的作品。因為我是小學老師,我想讓自己學生孩子愛上閱讀,所以我得自己想搞清楚閱讀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回想起讀過的那些作品,只是過了眼癮,沒有讀到心裡去。為什麼沒讀到心裡去?是因為沒有掌握讀書的方法。讀書就以為逐字逐句往下讀就可以。

今年11月份讀了兩本美國的閱讀和寫作的書從裡面學了很多讀書的方法。這時才覺悟,讀故事的時我們可以把故事結構摘錄出來,這樣也可以創作自己的故事。

讀梁曉聲一本寫作文的書,當時不解為什麼寫作文能根電影扯上關係。現在帶著方法去讀書時,才發現拍電影就像自己在寫一篇文章。哪兒需要特寫,哪兒需要細節描寫,哪兒需要來點風景。

閱讀還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會把書讀通,讀通方可學以致用。閱讀如果僅僅是知道了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並不瞭解故事中情節的設置,色彩的搭配,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表達。就不能真正的吸取書中的精華。

這僅是個人學習時一點點體會,希望能幫到您。


Xu頌揮


親身經歷,那時候是初中時代,有個朋友他語文150的題每次都能考115以上,平常也不見他做多少語文準備多少語文,古詩詞這些就看他有時候早上背背,平常根本不看的。然而我自己經常被語文相關經典和古詩詞,一直很努力準備語文,但是每次考試都是在及格線邊緣,有時候作文發揮超長點才有機會上100.那時候初三了馬上中考了,自己挺急的,最終找我朋友討教,還是用心給他輔導數學來討教他學語文的方法。最終他實話和我說,他其實也沒什麼方法,就是愛看書,以前就看了很多書自然而然做語文這些閱讀題、基礎題和作文很輕鬆。那時候我真的叫做氣啊,這也叫方法,當時時間有限,真的沒辦法了,最終中考語文對我影響很大。所以如果是孩子還沒有馬上就中考高考的話,還是讓孩子多看點你書,這真的是贏在起跑線啊。\r

閱讀量大有很多好處:一是積累大量的文字,包括表達內容和表達形式;二是思想發展得很寬,眼界很廣,思想很充實,從而能夠對人對事形成自己的看法。其實這兩點來說,對於我們的語文考試來說只要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拿高分是沒問題的了,所以說閱讀量大真的會讓語文成績變好,但是大量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數學私塾


孩子閱讀量大,確實會利於語文成績的提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從小喜歡閱讀,語文成績一直都很棒的,在校時每次語文考試我的作文成績也是首屈一指的;而我的弟弟因為貪玩,不怎麼讀課外書籍,語文成績就一直拖了他的後腿。後來弟弟的語文老師就每天額外佈置作業給他,讓他每天晚上背一篇習作,然後很快就立竿見影了,他的語文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切身體驗,在此分享。




蓮子的吟唱


就我自己來說是的,我從小喜歡看書,就是看的種類比較雜,各種雜書小說,漫畫,後面就是讀者青年文摘之類的,小時候父母都忙於工作,我一般空餘時間就喜歡去租書的地方租自己喜歡的書來看,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反正從小學我語文成績一直都是很好,寫作文之類的腦子裡素材非常多,現編都能編一大章出來,高考語文差10分滿分,我覺得應該是讀書的影響。


肉滷丸


不一定的,我兒子語文成績中考考了105分,我是個離婚的單身,長年在外打工,在家我老父親照顧他,不能輔導也管不了,結果也在我意外之中考上了高中,我從來沒給他買過課外讀物,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是應該家長關心,可過多的嚴歷管束會使孩子叛逆心越重,所以對待孩子有時要投其所好,鼓勵孩子上進心為主


鄉野真人


做為從教多年的語文老師,我覺得您的質疑是很有道理的。孩子閱讀量大,有時不僅不能提高語文成績,還可能耽誤語文成績。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從讀書目的來看。如果您的孩子讀書目的只是為了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進修養,閱讀量大,顯而易見還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以提高語文成績為目的,只廣泛讀書是遠遠不夠的。任何考試都具有評估和選拔兩個功能,在考查方式和內容上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像語文考試,在讀寫聽說四種能力中,側重於考查讀寫能力。但這個讀,不只是指閱讀的廣度,更多的是指閱讀的深度,即對閱讀的綜合技能考查。一個沒經過相關閱讀訓練的人,即使博覽群書,學富五車,讓他來做一份語文試題,也不一定做得讓人滿意。高考語文閱讀題《寂靜錢鍾書》一共15分,但作者周劼力只拿到了一分。語言學家王力、作家王蒙都曾親自做過高考語文試題,公開坦言考的成績還不及格。這些名人大家博古通今,讀的書不算少吧,可是照樣在語文考試中敗下陣來,可見一味的閱讀,並不見得提高語文成績。

其次,從書籍的選擇來看。讀什麼書,肯定有個選擇取捨的問題。如果孩子閱讀的大多是與語文學習關係不大的書,對提高成績真的沒有什麼幫助。我曾見過一個七年級孩子,竟然在讀《百年孤獨》,還有一個對宇宙空間有著特別深厚的興趣,正在讀霍金的《時間簡史》,另有一個八年級女孩對《莊子》手不釋卷,而他們的語文成績平平,甚至徘徊在及格邊緣。當然,這是孩子的興趣愛好問題,也可理解支持,但要是靠這種閱讀來提高語文考試成績,那簡直是緣木求魚,太不靠譜了。如果真想通過閱讀來提高成績,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書籍。一是要認真讀好教育部推薦書目。這個推薦書目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也是語文考試命題的考查範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要選擇切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優秀書籍。可以百度一下,這方面專家推薦比較多。最好不要去讀那些對孩子來說艱深晦澀的書籍,費精勞神,還一知半解。三是多讀一些優秀的高分考場作文。這是非常實用的閱讀,如果對這些文章的立意、選材、構思、語言有著深刻的感悟,合理嫁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就能真正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第三、還有個閱讀時間安排和讀書方法的問題。開卷有益,但也不是說唯閱讀是舉。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較大,功課緊張,所以也要合理安排好閱讀時間。我上初中時,曾經痴迷於閱讀,荒廢了很多功課,不僅沒提高成績,反而下滑嚴重。凡事皆有度,閱讀也一樣。還有一個閱讀方法的問題,閱讀不動筆,不動腦,不積累,一味走馬觀花,囫圇吞棗,或者涉豔獵奇,尋求刺激,這種閱讀只是白白浪費光陰,並無大用。所以,家長對孩子的閱讀應當長計劃,短安排,不能總是興之所致,信手拈來。

綜上所述,孩子的閱讀,並不在量大,只有明確讀書目的,選對書籍,併合理安排,才能達到既修養身心又提高語文成績的目的。


語文阿里之門


我們常說要想提高語文素養必須擴大閱讀量,但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的閱讀量大,不見得語文成績就好。我覺得語文成績好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大量閱讀

今年秋季開學,全國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本教材,要求同學們擴大閱讀量,小學到六年級畢業,閱讀量累計要達到100萬。學生們只有大量地閱讀課外讀物,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現在的小學生總說不會寫作文,其實,就是閱讀量沒有達到,詞彙量不豐富,寫作文時就會無詞可用,無話可寫。但也不是說,你的閱讀量大了,作文就會寫,語文成績就好。這得看你是怎麼閱讀的,假如你閱讀課外讀物就是走馬觀花地看看,像篩子篩沙子一樣,篩完了,篩子上一點沙子也沒有,你的閱讀是沒有什麼效果的,只不過是付出了一點功夫。正確的閱讀應養成記閱讀筆記的習慣,養成圈圈畫畫的習慣。就是說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好的詞語,含義深刻的句子,精彩的片段,可以圈畫出來,或摘抄在閱讀筆記上,或作批註。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要寫出心得體會,寫出你的收穫等。做到了這些,閱讀對你的語文成績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作文能力的提升幫助最大。不是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嗎?

2、學好課本

學生語文成績好還得認真學習語文課本,語文課本才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好教材。語文上的課文可以說都是專家們精心挑選出的範文,每一篇都是佳作。老師在講課文時,一定得專心地聽講,學習文章的用詞遣句,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等。對語文書中要求背誦的課文或段落一定得背會;對生字詞要會寫會用;對常用的修辭手法要熟練掌握;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或總結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等。

3、答題方法

除了大量閱讀,學好語文,還得掌握答題方法。假如學生光把語文課文讀得滾瓜爛熟,不懂得答題方法,不知道答題技巧,那語文考試的成績也不會理想。比如讓把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你就不知道改寫方法,怎能把句子改寫對?

總之,孩子閱讀量大,還得會閱讀,還得學好課本,還得掌握答題方法,語文成績才能好。


憶夢月華


孩子閱讀量大,真的就對語文成績好嗎?對於這個問題,本人的答案是:未必!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一、閱讀提高的是語文的綜合素養

大量的課外閱讀,對孩子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極有好處,尤其是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毋庸置疑,但要短時間內想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恐怕這個還做不到。

因為課外閱讀雖好,但也絕不是盲目的亂看,或隨便看看就能有收穫的。

課外閱讀,要想對學生的成績有影響,一要讀符合孩子年齡段的作品;二要講究一定的方法,那種稀裡糊塗,囫圇吞棗的讀法,未必對孩子語文素養的提高真正有幫助。

二、課外閱讀有方法

課外閱讀雖說相對比較自由,但若想從課外閱讀中有所收穫,那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比方說,我們閱讀的時候是否真正讀進去了、是否在閱讀的時候有摘錄、是否在讀的時候能主動思考等等。

是不是真正讀懂了,只要看,讀完以後,孩子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基本把書的內容講出來。若能說出全書的大概,那才是真正讀進去了。

三、語文考試有技巧

再說語文考試,語文考試本身是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

即使你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都很強,但如果不能按照一定的規範來回答問題,照樣難得高分。

所以,大量的課外閱讀能幫助你提高語文素養,但不一定會直接幫助你提高語文的分數。

四、辯證的看兩者的關係

課外閱讀,雖然,短期內不能幫助你直接提高語文成績,但是,它是你語文能力持續提高的基礎。掌握一定方法,並把課外閱讀堅持到底,語文成績的提高是遲早的事。

如果想快速提高語文成績,課外閱讀幫不上忙,如果想持續提高語文素養,那還是要把課外閱讀堅持到底!


教育者山坡喜羊羊


大量閱讀的孩子,語文不一定好,但是不閱讀孩子,他的語文成績也好不到哪去。

我覺得孩子學習書本上的東西,我覺得太死板了,為了考試而學習,可能時間久了就是個書呆子,思維太窄了。

我基本就是覺得閱讀量大的孩子,大多語文成績會不錯的:

第一:增強孩子的思維,見識多了,思維自然也就廣了,寫作文的話,也會有更多的思路;

第二:好詞好句積累,因為像孩子寫作文呀,如果用上好詞好句,是不是文章就更有趣,得分更高呢?

第三: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考試都是有時間規定的,如果孩子理解能力好不僅可以得分高,也可以做得快,節省其他做題和一定的檢查時間;

第四:因為現在的中考、高考呀,都是比較課課外的或者是有點抽象的自擬題目,所以有一定閱讀量的孩子,他會很快拿定作文題目,不閱讀的孩子,可能寫都寫不出來。

同時,閱讀量大的孩子,也有助於其他科目學習成績的提高,因為不管哪可都是通過讀題再去做題,你很好理解了題目,自然也就會思路清晰點對不對?

其實,不管閱讀能不能提高學習成績,作為興趣愛好,又有什麼壞處呢?!

我是 ,希望跟你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