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乙肝功能性治愈,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表面抗原阴转

随着医药水平进步,越来越多的医药学家也认可乙肝抗病毒存在一定缺陷,那就是明确抗病毒能够降低体内的病毒载量,减少肝损伤发生,但是真正能够实现彻底治愈的案例却很少。

乙肝功能性治愈,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表面抗原阴转

乙肝功能性治愈,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表面抗原阴转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有很多个版本,当今更多是提倡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一部分人可以触发功能性治愈,甚至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小番健康提醒,除了人们认识比较多的乙肝病毒载量得到控制以外,乙肝抗病毒还有哪些目标需要攻克呢?其实,抗病毒各阶段的目标,实现以后都是为了减少今后复发率做准备。

乙肝功能性治愈,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表面抗原阴转

除了HBV-DNA检测不到,还有就是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这个也作为各版指南的制定目标。以使用恩替卡韦(ETV)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举例,因为它们都属于核苷类药物(NAs)抑制病毒载量比较好的药物,通常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这些核苷类使用一年左右,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慢性乙肝患者(CHB)可以实现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

乙肝功能性治愈,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表面抗原阴转

什么是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呢?也就是说,e抗原这项消失转阴了,而e抗体自然转阳,这时就表示身体里已经有一定的抵抗病毒复制的免疫抗体出现。e抗体转阳,表示免疫系统已经开始起作用,也证明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患者,初见成效。更高一层次目标应该是,清除乙肝表面抗原,发生表面抗原清除率其实不太高,大约也就是在1%-3%之间。

乙肝功能性治愈,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表面抗原阴转

当然,想要实现清除表面抗原,通常也必须在长期多年抗病毒治疗之后,才有机会实现的。如果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被称为功能性治愈。但是,我们通过医药数据比对会发现,真正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慢性乙肝患者比例相当低,大约是1%-2%左右,可以在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后,也就是上面那些耐药发生率低,并且又有强效抑制病毒能力的核苷类使用后,实现清除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功能性治愈,HBV-DNA阴转,e抗原血清学转换或表面抗原阴转

如果能够实现上面要求,基本已经符合抗病毒终点考虑停药。当然,为了安全停用抗病毒药物,一定要符合各项指标转归标准,例如HBV-DNA一年以上都检测不到,还有上面提到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而且不属于已经进展为肝硬化阶段的慢性乙肝患者。这时可以考虑停药,但是,停药后也必须定期密切监测指标,并不是停药就代表万事大吉。

通过小番健康结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与核苷类药物作用机制,我们会了解到,抗病毒并非一朝一夕,也存在一定不足,但是抗病毒能够降低体内病毒载量,真实减轻肝损伤,虽然无法实现彻底治愈,但依然能够延缓并阻止肝炎进展,比许多偏方、验方真实可靠,是科学的防治慢性乙肝进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