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土木堡之役,70多歲的大明名將為何要隨軍打醬油?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親率五十萬大軍征討蒙古瓦剌,結果兵敗土木堡,朱祁鎮還被俘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役。土木堡之役對明朝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大明因此由盛轉衰。

土木堡之役,70多歲的大明名將為何要隨軍打醬油?

朱祁鎮

  在土木堡之役中,朱祁鎮所率的大軍均是明朝精銳軍隊,軍中更有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其中以一代名將張輔名氣最盛。在當時,張輔可以是說明朝的戰神。這不禁產生疑問,張輔既然隨軍而行,為何不能阻止明朝兵敗土木堡呢?

  說起張輔,他的父親張玉是朱棣手下大將,在靖難之役中戰死,張輔繼承父親的職位,成為一名將軍,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得封英國公。在永樂年間,張輔曾兩次率軍平定安南,更是隨軍征討蒙古,立下戰功無數。張輔當時已是明朝第一名將,深受四代帝王的信任,已是位極人臣。

土木堡之役,70多歲的大明名將為何要隨軍打醬油?

朱祁鎮

  據史料記載,張輔雖然隨軍,但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張輔既是名將,打仗當然是行家裡手。對於朱祁鎮和王振對軍隊的瞎指揮,張輔看在眼裡,卻沒有指出來,而是裝聾作啞,一句話都沒有說。可以看出,張輔隨軍是打醬油來的。

《明史》:也先入犯,振導英宗親征,輔從行,不使預軍政。輔老矣,默默不敢言。至土木,死於難,年七十五。

  從這段記載來看,張輔是老了,不敢說話了。那麼張輔為什麼不發表任何意見呢?

土木堡之役,70多歲的大明名將為何要隨軍打醬油?

朱祁鎮

  1.張輔當時已年邁,不想強出頭。張輔已經75歲了,應該是在家裡好好養老,想來並非張輔主動請纓,而是朱祁鎮點名讓張輔隨軍。皇帝下旨,張輔不得不隨軍,或許他自己都已經決定隨軍打醬油,只要朱祁鎮不問話,他就不說話。

  2.即便張輔發表意見,想來朱祁鎮也不會採納。朱祁鎮寵信專權宦官王振,在整個土木堡之役中所做的每個決策,幾乎都會有大臣反對,但朱祁鎮從來就沒聽過,不照樣一意孤行嗎?那些大臣都是位高權重之人,權柄都比張輔這個退休養老的國公要高,仍然不能勸住朱祁鎮,更何況張輔呢?

土木堡之役,70多歲的大明名將為何要隨軍打醬油?

王振

  3.張輔當時確實沒有什麼話語權。張輔雖曾輝煌過,但已年邁,英國公這一脈沒有什麼出色的人才。張輔有兩個兒子,長子得病,次子是張輔老年得子,土木堡之役時年僅9歲,張輔兩個弟弟都只是普通將領。英國公這一脈早就遠離朝堂,哪還會有話語權?

  史料曾記載宦官喜寧曾侵佔張輔的田宅,喜寧的弟弟毆打張輔家人懷孕的妻子致死,一屍兩命。張輔告狀,這事鬧到皇帝那裡,結果朱祁鎮把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就了事,把喜寧的弟弟和張輔的家人都流放了。從此之後,喜寧多次欺負張輔,張輔也只能忍耐。

《明史》:至是張輔多次為喜寧欺侮,亦稍屈以避禍。

土木堡之役,70多歲的大明名將為何要隨軍打醬油?

土木堡之役

  喜寧只不過是個太監,權勢遠不如王振。即便如此,喜寧都能騎到張輔的頭上,多次欺負張輔,張輔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由此可以看出,今時不如往日,張輔早就沒有權勢了。

  4.或許張輔也不會想到明朝會遭到如此慘敗,甚至他自己也性命不保。當時朱祁鎮率領的軍隊可都是明朝的精銳軍隊,且有五十萬兵力。與蒙古瓦剌相比,明軍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張輔可能認為,即便軍事決策錯誤,最多也只是小遇挫折,不至於會慘敗。可能所有隨軍的大臣都有這種想法。

土木堡之役,70多歲的大明名將為何要隨軍打醬油?

土木堡之役

  張輔既然已經做好隨軍打醬油的準備,那麼這一仗打得怎麼樣他就不關心了。反正勝了也沒他的功勞,敗了也沒他的責任。對他來講,明朝軍隊不會慘敗,他能平平安安地回家,這就足夠了。

  張輔沒想到的是,朱祁鎮和王振的瞎指揮給明軍帶來了災難。大明兵敗土木堡,50萬軍隊損失殆盡,連明英宗朱祁鎮也被俘虜,隨軍將領和大臣也都戰死,張輔也未能倖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