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展望

根据近年一些植棉骨干的实践,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依然存在“市场、天气、管理三大风险”和“拾花瓶颈制约”。这些风险和制约能应对和化解吗?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就目前遇到的这些风险和制约,不仅能应对和化解,植棉还能获得比种其它大田作物更好的收益,而且能实现放心省力。2020年别指望风调雨顺,别指望棉价大涨,别指望机械拾花,别指望各种优惠全部落地。“远水解不了近渴”。还靠自己救自己。没什么太难的。瘠薄地亩6000株,每株10个有效铃就够了;中等地力亩4500株,每株13个有效铃就够了。亩产300公斤籽棉,应该有九成以上的胜算。但有个重要条件:必须立志做“新时代植棉人”,实现植棉由体力投入为主到以智力投入为主的转变。从现在起就学习和充电,贮备“近水”来“解渇”。


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展望

一、宜棉区中的“非宜棉户”。近年南皮县和枣强县部分地区出现了难找拾花工现象,当引起警惕。原因是:你忙别人也忙;拾花不如打工省力挣钱多…如果自家没劳力拾花又雇不到人,就不具备种棉条件了。

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展望

二、欣然接受低棉价。北方内地棉区天气和季节,不支持中、高端棉纤维品质生产。你觉得籽棉达到了,但禁不住轧花损耗;更形不成批量生产。2020年要接受每公斤籽棉5.8元至6.3元的价位,不奢想再高。如果自己无力直接送到收花点,就要慷慨让利给“棉贩”。

三、大幅降低棉田投入。组成300公斤籽棉,不需要太多营养和特种营养,仅“粗茶淡饭”即可。少投入还利于防控旺长、晚熟、倒伏等风险。把着眼点转移到促根下扎上。发挥棉花根深可利用耕层以下水分养分的潜能。

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展望

四、一般植棉户最少植棉10亩。植棉太少,无足轻重,开发智力没动力。如果当地有亩租金200元左右的,可以租一部分。一亩收益少了,但总收益高了。例如,亩产籽棉300公斤,每公斤6元,亩产值1800元,加租地费亩开支500元,亩收益1300元,10亩收益1.3万元,仅用半年时间。效益可观了。

五、有能力的植棉户可扩种到20亩。亩收益虽更少了,但总收益更高了。可多开支部分雇工拾花费。例如,亩平均租地费150元,用工费250元,其它开支400元,亩合计开支800元。亩产值仍按1800元计算,亩收益为1000元,20亩就是2万元。半年时间,月均3000多元,何乐不为呢?在拾花工短缺地区,还可根据各自优势,与亲友换工互助;或借助拾花车,缓解拾花疲劳,增加自家拾花比重等。

六、植棉既要省力,又要腿勤。家有棉田,不能离家出走。关键时期,不能三天不看棉田。了解棉情是施策依据,腿勤还要眼敏。棉情变化很快,错失时机将受大害,教训沉痛。2020年,还实现不了通过资源卫星信号查看自家棉田,享受不到坐在屋里看棉情。

七、坚决控住株高。亩6000株,株高不能超过80厘米;亩4500株,不超过1米。真正实现“夜来风雨起,能睡安稳觉。”不少农民就是因倒伏扶棉而弃棉的。


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展望

八、早熟品种初花期不能受旱。棉花一开始结铃,便不再具有顶端生长优势。受旱是早熟品种之大忌。判断和施策都不难。一旦受旱不施策,减产不能弥补。

九、有效的常规管棉技术不能有失误。不少管棉技术,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验证,尽快学到手就行了,不能再出现失误。例如,主要病虫害识别和防控技术、芽前和生长期除草剂安全有效使用技术、缩节胺全程有效使用技术、赤霉素有效使用技术、有机硅有效使用技术、乙烯利安全有效使用技术、敌敌畏安全有效使用技术、尿素叶面喷肥和快速高效补给技术、缺钾判断和叶面喷钾技术等。都要成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十、心有定力,敢于屏弃。如果管棉已经成“锦”了,何必再“添花”?有人听说这也好,那更好。添来添去把成本抬上去了,效果未必更好,那就是舍本求末了。植棉技术既有较复杂的一面,又有可以把握的一面;棉花对环境有敏感的一面,也有迟钝的一面。新的不一定都胜过旧的。能花最少的钱解决问题就是更好的;能持续进行高产、高收益、安全、省力植棉就是更好的。例如,棉花安全喷磷酸二氢钾的浓度是0.5 %,一亩地补不上多少钾,成本却不低。目前的棉田,不用叶面喷肥补磷了。快速高效补钾,可以用喷硫酸钾代替。

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展望

十一、栽培和品种是植棉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品种不能限于审定证书上的了解,尤其要通过农村基点的试验示范和多地、几年的不同表现,丰富对品种多个侧面的认识。认识越全面、越深透,管棉越主动,越得心应手,越胜券在握。

十二、实现亩产籽棉300公斤综合技术,一定要过关。这个硬任务,是本文叙述的总前提,而且无论什么地都要实现。这是被众多植棉者实践验证过的可行目标。事实上,何止300公斤?干好了,亩产325公斤至350公斤都有可能。有人售棉产量250多公斤,但“含水”太低了。对300公斤尚有疑虑的农民,可按上述植棉思路、知识、技能践行一番,2020年如果达不到300公斤也可以,只要有提高就行。坚信到2022年一定能达到。国欣近年育成的几个棉花新品种优异特性,回应了新时代农民对植棉的几个重大关切,应有这个底气。就花上三年时间学习、实践、练就吧!

2020年北方内地宜棉区植棉展望


  笔者之见,本文提出的植棉背景、思路、知识、技能,到2022年不会有什么改观,还会完全适用。也许每亩250元的种棉补贴能在宜棉区尽快全部兑现,那才是真正的“锦上添花”呢!我们现在暂不算“花”,先聚精会神织好手中的“锦”。(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