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乘波體時隔7年復活:再議吸氣式高超音速氣動,比航天飛機更靠譜

時隔7年,美國再次翻出X-51A技術,也說明該飛行器仍然具備一定的優勢,能夠作為大氣層內高速飛行的技術基礎。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完全可以達到10倍音速以上的速度,目前中美俄三國都在研發該技術,第一個研發出該技術的國家將改變入軌的模式,可重複使用能力比運載火箭更好。

出品:太空伊卡洛斯

航空工業被認為是大國科技實力的標誌,其涉及材料、氣動、發動機、熱能等技術,基礎科學是否紮實,在航空領域可以全面體現出來。能夠研發火箭的國家比較多,比如伊朗、日本,都有自己的火箭技術,但是不代表在航空領域它們就一定先進。地球的大氣層是個稠密的介質,要想在大氣層內飛得又快又穩,考驗著各國的航空人。


乘波體時隔7年復活:再議吸氣式高超音速氣動,比航天飛機更靠譜

圖注:XB-70超音速航空器,飛行速度為3馬赫,採用的就是乘波體技術

乘波體時隔7年復活:再議吸氣式高超音速氣動,比航天飛機更靠譜

圖注:X-51A最高飛行速度達到6馬赫,將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與乘波體技術結合,形成了秒速達到6馬赫以上的飛行器

火箭技術不需要在大氣層內長時間飛行,只要發動機給力就能進入軌道,之後就開始漫長的軌道之旅,不需要過於在乎氣動上的問題。那麼如何才能在大氣層內飛得又快又穩,傳統的機翼肯定無法實現,於是西方工程人員開發出來乘波體技術。乘波體的概念最早來自再入大氣層的飛行器設計,這是一種具有低翼載荷的三角翼,翼尖稍微下垂,這樣下表面上流動的氣流會聚集在翼下,形成升力。

美國在上個世紀冷戰期間設計了XB-70超音速航空器,飛行速度為3馬赫,採用的就是乘波體技術。1990年代,美空軍開始推進高超音速計劃,積累了以碳氫燃料為基礎的超然衝壓發動機技術,研發出SJX61發動機。2005年用到了X-51A無人飛行器上。X-51A最高飛行速度達到6馬赫,將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與乘波體技術結合,形成了秒速達到6馬赫以上的飛行器。2013年,X-51A項目中止,標誌著從2004年開始、耗資3億美元的技術示範計劃中止,美國也獲得了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與乘波體技術儲備。


乘波體時隔7年復活:再議吸氣式高超音速氣動,比航天飛機更靠譜

圖注:超燃衝壓發動機進氣道正在測試中

乘波體時隔7年復活:再議吸氣式高超音速氣動,比航天飛機更靠譜

圖注:X-51A上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氣流流場圖

乘波體時隔7年復活:再議吸氣式高超音速氣動,比航天飛機更靠譜

圖注: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正在進行測試

從X-51A的氣動來看,為長扁平狀,這是乘波體技術的標誌,頭部非常扁平,中部有4片小翼可以偏轉,進氣道位於機腹位置。扁平的前緣可產生激波系三維超音速流,這樣可以實現6馬赫以上的飛行速度。2020年,美國計劃恢復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與乘波體技術,牽頭機構依舊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計劃用來攔截高超音速導彈。時隔7年,美國再次翻出X-51A技術,也說明該飛行器仍然具備一定的優勢,能夠作為大氣層內高速飛行的技術基礎。乘波體的優勢比較明顯,其上表面與自由流場平行,阻力很小,下表面可形成高壓,這就是升力的來源。下表面產生的激波高壓不會竄到上表面,因此升阻比是非常高的。上下表面流場不存在干擾,這就大大簡化了飛行器的設計,如果將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結合,那麼可以研發出大氣層內飛行的高超音速飛行器。

在軍用角度,該技術可以研發出高超音速導彈,不僅射程遠,速度也很快。如果在民用領域,可以研發出空天飛機,第一級動力結構為渦輪-超燃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二級為火箭,這樣可以將第一級進化為大型載機平臺,可以在普通的機場起降。


乘波體時隔7年復活:再議吸氣式高超音速氣動,比航天飛機更靠譜

圖注:兩級入軌的飛行器概念圖

畢竟吸氣式超燃衝壓發動機可以利用空氣進行燃燒,渦輪發動機用於起飛時低速飛行。第二級為火箭級,可以讓航空器在一定高度釋放後進入軌道,這種模式比航天飛機更加靠譜,主要優勢是:第一,不需要使用火箭發射場,可以在各大機場就能起降,比較靈活;第二,第二級火箭級需要在一定高度上釋放,大大提升了重複使用的能力,不像航天飛機那樣需要巨大的燃料箱;第三,可以攜帶更多的載荷進入軌道,成本可以更低,這就比航天飛機更有性價比了。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完全可以達到10倍音速以上的速度,目前中美俄三國都在研發該技術,第一個研發出該技術的國家將改變入軌的模式,可重複使用能力比運載火箭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