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小小的昆蟲是世界上物種最多的一個動物種類,是生物鏈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這種形態各異的小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蹤跡幾乎遍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昆蟲是人類的重要夥伴。一些昆蟲自身的產物,如蜂蜜、蠶絲、白蠟等是人類的食品及工業的原料,昆蟲又是2/3有花植物的花粉傳播者,還有一些昆蟲能分解大量的廢物,把它們送回土壤完成物質循環,維持自然界的平衡。它們隨時隨地出現在人類的身邊,與人類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一、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昆蟲

中國古代文學中,描寫昆蟲的作品很多。這些作品體現出當時的人們對昆蟲的認知水平,記載了昆蟲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有些昆蟲還被人們賦予了特定的意象,寄託著古人們豐富的情感,從而形成了特有的古代昆蟲文學。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莊周夢蝶

莊子就是一位昆蟲愛好者。他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昆蟲小小的身影,他把人類的感情和思想寄託在小小的昆蟲之上,寫出了“夢蝶”、“螳臂當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噲灸人口的作品。詩人謝逸寫過三百首蝴蝶詩,他的“陌上斜飛去,花間倒翅回”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今天的人們看到蝴蝶,很容易聯想到莊子的那個夢;聽到蟬鳴聲,也會在心中浮現“居高聲自遠”這樣的情懷。

昆蟲文學是在千百年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它包含了中國古代的經濟文化、醫藥文化和飲食文化,也包含了人類的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和審美情趣。荀子在蠶的身上看到了“隆禮重法”的儒家思想,莊子在蜉蝣中看到了生命易逝,這都是昆蟲給古人帶來的意象,也是古代昆蟲文學對生命意識和道德秩序的關注。

中國昆蟲文學內容博大精深,它包含了各種對人類有益的益蟲,也有帶著負面象徵意義的各種害蟲。那些蹁蹁起舞的蝴蝶、鳴聲高亢的蟬、“到死絲方盡”的蠶,都被古人賦予了正能量;而對莊稼有害的螟蛉、對人有害的蒼蠅等等,都是人們貶斥的對象。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蠶桑圖

古人對昆蟲的讚美或者貶斥,主要依據的是昆蟲對人類社會是否有價值。我們以蠶為例,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一特點。

蠶是古代農業生產上有過重要貢獻的昆蟲。蠶桑業是古代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幾千年的文化傳承,蠶這種昆蟲早已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成為農耕文化的一個符號。統治者們不僅鼓勵農民養蠶,皇后們還親自示範,對蠶桑業正面引導。所以蠶的身上形成了“蠶理”,它符合“隆禮重法”的儒道,符合“功立身廢”的臣道,也符合“功被天下”的君道,這都是中國文化賦予蠶這種昆蟲的文學意象。

二、什麼是昆蟲文學

昆蟲文學屬於詠物文學的一種,是通過對身邊熟悉的事物加以描繪,去表達人們對世界的認知,表達人們對世界的主動思索。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采采蜉蝣

中國的先秦時代,昆蟲文學就已非常發達。幾乎人們身邊所有的昆蟲,都被文人們用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據不完全統計,《詩經》中出現的昆蟲就有“營營青蠅”、“采采蜉蝣”、“莎雞振羽”等近百種,引領了中國昆蟲文學的萌芽。這一時期對昆蟲的描寫比較簡單直白,語言也比較質樸,往往回環往復,帶有音樂的美感。但是這時昆蟲文學尚未形成特定的意象,長於鳴聲、形狀和外貌的描寫,還不是抒情言志的對象。

兩漢魏晉時期,昆蟲文學在先秦的基礎上,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有了更豐富的文學意義。這一時期的貴族和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對昆蟲文學的關注也開始加大,創作群體得到了擴大,產生了很多優秀的昆蟲文學。兩漢的昆蟲文學以班昭的《蟬賦》和楊雄的《方言》為代表,對蟬、蜜蜂這兩種昆蟲進行了科學的辦公室,傾注了滿腔的情感,使得昆蟲文學的表現力更為多元,昆蟲的指代性也由形似轉為神似,極大的豐富了昆蟲的意象意義。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從兩漢魏晉時開始,昆蟲文學開始有了完整的內涵,各種代表不同正面或者負面形象的昆蟲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文人的作品裡。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審美特點和文學內涵,昆蟲的形象與意義也開始有了定型,從而為後世的昆蟲文學內涵與外延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也為唐宋時昆蟲文學的繁榮做好了鋪墊。

三、蝴蝶的文學意象

自從那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飛入莊子的夢中之後,蝴蝶身上就帶有了哲學家的氣質,蝴蝶也成為哲學史上具有象徵意義的昆蟲。

《莊子-齊物論》上說:“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莊周夢蝶”是傳誦千年的美麗故事,是人類內心對自由的嚮往。莊子借蝴蝶自由起舞,表達了生死之間、醒夢之間的相對,並將這種相對性延伸到世間萬物。在夢中,莊子和蝴蝶不僅有形體上的交換,也有精神上的交換,莊子用對生命的驚歎和喜悅,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蝴蝶是人類身邊最常見的昆蟲之一。每當春天到來之際,蝴蝶飛舞在花叢中,成為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意象。這種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的美麗意象,是最符合文人們的審美情趣的。

中國的詠蝶詩很多,按成就論,當以梁簡文帝蕭綱的《春日》為最。他寫的“花開幾千葉,水覆數重衣。蝶颺縈空舞,燕作同心飛。歌妖弄曲罷,鄭女挾琴歸。”營造出了一幅春天的自然氣息和春日麗景。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美麗的蝴蝶與女性形象十分符合,因此它的身上被寄予了很多女性的情感。它是兩情相悅的象徵,是愛情的見證。以蝴蝶為主題的愛情詩,是最為常見的。古代文人見到蝴蝶雙雙飛舞,長相廝守,便很容易將人類對愛情的忠貞借蝴蝶的意象去表達抒發出來。陳朝後主陳叔寶的《長相思》中寫道:“長相思,怨成悲。蝶縈草,樹連絲。庭花飄散飛入帷。帷中看隻影,對鏡斂雙眉。”就是借蝴蝶縈繞春草的纏綿,寫的是相思男女的愁緒,讓人讀來也有“怨成悲”之感。

蝴蝶在昆蟲文學中常與梨花一同出現,因為“梨”諧音“離”,二合可以很好的合二為一,更具有藝術感染力。所以古人在描寫梨花時,以“縈縈似亂蝶,拂燭狀聯蛾”來描寫梨花隨風飛舞之態,“亂蝶”二字,中心表達出戀愛中的女性那種矛盾心理和。“因風似蝶飛,豈不憐飄墜?願入九重闈”則是借蝴蝶和梨花表達對情郎的思念,達到了以昆蟲狀貌刻畫人的內心世界之功,有著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四、螢火蟲的文學意象

夏天的夜晚,空中一閃一閃飛舞著一群小小的精靈,它們就像閃爍的星星,給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人認為,螢火蟲生於腐草之中,“在暗能明”,越是破敗之處越多,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悲愴之感,被賦予了清冷清涼的意象。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文學史上詠螢火蟲的作品,當屬西晉的傅鹹。他創作的《螢火賦》是第一篇專門以螢火蟲為對象的文學作品。他在一個夏夜,獨處一室,於夜不能寐之時,見窗外點點螢火飛舞,有感於心,寫下了《螢火賦》這篇詠物言志的奇文。

“潛空館之寂寂兮,意遙遙而靡寧。夜耿耿而不寐兮,憂悄悄而傷情。哀斯火之湮滅兮,近腐草而化生。感詩人之攸懷兮,鑑熠翟於前庭。不以姿質之鄙薄兮,欲增輝乎太清。雖無補於日月兮,期自竭於陋形。當朝陽而戢景兮,必宵昧而是徵。進不競於天光兮,退在晦而能明。諒有似於賢臣兮,於疏外而盡誠。蓋物小而喻大兮,固作者之所旌。假乃光而諭爾熾兮,庶有表乎潔貞。”

傅鹹是晉武帝時的一位文人,也是一位官員。他為人正直,嫉惡如仇,崇敬那些品德堅貞的忠臣良將。在這篇作品中,他借螢火蟲“在晦能明”的特點,以傷感孤獨的情緒起頭,以光明積極的心態結束,是因為他看到螢火蟲兒能夠劃破夜晚的黑暗,不以自己微弱的光芒而自暴自棄,有一份光就發一份光,不爭不比,正是那些賢臣良將們高貴品格的表現。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中國文學史上,與螢火蟲有關的故事以車胤的“囊螢照讀”最為家喻戶曉。車胤幼時家貧,無錢買燈油,只能捕捉螢火蟲照明,靠這些螢火蟲發出的微光堅持學習,終於成長為棟樑之材。這種逆境中奮進的精神,對文人們的激勵作用相當大。中國的很多文學作品中,都以這個故事來教育年輕的學子,要排除萬難,堅持學習。螢火蟲也成為勵志教育的代表意象。“漢人流麥,晉人聚螢”成為激勵無數學子的標杆。南朝庾信的《言志詩》中也有“池水朝含墨,流螢夜讀書”之句,王勃的《滕王閣序》中也用“穿壁未勤,映螢愈甚”來表達勤學對人的重要性。

螢火蟲還常常與窗簾同時出現在文學作品中,表達離愁或者閨怨。“簾”諧音“憐”,有愛憐和憐惜之意。如“簾中看月影,徵裡見螢飛。螢飛飛不息,獨愁空轉側”,通過簾內簾外視角的轉換,也通過飛舞的螢火蟲,去體現女性獨自一人的孤獨和“空轉側”,流露出來的是深夜思良人的學生閨怨。

五、昆蟲文學中的中國文化

不同的昆蟲在文學中有著不同的意象。除了蝴蝶和螢火蟲之外,在中國文學中,蟋蟀因“常鳴悲秋之音”,有著暗示年歲之傷的意象;生命只有短短一天的蜉蝣有著珍惜時光和人生苦短的意象;螞蟻喜歡聚集,有著烏合之眾的“蟻附”意象。除此之外,還有無數昆蟲都在中國文學中有著自己的位置。

昆蟲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個特定的大類,它們身上的意象與傳統的春花秋月、亭臺樓閣等靜態物象有著一定的區別。在昆蟲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世界裡,它們被文人賦予了生命,與文學進行了靈魂的對話,極大豐富了文學的視角,在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

細說中國古代“昆蟲文學”:昆蟲是如何被古人賦予特定意象的

昆蟲是世界上最微不足道的生命,但正如葉聖陶寫的那樣:“昆蟲的世界是一個無上的美的世界,是絕好的自然詩篇”。

昆蟲是大自然的產物,也是人類進步的助手。它伴隨了古人認識自然的進程,也可以用它們特有的方式與人類交流。雖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但是歷代文人中,幾乎沒有一個對昆蟲文學和昆蟲身上代表的文化蘊義提出過質疑。換句話說,所有的人都承認昆蟲身上意像在中國文化中的寓義。所以昆蟲文學是我們瞭解古代文學的一個切入點,如果這篇小文能幫助到讀者,去發現這個切入點,那麼作者的辛苦碼字就沒有白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