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王朝死循環:從“輕徭薄賦”到“橫徵暴斂”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這句孟子的至理名言,流傳了2000餘年,它是歷代王朝標榜的“民本”理念。可惜的是這只是平民百姓的美好的願景而已。這些大一統的王朝在開始的時候,都奉行著“輕徭薄賦”和“與民休息”的政策,可往往到了後面,無一不在“橫徵暴斂”,導致農民起義不斷,動搖了王朝的根基,最後滅亡。


王朝死循環:從“輕徭薄賦”到“橫徵暴斂”

難道僅因為通貨膨脹導致國家的錢不夠花嗎?要知道和平時期,人口是不斷增加的,理論上稅收也是不斷增加的,為何王朝初年的君民和平景象,到最後都是兵戎相見呢?我們首先來看看歷代的稅率吧:

1、秦,《漢書·食貨志》:至於始皇,遂並天下,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顏師古注:“泰半,三分取其二,這還沒算人頭稅呢。秦朝真是為之後的王朝做了好的“榜樣”,正是因為如此的暴政,才二世而亡;

2、兩漢:漢高祖實行十五稅一,文帝時實行三十稅一,東漢光武帝把田租恢復到三十稅一。看起來很美;

3、唐宋:實行兩稅法,大致為十五稅一;

4、大元:都說元朝比較殘暴,但稅收也還可以,大致也是十五稅一,但其他方面做得不好;

5、大明:明代的稅賦是歷史上較低的,大約四十稅一~三十稅一,所以政府比較窮,官員的俸祿也比較低;

6、大清:雍正時開始攤丁入畝,人頭稅沒了,但整體負擔沒有減輕,大概也是十五稅一左右。

如果算上先秦時期的,那些邦國一般也就十稅一左右。這樣看起啦,我們古代的老百姓們生活還不錯啊,但事實證明,他們還是挺苦的,因為國家的錢總是不夠用,它只能通過不同的渠道盤剝百姓,人民的實際繳稅要比史料記載的高得多。


王朝死循環:從“輕徭薄賦”到“橫徵暴斂”

是什麼原因造成國家錢不夠用呢?

一、官吏的逐漸增加

王朝的開始,一般都實行“精兵簡政”,官員也不太多,財政也沒啥大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人口的增長,造成管理成本的提高,官員數量也會逐漸增加。

唐朝初年,當時的在京官員僅有640名,到了玄宗時代,在京官員達到了2620人,外官人數更是有16185人。

北宋初年,整個國家的官員也就5000餘人,到了宋真宗時期就超過了1萬人,宋仁宗增加到了2萬餘人,南宋宋寧宗時期,只有半壁江山,卻有著4萬人的官員,宋代的冗官絕對不假。

明朝也是同樣,洪武初年,全國文職官員不過5000餘人,武職官員不到3萬人,到了憲宗時期,文武官員已達到十萬之多。

官員的大幅度增加,必然會導致管理成本的增加,經費不夠用也是常有的事兒,官員們撈點油水,也就成了潛規則。

二、腐敗逐漸加劇

俗語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在我國古代,大家考功名、進仕途都有著明確的目的性,我們不否認清官確實存在,但對多數人看來,升官意味著發財,腐敗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因此,每個王朝的中後期,腐敗無不迅速發展,甚至達到無孔不入的地步。由腐敗造成的民眾負擔加重,往往是官員俸祿的數倍、數十倍。腐敗使得稅收大量流失,發展到極端,到了王朝後期,有可能稅收最終到達中央的只有1/20,其他95%都流失在稅收過程當中,也就是說被各級官吏貪汙掉了。


王朝死循環:從“輕徭薄賦”到“橫徵暴斂”

三、財政的巨大負擔——皇族們

自己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不就是給我們這些子孫揮霍的嗎?這也許是萬千皇族後裔們的心裡話了。的確,在家天下時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些帝王們的親戚們當然要得到好好的照顧啦。

以大明為例,明初時,分封到各地的王族不過49人,到了180多年後的嘉靖時期,已經有了近2萬人,幾十年後的萬曆時期,就已經有8萬人之多,到了明朝末年,加上一些沒落的底層皇族,推算朱元璋的子孫繁衍了100多萬之多。而養育這些皇族們,只能依靠明朝那並不充裕的國庫了。

四、能折騰的皇帝們

當然,最能花錢的要數那些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們了。雖說皇帝一般是有自己的小金庫的,但很多國家大事,是要花國庫的錢的,如果皇帝總夢想著建功立業,那麼國家、百姓們就難受了。

像漢武大帝,“徵匈奴”“徵南越”“徵西南”“開漕渠”……真可謂彪炳史冊,光耀千秋。可這些功績是建立在巨大的消耗上的,漢武一朝,基本將文景時期所積攢的家底耗盡,昭宣時期,基本上就不敢在折騰了。

像隋煬帝,徵高麗、修運河,都是該做之事,但絕不能一起做,其後果就是民變四起,最終斷送了曾經強大的隋帝國。

像乾隆皇帝,一邊弄著十全武功大規模消耗國家財政,一邊與和珅弄出個“議罪銀製度”來填充自己的小金庫來滿足私慾,其死後幾十年,鴉片戰爭爆發,曾經輝煌的大清國不堪一擊。

五、實際稅收很殘酷

如果僅從文章開始舉例的秦之後的稅率來看,百姓的負擔並不重,但實際上攤派到百姓身上的可並不少。我們這裡不談官員腐敗問題,只談一些制度內的“橫徵暴斂”。

在明代,稅收以實物為主,也就是以糧食為主,而且很多要百姓自己去州府繳稅,在當時不發達的交通下,僅路上的消耗就很大。正統四年(1439年),于謙曾經上奏,說山西每年運往大同、宣府、偏頭關三邊的稅糧,道途之費“率六七石而致一石”。交一石糧食,運費要花六七石,相當於稅率一下子翻了六七倍,這還不算那些“火耗”呢。

在漢代,最讓人噁心的就是“賣官鬻爵”,朝廷為了保證財政,從皇帝就開始各種的賣官,這些花了巨資的人,最後只能通過盤剝百姓來實現自己的創收,羊毛最後都得出在羊身上。

在唐代,由於後期的藩鎮割據,中央已經喪失了對地方財政的控制,各大節度使為了維持戰爭成本,只能將眼光落在百姓身上,各種加稅層出不窮,人民對政府喪失了信心,這也是唐亡之後,短期內沒有出現大一統國家的原因之一。


王朝死循環:從“輕徭薄賦”到“橫徵暴斂”

就是這樣,這些王朝在建立初期往往能夠“輕徭薄賦”,但到了後期無一不是“橫徵暴斂”。沉重的賦稅,讓百姓只能變賣土地,造成了土地兼併,最後百姓流離失所,這就是流民,而流民往往是農民起義的主要力量。農民起義雖然少有成功,但他們幾乎成為改朝換代的標誌了。正所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哀公》

先秦的聖哲們都告知過後人,但是就是沒人能做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