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曾國藩寫柳體,字如其人,現在誰還能寫得出?

歡迎關注我們,每天更新各種書畫資訊!

從漢末至清末,書法一直是中國文人士大夫最主要的藝術愛好。晚清的高官在寫字上花很多的時間,除了練習之外,還要寫很多應酬字。比如說,翁同龢就曾在一天為人寫了五六十副對聯,曾國藩經常在一個月內為人寫一百多副對聯。

曾國藩寫柳體,字如其人,現在誰還能寫得出?

為人寫字,有時是主動奉送的禮品。這也談不上是"雅賄",因為官員的字沒有市場價格。只不過這個禮物出自高官,帶有特殊性。最有意思的是曾國藩,他和太平軍作戰時,念及他手下的軍官很辛苦,沒有錢犒賞他們,就寫對聯送給這些軍官。

曾國藩作為清朝的"中興名臣"之一,幼承家學,雖然其組大大功績來自於戎馬,但其卻是地地道道的進士出身,即走上仕途是靠的科舉。而科舉取士,首要是拼的文化才能,由此可看出曾國藩的文化基礎是紮實的。

曾國藩寫柳體,字如其人,現在誰還能寫得出?

曾國藩楷書《百字銘》

要想一舉中的,一筆好字是少不了的。科舉到了明末以後,對書法是極為重視的,但社會對於書法的認知卻越來越偏於保守,越來越趨向於館閣體。館閣體雖產生較早,但在清朝時尤為突出。清朝由科舉而成名的官員、文人,很多都是一手標準的館閣體。

館閣體在現在收到了爭議,認為館閣體呆板、束縛天性。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當時社會風尚如此,是一般人無法左右的。況且,館閣體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它對規則與功力的重視,都是任何時代的書法都在追求的的。

曾國藩寫柳體,字如其人,現在誰還能寫得出?

曾國藩楷書《百字銘》局部1

曾國藩的楷書《百字銘》,以柳體楷書為基礎,結體嚴謹精到,筆畫遒勁有力,骨力洞達,書協態度也是一絲不苟,如人正襟危坐。《白字銘》所表現出對柳公權楷書特點把握的精準,非常人能及。

曾國藩的書法其實有多種面目,從已知資料可以看出,其書法主要以帖學為主。曾國藩對自己極為嚴苛,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在官場,都是嚴謹地對待。這也從他學習書法能夠看出來。他自己堅持讀書寫字,即使賦閒在家時,嚴格督促子女讀書。

曾國藩寫柳體,字如其人,現在誰還能寫得出?

曾國藩楷書《百字銘》局部2

理性、小心翼翼,是曾國藩處世的基本態度,有時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這些從他寫給家人的書信,很容易得到驗證。從他寫的楷書《百字銘》,我們就看到這樣一位不苟言笑、做事認真的書家形象。

興許是曾國藩政治名望過於響亮,以至於人們忽略了它的書法。在後人來看,他首先是政治家,書法也僅僅是他傳奇一生小小的附加而已,這一小小側面之於其一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我們現在翻看他的書法,依然被其功力與識見折服。正如楷書《百字銘》,即使放到書法如此繁榮的當代,又有幾人能夠寫得出呢?

曾國藩寫柳體,字如其人,現在誰還能寫得出?

曾國藩楷書《百字銘》局部3

曾國藩一生信封程朱理學,這種哲學思想反映在他書法上,就是筆筆講究來歷,處處不逾規矩。古人說"字如其人",在曾國藩身上有著精準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