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

有时会使人淡忘一些记忆

但有时又会使人铭记一些东西

梅山公园”便是我一直难以忘怀的地方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梅山公园位于十四小旁,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梅家山苗圃”,1983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公园筹建,1997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一座经历64年风雨的公园占地68.23亩,分为前山后山两部分,园内植物高达150多种(其中有很多是自然生长)。前山是以纪念性建筑为主,后山是以花卉盆景植物为主的观赏游览休息场所。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梅山公园前山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是迄今我国境内唯一一座为纪念十万筑路民工的历史功绩,缅怀筑路英雄的建筑。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除了这些标志性建筑外,公园内还很多锻炼身体的叔叔阿姨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武当玄门剑”,快慢相兼,刚柔相含,行如蛟龙出水,静若灵猫捕鼠。要剑随身走,以身带剑,神形之中要做到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亦需要手、眼、身、法、步神形俱妙。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一间只有一桌机麻的茶园,简直就是打“早麻将”的圣地。内江人就信奉“不打牌,就有没朋友”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一群阿姨伴随着音乐忘我的跳着,毫不在乎那刺骨的寒风。因为舞蹈能带给她们温暖和欢乐。她们要让所有人知道,这块地被她们“

承包”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再往前走,一下就静了。四位练太极的叔叔阿姨,感觉他们身处另一种至高境界。从旁边走过去不由的蹑手蹑脚,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他们。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一旁坐着两位谈笑风生的爷爷,岁月苍老了他们的面容,满头的青丝已有少许白发,不过心依旧是那日的心,情依旧是当年的情。愿每个人以后有陪你静坐聊天的老友。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梅山公园后山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以前要收两元的门票,现在已经是免费进入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从小拱门进入就能看到一座“小池塘”和假山。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继续往前走,便有“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体验。此时此刻的歌声,与悠然静谧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我的心也随之荡漾。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后山还有茶楼小院,坐在椅子上和朋友喝茶聊天,旁边的房子是一间间的机麻房,设计的十分有意思。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里陈旧的健身器材,却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去锻炼身体的热情。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边锻炼身体边聊天的叔叔阿姨们


梅山公园周边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一个规范化的菜市场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各种当季蔬菜应有尽有,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看着就很健康的感觉。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酱灰mer”(霉豆腐),吃稀饭的时候就爱伴着吃,口感非常细腻,富有“东方奶酪”的美誉。一元一块,一块都可以吃好久。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内江人天天吃的“牛肉面”,面的“

源头”就在这,每一根都是手工制作的。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猪肉蹭蹭涨价的时候,好多人都只是远远观望一下。大千妹儿恳求“二师兄”别再涨价啦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些“活禽”,也就是俗称没有喂饲料的农村“土鸡土鸭”。老一辈最爱买,比超市里的冻货更新鲜、口感好得多。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默数过往,回忆宛如一条旧巷,寂寥而又幽长。这条通往甘泉寺的阶梯,也是勾起回忆的道路。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梅家山体育场,上小学的时候每年都会来这里举办运动会。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见过近几年的体育场,但是1976年的你一点没见过。时过境迁,昔日的面貌宛如过眼烟云。


走到哪吃到哪的大千妹儿,一定不会错过这里的美食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各种老字号早餐店,包子、饺子、面条应有尽有。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这家米糕店,桂花糕、紫薯糕等,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老板给我推荐的紫薯“驴打滚”,味道不是特别甜,刚好符合我的口味,非常软糯。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光看门头,就很有怀旧感。从一家小摊到开店铺,孩子们长大了,但是味道依旧没变。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每次必点的“春卷”,在外吃过各式各样的春卷,最爱的还是这家。土豆每次都要求炸脆一点,味道辣一点。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位于梅家山体育馆运动员通道处的“灰水粑”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门面很小,但手艺是老板家祖传的。为了保证新鲜,老板每天早上现做,原料都是在用得最好的,吃起才能口感好。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灰水粑是用草木灰做的,另外加了糯米,吃起来也糯糯的。别的地方都吃不到。

这个藏在半山腰的公园,承载了多少老内江人的回忆


梅家山”有着多少人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

看着那些带着历史痕迹的街道楼房

不由得让人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

但这里的一切酸甜苦辣

都将是人们心中永远不老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