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明軍血戰大同:多爾袞率5位王爺攻城,9個月沒能拿下城池

之前有一部很狗血的清宮劇——《孝莊秘史》,“男豬腳”睿親王多爾袞是一個十足的悲劇人物:汗位被皇太極搶,大玉兒也被皇太極搶,老媽子被皇太極逼死,皇位又被順治“搶”,死後還被挖掘墳墓,差點被鞭屍了。此外,還有更狗血的一個劇情,多爾袞親自帶兵平定姜瓖之亂,結果在決鬥中被一刀砍死,就此殞命沙場。當然,這些劇情基本不符合歷史事實:沒人搶他皇位,努爾哈赤也不喜歡他;本人體質很弱,不可能衝鋒陷陣;結果死於狩獵途中,不是被姜瓖砍死。但是,多爾袞親征姜瓖卻符合歷史事實,雖說沒親自操刀上陣,可他畢竟是帶著5位王爺,3萬八旗精銳攻擊大同,結果打了9個月沒能破城,後靠叛徒做內應才破城而入,然後玩“大同之屠”。


明軍血戰大同:多爾袞率5位王爺攻城,9個月沒能拿下城池

多爾袞攜帶阿濟格、博洛、承碩塞、滿達海、瓦克達等5位王爺,3萬駐紮在北方的八旗勁旅與姜瓖交戰,是以明朝一場激烈的城池保衛戰為背景,是中原人民起來抗擊滿清暴政、掠奪之戰鬥。1644年2月,李自成率大軍東征北京,在寧武關與周遇吉對砍,闖軍被斬殺7萬餘人,周遇吉本人力戰殉國。此時,大同鎮總兵姜瓖看到闖軍氣勢洶洶,於是上表請求投降,歸順闖王。李自成本想一刀殺了他,卻因張天琳勸說而改變主意,放了姜瓖一條生路。如此,姜瓖對李自成懷恨在心。闖軍慘敗山海關後,姜瓖依靠舊部發動兵變,殺死張天琳,奪取了大同城,然後歸順清朝,並率軍追殺李自成,在榆林一戰中殺死闖軍數千人。


明軍血戰大同:多爾袞率5位王爺攻城,9個月沒能拿下城池

姜瓖歸順清朝,是因為滿清打著“為明覆仇”之旗號,可誰知這只是滿清的一塊遮羞布而已,其真正目標就是要奪取中原,成為華夏新主人。如此,姜瓖日子就不好過了,雖說名義上是大同鎮總兵,手握軍權,但實際上就是光桿司令,沒一兵一卒。話說滿清也夠狠,八旗兵馬有限,打江山就交給“漢軍”,自己享受勝利果實即可。為了搞定南方,清朝不但加重對大同人民之剝削,還強制推行“剃髮政策”,敢違背者,格殺勿論。更狠的是,滿清八旗子弟仗著自己是統治者之身份,公然在大同城內搶奪民女,儼然如同禽獸。姜瓖,畢竟是軍人出身,還是大同總兵,怎能忍受此種屈辱呢?如此,他決定歸順南明永曆政權,起來對清暴政,維護尊嚴。


明軍血戰大同:多爾袞率5位王爺攻城,9個月沒能拿下城池

1649年1月,多爾袞哥哥英親王阿濟格(很殘暴)在大同搶奪民女,而且還是奪取新娘,在大婚之日搶奪,囂張至極。聽聞此事後,姜瓖痛哭失聲,感覺尊嚴受到了無情的踐踏,不由勃然大怒,發誓要讓韃子血債血償。為此,姜瓖召集舊部,怒氣衝衝殺向英王府,見人就砍;大同人民也加入其中,守衛英王府的所有八旗子弟不分老少,全部殺死。姜瓖帶兵殺來,阿濟嚇壞了膽子,他不敢出來戰鬥,而是直接翻牆出逃,撿回了一條小命。接著,姜瓖把留在大同的滿清官員及其家屬全部殺死,正式宣佈歸順大明,與清王朝作戰。此事在清史上被稱為“戊子之變”,也稱“姜瓖之變”。此後,姜瓖帶領明軍開始了長達9個月的大同保衛戰,期間屢次擊敗八旗勁旅,無法讓其靠近城池。


明軍血戰大同:多爾袞率5位王爺攻城,9個月沒能拿下城池

聞知姜瓖發動起義,多爾袞立刻派阿濟格率1萬八旗精銳征討,並攜帶40門紅衣大炮。阿濟格赳赳武夫一枚,來到大同後為了報仇,便強行攻城,結果被打回原型,八旗陣亡數百人。八旗人數少,經不起消耗,於是阿濟格便用紅衣大炮轟擊城池,但姜瓖早已將其加固,城門也全部堵死,清軍沒能撈到多少好處。此時又是冬季,姜瓖讓士兵每天用冷澆灌城牆,使之結冰,以此抵禦火炮轟擊。3月中旬,阿濟格疏於防備,姜瓖派明軍出城夜襲清軍大營,斬殺數百人,焚燬帳篷無數。八旗作戰失利,多爾袞惱羞成怒,於是調駐京八旗、關外留守八旗以及蒙古八旗,共2萬兵馬趕往大同;多爾袞本人則率博洛、承碩塞、滿達海、瓦克達等王爺親征。如此,大同前線清軍3萬人,多爾袞、阿濟格、博洛、承碩塞、滿達海、瓦克達等6位王爺到場,陣容非常強大。


明軍血戰大同:多爾袞率5位王爺攻城,9個月沒能拿下城池

3萬八旗勁旅(清初絕對很厲害)在手,還有紅衣大炮輔助,睿親王多爾袞信心滿滿,發誓要一舉攻破城池,宰了姜瓖,踏平大同。事實表明,沒有漢軍協助作戰,八旗想要攻破堅固城池還是非常困難。多爾袞讓八旗子弟在火炮掩護下攜帶雲梯、呂公車攻城,可適逢陰雨天,道路泥濘,八旗兵馬還未到達城下,笨重的呂公車就陷入了泥潭中。此時,姜瓖又從城上發炮還擊,守護呂公車的八旗自己成了靶子,活活被打死。明軍炮火猛烈,八旗子弟自然也不願意吃虧,他們不顧主帥命令紛紛往後撤,如同戰敗的公雞,垂頭喪氣。此外,姜瓖經常利用夜幕掩護,派出小股精銳出城襲擾清營,搞得多爾袞心神不寧,卻也無可奈何。大同明軍堅守,全國各地深受鼓舞,也紛紛起來抗清,卻因沒有統一指揮,結果各個被擊破。


明軍血戰大同:多爾袞率5位王爺攻城,9個月沒能拿下城池

大同明軍堅決抵抗,八旗屢次強攻都沒奏效,還死傷不少兵丁,這對人口稀缺的滿清而言是難以接受的。如此,多爾袞決定採取“長圍策略”,在城外挖掘兩道壕溝,並出兵攻取附近州縣,截斷大同內外聯繫。姜瓖雖勇猛,但大同畢竟是孤城,自然玩不起持久戰;南明永曆政權與之相隔甚遠,就算有心出兵,也是無力相助。圍城日久,城內糧草斷絕,姜瓖下令宰殺戰馬、吃樹皮,就是不接受清軍勸降,非要一戰到底。10月,守將楊振威等叛變,誅殺姜瓖及其兄弟,然後開城迎接清軍,歷經9個月的大同保衛戰結束。清軍入城後,“官吏兵民盡行誅之,隳其城睥睨五尺。”此為“大同之屠”,堪稱殘忍。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