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广西信都县(今贺州信都镇),大家知道吗?

信都镇

信都镇位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南部,是贺州市副城市中心之一,靠近广东省,区位优势明显,坚持工业立镇,实业兴镇,是贺州市最具潜力的一个镇,工业税收是全市镇级第一。信都镇素有小平原之称,地势平坦很适合建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贺江贯穿全境提供足够的工业居民农业用水,境内更是有座贺州市最大的发电站提供足够的大型工业用电。交通及其便利,一级路高速路火车站高铁站水路机场都具备,更是列为全国重点小镇贺州市副中心城市,政策扶持,号称贺州第一镇[1]

广西信都县(今贺州信都镇),大家知道吗?


中文名称

信都镇

外文名称

XinDu

别名

官潭、端南

行政区类别

镇级

所属地区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

下辖地区

信联、两合、北联、北津、新兴、址洞、西䓣、福桥、联盟村等

政府驻地

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大新街385号

电话区号

0774(+86)

邮政区码

542813

地理位置

贺州市东南部

面积

237平方公里

人口

7.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1万人)

方言

贺州本地话、信都白话、六州声、客家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花冲水库、台阁云蒸、石城天险 、龙岩崛古、祉洞古寨

车牌代码

桂J

特产

红瓜子、龙眼、番薯干、三黄鸡.瓜皮酸。地瓜榨。。。

2016年GDP

26亿

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据记载,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封阳县;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废县为乡,称信都乡;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乡为厅;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厅为县;1951年,信都县并入贺县后设立信都镇,今信都镇隶属广西贺州市。[2]

语言特色

信都片的语言结构在城区以粤语和土白话为主,乡下流行各种本地话,少部分人说客家话。

民风习俗

信都人民一向都有着勤劳朴实的美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信都有几个大型的年节习俗,如大年初二开始的舞狮舞龙,端午节的赛龙舟,七月初七的饮银河水,中秋节,冬至吃咕噜糍等,最为有名的是每年五月初六的信都龙舟大赛。此龙舟赛,是信都镇传统的民间活动,自乾隆嘉庆年间流传至今。每年的五月初五下午五点到六点,信都的群众都会到河提接“龙船亲”,到了农历五月初六日,信都及毗邻的仁义、铺门、灵峰等乡镇的群众,会自发到信都镇河段的贺江河面上参加民间龙舟竞赛活动,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信都靠近河边的村寨创制龙舟泛舟划游。龙舟的长度大约20米,20座,每座2人,一只龙舟可以坐20到30人,龙舟两旁画有鱼、虾、蟹等图案,船头装上龙头,船尾装上形似龙尾的木舵。划船时,船头击鼓,中间打锣,船尾掌舵,随着鼓声的节奏,水手大力划桨,你追我赶,场面犹为壮观。因为有些龙舟水路较远,当天在信都比赛后返回去比较困难,所以信都两岸的村庄就把比较远的龙舟和人留宿,第二天吃饱饭后再回去,一来二往,相互之间加深了感情,此习俗一直延续至到今天,当地人称之为“龙船亲”。曾有诗人作对赞颂信都当地的赛龙舟习俗:

端午节信都龙舟比赛

渡水竞龙舟旌旗云动人若海

南疆歌舞日锣鼓喧天声如雷

自然地理

气候特征

信都镇地处东经111°43′,北纬23°58′,属信都盆地,地势平坦,海拔高度40—60米,贺江贯穿南北,四周低山环境,北面有大桂山屏障,形成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信都气候温润多雨,夏长冬短,年均降雨量为1944mm,年均气温24.4℃,年均蒸发量1271mm,相对湿度20%,全年无霜期332天,给信都镇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水产畜牧业、水果生产及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带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信都风景

自然资源

广西信都县(今贺州信都镇),大家知道吗?


信都自然资源丰富。信都拥有林木面积9.8万亩,活木蓄积量24.6万立方米。境内有桂东最大的水电站——装机容量8万千瓦的合面狮水电站和装机容量3750千瓦的云腾渡水电站,镇内设有110KV和220KV两座变电站,建有日供水量5000吨的自来水厂,供水覆盖面普及城区及工业区内。特产有信都红瓜子、三黄鸡、龙眼、红薯干。

广西信都县(今贺州信都镇),大家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