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原来的棉花产区为什么不种植棉花了?

农耕子


棉花产区不种棉花主要因为经济效益低。由于种植面积过于小,不利农机作业,费工费时,有的地区因气侯原因棉花质量较差,病虫害严重,棉花产量低,种植棉花的收入低于种植玉米等其它作物的收入,所以农民不种棉花了。



现在国家重点把棉花基地放到新疆,因为新疆有得天独厚的气候,适宜棉花生长,各种病虫害少,棉花产量高,质量好。


新疆地多人少,有利大型农机作业,从种到收机械化程度高,省工省时。

有国家的补贴政策,农工收入有基本保证,在未来新疆种植还是以棉花为主,棉花基地不会动摇。


2868173650924大新疆


河南农村以前是棉花的种植区,记得小时候每家每户都种植的有棉花,

棉花从种植开始到收获回家工序太多了,春季的时候农户首先要在预留的田地里精耕细作弄个大棚,里面的土弄碎摊平浇上水湿透,然后用铁棍在湿土上画上一个个三厘米的小方格,然后把棉花种子放在上面,再盖一层细土,然后用薄膜搭建大棚防止风吹日晒!

到苗长大了天气热了气温合适的时候,再把苗移栽到田地里,随后要浇水,施肥,打伢子,打药等等很多的工序,从种植到收获打农药是个反锁的事儿棉花容易生虫,要打很多次的农药,

收获的季节要每天到田地里采摘,因为棉花的花桃不是一起成熟的,采摘的时间很长,开开的花要是不采摘下雨了雪白的棉花就坏地里了。

这样太费人工了,大家认为不如种植玉米小麦省工省时,慢慢的我们这里的农户都不种植棉花了,这样能够用更多的时间去做点别的事儿挣钱,更划算!


宛农老许


我小的时候我们新野县那里就是棉花种植基地,好多棉纺厂。种棉花太麻烦了从种到收基本天天都得去地里,投入的人工太多。刚开始的时候育苗,挖坑,施肥,浇水,封土,过几天补苗,然后还要修枝打理,棉花容易生虫,三天两头的打药,时间长了棉铃虫都有抗药性了打不死,没办法都是全家老少一起去地里人工捉虫子,成熟了还要天天去摘棉花,白天摘回来晚上还要把外面的花壳扣出来,然后再晒干才能卖。太麻烦了,现在人工费高了,都出去打工了一天最少也一两百块钱,所以现在没人种棉花了,都种别的省事的经济作物,比如花生,玉米之类的比较省事。


a隔壁王哥


你好,这个问题我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那里就是棉花产区,记得那时每天下午收回家,晚上要把棉花絮和外壳分离出来,非常辛苦。因为那时有棉花任务,是国家扶植的必种植物。冬天育苗第二年春天移栽,中间管理非常严格,从修剪枝丫打药封顶,采摘晾晒到出售,工作非常繁琐并且一遍一遍重复来做,因为当时农民都是靠种地收入的加上国家的扶持,刚开始种植还可以。由于后来农民打工的兴起,人们陆续外出打工,加上成本的提高价格的下降,国家不再交公粮的政策出台,等等原因棉花就退出历史舞台。


爱如风37


以前的棉花产区分布比较广阔,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北内陆都有种植,但是近些年来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的棉花种植面积已经很小了,很多地方都已经不种植棉花,现在棉花的主要产区是新疆棉花产区。

原棉花产区:

(1)黄河流域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花产区曾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地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种植的面积最多。该地区秋雨少,日照充足,棉花质量高。

(2)长江流域棉花产区。本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其中湖北江苏两省产量最高。南方的这些地区自古以来纺织业都比较发达,棉花种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较高,但是这些地区秋雨比较多,棉花质量稍差一些。

(3)西北内陆棉花产区。以前新疆种植棉花的面积并不多,还包含甘肃的河西走廊,所以称之为西北内陆棉花产区,这些地区日照时间最长,降雨少,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所以棉花的质量也是最高的,但是种植面积在以前也是最小的。

逐渐消失的黄河长江棉花产区

如今提到棉花产区,大部分人能想到的就是新疆,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越来越大,2019年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已经占到了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5%以上,西北内陆棉花产区的名称已经被新疆棉花产区所替代,并不是因为河西走廊不种棉花了,而是和现在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比起来实在是太小了。曾经的两大棉花产区: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仅剩下23%左右,主要种植省份是山东、河北和湖北。为什么除了新疆以外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不种棉花了呢?

a、棉花种植过程繁琐。我觉得这个是主要的原因,棉花的种植过程太过繁琐。种植棉花首先要进行育苗,到了春天以后及时移栽;并且棉花属于特别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要进行多次的打药;棉花成熟以后也需要及时的人工采收,并且成熟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采收期拉的也比较长。以前的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就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即使繁琐一些也无所谓,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种一些容易管理的作物,闲下来的时间可以打工或做些别的事情。

b、种植收益不高。棉花的种植过程非常繁琐,但是如今种植收益却很一般。主要原因是棉花质量不如新疆棉花产区,棉花是喜日照作物,新疆地区日照时间更长;棉花在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新疆地区干旱少雨,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不利于病虫害的产生以及传播。所以新疆地区的棉花质量要优于其他产区。其他产区的棉花价格自然也就不会太高。

随之消失的采棉大军

新疆成为我国棉花的主产区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以前在每年的九十月份,通往新疆的绿皮火车上会挤满了人,都是赶去新疆采棉花的,被人们称之为采棉大军。在新疆成为棉花的主产区以后,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采棉大军的人数也一年比一年多,近两年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没有减少,采棉大军却几乎消失了。

新疆采棉期持续时间大概两个月,一般采棉工人两个月至少能赚到1万元以上,好一点的甚至能赚到2万元,这个数字在几年之前还是非常诱人的,也就会有大批的人加入到采棉大军的队伍中。如此丰厚的报酬,付出的辛苦也是可想而知的。新疆的日照时间长,九十月份的时候晚上九点天还是亮的,采棉工每天天没亮就要出门,很多时候每天要弯腰在田里12小时以上;新疆的昼夜温差大,早上采棉手都会被冻僵,并且棉桃还带刺,整个采棉期下来以后每个采棉工的手上都缠满了白胶带,几乎没有一块好地方。近些年采棉机逐渐成熟,效率上要比人工采棉高的多,对人工采棉的依赖性也小了很多,所以近些年虽然物价一直在上涨,但是采棉工人的工资却没怎么涨,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再跑到新疆去受这份罪了。

结语:棉花产区的迁移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背后还藏着很多故事哦,比如这采棉大军的消失。


科技农场


棉花,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经济型农作物,其原产于亚热带,其植株成灌木状,一般可长至1-2米高。棉花主要是取棉铃内的棉籽及棉籽上的棉花,棉花富有柔软的纤维,通常作为棉制品供人取暖,比如棉衣等。而我国的棉花产量相当大,特别是在新疆地区,更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

棉花极少种植

现阶段我国除了新疆等棉花主产区仍然在大量的种植棉花之外,其他棉花产区,比如河南、山东等地,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非常的小。比如我们这边,可以说是极少能见到棉花的种植户,而之所以现在农民不愿意种植棉花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其经济性显得越来越低。

为何不种棉花

比如我们这边以前大面积种植棉花,可以说一年中棉花的经济收入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现在随着大蒜、生姜等经济型农作物的出现,我们这边很多人已经放弃种植棉花,改种更好的经济作物。

再者,棉花在我们这边多是以手工的方式进行种植、收获,并且其过程显得繁重。所以,很多农民改种大蒜等手工作业稍简单的农作物。

最后,也由于前些年长年种植棉花,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比较高发,所以,很多农民不得已放弃了棉花这种农作物的种植。


农村王小霞


种棉花是个苦差事。原来相对贫困时,黄河流域种棉花的人相当多。种棉花很麻烦活太多,比种粮食累的多。收益比粮食稍微高一点儿。这在贫困时代是可以忍受的。但随着生活水准提高,打工收入大幅提高。种棉花的人付出的劳动和出去打工实在不能成正比。从付出劳动和和收益的比例来说,种棉花太不合算了。相对而言种麦子非常省事儿最早完成机械化。农忙时种一下收一下。其余时候都没事了,就可以出去打工了。而种棉花在整个时期都要人在地里边干活。中原内地又没有机器这种技术。就算是有小片儿的地也搞不成。美国内战时种棉花的都是奴隶制。就是因为没人愿意干这活儿。人工是不愿意干种棉花这种苦活的。现在种棉花主产区都移到了新疆。新疆大片的土地种植棉花足可以供应全国使用。而且土地广阔,有利于机器种植。压么棉花价格,造成大家更不愿意种。这只是成本收益的最基本的考量。


海中岩haha


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们县是植棉大县,买棉非常难,排队好几天,送饭送被子,但是现在却种棉的少了,原因如下 1、劳动量大 种棉是非常麻烦的,从整地育苗,到大田移栽,施肥打药,整技打杈,拾棉收获,都是非常麻烦,而且劳动量大,天气又热,所以大部分人放弃了种棉。 2、种棉成本高 近几年,随着通货膨胀,农资也是水涨船高,农药化肥价格年年涨,一代化肥150左右,才80斤,农药一桶水要10元20元,所以,种棉成本高。 3、棉花价格低 自13年棉花收储停止以来,籽棉价格持续低迷,最高价未超过3.5元一市斤,基本在3.2元左右,每亩地产棉500左右,毛收入才1600元一亩,而打工每月也得挣2000元呀,所以,种棉收入太低。 综上,现在种棉,费时费力,收入低,不如打工,所以种棉的少了。


hbg770212


我们这个地方以八九十年代是产棉大区,有百分之九十的耕地都种植棉花,但是,后来慢慢的又改为种植玉米了,其原因就是棉花价格走低,连年种植棉花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重,死苗死棵现象严重,种棉还没有种玉米划算,所以农民都改种玉米,不种棉花了。


家141233507


农村种植产业结构逐步在走向专业化、标准化水平迈进。我们原来农家全靠自己种植来生活过日,种不上啥甚,就吃不上啥甚,衣着方面用的麻棉物资也得来自己解决。记得七八十年代种棉国家强调的特别紧,必须每家每人种棉交售任务,如果你因为其他原因没有种上棉花,那你也得问邻居买上顶够任务才行。

后来到九十年未到二零零年才逐步变的不怎么重视了。原来国家开发大西北,新疆人少地广、自然条件独天独厚就在新疆大面积种起了棉花作物。自此以后,我国大部分农村家庭不再麻烦种那三分地的棉花了。

不仅是棉花,象小麦、土豆、花生、大豆、稻谷都逐渐变成区域化、规模化,哪里适宜种什么就选择种什么,这样能发挥本地优势、集中统一的耕作模式。极大的解放了农村人的生产力,形成为现在的打工潮流,再不是象以前那样,麻木篮子一齐抓,到头来还是要啥没啥的过苦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