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很多人在戀愛的時候,因為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所以每天都非常的開心甜蜜。但大多數情侶在相戀的過程中,都會產生矛盾 ,這些矛盾有的時候是好的,有時候是壞的。畢竟如果你們合理的吵架,可能會增加感情,你的伴侶會落荒而逃;楚河漢界的分隔,就像你們感情的一個平衡點,逾越了這個平衡點,等待你們的就是感情的對抗。但如果盲目的吵架,就會加速你們的分手。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1.在感情中,這樣的男人,最容易被分手

戀愛講究的是勢均力敵,是你們兩個人一起坐在天平的兩端,努力讓這天平不傾斜,不崩塌,這樣你們的感情才能更好地進展下去。

有人說:在感情中,最先投入更多愛的那個人,最後輸得最慘。

換句話說:對女朋友太好的男人,總是容易被分手。

為什麼說,那些對女朋友太好的男人,總是容易被分手?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2.男人無私的付出,會讓女人覺得你比較廉價

你會因為一個人對你太好,而提出分手嗎?

前幾天有一個男讀者給我發私信傾訴,他說跟女朋友戀愛半年多,女朋友忽然跟他提出了分手,而提分手的原因是:你對我太好了,我受不了這樣的感情,分手吧,你對我這麼好,讓我始終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還是第一次聽說,一個人會因為伴侶對自己太好,而提出分手的事情。

然後男讀者就說,戀愛半年多,他對女朋友雖然算不上極好,但絕對是無微不至。

剛在一起那會兒,女朋友剛剛分手,他幫助她一點點走出失戀陰影;說好聽點是備胎,說難聽點兒就是舔狗。

為了跟女朋友在一起,他一點兒面子都不要。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女朋友跟他確定戀愛關係後,提出想去見見前男友,他開車帶著女友跑了幾百公里,只為了見她前男友一面,讓女朋友對前任死心。

他說想去哪兒玩,他二話不說,直接從家裡開車出發,哪怕是零點,只要女朋友一個電話,一句消息,他立馬停下手裡的工作,去滿足女朋友的願望。

無論是物質上的要求,還是精神上的要求,他都對女友百般順從。

可即便這樣,他還是換來被分手的局面,讓他始終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我都對她那麼好,她還是要跟我分手?難道半年多的感情,可以一句話就全都抹乾淨嗎?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一:心理學上有一種人格,叫“迴避型依戀人格”

直白點說就是:當你喜歡上一個人,對方也恰好喜歡你,但對方喜歡你更多一點;在這段感情中,對方越來越靠近你,對你越來越好,於是你內心的喜歡逐漸控制不住,反而變成了強烈的窒息感。

伴侶對你越好,你就越是想要逃離,你覺得伴侶對你的好,充滿了壓力,讓你有一種透不過氣的感覺。

這種典型的人格障礙,使得這個人在感情中,總是落入下風,雖然表面上是這個人傷害了對方,可在這個人的心裡,她才是充滿了負罪感、愧疚感和自我折磨的人。

就像男讀者的女朋友一樣,或許,她就是一種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這種人格的人在戀愛中,對彼此都是一種傷害,都是一種負擔;只有自己走出了這種心靈束縛,心靈困境,才能以好的狀態,擁抱愛情。

二.你在這段感情中付出太多了,她對你的態度變成了無所謂

好的感情,一定是勢均力敵,1+1=2,而不是總一個人付出,另外一個人享受。

如果你在這段感情中的角色,始終都是卑微的,沒有底線的對伴侶好,那麼等待你的,是伴侶給你的宣判:她說分手,你沒有絲毫挽留的餘地。

為什麼?因為她知道你離不開她,所以她可以做出任何傷害你的事情,你都得兜著。

她沒有在這段感情中付出太多,所以就算分手的時候,她也能夠理直氣壯,她不擔心對自己有什麼不好的後果。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可你不行,你把自己的一切都壓在了這段感情中;就像在玩鬥地主,你都梭哈了,還有什麼底牌呢?

可以愛伴侶90分,剩下的10分,是你自己的尊嚴。

3.愛是奉獻,也是索取

你想要愛情,那麼首先你得去付出;人都是感情大於理智的動物,在感情中最能表現出來。

你愛上一個姑娘,那麼你就得做出一些讓姑娘覺得你值得依賴的行為,讓姑娘答應跟你在一起。

她跟你確定了戀愛關係,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你需要付出的還有很多,戀愛的前期,總是先奉獻的。

而到了戀愛中期,後期,就是勢均力敵的表現;你付出了,你心裡會期待伴侶也為你付出一些,這就是愛情的正向反饋。

男人對女朋友太好,最容易被分手,你卻不知道你錯在哪裡

倘若伴侶沒有給你反饋,總是你在付出,她理所當然接受,那這個時候,你們的感情天平,就出現了偏差,這對你們的感情釋放出來了一種不好的信號。

所以,無論男女,在戀愛中一定要記住一個原則:愛情不僅僅是付出,同樣也應該索取。

如果伴侶對你特別特別好,你會想逃離嗎?

撰文 / 希木

創元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