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曹魏有40多万军队,蜀汉只有9万,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用户69290716


熟悉三国的朋友们知道,三国当中,魏国雄踞北方,势力最强,蜀汉则偏安益州,最弱小。它不但疆域是三国中最小的,而且地处西南,大片地区为蛮荒森林,人烟稀少,劳动力紧缺,几乎是完全无法与魏国抗衡,更别说东边还有随时可能反水,蠢蠢欲动的孙家。

然而,这样积贫积弱的蜀汉,却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全国之力与魏国相抗,落得个国破家亡、满盘皆输。

诚然,蜀汉的灭亡是必然的。在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里,任凭五虎上将强擎壮猛,任凭诸葛亮多智近妖,依然无法带领蜀汉克服中原。更何况历史上蜀魏的差距更加悬殊,要扭转三国的局势,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在这种情境下,诸葛亮却执意北伐,六次率兵北上与魏军交战,以诸葛亮之智,怎会不知道敌我差距,怎会不知道劳民伤财。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诸葛亮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从诸葛亮本人笔下得到答案。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平定南蛮后,终于得以开展他从草庐隆中对起就心心念念的“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复汉大业。在出发之前,他为叮嘱年轻的后主,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在这篇文章中,他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一句表明他清晰的了解当前形势,蜀汉本无与魏国抗衡的能力,而他执意北上,则是因为这一下的理由。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正是刘备的知遇之恩让他得以在乱世展露拳脚,施展才华,源于此,他才会对刘禅关怀备至,千叮咛万嘱咐。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主为报关羽之仇,讨伐东吴,兵败病重,白帝城托孤,把讨贼兴复的“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不但智慧过人,还品行高洁。君子一诺,可当千金。为了与先主的约定,诸葛亮也得是北伐中原,尽力一试。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倾全国之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过于顺利,甚至超过诸葛亮本人的预期。

在西北战场,诸葛亮靠着调度明确,“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展现出了令魏国惊讶的军容军貌,不但南征北战所到毕克,而且“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诸葛亮后来成为“武庙十哲”中三国时代唯一入选者,并非浪得虚名。

然而北伐的顺利仅仅持续了不久,随着夏侯楙被换,司马懿领兵,街亭失守,诸葛亮的计划霎时崩溃,只好仓皇撤兵。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随后诸葛亮组织第二次北伐,这次他又上书一道,史称《后出师表》:“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他说,汉室正统不能和篡逆恶贼共存,要成就伟业,不能只龟缩在益州一隅。讨伐魏国,可能亡国,而不讨伐,一样是亡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搏一线生机。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现在虽然人民煎熬,士兵疲累,但不能停下北伐的脚步。想凭借一州之地,和曹魏的整个北方打持久战,是万万不可的。

可见,诸葛亮清楚的知道北伐极可能徒劳无功,甚至加快蜀汉的灭亡,但他毅然决然,要尽全力拼出个柳暗花明,而绝不坐以待毙。为了与知遇他的明主之约定,为了兴复汉室,他背负着举朝的压力,呕心沥血,不单是贤臣、能臣,更是忠臣啊!


邓海春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三国时期,毫无疑问曹操的魏国是国内最为平稳,民族大团结,总体国力度实力最强。诸葛亮进行北伐之前蜀汉总兵力只有9万,而曹魏的兵力就高达40万,可以说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在哪一方面曹魏都胜出很多,曹魏拥兵40万,拥有广阔北方这地,而蜀汉不过9万,这难到是诸葛亮头脑发热,拿着鸡蛋撞石头?


首先当时孙刘两家都与魏国实力相差甚远,时间拖的越长,根据滚雪球原理,强者发展速度会更加快,实力就越发的可怕起来。所以说,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到后期,魏国的实力就会越强大。到时国力的强大,魏国以经济威压就可以坐等收割了。

其二,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之际,吴国也对魏国发动着战争,给魏国制造了许多压力,做为同盟者的蜀国,必不会坐失良机,火中取栗,浑水摸鱼吗。使得魏国不能以全国之力去抵御蜀军的攻击。蜀国从哪一方面来说发动进攻也在情理之中。

其三,蜀国诸葛亮之后,无论文臣武将都人才凋零,出现了人材断层,没有涌现出一个后期来说可圈可点的人才。马谡被诸葛亮看好,可犯的致命错误只能被挥泪斩首,所以与其坐等无能后人去讨伐魏国,相较利弊还不如自己来。


历史黑白灰


答案就在这几张地图中。

一般人眼中的三国版图:

一般人的思维:哇塞,吴国和蜀汉地盘好大,很强盛啊。

二.然而,这才是真实的三国版图

1.这是主要城市分布图:中原曹魏星罗密布,偏居蜀汉形单影只

2.三国地形图:曹魏尽占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汉只有可怜的一点点成都平原。平原有利于更广泛的种植粮食作物,适合经济发展。

3.三国人口密度图:曹魏几乎没有多余之地,所有土地都有人口居住。而蜀汉有大片无用国土,空有领土,但没有人口。

三.总结

可见,汉末十三州,曹魏占了九州半,吴国占了两州半,而蜀汉只有可怜的一州。在三国时代,北方才是经济生产中心,因为北方多平原,适合种植粮食,这也导致了北方城市较为密集,人口众多。而益州仅有成都平原,虽号“天府之国”,但那是相对战乱时期的中原而言。所以,益州属于地广人稀,无效土地众多。一旦中原无战乱,益州的经济生产能力根本无法同中原相比。

据记载,蜀汉军队常年维持在十万左右,而人口仅有九十万。如此少的人口却维持这么多的常备军,经济压力之大可以想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非虚言。在诸葛亮准备北伐的时代,除了辽东外,曹魏已经基本整合了北方所有的资源,战争潜力巨大。而蜀汉以益州一州之力想挑战魏国,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双方闭门发展的话,无疑,魏国发展的速度是蜀汉的数倍甚至十倍。越拖延时间,两国国力差距越大。所以,诸葛亮是被迫北伐,期望和吴国相互配合达到“天下有变”的目的,否则蜀汉很容易“安乐死”。事实也如此,魏明帝时期,魏国已经完全有了从容以一对二,同时应对吴蜀进攻的能力。这就是诸葛亮明知蜀汉贫弱还积极进攻的原因。

《蜀记》: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晋书地理志》:“刘备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通典》:“三国鼎立,战争不息,及平蜀,得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杜少说历史


在三国时期,蜀汉在经历了襄樊战役和夷陵之战后,土地只剩下益州一个州,人口只有百万。而军队在多次惨败后,只剩下几万人。诸葛亮在白帝城托孤后,努力恢复经济生产和军备,终于把军队恢复到十二万人左右。

而这个时候,相比蜀汉,曹魏占有绝对优势。当时,开发过的土地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北平原上,而人口也远远超过蜀汉。在经济和人口超过蜀汉的情况下,军队也自然比蜀汉多得多。而且,曹魏占有凉州和北方的产马区,它的骑兵数量和质量要远胜蜀吴两国,在野战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在我们看来,蜀汉要讨伐曹魏可谓困难重重。且不说经济实力和军队数量远远不如对手,就连地利也不如对手。蜀汉要讨伐曹魏,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雍凉方向。要到达这个地区,蜀军就必须要翻越秦岭山脉这个天险。不光说军队运动困难,整支大军的后勤保障就是一个难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诸葛亮的整个北伐期间,为了后勤保障,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发明了木牛流马,开展了屯田种粮,就这样还是经常遇到粮食不济的情况。可以说,诸葛亮的北伐,历尽了艰难。因此,当司马懿听说诸葛亮食少事烦,就断言诸葛亮命不久矣。

最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死在北伐途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所敬仰。可是,我们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北伐实力相差如此悬殊,谁都无法保证必胜,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北伐不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蜀汉是以继承汉室的法统为口号,对篡夺汉家江山的曹魏是势不两立。而历史上最有趣的事情就是,篡位的朝代和原来的朝代互相视之为贼,都视对方为死敌。

不单单蜀汉和曹魏如此,后世无不是如此。比如前秦和后秦,宋朝和北汉等等。这是因为双方的法统之争,两个国家都把对方当成不共戴天的仇敌,毫无可以调和的余地。在夷陵之战前,曹魏可以容忍东吴,让东吴向自己称臣。也绝不允许刘备的使者进入自己的边境,来了就杀,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诸葛亮就算是不去讨伐曹魏,曹魏也会必然讨伐蜀汉的。不是蜀汉灭了曹魏,就是曹魏灭了蜀汉。与其等曹魏来讨伐,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二、凝聚人心,团结奋斗。

诸葛亮接手蜀汉时是一个极为困难的时刻,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危急存亡之秋也”。当时的蜀汉不但外有强敌,而且在内部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难以调和。

比如在统治者阶层,就因为来源繁杂,有着不同的派系,有着不同的诉求。他们分别有益州的土著,有荆州人士,有刘备的旧部,也有投降的新人。这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使蜀汉举步维艰。

诸葛亮利用北伐为口号,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以北伐为中心,使得所有人的工作都围绕在这个中心。这样就最大限度的凝聚了人心,使得大家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破除了小的人际圈子,使得蜀汉的政局稳定了下来。

三、拉近实力之间的距离,为胜利创造条件。

我们在上面看到,蜀汉和曹魏的实力相差太大。但是,如果再过几年,曹魏的经济如果发展起来,双方实力的差距会拉得更大。到那个时候,想要讨伐曹魏就更加困难了。

曹魏在建国的时候,他们君臣就曾经对当时的国策做了探讨。史书上记载:

诸葛亮出在南郑,时议者以为可因发大兵,就讨之,帝意亦然,以问(孙)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於用兵,察蜀贼栖於山岩,视吴虏窜於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帝由是止。

我们从曹魏君臣的讨论可知,曹魏采取了对吴蜀防御,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生产的方略。如果让曹魏按照这种策略实施下去,就如同孙资说的,曹魏越发强盛,而吴蜀与之的实力相差更大,这样,曹魏终究要有一天灭了吴蜀。

为了打破曹魏的策略,诸葛亮也必须要发动北伐。以北伐打乱曹魏的部署,使得曹魏不能安心发展生产,疲于奔命。这样才能有机会拉小双方的差距,为将来打下胜利的基础。

四、资源短缺,必须要在人财物的许可下创造最大的战果。

蜀汉在诸葛亮的领导下,在经济和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经济上可以保证军事行动的需要,尤其是粮食生产上,三年的粮食就可以保证军队一次的北伐,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而军队则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在山岳作战中比曹魏战斗力要强得多。

但是,蜀汉的军队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在将领层次上后继无人。由于前期军队、将领损失太大,诸葛亮接手的时候,能征善战的将领已经所剩无几。而由于诸葛亮的性格、才干等方面的问题,一直难以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将才。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现有的将领慢慢老去,逐渐凋零,那么蜀军的战斗力会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和时间赛跑,在还拥有可以与曹魏一战实力的情况下,抓紧时机进行北伐,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成功。如果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时候,就一切都晚了。

五、完成刘备遗愿,宣示自己的忠心。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诸葛亮把自己的理想说得很明白。他的理想就是完成刘备的遗愿,恢复汉室江山。为了这个理想,诸葛亮用尽了自己的能力。

诸葛亮为了北伐的成功,他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由于他大权在握,所以要承受着无数的压力和质疑。连他的搭档李严都不理解他,讽刺他要加九锡,有不臣之心。诸葛亮只有用北伐来表明自己的忠心。

诸葛亮一直自比为管仲乐毅,他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在多次的北伐中也显示了自己的过人的才华。可惜,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结语:

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诸葛亮才不顾双方的实力悬殊,一再主动的向曹魏发起了进攻。虽然最终诸葛亮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但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则永远铭记史册。


历史笑春风


大宋有禁军百万,女真兵不满万,为何还敢南征?

因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战。

蜀汉的军队战斗力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蜀汉军队的单兵作战能力确实是比曹魏强那么一点的,数次北伐作战蜀汉军队的损失都比曹魏小一点,如果战损大了,诸葛也不敢轻易北伐。

其次,蜀汉军队的将领素质也比曹魏稍高一点。无论是诸葛对司马曹真,还是赵云对张郃,魏延对王双。蜀汉这边的将领军事能力及领兵能力,都比曹魏那边略强一点。

第三,蜀国几乎以全军之力,对付魏国一军之力。魏国的国土广袤,关中、中原、河北、江淮各地都需要驻军防守,除非进攻时抽调精锐,平时防守的时候基本分散各地。互不统属、也有本职的工作要做,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必要时刻,也不会轻易调动。

因此,诸葛亮还是可以北伐的,想当年,吐蕃比蜀汉还弱,大唐比曹魏还强还大。吐蕃国师还不是率军攻下了长安?诸葛的能力还是有限,居然不如吐蕃国师。


铯媒体


只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会觉得蜀汉帝国很强大,只是时运不济入,如果诸葛亮能够再活十年,曹魏帝国必亡无疑。

事实并非如此,蜀汉帝国是三国时期最弱的一个国家,曹魏帝国拥有400万人口,东吴拥有近200万人口,而整个蜀汉却只有区区的90万人口。


大家没有看到诸葛亮每次出兵北伐的时候只带9到10万的人马,而曹魏的机动防御兵力往往达到近20万,这两个国家的国力差距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处于弱势的蜀汉帝国却是屡次主动进攻曹魏呢?有两大原因。

第一、诸葛亮是一个忠于汉室的人

诸葛亮和刘备不同,刘备是一代枭雄,他的梦想就是能够称王称帝,他所谓的匡扶汉室,只是停留在口号阶段。否则他也不会造谣汉献帝被曹丕杀害,为自己登基称帝造势。

诸葛亮一心一意,想要恢复大汉帝国的荣光,这是他孜孜以求的。所以在他主政期间,屡次北伐中原,诸葛亮的计划是尽快夺取凉州以及关中,并以关中作为基地,勾连凉州地区的少数民族军队,威胁中原地区,复制当年汉高祖刘邦与项羽决战的局面。


同时,由于关中人口较多,土地相对肥沃,这样能够使得蜀汉帝国解决一部分的人口问题,从而形成与曹魏帝国决战的态势,这样的话,蜀汉帝国就有机会真正重现大汉帝国荣光。

第二,破坏曹丕计划,赢得发展时间

在当时曹丕上台以后,曾经力推一个十年休养生息的计划,曹丕计划在十年之间,尽量避免发生战争,通过中原的人力物力全力发展经济,休养生息。等待国力恢复之后,凭借中原地区压倒性的人口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技术力量,碾压蜀汉东吴。

诸葛亮得知这个计划之后,心急如焚,要知道整个蜀汉帝国只有成都平原地区适合耕种,而对于曹丕而言,整个中原地区都是大粮仓,一旦人口爆起来,蜀汉帝国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抵挡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破坏曹魏帝国的发展。


在这种形势之下,尽管国力远远不如对方,但诸葛亮依然要一次又一次的派兵进行北伐,使得整个曹魏帝国必须全力以赴,破坏他们的休养生息的计划,从而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喘息之机。

所以由于以上两个原因,诸葛亮必须讨伐曹魏,是为了理想也是为了国家。


历史评说


东汉时期,天下分为十三州。三国鼎立时期,魏国占了九个,吴国、蜀国分别占了两个。而且,魏国所占的九个州,大都是中原富庶、繁荣之地,而吴国和蜀国分别所占的两个州,还有一个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所以,不论从地盘、兵力还是经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即便吴国和蜀国联合起来,也不可能是魏国的对手。

那么,为何诸葛亮还要哭着喊着北伐呢?

这源于诸葛亮的一个执念:匡扶汉室。

三国之中,只有刘备姓刘,号称皇族后裔,比汉献帝还高了一辈,人称刘皇叔。

刘皇叔和诸葛亮相遇后,好比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明明干的是抢地盘的勾当,却一直觉得自己与曹操、孙权等人不同,觉得自己比他们高尚许多。为何?因为他们为自己找了一个伟大的理由:匡扶汉室。

刘备称帝后,国号仍然为汉。他把自己当成了汉朝的正统。可惜,刘备不是刘秀,没能匡扶汉室,就死了。

既然是汉室正统,那就当然不能偏安于西南一隅,更不能看着“曹贼”在中原坐大。于是,诸葛亮便要三番五次地北伐。

其实,这就像“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样,喊一下就罢了,真要当真,就成了笑话。你的实力,根本难以支撑嘛。

可诸葛亮还真就当真了,六出祁山,次次无功而返。掏空国库,劳民伤财,最倒霉的是蜀国百姓。

此外,诸葛亮这么做,也有现实考虑。只要一直北伐,蜀国的兵权就一直在他手里,蜀国的朝臣就只能惟他马首是瞻,谁也斗不过他。一旦不打仗了,他的地位会日渐衰落。


趣谈国史


蜀汉进行北伐意义丰富,影响因素极多。让我一一道来。

政治因素

1、北伐可以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缓和蜀汉朝廷内部土著派(益州派)与外来户(荆州派与徐州派)之间的矛盾。维持政权的稳定。

2、北伐将大量兵权集中于汉中。受到诸葛亮节制。成都安排一位代理人(蒋琬或者费祎),自己拥大军于外。这样既可以把持朝政,又不会有损自己的忠臣的名节。



3、北伐战争为了完成诸葛亮对刘备的承诺“北伐中原,还于旧都”。同时能够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声望。成全自己的生前身后名。


4、魏国占据中原地区,经济发达。蜀汉则国小民乏。从长期相持看,必然是魏国愈来愈强,蜀汉越来越弱。所以对于蜀汉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

其他因素

1、地理上,蜀汉控制汉中处以“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战略优势较大。关中、汉中和蜀川就如同一个三肚葫芦。中间的汉中是节点,控制住中间想要进攻、防守就占据了主动。

2、魏国虽强,敌人也多。魏国三分天下有其二,带甲之士极多。兵力是蜀汉的数倍。但是我们发现蜀汉需要面对的仅仅是北面的魏国。而魏国的敌人却到处都是。既有内部的蜀汉、孙吴,还需要面对北方正在崛起的鲜卑族,生存空间遭到挤压而逐渐南迁内附的匈奴以及西北作乱的羌人。魏国兵力虽多,但是分散各处,机动兵力不足。

结语

正是这些因素,让诸葛亮决心以北伐的方式保持国内稳定,争取生存空间。同时也是一场关于自己与蜀汉的赌博,结果他没有赢。


历史的拐点


  刘备访贤,三顾茅庐请动诸葛亮出山后,形势立即改观。按照诸葛亮的规划,进入巴蜀之地,站稳了脚跟,联吴抗曹,终于在赤壁大战中打败曹操,得到了三足鼎立的机会。从此分庭抗礼,有了放手一搏,“匡扶汉室”的机会。

虽然皇叔一向志向远大,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但是志大才疏,却弟兄三个一直惶惶如丧家之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得了卧龙先生,突然发觉,理想原来可以那么近。但是,原本君臣齐心,认真经营的大好局面,却因为刚愎自用、过度自信的关二爷大意失荆州而破局。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刘备又不听劝告,强行讨伐吴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那点家底丢在了夷陵。

这个时候的蜀国已经是元气大伤了,在三国之中实力变成了最弱。诸葛亮又韬光养晦,苦苦经营,好不容易有一点起色,开始六出祁山,力图恢复中原,以区区数万兵力对抗数十万的魏国,可以说不是智者所为。原本有很多反对声音,诸葛亮却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以他的战略眼光,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一、先帝遗命 时不我待

随着岁月流逝,诸葛亮渐渐老去,刘禅又是一个扶不起来的主,先帝移命,复兴汉室,眼见自己的雄心壮志随着时光流逝,渐渐消磨,心下忧急。倘若刘禅是可造之才,诸葛亮也可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待到蜀国实力足够时,再行北伐。但是他担心自己一朝千古之后,天下一统大业未成,蜀国恐怕就会亡在刘禅手里。

隆中对时,自己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畅谈天下大势,规划了统一步骤和方略,那个时候还有刘备一起扛,如今他是独木难支。只好跟时间赛跑,“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蚕食雍凉 集聚国力

  蚕食雍州凉州,这是当年法正和刘备讨论北上夺取汉中的时候,就提到的概念。诸葛亮北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法正的观点。蚕食魏国的雍州凉州,扩大蜀国的地盘,削弱魏国的势力范围,既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也可以慢慢向质变转变。

此外,诸葛亮以攻为守、跨凌边界、震荡宇内,既给魏国带来军事压力,也带来政治压力。魏国毕竟是取代汉献帝称王,曹操时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已经丧失,而蜀汉集团兴汉讨贼的旗帜仍然拥有政治合法性,对一些怀念汉朝的人依旧有一定的吸引力。

三、源于自信 事必躬亲

诸葛亮治蜀最大的优点就是殚精竭虑、舍我其谁、勇担责任;他的最大问题也是事必躬亲,大小事情亲自过问。他之所以凡事皆要亲自过问,就是源于过度自信。一个过度自信的人就会过度的对别人不放心。

诸葛亮以为,放眼天下,除了他,已经没有人能够承担兑现先帝遗命的责任。同样的,放眼天下,只要他要亲自出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结果事与愿违,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

  

四、转移矛盾 维持稳定

  诸葛亮治蜀法律严苛,从刘备活着开始直到蜀汉政权覆灭始终有一个没法解决的问题就是,外来集团和本土集团的冲突,这是蜀汉最严重的矛盾。比如他废李严就是这个矛盾的一次爆发。蜀汉本土的世家大族势力是一股,称为益州集团;刘焉刘璋父子带来的外来户是一股,称为东州集团;刘备夺取益州又带来了一大帮人,称为荆州集团。

在政治地位上,荆州集团权势最盛大,其次是东州集团,荆州集团是又得合作又得压制,但是本土派无疑是要打压的,益州集团一直是心怀不满。刘备刚入蜀时就曾经大肆镇压,诸葛亮上台之后,法律严明,一视同仁,在内部斗争一时半会压制不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对外战争,只要去打仗,大家都有希望,大家都可以有肉吃。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皆几无成效,这是很多人质疑他北伐决策的重要原因,但详细地分析每一次北伐行动,其实都有获胜的契机,也并非全是无解之局,奈何蜀汉国运不济,出现了马谡失街亭、李严误事等事件。曹魏方面却出了个司马懿,稳扎稳打,不留破绽,这才导致北伐劳师废饷,无功而返。

诸葛亮这个人虽然没有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算无遗策,但是却可以算是千古忠臣。刘备去后,以兴蜀汉天下为己任,勤政爱民,不擅权篡位,兢兢业业,死而后已。这样的人,无论为臣为友,都堪称楷模,值得学习。


谢金澎


三国鼎立的局面呈现后,蜀汉的实力最弱,全国兵力也只在10万人上下,面对曹魏至少40万以上的军力,和天下13州拥有九州的态势,对比各方面的实力,蜀汉都完全处于劣势,但为何蜀汉高层一直坚持不断进行北伐大业?原因就在于,发动战争也许还能有出路,不发动战争,灭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其实很多人在想蜀汉政权如果能够休养生息静观其变,是否能在未来待天下有变之时,能以更强劲的实力来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比起现实中不断穷兵黩武,连续不断的北伐,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在笔者看来,这些恐怕是理论上的想法,蜀汉政权要想获得出路,恐怕只能通过战争。



毕竟从实力比较来说,曹魏拥有九州实力,人口和军事力量更强过蜀汉四倍以上,如果双方对等选择休养生息,在这样的蓄力储备中,蜀汉永远竞争不过曹魏,尤其是以当时的经济条件,益州地区的经济实力也远远比不上中原,想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来实现这样的反转几乎为不可能,最有效的办法只能通过不断地蚕食曹魏的土地和人口,来逐渐发展自己。



事实从蜀汉的战略规划上,也从来没有打算过以一次性的战争来彻底解决问题,蜀汉政权也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最现实的办法也只能通过逐步推进,不断占据曹魏的土地和人口,在削弱对手的同时壮大自己,尤其蜀汉政权在失去荆州三郡之后,最好的进攻路线已被堵死,蜀汉政权也只能从西北方向下手,以先占陇右,又控凉州,再利用陇山之险守护战果,待恢复一定力量后,在东征攻入陕西,最后与曹魏逐鹿中原,这是一个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分多个步骤进行的战略,时间跨度甚至可能要长达几十年,只可惜蜀汉政权连第一步都没有做到。



当然除了政权方向的志向之外,蜀汉政权的内部之争也间接推进了战争的进程,随着刘备入川和占领益州,益州地区早已被刘备的元老派和荆州派控制,但随着荆州三郡的丢失和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下面的两大政治体系也损失惨重,益州虽然还归属刘氏家族,但权力已经开始进入逐渐失衡的状态,在元老派和荆州派越来越力不从心的阶段,发动战争扩充新的实力来对抗益州的本土派,也成了老派们急需做到的工作,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战争也不断的被推进,从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公元263年,蜀汉政权灭亡,短短30几年的时间,蜀汉政权竟然进行了前后大小将近20次北伐,实力的弱小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也让蜀汉政权的军事战略进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