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原子內?

會bbox的吃貨三水


我們人類從來都不缺乏想象力,當我們瞭解到原子是由原子核,以及圍繞著原子核運動的電子組成時,通常都會聯想到太陽系中的行星和太陽的狀態,它們之間看起來非常相似。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自然而然的產生:在一個更大的尺度下,整個太陽系會不會就是一個原子呢?

在原子的內部幾乎是空的,在這片相對巨大的空間中,原子核以幾千億分之一的體積佔據了整個原子99.9以上的質量。再看看太陽,我們都知道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而如果以奧特星雲為太陽系的邊界的話,那麼太陽的體積與整個太陽系的比例也是幾千億分之一。這些數據似乎也暗示了“整個太陽系就是一個原子”的假設。

那麼這真的可能嗎?我們是不是真的生活在一個原子呢?本人認為不大可能,理由如下。

能量

太陽是一個天然的核聚變反應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都在一個受控的狀態。因此太陽可以穩定、緩慢的向外輻射能量,這也是我們地球生機勃勃的關鍵原因。

而原子核就不一樣了,原子核確實是可以向外輻射能量,不過這不是核聚變,而是衰變,而原子核的衰變是不可能像太陽那樣穩定的釋放能量,更恐怖的是,當原子核發生β+衰變的時候,會發射出正電子,正電子即普通電子的反粒子,它會與核外電子中的一個產生湮滅現象。

那麼如果說太陽就是原子核的話,它可能也會時不時的發射出一個“反地球”、“反火星”?顯然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和原子核有明顯的不同。

運動

太陽系中的各種天體,都是沿著一條特定的軌道圍繞著太陽運行,它們的運行軌跡是連續性的,通過長期研究累積的數據,我們甚至可以精準的預測到一個天體在某個特定時間點的位置。比如說現在的我們,就可以輕鬆的預測到日食、月食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而在原子裡就不是這種情況了,圍繞原子核運行的電子,它們的運行軌道是隨機的、不連續的。我們根本不可能預測到電子在下一個時間點會出現在哪個位置,只能通過不斷的觀測來統計在原子空間中,電子在各個位置出現的概率。這裡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一段時間內,電子是以一種“概率雲”的方式彌散在原子的核外空間。

再宏觀一點來看,太陽系以大約每秒230公里的速度,在宇宙空間中圍繞著銀河系中心做規律的運動,相比之下,原子的運動方式卻是擴散和對流。

通過以上的瞭解,我們知道了太陽系與原子有本質上的不同。但宇宙的神秘並非我們可以想象的,也許在浩淼的宇宙中,確實存在更宏觀或者更微觀的結構,而對於更宏觀的結構來講,我們真的就是“生活在原子中”。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生活的這個“原子”,與我們在微觀世界看到的“原子”完全不同!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僅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