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国对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社会保障有哪些?

才看天下


60岁老人已经没有劳动能力,那么我们都有什么社会保障?在城市里,很多的老人会有退休金等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在农村,大部分的老人还是需要依靠子女来养老,这就给农村的老人、年轻人都带来很大的生存压力。而为了能够让农村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国家对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逐步的趋于完善。 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现在我国对农村60岁老人都有哪些方面的社会保障。



1. 基础养老金

在农村,当老人的年龄超过六十周岁以后,每个月就可以领取到一定金额的基础养老金。这项补贴已经发放了很多年,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

2. 养老保险

参加了新农保的村民在60周岁以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领取的金额的多少根据参保时实际缴纳的标准而定。领取金额为:个人账户的总额÷139,。比如说你每年缴纳800元的养老保险,国家补贴为50元,则你每月可以领取的金额为850*15÷139所得出的数额。


3. 高龄补贴

农村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收入来源会变得越来越少。60岁的时候还可以种点地,可是到了70岁、80岁的时候收入基本上就只能靠补贴了,而所谓的高领补贴的标准正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比如80岁以上的老人可领取80元的补贴,90岁的时候就可能领取达到200元的补贴,当然这个标准需要根据当地实际的经济情况而定,但补贴金额逐渐增加是肯定的。

4. 失地养老金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改革,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土地被征用的面积越来越多,为了保障被征收土地的村民正常的生活,国家出台了想关于失地养老金的政策。当年龄达到60周岁,每位老人就可以按月领取这笔补贴了。而失地养老金的补偿标准是根据失去土地的多少而确定,最高可达129元每月的补贴。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在农村的老人还可以享受到诸如一些政策性的保障,比如乘车免费、挂号免费、参观免费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养老制度正在逐步的完善,有效的改变农村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现状,让大家都可以开开心心的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