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張敬軒未來是否有可能成為第四代歌神?

咗邊丶


在目前來說,據我所知,華語樂壇能被稱為“歌神”的人只有許冠傑、張學友與陳奕迅,這也是被大眾接受、認可的歌手,如果說許冠傑是第一代“歌神”,張學友是第二代“歌神”,那麼第三代“歌神”可能就是陳奕迅吧,至於第四代就要打上個問號了。

回到問題本身,張敬軒能不能成為“歌神”,在目前來說這個可能性還比較低。

張學友、陳奕迅能被封為“歌神”,這在於一方面,他們的唱功都很好,音樂的悟性都很高;另一方面,他們的影響力很廣,很大,包括音樂作品在整個華人地區包括目前華語樂壇三個主戰場,臺灣、香港、大陸都有流行力度,傳唱性;再一方面,在華語樂壇得到過許多的嘉獎,專業、非主業的都是如此。

以以上提到的三個最基本的標準來比照張敬軒就能說明問題。首先,唱功,音樂悟性這方面,張敬軒還是有的,也的確很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色,特別是對於技巧的運用,他還是很會揚長避短,展現出自己的優勢,這一點就不多作闡述。其次,從影響力來說,張敬軒目前也只在香港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這個影響力比起香港同能被稱為“王”的歌手來說,又稍稍弱了一點,特別是近兩年,張敬軒幾乎沒有什麼大熱的作品問世,這個比較遺憾。而在香港市場之外,從前張敬軒在大陸地區還是有不少作品流行,這幾年由於特殊原因,他在大陸發展受限,也就沒有什麼大的作為,至於臺灣市場,張敬軒幾乎就沒有打進去過,就不足以為談;最後,嘉獎方面,這也受制於市場因素的影響,張敬軒目前的活動範圍只在香港地區,所以除了香港方面拿獎不少,在其它地區幾乎沒有得到太大的認可,這同樣無所謂專業非專業的認可,也就沒有什麼好拿出來說的。


總結來說,張敬軒想要成為“歌神”路子還很遠,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綜合實力差的不只是一點,能被稱為香港樂壇“小天王”已經是最好的讚譽。最後也希望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清楚,“歌神”不同於“天王”,“天王”誰都可以叫,但是“歌神”並非人人敢擔當,也正是如此“歌神”才顯得珍貴,且分量十足。


樹娃


你好,回答有關張敬軒先生的問題,需要一定勇氣。張敬軒2017年的遭遇,令人可惜,假若鄧紫棋代表了香港女歌手的唱功上限,那麼,我認為張敬軒是香港男歌手之中(香港男歌手,是指在香港發展),唱功最好的一位。中國人習慣“老人崇拜”與“死人崇拜”,在音樂圈,有一個更不好的現象,即排資論輩,這位天后比這些素人強才是政治正確的。

張敬軒的發聲方法先進,咬字、語感,並不是老派作風,當中有一條纖細綿長的線。尤其喜歡他的頭聲處理,譬如《春秋》的副歌,邊緣振動的基礎上,將聲音集中在眉心。聲帶關閉相當到位,壓縮的焦點高度集中,直通High C,毫無斷層。發聲技術本身相當完善,強、弱、平衡,三種混聲形態,均能夠遊刃有餘地調配,切換,壓縮技術傑出。缺點是強聲腔體的力量以及喉部肌肉鬆弛性,還有待提高,本身已是非常優秀的歌手。

張學友唱功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流行唱法尚未普及化的八九十年代。但是也不似粉絲或媒體捧得那般高不可攀,流行唱法歷史極短,方法普及化更是近十年的事情,年輕輩歌手唱得更好,這是必然。如今的華語樂壇,比張學友唱功更好的男歌手多得是,我們沒必要高估他,也沒必要像如今許多自以為習得歐美唱法精髓的聲樂教師一樣,過分貶低他,甚至說他發聲不科學,等等。

張學友的聲音分為兩種,一種“空氣榔頭”,一種“聲線細膩”。“空氣榔頭”,譬如《遙遠的她》這類歌曲,聲音一個字一個字往外吐,頓挫感極強,聲帶振動面積也太大。他“聲線細膩”的聲音,極具美感。

早期《只想一生跟你走》、《情網》,以及近年《時間有淚》、《用餘生去愛》等等,皆是如此,相當見功底。與陳奕迅合唱《同舟之情》,聲音濃度更是彰顯得尤為明顯。

但是不論哪種聲音,他都具有相當侷限性,最直觀的便是音域。因為高音區喉部用力過多,且焦點不夠小,無法進一步壓縮,所以突不破B4這道坎。也就是說沒有邊緣振動能力,局部振動點位也較大,聲道拉不長。

雖然香港樂壇較之內地與臺灣,好歌手較少,但是新一輩的張敬軒與鄧紫棋,唱法都已經比張學友先進。

------轉自聲樂教授潘乃憲微博


丫頭事故


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可能許多年輕的朋友不是很熟悉,但說起歌神張學友大家都知道,學友也是本人的偶像,因為出色的唱功和深情的演唱風格讓張學友成為很難超越的歌神。很多人把陳奕迅看做張學友的接班人,陳奕迅的唱功毋庸置疑但想超越學友還是很難的。張敬軒也不錯,但唱功與人氣相比陳奕迅都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他距離歌神這一稱乎還是有差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