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这是一张巴彦淖尔的“新名片”

这是一张巴彦淖尔的“新名片”

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顶端,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北部是美丽辽阔的乌拉特草原,畜牧业历史悠久,戈壁红驼是世界珍贵畜种,二狼山白山羊绒有“纤维之王”的美名。中部是雄浑壮美的阴山山脉,矿产资源富集,5万多幅阴山岩刻被称为“千里画廊”。南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黄河流经345公里,年引黄河水50亿立方米,浇灌着1100多万亩优质耕地,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素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美誉。3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黄河流域最大的湿地乌梁素海,是鸿雁的故乡、鸟类的天堂。

这是一张巴彦淖尔的“新名片”

巴彦淖尔文化底蕴厚重,千百年来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发展,恐龙足迹、秦汉长城等历史遗迹和蒙恬屯垦、昭君出塞等人文史诗,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南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令人向往,一首乌拉特民歌《鸿雁》唱响大江南北。

这是一张巴彦淖尔的“新名片”

巴彦淖尔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上,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条件好,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番茄种植加工基地,全国地级市中唯一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加工基地,优质农产品出口9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连续十年居全区首位。

这是一张巴彦淖尔的“新名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市170万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谱写了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壮美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