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家住农村,刚抓了仔猪,什么时候去势合适?需不需要剪掉猪尾巴?

老张谈三农


问题描述:家住农村,刚抓了仔猪,什么时候去势合适?需不需要剪掉猪尾巴?猪喜欢毁圈怎么办?

养猪在农村地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人们饲喂家猪一般都是用作过年屠宰吃肉。如今春节已经过去,过年之前储存的猪肉也随年味一并“消失”,为了来年过节家里有一两头年猪,很多人在去年十月份、十一月份就已经早早地从养殖户那里抓了幼猪饲喂。现在已经临近开春,过节之前没有抓幼猪的人家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开始集中抓幼猪喂养。

为什么要给幼猪“去势”

给幼猪去势也叫“阉猪”、“劁猪”,即摘掉幼猪的睾丸或者卵巢!农村家养的幼猪一般都需要“去势”,因为给猪“去势”后,幼猪才能长的更快,肉质才能更适口。没有“去势”的猪会有发情期,而且相比于“去势”的猪会更活泼好动,会影响其生长速度。不给“幼猪”去势,除了会影响其生长之外,对其肉质口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猪肉肉质会受其体内激素影响,如我们常说的“腥臊味”!



什么时候给幼猪去势?

并非人人都会给猪“去势”,农村地区一般都会有擅长“劁猪”的师傅,谁家的幼猪需要“去势”,就会请这些“劁猪”师傅帮忙给猪“去势”。什么时候给猪“去势”呢?这个并没有固定的时间,有些人会在幼猪十日龄左右给猪“去势”,而有些人则会在幼猪二十日龄、一个月、两个月时“去势”。总得来说,给幼猪“去势”的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



需不需要剪掉幼猪“尾巴”?

有些农村养殖户专门通过靠给周边农户出售幼猪来赚钱,对于那些圈里的幼猪,有些养殖户就会直接用剪刀剪掉其尾巴。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为了避免幼猪咬架咬尾,防止幼猪受伤或者患病。其次就是猪在生长过程中喜欢摇晃尾巴来保持平衡或者驱赶蚊虫,在这个过程中猪会消耗能量,会对其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是对于这种影响,一般的农村人都不会在意。况且题主也是从养殖户那里抓的一头小猪,如果养殖户没有剪断其尾巴的话,其实抓到自己猪圈里喂养的话也没必要剪断其尾巴。



猪喜欢毁圈怎么办?

农村家猪喜欢毁圈也是一个令大家比较苦恼的问题,尤其是几个月大左右的幼猪最喜欢这样折腾。农村养猪的猪圈一般都是用红砖砌墙,水泥铺圈,为的就是防止猪过度毁圈。可即便是红砖砌的墙,有些猪也会毁掉砖块或者啃砖块,更不用提有些土圈了。对于猪爱毁圈这个问题,我们这边的土方法就是在猪两个月或者三个月大开始毁圈的时候,用铁锥子戳透起鼻孔,然后穿上一根铁丝扭成铁圈,这样猪毁圈的时候会因感到疼痛而减少毁圈力度和频率!

以上是村郎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希望大家点赞关注村郎!


一只电影人


家住农村,刚抓了仔猪,什么时候去势合适?需不需要剪掉猪尾巴?

像题目种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农村外购仔猪育肥户,猪场不养母猪,从外面猪场或者散养户猪场抓小猪回来育肥。当然也有专门出售断奶小猪或者保育猪的猪场,由于是专门卖小猪,有些猪场为了省钱省事,不给小猪去势、断尾,甚至疫苗都没有做全。这种情况下,外购仔猪育肥户,购买小猪回家后,需要给小猪去势和断尾。

外购仔猪需要去势和断尾吗?

首先,先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去势和断尾是猪场正常的操作流程,可以说99%以上的猪场都会去势和断尾,并不是说别人做的一定是对的,但是99%的人都做的事,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小编也认为需要对外购仔猪进行去势和断尾。其次,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断尾和去势?


一、为什么要给仔猪断尾?

1、断尾可以防止咬尾现象

在养猪过程中,经常见到猪群之间咬尾的情况,尤其是未断尾的猪。不过即使断尾的猪,也有出现尾巴根被咬的血淋淋的情形,但是几率就降低很多。正常情况下,同一圈舍猪咬尾发生的概率大约在20%左右。

被咬尾的猪,不仅仅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正常生活和采食,有些猪被咬破后会出现伤口感染,如果自身抵抗力弱或者健康度不高,病菌大量繁殖,会导致发烧、发炎甚至死亡,大大降低猪场的生产效益。

2、猪摇尾会有能量消耗,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虽然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但是看到国外确实研究过,而且有具体数据,也就跟大家说一下。研究表明,猪摇尾消耗的能量占到一天总能量的15%,影响2%的日增重,想想都可怕,这需要采食多少饲料才能供给这15%的能量。

3、断尾的猪肉品质高

也是参照试验数据,断尾的猪利于脂肪沉积,猪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增多,肌肉纤维变得细腻,这样的猪肉吃起来适口性好,同时屠宰率也提高了。

二、为什么要给仔猪去势?

1、不去势的猪发情后影响增重

猪生长到一定日龄,随着身体的发育,会出现性成熟,此时公猪和母猪会有发情表现,寻求配偶,而且身体上会出现一些异常状态,如精神倦怠,看见异性兴奋,采食量下降。发情的公猪和母猪会影响长势,浪费饲料,影响猪场生产效益。

2、公猪肉质变差,有膻味

如果吃过大公猪肉的人应该能感觉都一股膻味,特别难以下咽。如果不去势,公猪发育性成熟后,随着雄性激素的分泌,机体肉质变差,屠宰后影响食用。

三、外购仔猪什么时间去势合适?

一般猪场会选择在7-10天左右给仔猪去势,但是对于外购仔猪育肥户,仔猪购买到家后,不能马上去势操作,因为此时小猪从一个猪场进入到另一个猪场,由于运输应激,环境差异,饲养人员改变,一切都是陌生的环境,此时应激较大。如果马上去势,对于仔猪来说是一个双重应激,容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甚至死亡。


小编建议到家后待仔猪适应了,大约1周左右再进行去势操作,而且建议公猪和母猪都去势,因为现在猪价比较高,猪场都会养大猪,没有像以前220到240斤就出栏,现在一般都养到300斤左右,而养大猪更容易出现发情,尤其是母猪。母猪发情对于后期增重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公猪和母猪都去势

四、去势注意问题

外购仔猪育肥在仔猪到家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最高的,猪场应该尤为注意这个阶段。尤其环境的变化,到家后首先应该缓解应激。具体方案如下:

下车保健针:仔猪抓回来下车时最好做一阵保健针,可以选择长效头孢或者土霉素。

生姜红糖水饮用:仔猪从外界抓回来,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感染风寒,到家后建议给小猪饮用生姜红糖水驱寒,防止感冒。

VC、小苏打、黄芪饮水:小猪到家后前三天是最容易应激的阶段,应该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产品,如VC、小苏打,还建议添加一些扶正类中药,如黄芪多糖,能够缓解应激,增加猪群免疫力,减少发病。

粥料喂料逐步增加:小猪刚到家不要给大量饲料,容易暴饮暴食,且尽量给易于消化的粥料饲喂,逐步增加,直到正常采食再自由采食。

3-5天后疫苗免疫:外购回来的小猪,无论猪场之前打了什么疫苗,建议一定要补免一次猪瘟和伪狂犬,猪瘟疫苗放在第一位,重要性不必多说。如果有必要可以加强一次圆环和支原体还有口蹄疫,因为猪场给你的建议不一定是真实的。现在一头小猪价格都很高,疫苗成本可以忽略。

猪瘟免疫后3天左右再去势:猪瘟免疫后大约3天左右,如果猪群无异常表现,可以进行去势操作。去势时要做好消毒,去势后要跟一针保健针,减少后期伤口感染,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另外注意阴雨天、异常发病猪、病弱猪不做去势。

猪业前沿,每日为养殖朋友答疑解难,定期分享猪价信息,猪病诊断和养殖技术,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


猪业前沿


家住农村,刚抓了的猪什么时候适合去势,需不需要剪掉猪尾巴?

因为是刚抓的仔猪,来到新环境后需要有适应的过程,暂时不要去势。过去一周之后等到仔猪情况稳定再去势也不迟。对于猪尾巴肯定是要剪掉的,不然的话,对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在农村散养户里,这种抓仔猪的情况很普遍。有的养殖户家里猪圈小,只养母猪,下了小猪出满月之后就卖掉。

有的养殖户嫌养母猪麻烦,从来不养母猪,每次把育肥猪卖掉之后,空栏消毒一个月,然后就从别人家里买小猪。

如果是家里有母猪自繁自养的话,小猪生下来之后就会断尾。关于去势的话时间不固定,一个月之内都可以,超过一个月再大些对仔猪生长发育不好。

养仔猪都是为了育肥,如果不去势的话,影响猪的育肥,公猪不去势,它的肉质不好,会有骚臭味,而且长的慢。母猪在二百斤后会开始发情,每次发情也会影响猪的生长。

如果仔猪不断尾的话,在仔猪断奶分圈后,如果猪圈内仔猪密度过大,长长的尾巴很容易造成其他仔猪的撕咬,一旦出血后果更严重,仔猪见到血迹后会加大互相撕咬的程度,造成更多仔猪受伤。

但是仔猪刚开始分圈时,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定点排粪尿习惯,仔猪圈内潮湿,细菌病毒增多,猪群间相互撕咬造成出血后会增加仔猪得病的几率。

到了这个时候就不是仔猪长得快慢的问题,而是仔猪生病淘汰的问题了。

由于是刚抓的仔猪,所以说对于断尾和去势问题需要养殖户自己搞定,这两件事情必须要做,但是又不能操之过急。

因为本身抓仔猪就是一个应激的过程,仔猪到了新的环境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个时候应该把仔猪隔离,单独放到一个猪圈里,看看有没有其他疾病。

再一个是让仔猪尽快适应环境,这段时间里既不能去势,断尾,也不能打抗生素,接种疫苗。

等在新猪圈里过渡个七八天左右,确认仔猪没有任何疾病等情况发生,这个时候再进行去势和断尾,而且中间也要间隔三到五天。

我是农村一片天,关注养殖业尤其是养猪业,点击右上角【关注】,交流养猪知识资讯。

农村一片天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势”,去势就是阉猪,为了不让猪发情,那么一般在农村都会采取阉猪,不阉的话,那么猪的活动是非常的活跃的,会会影响到猪发育,运动量越大势必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影响出栏的时间,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就会大大的增加。


有重要一点就是猪的口感也会影响,阉猪的口感更加好,如果没有阉猪的话,那么口感是比较差,消费者是不会喜欢这种肉质,小叔在刚出生的一段时间一定会采取阉猪。

对于什么时候去势力,一般都是在15-20左右,过早会影响小猪的发育,小猪仔还小的时候,就给他造成伤口,势必会影响到他的发育速度,小猪仔的抵抗力比较差,提高抵抗力的途径就是母乳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去势,肯定会影响他的免疫力,所以太早是不行的,最好在15-20条左右。


对于需不需要减掉猪的尾巴,那就要看养殖户猪拦有多大和数量,一个小猪栏一头猪,那么肯定大家,那猪打架的方式就是相互的咬尾巴,为了避免猪之间的斗争和伤口,最好减掉。

如果在夏天养殖的时候,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热,苍蝇、蚊子也比较多,那么猪就经常的摇动自己的尾巴,从而消耗更多的能量,猪经常自己鞭策自己的身体,也很容易会造成伤口,为了避免伤口的感染,最好减掉猪的尾巴。

就算自己的猪拦比较大,而且只有一头猪,也尽量减掉猪的尾巴,因为这样猪长的肉更加的多,而且还很容易长肉。

如果我们不是自己家养母猪生出来的小猪仔,一般去外面买的小猪仔已经是阉割过的,回家养殖的时候,就不用再进行阉割了。


艺迹三农人


您好!发财马来解答这个问题。

前言:日常养殖中,外购仔猪育肥大多选择在开春时节。此时万物复苏、气温回暖,仔猪应激较秋冬季少许多。根据题主表述的问题可以判断,其外购的仔猪应该不是从大规模繁育场抓的一般大规模繁育场仔猪去势断尾工作,早在仔猪未断奶前就已完成

仔猪什么时间去势合适:

1.外购未去势仔猪。一般情况下,无论外购仔猪运输距离远近,其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应激食欲不振腹泻等)。此时明智的选择:建议待仔猪合理分群稳定1周后再予以合理去势(方便饲养管理等)。

👍👍建议:首先对即将装填的自身场圈舍严格合理消毒,其次做好

  • ☆饮水保健。仔猪购回后一般不喂料,只供应充足清洁的适宜饮水。饮水适量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猪用多维、益生菌、(人用乳酸菌素片+乳酶生)→碾碎
  • ☆采食保健。仔猪购回后第2天开始少许喂4:6乳猪浓缩料或12%保育浓缩料(方便保健加药,饲料日饲喂量慢慢加至正常量),有条件的可湿拌料打顿饲喂。促进肠道健康配合饲料中适量选择添加微生态、发酵料、酸化剂、干酵母、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增强免疫力及防止呼吸道疾病,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葡萄糖粉、芪贞增免颗粒、免疫金粉、替米考星、阿莫西林、强力霉素。
  • ☆免疫保健。针对精神状态不佳、食欲差的,剔出来肌注2mL长效土霉素或头孢喹肟;为防止外购回来仔猪疫苗做的不到位,购回后可选择性肌注伪狂犬、猪瘟、口蹄疫

2.自繁自养仔猪去势。

  • ☆适时去势。为了促进去势伤口快速愈合,一般在仔猪7-10日龄时腌割去势。
  • ☆去势建议。首先固定好仔猪;而后在阴囊周围用碘酊由内而外消毒;最后固定好仔猪睾丸,刀口尽量向下切开(后期以利于淤血排出),并加强管理。

仔猪需不需要断尾:

1.外购未断尾仔猪。一般这种情况下,不建议再给仔猪断尾。一来不利于伤口愈合,二来管理不善易导致仔猪之间相互咬尾。

2.自繁自养仔猪。

  • ☆断尾时机。一般断尾使用电加热钳剪去2/3,剪后要用碘伏消毒。为了减少对仔猪伤害,剪尾一般选择在生后24小时。
  • ☆断尾优势。A.减少耗能、节省饲料
    +B.防止咬尾+方便配种(包括人工授精)+C.利于打扫卫生干净(防止长脏尾巴来回摆弄,弄饲养员一身粪污)+D.防止母猪压伤仔猪(来回起卧喂奶,长尾巴仔猪躲闪不及而压伤)+E.使育肥猪阶段臀部丰满

小结:关于仔猪护养着实不易,需要精心、耐心、细心。而外购仔猪一般建议选择免疫保健及饲养管理做的稍好的繁育场,且建议选在开春以后采购,以利于后期提高成活率及保证收益。

我是发财马(张宏中)关注三农助力三农,欢迎寄语!

2020-01-07


发财马


家住农村,刚抓了仔猪,什么时候去势合适?需不需要剪掉猪尾巴?

去势,也叫阉割、骟猪,是指育肥仔猪摘除小母猪的卵巢和小公猪的睾丸的一种手术。猪经过阉割育肥,既长得,又能改善肉的品质。我国养殖的育肥猪是要全部阉割,国外一般是不阉割的,因此国外的猪肉是没有国内饲养的肥猪味道好。

育肥猪都要去势,公猪如果不去势不仅影响增重,而且会降低肉的品质,因为公猪要分泌雄激素,肉有一股骚臭味。如果母猪吧去势,性成熟后每隔20多天发情一次,也影响增重。去势公猪和母猪,去形公猪增重比不去势的增重快10%左右,去势母猪比没有去势的母猪多产脂肪7.6%左右。

你刚抓的仔猪可能是在附近饲养母猪的农户哪里抓的,由于农村传统习惯,仔猪一般不阉割,饲养育肥猪农户抓回去后自己阉割,可以节约阉割费用。如果是在大养猪场抓的仔猪一般是在断奶前阉割。


由于仔猪刚断奶,这个阶段一般不宜阉割。要按照抓仔猪农户的饲料进行饲养,逐渐更换,否则仔猪容易患消化道疾病。给予很好的饲养管理。然后在仔猪渡过断奶关后成年考虑阉割,一般在7—10天。

猪尾巴不一定剪掉,因为大规模养殖,由于营养不良,猪容易产生异食癖,农村每家每户饲养不了多少头,青饲料丰富,维生素是满足的,一般很难患异食癖。而且猪长大出栏屠宰时没有尾巴还不好捉,尾巴又是一味下烧酒的小菜,剪掉猪尾巴有点可惜。


养猪朋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更多更实用的养殖技术、饲料制作、种植技术,请关注老周说三农,咱们共同探讨。


老周说三农


家住农村,刚抓了仔猪,什么时候去势合适?需不需要剪掉猪尾巴?说到这个事儿,乡居小菜印象很深刻,因为小时候爸妈为了供我们读书,家里就养有母猪,母猪产的仔猪也是要去势了继续养大来卖的。

仔猪为什么要去势

仔猪去势是指通过人为的方式,除去仔猪的生殖系统,使其丧失生育功能,农村一般叫阉猪。农村养猪一般是养大了卖掉或者是当年猪来吃,而没有去势的仔猪长大到一定时期了会发情,跟其他猪打架或者啃猪圈、跳出猪圈等等,不好管养,而且也不够去势的仔猪长得重、快,肉质口感也不够好;所以人们要是不留仔猪做种猪的话都要给它们去势的。

仔猪断奶前去势

给仔猪去势这是个小手术,有个伤口,仔猪比较大的话乱动,去势不方便,应该在仔猪比较小的时候去势,这样对仔猪造成的损伤比较小,伤口愈合快,而且去势后的仔猪生长更快。

而仔猪断奶一般是满月了就断奶,断奶后,仔猪的抵抗力会比较弱,比较容易发生疾病,而出生不到两周的仔猪又太小,所以,仔猪去势一般在长到15-28天左右也就是2-4周这样去势更合适,去势几天后伤口愈合了就可以断奶,到时候仔猪适应断奶了长得更快。

以前家里的仔猪去势刚开始是叫专门的阉猪师傅做的,要给师傅一点钱;我妈见操作挺简单的,后面每年母猪产的仔猪去势都是我妈妈自己做的,那些仔猪也没多大,生出来三四个星期吧不超过一个月,我妈就给它们去势了,因为月龄小,仔猪还算挺乖的,妈妈坐着凳子把仔猪放在铺有干净垫子的双膝上抱着它们,它们也没怎么乱动,没几下妈妈就去势好一头仔猪了。

仔猪需不需要剪掉猪尾巴?

仔猪活泼好动,平时在猪圈里经常一起玩耍打闹,有时候也会互相咬耳朵咬尾巴的,记得以前我妈就给被咬的仔猪耳朵、尾巴涂过药;而猪圈一般是比较脏的,又是尿啊、粪的,要是被咬有伤口,容易感染发炎,影响仔猪生长;而有些人的说法是,猪尾巴也吸收营养的,剪掉猪尾巴的仔猪长得更快,所以有些人养仔猪比较多的,会把仔猪的猪尾巴剪掉,这样它们会比较安分,长得也比较些。

我妈妈养母猪有10年呢,产的仔猪都没有剪掉猪尾巴过,因为我妈妈觉得没有必要剪掉,仔猪留着猪尾巴可以驱赶蚊虫,有用着呢。而为防止仔猪互相咬耳朵咬尾巴的弄伤,在仔猪产后两三天这样,我妈妈要给它们一一的剪掉獠牙。


乡居小菜


过去农村养猪时不大在意仔猪的护理,按照标准猪场的管理办法,仔猪的去势与断尾工作都是在断乳之前进行的。

例如仔猪去势的最佳时间是7-10日龄,过早过晚都不适合。去势过早,不易操作,容易误伤,造成出血过多,进而影响进食及愈合。7-10日龄的时候,仔猪正处于母猪抗体的保护期内,此时抗病能力较强,去势后不仅愈合快,应激还小。

仔猪超过15天时,初乳提供的母源抗体渐渐消失作用,而自身的免疫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在应激状态下,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如果断乳后再去势,此时仔猪的体重过大,去势时不好操作,并且造成仔猪的应激很大,影响进食和生长。

断尾对仔猪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断尾主要是预防猪的“咬尾现象”,猪的尾巴被咬伤后,会影响猪的进食,甚至引起疾病,进而造成猪的生长过慢。

据试验得知,断尾后的猪比不断尾的猪增重率高10%,生长速度也快,一般断尾猪可提前出栏10-15天。

但是断尾工作也应尽早,一般规模猪场建议为出生后的1-3日龄。因为这个阶段的仔猪尾巴较细,容易操作,而猪龄较大的仔猪尾巴开始变粗、变长,断尾费时费力,造成猪的应激较大。

所以,我们在挑选仔猪的时候,尽量挑选已经去势和断尾的仔猪,以方便自己的饲养管理。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 ghcctlj60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