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图文来自:蔡康安)

今天我们谈谈乔家栅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这不是在给乔家栅做广告,追根溯源,乔家栅的名字远比“乔家栅点心店”早得多,点心店只是借了一个光,这就是今天的故事。

一定会有人猜想,这个点心店一定是在乔家路起家的,我告诉你,只对了一点点。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有一条路叫乔家栅

言归正传,在光启路,离乔家路不远有一条路叫乔家栅。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乔家栅

这种路牌路牌在上海很少见,一般都是什么路、什么弄的,这块路牌,既没有路,也没有弄,这就是它的奇妙之处,它说明这里原来是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乔家栅”。

这样一说好多人稀里糊涂了,上海哪里还有乔家栅?只听到过徐家汇、杨树浦、十六铺什么的。那看下面这张地图。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乔家栅地图

乔家栅东端在阜民路(光启南路)上,西通凝和路,很短。而且离乔家浜(乔家路)很近,这条路现在还在。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乔家栅民居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乔家栅小区(凝和路139弄)

最早的乔家栅就开在这里

就在上世纪初,安徽人李一高在这条路上的42号至44号开设了一家汤团店,取名“永茂昌”,意为永远茂盛。这家店的汤团很有特色;糯米用青浦朱家角的,豆沙是崇明大红袍赤豆,还加了玫瑰,这玫瑰是在浦东专门包了几亩地种的。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永茂昌汤团店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永茂昌”旧址

这幢楼就是乔家栅点心店的发源地,实在令人唏嘘。这还不算,咸的汤团,肉馅用黑毛细皮肉猪,还得挑好的,新鲜的,从不马虎。汤团下锅,一旦竖的浮上来,就说明皮子不均匀,不管是伙计还是“皇亲国戚”,一律从严处罚。生意这么做,怎么会不红火呢?汤团出了名,人们就习惯说:“到乔家栅去吃点心!”后来,店主就把店名改为“乔家栅”。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上世纪90年代乔家栅

到了20年代,租界已经很兴旺,这里是僻静地带,点心店生意逐渐清淡,40年代,有人见做乔家栅点心生意的主意不错,在西区拉都路西爱咸斯路(襄阳南路永嘉路)开了家“乔家栅点心店”,专做高级精美糕点。二个乔家栅,为了区别,上海就有了“南市乔家栅”和“西区乔家栅”。南市乔家栅也不甘示弱,1956年中华路1460号的“鸿运楼菜馆”支内,乔家栅在老西门开了“乔家栅点心店”,成为上海名店,人们把老乔家栅给忘了。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老西门乔家栅在拆楼

2003年因市政动迁,乔家栅迁到陆家浜路1088号会景大酒楼。乔家栅的发展不是今天的主题,说这些是为了说明“乔家栅”这个名字为什么在上海家喻户晓。我们回到光启路的乔家栅去。

这个“栅”从何而来

从路名来看,这条路在乔家浜(乔家路)附近,名为乔家这是说得通的,那么问题来了,栅字是什么意思,令人费解,这里应该有一个栅栏才对。如果是一个栅栏,那么是河的栅栏还是路的栅栏,它到底在哪里?继续往下说。

从光启南路一路向北,过了乔家路,到了乔家栅。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光启南路(乔家栅向北)

从路口望去,二边都是矮平房,左面的房顶上好像有一个大烟囱,但是石头做的,好奇怪。把镜头再拉近一点。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乔家栅栅栏柱

原来这就是乔家栅的栅栏柱?这样问题就来了,栅栏柱应该有二个,怎么就一个?还有,这个柱子是牌楼柱还是栅栏柱?

当地一位老先生说,路对面原来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前些年给拆了,因为很碍事。这就说明它们是一对,解决了前面一个问题。

还有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一张同治年间地图的局部。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同治地图

光启路有二段,肇嘉浜(复兴东路)北是光启路(原名县基路又名阁老坊街),肇嘉浜南原名阜民路,后改为光启南路。在光启路上是有一个牌楼,1633年徐光启逝世,崇祯五年(1642年)完工了一座牌楼“阁老坊”,就是为了纪念徐光启,是老城厢著名牌楼,它在县桥(阜民桥)北的县前街(学院路)口,1931年拆除。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民国时期的阁老坊

在阜民路北端,衙门门口,还有一座牌楼——“阜民坊”,即富民的意思,阜民路也是以此为名。这个牌楼是知县康伯愚建于明洪武八年(1357),据记载,牌楼前是县桥(阜民桥),那就是说“阜民坊”在阜民桥北,1906年拆除。

而现在的石柱在乔家浜(乔家路)口北面,它与牌楼不是一回事,这条路上再也没有其它牌楼了,不像三牌楼路、四牌楼路上牌楼成群,所以这柱子不是牌楼的。

柱子在乔家栅路口,就应该是栅栏柱。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个栅栏呢?

地图上来看,阜民路向北是光启路,这段光启路原来是县衙里,这里有县署、县丞署、内监,县衙的机构都在这里,向东又是书院、学宫,也就是早期文庙所在地,不用怀疑,这里是老上海的精华所在。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上海县署

这些建筑都是座北朝南,前面这条路就是光启路→阜民桥→阜民路,一直到乔家浜,就在这个口子里下一个栅,这就什么都想通了——衙门前二座牌楼加一个栅栏,那才有气派,像一个衙门的样子,所以,这个柱子就是乔家栅的栅栏柱,这里就是“乔家栅”,明朝就立在这里了。

乔家栅就是这里,就在这个石柱下面,曾经站过明朝和清朝士兵,手执武器,威风凛凛地在看门。看来好似又找到了一件很有意义的老上海痕迹。

更名的小插曲

谈到阜民路,有人问,好端端的为什么改为光启南路?这是1980年的事,因为上海话中阜民路与静安区的富民路是一样的读音,就把阜民路改为光启南路。关于这次改路名也很看不懂……

点击回顾上海各区县老照片: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