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玉米追施氮肥尿素什麼時候什麼方法最為合適?

手機用戶1350366


玉米追施尿素什麼時候什麼方法最合適?

玉米的整個生長期中對氮的吸收最多,其次是鉀肥,磷肥最少。並且不同的時期,對氮磷鉀的需求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求均衡施肥,不要單純地使用尿素,但是在玉米追肥中,尿素還是少不了的,由於尿素含氮量高,能夠迅速補充營養、促進作物生長,還因為價格不高、成本相對較低,受到廣大種植戶的歡迎。


那麼尿素可以在玉米什麼時候追施呢?這個沒有一定的時間,完全要根據土壤肥力、玉米生長情況選擇。比如由於底肥不足、玉米出苗後生長差、矮小、起身慢,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追施一次尿素促進生長培育壯苗。尿素的追施我們很多的老百姓為了方便都是撒施,其實這樣浪費大,肥料利用率不高,建議通過施肥機械施入土壤覆土,過兩天再澆水,可以提高尿素的肥效。


正常生長情況下,我們給玉米追肥可以抓住大喇叭口期、授粉期、灌漿期這三個時期進行。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到抽雄這個階段,是玉米一生中吸收營養速度最快,需肥數量最多的時期,它對養分的需求最為迫切,這個時候主要要供應兩種大量元素就是氮和鉀,此時追肥使肥料利用率最大,作用最突出,也是玉米追肥的關鍵時期。如果大喇叭口期追肥充足,可以在授粉期不追肥、授粉期對肥料的需求下降,到灌漿期,是玉米籽粒的形成期,也是決定產量的重要時期,這時候營養、水分要充足。為防止玉米早衰、提高玉米籽的飽滿度和粒重,需要追施尿素,但是用量不宜過多,否則會導致貪青晚熟,影響收穫。同時注意適量增施鋅肥。


鄉村新天地


因為,玉米🌽對氮肥的需求是最多的。所以,用氮肥,增產效率最大,效益最高[同等肥料開支條件下]。

春玉米在喇叭口期[拔節之後到抽雄前這段時間],需氮我百分之五十以上。

夏玉米在喇叭口期需氮80%左右。

一般的玉米地,需要純氮28~48斤之間。

所以說呢,其他的肥料可以少用甚至不用。應保證玉米充足的氮肥用量【在喇叭口期施入】。

含氮量最高的是尿素[純氮46%]。一般情況下就是一元1斤左右[純氮46%,化肥用量乘以0.46=每畝純氮用量]。

氮肥利用率最高的,結合澆水或降雨後土壤追尿素[或滴灌施入],土壤追施在玉米大行中間即可。

其次。也可以結合下雨或結合澆水之前,田間撒施尿素。雖然氮肥利用率稍微低一點,但是也比同樣的肥料開支,也是增產率最高的。

為了更高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抗倒能力,可同時施入氮肥用量的0.5到0.7倍的鉀肥用量。

另外,玉米生長期間,結合病蟲防治,噴施1~2次的“藍色晶典”或“精兵強將”多元微肥,可以大幅度提高氮磷鉀的利用率。

如果一些科技素質較高的示範戶使用[一噴八防],可以單用尿素就可以了。



十星科技


玉米追施尿素什麼時候?什麼方法最為合適?

玉米,就是我們常說的苞谷,屬於禾本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玉米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現廣泛分佈在我國多個省區。與傳統的玉米,大豆,和小麥相比,玉米更適合種植,因為它的適應性很強,不需要投入過多的精力。



玉米種植價值和生長特性。玉米很耐旱,耐寒,在貧瘠的山地也可以種植,為了發展經濟,很多地區估計農民種植玉米,這則是看中了玉米的價值。玉米營養價值高,可以作為主要糧食,也可以作為食品,蔬菜,它也是重要的飼料和工業原料,可以這麼說吧,玉米種植不愁沒有市場。可是如今不同了,玉米可以找到很多的替代品,它的價格自然也就低了。


給玉米的施肥原則。從長期的種植過程中看,玉米是需肥很強的作物,它對肥料的需求隨著玉米生長過程而變化。但是總離不開這幾個原則,玉米底肥和追肥不能少,有機肥和化學肥料相結合,澆水和施肥一起進行。

玉米什麼時候施尿素。尿素,是一種高氮含量肥料,也是一種速效氮肥,所以使用氮肥最好在追肥時使用。一般是作為苗肥,在拔節期到抽雄期施肥,可以促根壯苗,結合其它肥料一起使用,效果更明顯。


玉米怎麼施用尿素。玉米用尿素施肥有三種方法,撒施,條施和噴施。撒施雖然操作簡單,節省時間,但是施肥效果很差。條施尿素是我們所提倡的,在玉米行間挖溝施肥,避開玉米根部八釐米以上,施肥效果較好。噴施尿素需要先把尿素溶於水,再用噴霧器噴施,施肥量不好控制,一旦重噴,就會出現燒葉現象。

玉米追肥用尿素,施肥效果還是不錯的,有條件的可以自己試試。但是具體是條施,噴施還是撒施,還要根據自己的時間,需肥量等情況來選擇。我是小李,關注農業,支持農村,愛護農民!想了解更多的農業信息,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交流。


小李說農事


玉米追施氮肥尿素什麼時間什麼方法最為合適?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玉米雖然生長週期不長,但它是高產作物,它的生長過程中是需要很多養分來支持發育成長的。根據玉米的生長特點,他對氮肥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單靠種肥是無法滿足它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的。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是需要進行追肥的。

如果根據玉米的生長階段來進行追肥的話,可能要進行四次追肥。

1•苗期追肥。苗期追肥是為了使玉米壯苗,根系發達,保證玉米苗更好更快的生長。

2•拔節期追肥。玉米有苗期進入拔節期,需要有一定的營養,支持其莖葉粗壯,拔節生長。

3•大喇叭口期追肥。玉米生長到十二三片葉子的時候,從上而下,外形好像一個大的喇叭口,這個時期就是“大喇叭口期”。這個階段到穗期,是玉米需肥量最大的時期,被稱為“攻穗期”,施肥可促進雄花分化,提高產量,是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


4•攻粒期追肥。穗期後,玉米即將成熟,需要更多養分幫助玉米灌漿成熟,籽粒飽滿,增加粒重,從而提高產量。

理論上講,玉米的這四個時期都是需要進行追施氮肥的。但在我們這裡種植戶一般都是採取"一炮轟"的追肥方式,即在大喇叭口期進行一次追肥即可。主要是考慮到時間精力等成本問題,付出與獲得不成正比,如果追肥次數多了,還不如不種,降低了勞動積極性。

追肥的時候,最好採取穴施的方法,把肥料撒在挖好的穴中,用土覆蓋壓實,減少了肥效的揮發,確保肥料的有效利用。

玉米的生長過程中,合理的施肥能夠促進玉米生長,提高玉米的產量。我們要根據玉米的具體生長情況進行追肥,肥水管理同時進行,高產豐產一定可以做到!

點擊關注【小城雲朵兒】,喜歡的點贊👍,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我將繼續與您討論分享關於三農的其它話題!

雲朵在鄉村


玉米追肥一般是遵照少施多次肥的原則,從玉米苗期到拔節到攻穗攻粒分4次進行追肥。這是由玉米需肥規律決定的。

玉米苗期到3葉後,由吸種子營養向吸土壤營養轉化,需要外界營養支撐;到5片葉後玉米進入拔節期,一直到9片葉左右,進入小喇叭口期,需要一定的營養幫助莖葉生長;到玉米12片葉左右,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這時玉米抽雄大約10左右的時間,是玉米需肥最旺的時期,我們稱之為攻穗期,雄花分化,是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從玉米抽雄散粉到玉米乳熟期,是玉米授精生殖生長的時期,我們俗稱“攻粒期”,這時需要營養幫助玉米成粒、擴容、灌漿。

基本上這4個時期都是需要追氮肥的,但是對於當前玉米種植管理來說,這麼複雜的追肥,再加上中間各種中耕除草、控旺、病蟲害防治等,等於讓農民朋友住在地裡頭了。但是這樣的工夫下來,農民朋友一算成本也不划算呀,就把4次追肥變成一次或者兩次了。

其實玉米追肥要看底肥施入情況,如果底肥足量,那麼苗追肥可以省去,拔節肥要看除草控旺情況,如果控旺效果好,底肥足夠,那麼這時可以略微往後走。越靠近大喇叭口期越好,比如大喇叭口在12葉左右,那麼在10葉期進行追肥是比較合適的。必竟在大喇叭口期10天后雄穗長成,這時追施尿素不誤肥期。然後在大喇叭口期之後授粉前施入攻粒肥。如果就是施一次肥,那麼就在大喇叭口期正好 ,一次性施足,如果兩次肥,攻穗肥佔2/3,攻粒肥佔1/3為好。

玉米追肥也是就著玉米營養需求之前進行,比如玉米已經授粉完成了,再追肥就顯得有點晚了,攻粒效果不佳。同時根據葉片情況,分析鋅硼是否缺乏,若缺乏則適時葉面噴施。如果底肥磷鉀不夠,則右在大喇叭口期噴施磷酸二氫鉀適量補充。

最合適的玉米追肥方式我們不方便用,那隻能是這樣分一次或者兩次施用了,但這個基礎是底肥足夠,玉米拔節時不至於缺肥。


農資人實錄


我們本地都是麥茬地玉米,也就是在麥收之後種植玉米。身邊朋友在麥茬地玉米在播種的時候都會選擇一次性施足底肥的方式,後期基本上不再追肥。採用的底肥多是玉米專用的緩釋控釋複合肥,一袋子八十斤,一畝地用一袋子,當然也可以摻上二胺。玉米播種之後一般都是立即澆水造熵保證玉米出芽齊苗的時候水肥充足,夏玉米齊苗快。

前些年夏玉米種植追肥,都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時期,也就是玉米十來片葉子或者稍晚些時候。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有科學依據,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穗粒數生長時期,在這個時期對玉米追肥,有利於玉米穗粒數增長為後期高產打基礎。

玉米大喇叭口期也是玉米秸稈快速生長時期,農作物快速生長離不開氮肥的參與,所以這個時候追肥速效氮肥對玉米最有利,農民常說的速效氮肥很多時候就是尿素。追施大分量尿素之後,一畝地摺合五六十斤尿素,要及時澆水,水肥結合有利於玉米吸收。

敲個黑板:有外地朋友介紹經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可以採用溝壟追肥或者挖坑追肥的方式,有些地區使用追肥機,真是既方便有快捷,而且追肥效果非常明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


海棠小醉


玉米追施尿素要根據玉米長勢、土壤肥力和天氣情況來決定追施尿素。玉米追肥可在苗期、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漿期來進行,其中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肥高峰期,也是肥料利用效率最高的時期,此時追肥是決定玉米穗子大小和穗子粒數的關鍵時期,對產量影響最為重要,此時追肥最為關鍵,追肥時要氮磷鉀肥配合使用,其他時期酌情追施。

施肥的方式可分為撒施、條施、穴施、分層施肥、隨水澆施和根外追肥等施肥方式。條施、穴施、分層施肥、根外追肥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高,對於種植面積較大的農作物可能費時費力,尤其時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撒施、隨水澆施成為大多數的施肥方式,這兩種施肥方式省事省力,但肥料利用率低較其他施肥方式利於率低。

玉米追肥時要看天、看地、看苗情,只要發現玉米出現缺氮現象就要及時氮肥,或者將影響玉米長勢。在施肥方式的選擇上要根據作物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如穴施適合果樹、林木,條施適合玉米、棉花、紅薯等起壟栽培作物。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玉米是一種生長期比較短的夏糧農作物,合理地施用肥料顯得尤為關鍵,我們這裡有宜居農諺就是“玉米是大肚漢,能吃又能幹”,但由於玉米的生長特點,在整個生長過程當中對於氮肥的需求相當大,所以在追施玉米肥的時候普遍施用含氮量高的尿素居多,但是目前很多的生產廠家業相繼都生產出來更加適合玉米生長的高氮複合肥,多以31-0-5、30-5-5、25-6-6等含量的複合肥大量運用,能夠滿足玉米在正常需求,還能起到增產氮肥效果。

由於夏玉米苗期時間短的原因,大概在25天左右的時間,對氮磷鉀的需求相對較少,如果在播種玉米的時候進行了種肥同播,苗期可以不進行追肥,但是由於玉米種植期間是麥收的搶收季節,很多沒有施底肥,這樣就需要進行一次追肥,每畝20公斤的高氮肥就可以了,要結合中耕同時進行。

起初就是玉米穗期的管理,也就是玉米的喇叭口期,對氮磷鉀的需求迅速增加,這個時候對肥料的吸收量佔總量的50%左右,所以在播種後的35-40天的時間,可以追施氮磷鉀複合肥每畝30公斤,也可以尿素25公斤,達到增產的效果。

注意在施用肥料的時候無論是複合肥還是尿素都不能撒施,要拉鉤掩埋,保證肥料的充分利用。


鄉里鄉韻


現在夏季玉米一般都是生長期125天左右的,玉米在正常耕種的時候,使用氮、磷、鉀含量53%的高效複合肥做底肥的,每畝地施肥100至120斤,一次施肥長期收效,是不用二次追肥的!

也有個別地區是使用磷肥做底肥的(或者少量使用複合肥),一般在玉米成長中期適應二次追肥,而且都是使用氮肥(尿素)做追費的!

那麼玉米成長到什麼時候追施氮肥好呢?

首先說說玉米成長階段底肥的作用,底肥顧名思義就是在苗期促進小苗成長的,因為玉米成長階段需要肥量較多,成長後期因為就有脫肥跡象,而玉米都是高顆作物,後期追肥非常麻煩,且就要適時追費!

其次,玉米追肥時,是需要使肥料溶解的快,這樣玉米成長階段吸收的就快,又對苗沒有影響,就選用氮肥(尿素)做二期追肥使用!

三,二期追肥的時間和多少,是有講究的,追費還不燒苗,苗吸收肥還快,後期又不脫肥,肥量又多不浪費,這就要靠經驗了,這些沒有什麼概念而言,只能靠自己的實際情況(經驗)論述,實施!

四,實踐證明,正常的追肥【時間】是在玉米成長在十二、三個葉的時候追肥最佳。

五,追施氮肥(尿素)【數量】以每畝地追施尿素三十斤左右為好。

六,追施尿素【方法】是以人工追施,追施在玉米根部十公分左右最好!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如有不同觀點請來評論區評論!


風的浪漫gga1


玉米追施氮肥尿素,什麼時候,什麼方法最好?玉米植株高大,根系發達,生長期長 ,產量高。在北方的作物當中需肥是最多的。也是北方農民最主要的種植作物。農民一年生活開銷都希望在玉米上,玉米豐收了,農民日子就好過些。所以對玉米的管理非常重要,施肥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


玉米施追肥尿素什麼時候最好?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答案。本人觀點是因地因苗因底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一般來說底肥施的氮磷鉀比較合理,微量元素配合得當,苗期生長健壯,那麼根據玉米需肥要求,喇叭口至抽穗時一次性把需要的追肥施入。這種追肥法是人們常用的。如果你時間比較多,又吃的苦,那就按玉米需肥的要求,撥節期,抽穗時,攻粒時各追一次,掌握前輕中重後少的原則。這樣追肥最好最符合玉米生長需要。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一來時間少,二來那時天氣熱,玉米葉片影響人的活動,眼睛都睜不開了。沒有人願意傻傻的去做。這也是農村的實際情況




我在前面已講過,要因地因苗因底肥掌握追肥。我在去年種的一塊玉米地,因為前茬是谷茬,拖拉機播種時,底肥施的少了。苗期不怎麼好。出現這種情況,我趕緊在拔節時輕追一次,喇叭口時又追了一次,玉米生長才沒有受到影響。如果撥節時不追一次,可能產量就要受到影響。



玉米追肥用什麼樣的方法最好,旱地玉米農民追肥一般都是看天氣快下雨時,趕快追,人工施入大約離根部10公分左右,然後覆土。最好的辦法是用施肥樓施入土中10公分以上,莊稼吸收好,利用率高,肥料不浪費。也省的人工費力費時培土覆蓋。也是我本人常用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