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顾廷烨为什么要在赵宗全面前质问老皇帝?

火锅影话


在收到明兰送来的密诏后,赵宗全在顾廷烨与儿子赵策英等人的激励下选择率兵救驾,最终获得成功。在这一场博弈中男主顾廷烨强势刷了存在感,他不仅是赵宗全父子走向王权的“推手”,还是两军对抗中起成为老皇帝的救命恩人。

平叛结束后,顾廷烨在老皇帝面前质疑他为何因一句话断了自己的科考之路让不少观众觉得诧异,按理说心思慎密的顾二叔不应该这么冲动才对。其实小七觉得他这场公然质疑当权者的行为,别有深意。

表面上看顾廷烨此举显得鲁莽无章法,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气,但实际上他这一场“质问”下来,为自己破除了许多隐患。

一、防止功高震主为赵宗全缓解尴尬

顾廷烨在清除叛军中有两个非常夺目的看点,他既是军师又是最勇猛的战士,关键时刻射杀兖王是这场面战义成功的关键。老皇帝更因他救自己于危难之中而对他赏识不已,他对顾二的关注甚至超过了自己刚立的储君,与他相比赵宗全父子似乎有点凭借自己宗室子弟身份“渔翁得利”之感。

老皇帝挑破顾二身份,开始怀念他小时候的种种行为时,应该有观众发现了赵宗全的窘迫。作为新立的太子,压在全家性命出来平叛军救皇帝,原本他应该是最受关注且最让老皇帝感激的人,但老皇帝的焦点都被顾二吸引了。

无论赵宗全有多宽阔的胸怀,无论顾二救过赵宗全多少次,这样关键时刻被手下抢了风头的经历,对于一个即将成为上位者的人来说都不是好的回忆。顾二也是意识到赵宗全的尴尬,所以他选择打断老皇帝的怀旧质问他为何断自己科举之路。

这样一来就成功把话题引到识人用人上面,而赵宗全父子恰恰就是赵家宗室里曾经不受重视(太子侯选)的一脉。所以老皇帝在解释了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后,就开始想到自己还未写上正式诏书,把关键点转移到政权交接上面。

顾廷烨引导话题的同时又间接告诉赵宗全,他与老皇帝之间是有隔阂的,而且自己曾经备受老皇帝厌恶。同时他又给了赵宗全台阶下,借着训斥手下言语不敬的由头,赵宗全这个新储君总算是能在这场对谈中插上话了。

二、表明自己无野心,性格直爽心城府

顾廷烨与赵宗全父亲结识过程中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侯府出身的他虽然不如赵宗全父子身份尊贵,但在赵宗全没有获得太子之位前,受皇帝恩宠的东京顾家并不比身居边疆不受皇帝重视的偏远宗室差。

虽然顾廷烨隐瞒身份是因为被侯府驱赶所致,但赵宗全如何想是不能预料的,当权者往往有多疑的毛病。而且赵宗全原本无心皇位,顾廷烨是推动他走向皇权的关键人物,时间久了他未必不会生出猜疑之心。

顾廷烨在几位当权者面前像冲动少年一样为曾经的自己鸣不平,丝毫不畏惧得罪当权者,也不担心自己的行军之路也受到压制。这样的行为会让赵宗全放松对他的疑虑,手下有勇有谋却对上位者不藏私,既能重用又不用担心他有异心,如何不信任呢。

三、私心也有,只占小部分

顾廷烨质问老皇帝的目的在于缓解赵宗全的尴尬与猜疑,但小七觉得他的确也有一点自己的小私心。科考之路被断虽然没有打击到他,却是他与父亲决裂的重要一环,这对顾廷烨来说是一个遗憾。

顾廷烨能有一身好功夫都是顾侯在他小时候手把手教出来的,但父亲至死也没有看到他在仕途上有所成绩,作为儿子的愧疚是无法消磨的。借着缓解气氛时机让皇帝承认断他科举之路是错误判断,也算是对已故父亲的慰藉吧。

从这段戏也能看出,顾廷烨除了一身好功夫外也很会揣摩人心,以前他被小秦氏、曼妮蒙蔽是因为对她们有一片真心,只要他愿意去思考并不比玩权谋的人差。


七话影视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电视剧里到处都是聪明人,明兰的聪明是内敛的,顾二叔的聪明则是外放的。顾二叔的智商确实很高,这从兖王闹着玩儿一样的叛乱中就可见一斑。

兖王极有可能是吃干脆面长大的,造反造的干脆,失败后挂的更干脆。可怜我还以为以《知否》这种慢格调,这场叛乱怎么不得撑个十集八集的,结果夏首尊干净利落的被顾二叔一箭贯当胸……可怜我夏首尊啥时候能演把人生赢家啊?

不过,在顾二叔开挂一般的平乱后,考验智商的时刻就到了。从他和老皇帝的互动中,真是深感自己智商欠费,需要向顾二叔学习。

平定叛乱是顾二叔领兵冲杀,但是怎么着这大头也得是大领导赵宗全的。结果老皇帝上来就一通怀旧的感慨,直接向赵宗全揭示了顾二叔的家世,话里话外还是很欣赏顾二叔的。

但是老皇帝也许是惊吓过后一时爽,也或许是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光顾着和顾二叔拉拉家常,赵宗全这样已经成为备用皇帝的人物却被晾在一边。赵宗全那滴溜乱转的小眼神就看出他心里的不平静了。

此时,赵宗全的心情或许是:您老是想让我当太子还是想让这小子当太子?老子出人出力,你这皇帝老儿是要过河拆桥?

这时候顾二叔的聪明劲儿就蹭蹭的往上涌了。他没有被老皇帝的褒奖冲昏头脑,他知道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表忠心,哪怕有些冲撞老皇帝,但是仗着刚刚平叛的功绩,老皇帝肯定不能把自己咋地。毕竟门外站的都是赵宗全的人!

所以顾二叔直接表达了对老皇帝斩断自己科举之路的不满,不得不说,这手高明至极。首先,让赵宗全明白,俺顾老二是被皇帝坑过的,你别听老皇帝说得好听,俺俩这隔阂可深,我只能靠你。其次,让赵宗全明白,我真的不是要在身世上骗你,实在是自己这边文官之路行不通,只能拼死走武将的道路,我这也是逼不得已。

这一手既表了忠心又暗示了自己的身不由己,实在是高明的紧。顾二叔这明显是坑老皇帝,明知道老皇帝有气也得自己受着,直接挖个坑让老皇帝跳进去。

但是老皇帝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临死之前竟然对赵宗全说,你有今天都是这小子保的,不能怠慢顾家。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看出了顾二叔的心思,想恶心他一把,提前先给顾二叔和赵宗全之间种一根刺。

这就是高手之间的较量了,顾二叔凭借高超的智商,扭转了不利局面,化解了自己的尴尬。而且坑出了老皇帝一句不得慢待顾家的话来,短时间内算是大获全胜。但是顾二叔的未来也被老皇帝提前先挖了坑,就看这根刺在赵宗全心里是怎么长的了。

此时,老皇帝的心情或许是:小子,你敢坑我,就得买单。朕是仁厚,但也是皇帝,你跟老子玩心眼,老子跟你玩刺绣。

顾二叔心里对这根刺应该是不在意的。因为只要向赵宗全表明了忠心,在短时间内,赵宗全父子肯定还要大力倚重他。而他也有自信在这段时间内能够化解赵宗全心里的刺。


奕粒馒头


顾廷烨之所以敢问,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老皇帝此时早已油尽灯枯了,要不是二叔等人及时赶到,恐怕早已经被弑君夺位了,只能在遗憾中离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皇帝一看就是一个温和,心思细致,睿智豁达之人,一个小小宫女的事情,都能记忆犹新,就这一颗宽容之心,既救了他日处于困境之中的小宫女,也换来了今日小宫女以命相救,也算种下的善缘使然。

此时,却恰恰看到了神采奕奕的二叔,当年的毛头小子已经长达成人,而且当年二叔就特别讨人喜欢,老皇帝还送了一把长枪,之今仍旧摆在顾家的祠堂之上,作为荣耀之物。往事历历在目,老皇帝回忆着当年的点点滴滴,唯独不提科考之事。是呀!怎么着,老皇帝也是天下之主,做什么事还需要给每一个人交代吗?这样岂不一点尊严也没有。

但是,他能这般推心置腹的说这一番话,似乎已经在向二叔表达了自己对其的欣赏,欣赏归欣赏,有的事情也迫于无奈,毕竟身为官家也有很多的身不由已。这番话其实也等于给了自己和二叔一个台阶下。

其二,二叔听到这些,自然心存感激,但还是表达了些许吞吞吐吐,老皇帝就问了。他本不可以不说,但是这件事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因此本来科考成功,他可以改变自己的父亲心目中的印象,或许父子的关系得到改善,父亲也不会因此而丧命。所以他还是问了。毕竟他现在也算皇上的恩人,而且皇上一番寒暄,二叔也看出皇上对他还是蛮在乎的。

二叔本来就是一个不拘一格,敞亮的人,想什么就说什么,顾虑甚少,不然什么事情也干不了!这也是二叔和齐衡的不同之处。不问怎么会知道结果呢?齐衡就是不敢试,也为自己悲情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其三,二叔这个人此时也没什么后顾之忧,顾家的荣耀早已经不需要他来维护了。而且在京城里,他早已经臭名远扬了,又何必在乎多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呢?可况他也算有功之臣,即便处罚,也不会太重。

二叔心中没有疑虑,才好决定自己下一步怎么走,如果老皇帝含含糊糊,不愿认错,那么就等于间接把这个态度传递给了新帝。自然而然,二叔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他还不如再次隐名埋姓呢?何必搅和这档子浑水呢?

果不然,二叔也等到了自己的答案,老皇帝叮嘱新帝要好好的善待顾家,二叔也要好好地辅助新帝,也算是一个相互承诺,给二叔一个保护伞。听得一旁的赵宗全父子都一愣一愣的,原来这小子有这么大的能耐。这也就是二叔立马回家拿下当年御赐的长枪的原因。

二叔这个人脑子灵光,这些话也是他的一种试探,是对自己的保护。就比如明兰这个事情上,他没有急着表功,而是为了保护明兰的名节,对一个女子来说,名节任何东西都来的重要。看看平宁郡主的下场就知道了!

看到现在,觉得二叔这个人越来越讨人喜欢了!不拘一格,有勇有谋,大智若愚,幽默诙谐,敢问这番话也是性格使然!

二叔和明兰太相配了!都是那么聪明,沉的住气!这小子已经开始悄悄的在谋划如何把明兰娶到手了,明兰就等着二叔带来的一个大大的surprise吧!


禾苗苗苗


顾廷烨是另外有自己的想法的,因为他知道,赵宗全以后将会继承皇位,那么他就必须要对赵宗全坦诚。

顾廷烨在赵宗全身边做事之时,并没有告诉赵宗全他是侯府之子,如果不在老皇帝面前,借老皇帝的口替他澄清当年并非故意欺骗,而是迫不得已才要隐瞒身份的事情的话,他自己凭借一张嘴是说不清楚的,很有可能会让赵宗全起疑,以后不再重用他,也不会再信任他。

原本赵宗全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然后皇位又这样到了他的手上,自古君王多疑虑,难保以后赵宗全会因此事将顾廷烨之前所立的功劳一并淹没。

但其实就算顾廷烨借老皇帝的嘴将自己解释清楚了,赵宗全心中这一番疑虑依旧难解,毕竟顾廷烨跟了他这么久,但是却一直在欺骗他,这是赵宗全难以忍受的。

在电视剧的最后,顾廷烨被拉下台,赵宗全也是默许了的,顾廷烨又有能力,又能服众,战功赫赫,若有一天功高盖主,是个皇帝都会忌惮。


Bigmonster


老皇帝见了顾二哥是百般欣赏,回顾旧情这种拉拢有挑拨与赵宗全关系的成分,二哥历经家族捧杀的经历怎么会上当,因此提出科考之事,撇清与老皇帝关系(别被误会是老皇帝安插在赵宗全身边的眼线)。表明了态度关系站队赵宗全。老皇帝拉拢无用,才马上写继位诏书。老皇帝也很鸡贼,看了还想多干几年,由于重文轻武,身边无保驾之人,才顺势退位。


温暖85903


对不起我追不上你们的看剧速度了


买呗租赁


我觉得是二叔觉得老皇帝揭开了他的身份,是赵宗全父子不知的而且老皇帝一直在和他说前尘往事无疑是将他俩的关系拉进了。顾二怕赵氏父子觉得他是老皇帝派来接近他们的,也怕他们父子觉得顾铤烨是效忠老皇帝的,这一切都是老皇帝在背后筹谋的,这样他们三人之间就产生隔阂!索性就说出了当年的事也是想让老皇帝定他个大不敬的罪,这样就撇清了老皇帝和他之间的关系他们三人就不会有所猜忌!这部棋不仅保住了他以后的官运亨通,也有了不能动顾家的先帝遗训!安了赵氏父子的心!厉害厉害呀!小公爷你要是有顾二一半心思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了!哎!心痛我们齐衡!


媛北北


一方面本身皇帝都问到这个事了,如若再推脱,反而是顾廷烨的不是,而且顾廷烨又是直性子的人,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既然当初敢写,如今便敢问

二来也是通过这个来表达他的心,不是对莫个人表示衷心,而且对这个朝堂上的官家表衷心,不论朝堂如何,自己就是自己

三来也是故意暴露自己的缺点,立了如此大功,不让把着点把柄,爆点短,官家会安心?


傲娇的龙猫


应该是明心志,以免被赵宗全父子误会,说白了就是表明站队立场。


黑加白15


让赵宗全知道他有多威猛


分享到:


相關文章: